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数学是"思维体操",是学好科学的基础与工具,它是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本次骨干教师探究课活动,利用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搭建数学文化平台,展示数学文化魅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终得到不同的发展。</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018年4月份,在数学主题教研月活动中,我校数学学科的四位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探究课展示。参与展示的每位教师都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们精彩互动,力争从日常和点滴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中,不但将发现的知识和规律运用到新的问题中去,同时,老师们的教学也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参加此次活动的数学老师有20多人。</span></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骨干教师探究课</u></b></h3> <h3> 张立伟,男,小学高级教师,吉林省教育科研骨干教师、长春市骨干教师。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学风优良,多次评为宽城区先进班集体;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任教学科成绩优秀;多次参加市、片级优质课比赛并获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发表或得奖;获得过"吉林省教育学会先进个人"、"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各种荣誉。</h3> <h3>《认识平面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张立伟老师讲授《认识图形》一课</h3> <h3> 韩平俊,本科学历,一级教师,有多年的辅导员及班主任工作经验。先后获得过"长春市十佳希望园丁"、"长春市优秀志愿辅导员"、"长春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多次参加各级教学大赛,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大赛"中获高新区一等奖、长春市二等奖;"北湖区青蓝杯数学学科骨干教师示范课" 评比中获一等奖。</h3> <h3> "动手做(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古代的一种数学图形游戏"七巧板"的认识、拼摆,巩固练习已知图形的特点,并利用已知图形创造出更美更好的图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韩平俊老师讲授《七巧板》一课</h3> <h3> 王春芳,大学本科学历,骨干教师,从事教育事业18年之久,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能胜任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的教学,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课堂上扮演的是学生的引导者,与学生共同探究,互相质疑,总结学习成果。课下是孩子们的好朋友,与孩子们谈天说地,一同尽情地玩耍。<br /></h3> <h3> 王老师执教的是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第六单元确定位置,授课思路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主角,整节课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扮演的是配角,起到辅助的作用。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得出确定位置需要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和距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春芳老师讲授《确定位置》一课</h3> <h3> 姚婷婷,2009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参加工作至今,担任班主任、学年组长和数学学科组长等职务。多次参加各级教学大赛,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大赛一等奖,多次代表新区优质课展示。她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所带班级成绩优异,课堂气氛活跃。</h3> <h3>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是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内容。这节课以魔术的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让学生动手沿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线剪,使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向学生初步渗透了猜测、验证、探索等数学思想,并引导孩子们寻找生活中的"莫比乌斯带",发挥想象看到能否创造性地用上它,这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姚婷婷老师讲授《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评课与教学研讨</u></b></h3> <h3> 4月16日下午,姚婷婷老师主持了数学教研月第一周的教学研讨活动,全体数学教师参加。</h3><h3><br /></h3> <h3>王春萍说:</h3><h3> 张立伟老师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在操作中充分感知,使学生获得对图形最直接的体验。韩平俊老师恰当的利用了多媒体。又采用了拼一拼,演一演等方法,真正的做到了寓教于乐。王春芳老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一步步发现确定位置需要知道观测点,方向,距离。 姚婷婷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了解了莫比乌斯带的特点以及性质的同时,也掌握了"猜想验证"这样数学方法的应用。四位老师的课都很值得我们学习。</h3> <h3>方季老师说:</h3><h3> 几位骨干教师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让我受益匪浅。</h3> <h3>韩长安老师说:</h3><h3> 听了几位骨干教师的引导课,有很大的收获。张立伟老师的课,在已知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学习新的图形,在培养学生的图形感觉和空间感上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王春芳老师讲课过程清晰,一是确定方向,二是距离,学生掌握的非常扎实。韩平俊老师多层次由简入繁的展示了利用七巧板的特征拼成的各种图案。姚婷婷老师带领学生亲手制作莫比乌斯带,并且感受莫比乌斯带的各种特征变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好玩,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h3> <h3>张春芳老师这样说:</h3><h3> 这四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h3> <h3>张宇老师说:</h3><h3> 听了几位骨干教师的引导课,让我获益良多。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使我作为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的艺术魅力。几位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仔细研究,认真学习。</h3> <h3>彭一曼老师说:</h3><h3> 各位老师的课程设计十分有层次感,同时通过不同的手动实践操作让学生加深这个印象。在多次的猜想假设和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的锻炼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课堂让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u style="color: rgb(237, 35, 8);">校长点评与总结</u></h3> <h3> 教学校长张冬颖对四位老师的授课给予高度评价。张校长指出,数学课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师要时刻思考《课程标准》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如何实现,学生兴趣如何保护。<br /></h3><h3> <br /></h3><h3>张冬颖校长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张立伟老师、韩平俊老师、王春芳老师、姚婷婷老师的数学课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堂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选取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课堂中,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通过具有思考性、针对性、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和实践,体现了十一高中所提倡的"体验课堂、思维课堂、创新课堂、翻转课堂"的本质规律,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h3><h3> <br /></h3> <h3> 韩校长对姚老师的课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说:"用神奇的魔术开端,给所有孩子插上"思维"的翅膀,姚婷婷老师的这堂数学课,我感受到了思维的力量!"莫比乌斯带"这个本身就存在着巨大吸引的拓展图形,如何让学生理解、认知、接受,这中间的思维转向和思维拓展如何进行,姚老师的方法可谓独特具体。这是一次充分的"思维课堂"的践行,思维的宽度,思维的长度,思维的跳跃,在学生们的猜测、操作、纠错中不断完成,不觉得难,不觉得累,这就是思维的力量!"</h3> <h3>文稿:姚婷婷</h3><h3>照片:张冬颖 姚婷婷</h3><h3>审阅:韩再成 张冬颖</h3><h3> <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