亚青寺 枣红色的殿堂

拉萨酒吧

<h3>  七年前,阿坝州尼显寺活佛希侥旺甲的一次偶然推荐,亚青寺就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h3> <h3>  这次因暴雪封山,我只能绕道从康定经雅江、理塘、巴塘、白玉来到亚青寺。</h3> <h3>  途中也不知道翻越多少座雪山,爬过多少道山梁,历经艰险,终于如约如期到达。</h3> <h3>  亚青寺位于四川省白玉县阿察乡境内,全名亚青邬金禅修林,昌曲河在此形成了天然的拐弯,主干分流将觉姆区围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岛。</h3><h3><br></h3> <h3>  岛内现常住有两万余僧尼(即觉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觉姆区,岛外是扎巴(即男僧)的住处区,具体人数至今无法统计。</h3> <h3>  按希侥活佛的指引,我如愿拜见了阿松活佛。端详和蔼迅速拉近了我跟活佛的距离。</h3> <h3>  从幽深曲径的尼显寺到转世建制的贡萨寺,从宁玛祖庭桑耶寺到密勒日巴尊者的道场,从圣洁的拉姆拉错到纭纭众生的五明色达,我们相谈甚欢。</h3> <h3>  黄昏,我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高反,再次登上高处,府首远眺。袅袅的炊烟和落日的余辉弥漫着整个亚青寺,宛如一幅寂静肃谧的画卷,让人心颤!凛冽的空气中,还不时地萦绕着随风而来的颂经声,犹如天籁,动人心弦!</h3> <h3>  这里四面环山,这里河流清澈,这里的海拔在4000米以上,极度的寒冷与煎熬的高原反应,并没阻挡人们不远千里来亚青寺学佛的热情。</h3> <h3>  白天,这里完全被身披着枣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母淹没,他们来来往往摇动经轮,他们拨弄佛珠默颂经文,他们每个人都好似孤独,在漫长的修行路上,只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h3> <h3> 然而他们又并不孤独,因为,她们身边相伴相拥着众多虔诚和蔼的灵魂。</h3> <h3>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来到一处厅堂,这里安静地象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光成了我最温暖的朋友。不知不觉,整个身心都熔于这一片枣红。</h3> <h3> 枣红色的海洋就是信仰的乌托邦,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被这里深入骨髓的信仰所震撼。</h3> <h3> 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你心中的那盏暖灯,在黑暗里照亮你的心路,指引着你心灵的方向。</h3> <h3>  围绕寺庙庙宇的建筑群,是一片片信徒居住的小屋,俗称小盒子房。</h3> <h3> 从数千间到二万多间,都是修行者们自己建造的。 一座城围绕着一座庙宇,一座庙宇守护着一座城,这里,显然就是一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仰!</h3> <h3> 彻夜难眠,不是因为寒冷,也不是因为高反,莫名其妙。窗外下着纷飞的大雪,也许来亚青寺也真是时候,我并非自嘲。</h3> <h3>  凌晨,我赶紧穿上所有的衣服,再次爬上山岗。雪后的亚青寺,犹如银装素裹中熟睡的孩子,正酣畅淋漓地沐浴着晨光中的微熙,纯净!安然!<br></h3> <h3> 一夜大雪,当阳光再次洒在这片圣城上,一切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一切又是那么的浑然天成。</h3> <h3> 深入觉姆区,才明白她们的修行条件是那么地艰辛。这里的觉姆有一项重要功课就是"百日闭关″,而且闭关的时间还必须在冬季。</h3> <h3> 可以想象,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在零下20多度的极寒天气里,在极其简陋不足一平方米的小屋内,闭关打座百日,这对人的身体和意志是一种怎样的考验!</h3> <h3> 但是,来自藏区各地近四万名僧人觉姆,毅然决然地在这里自力更生建起了成千上万间小屋。她(他)们生活条件极为简陋与艰苦,但她(他)们坚信,她(他)们始终生活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h3> <h3>  美女!?她们没有口红没有面膜,她们也没有纹眉没有隆鼻,她们更没有LV没有香奈尔。</h3> <h3> 但是,在这里、在亚青寺、在觉姆区,我看到了每个觉姆的脸上,都充满了祥瑞的灵气和素稚的风韵。</h3> <h3>  独自走在昌曲河边,心中黯然产生了丝丝歉意,也为打扰这里的宁静而深感不安。但我又按耐不住内心的冲动,把目光锁住河水,锁住河上的小桥,锁住桥上涌动的觉姆。清澈的河水,闪烁着片片潾光,与桥上涌动的觉姆交相辉印,充满着生机。</h3> <h3> 如果人的生命是一条河流,那我正从浑浊的中游逆流而上,昌曲河一一亚青寺!这里就是我最清澈、最纯粹生命的源头。</h3> <h3>  因为,这里是一个可以让灵魂苏醒的地方,在这里你完全能够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h3> <h3>  亚青寺,只要你来,只要你融入其中,她一定会给你视觉上的冲击和灵魂上的震撼。</h3> <h3>  信仰,敬仰!坐在这里,留住眼前的一切,留住这盎然的情感,一片有情感的土地才是家园!</h3><h3> 亚青寺,一座心灵的家园,一座终极意义的生命殿堂。我来过,而且我想告诉你,这里的一切都真实地存在着!</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