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忆起,那段让人难忘的同学情……

WSH

<h3><font color="#010101">序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曾经有段时光,让我们终生难忘,那是我们大学同学在一起度过的美好岁月。纵然时间飞逝得很快,而三年的同窗之谊是不会磨灭、不会忘怀的。&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是我们北航1975届402专业毕业40周年。值此之际,翻阅同学们的老照片和每一次聚会的合影,会唤起我太多的感慨和记忆。为重温大学的那段生活和同学们的情缘,特制作一份电子相册留作纪念。由于篇幅所限,只能编辑100张照片,曾经定格太多美好瞬间的照片无法全部呈现上来。但愿这100张照片再次把我们带回到昨天那无数个美好的记忆中来 ••••••。</font></h3> <h3>一、部分老照片</h3><h3> 重温那些年一起走过的岁月……。1975年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北京航空学院,1978年,我们毕业离开了学院的大门。我们是一批特殊年代走出来的毕业生一工农兵学员。我们专业共有87名同学,分为四个小班;入学时,我们年龄相差很大,最大的30多岁,最小的不到20岁;我们班的同学大都来自工厂,个别来自兵团和农村;我们的专业是航空机械加工,学制仅有三年;三年里,我们挖过防空洞;我们半工半读与校办工厂的师傅打成一片,学过车、铣、钳、磨;我们曾经在北京第一机床厂实习过;在哈尔滨122军工厂实践过;我们到过北京延庆永宁机场空勤部队,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我们曾经帮助京郊农民收割过麦子……最让我们不能忘记的是,1976年我们经历了周总理、毛主席去世的举国之丧之痛,忘不了我们半夜启程步行去天安门祭拜周总理、在天安门参加毛主席的追悼大会……我们这代人,对毛主席和周总理有着深厚的特殊感情,心中无限怀念,不是一两句话能表达清楚的……大学的三年间,我们如饥似渴拼命的补习文化知识,每到夜晚,教室里总是灯火辉煌,充满了积极热烈的学习氛围……匆匆三年过去了,感慨太多太多,想说的话也太多!总之,我们的经历太丰富了 !我喜欢回忆过去,不管是快乐悲伤,还是平淡无奇。它都是我们的财富……</h3> <h3><i style=""><font color="#010101">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还记得下面这两张妳足珍贵的照片?</font></i></h3> <h3> 第一张照片,是5421和5422两个小班的合影。原本应该是43名同学,而照片上却只有41人,是谁缺席了呢?</h3> <h3>  第二张是5423和5424班的合影,共44名同学。</h3> <h3>  这张照片是陈永红和陈雁同学回到北航历尽辛劳、反复多次才找到的542专业全体同学在北航主楼前的合影。它真实地记录了每位同学毕业时那充满青春活力、腼腆羞涩的笑容。<br></h3> <h3>下面是分别四个小班的同学照片。遗憾的是,大部分同学的照片,是从集体合影上裁剪下来的,如果能有每位同学在毕业证上的照片就更好了!</h3> <h3><i style=""><font color="#010101">五四二一班 (22名同学),7名女同学。</font></i></h3> <h3><i>五四二二班 (21名同学),7名女生。</i></h3> <h3><i>五四二三班 (22名同学),7名女生。</i></h3> <h3><i><font color="#010101">五四二四班 (22名同学),7名女生。</font></i></h3> <h3>毛主席挥手我前进,这张照片意义不一般吧!那时的我们,青春朴素、充满阳光和理想……</h3> <h3>不记得这张老照片是在哪里拍的啦!看着眼熟……</h3> <h3>记得1975年10月刚刚入学,我们专业拉练去香山进行爬山比赛。这是小一班在香山门前的合影。</h3> <h3>总想在老照片里找到自己,看看大学那段青涩的时光,好似时光倒流,一下子就回到了四十年前……</h3> <h3>这些照片,印证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h3><div><br></div> <h3>小二班同学在颐和园留影……找一下胡伟在哪,他像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h3> <h3><font color="#010101">四十年前的小冯、小李、小马和小张……仿佛就在眼前。</font></h3> <h3>小二班的帅哥们……</h3> <h3>还能找到40年前的我们那单纯、干净、清爽的身影吗……</h3> <h3>似水年华,那是最真最纯的同学情啊……<br></h3> <h3>看到这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仿佛在欣赏一幅温馨的画卷……</h3> <h3>回顾学生时代的美好年华,是那么的幸福和亲切……</h3> <h3>感慨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年轻!多么的美丽……</h3> <h3>同学,如同一首深情的歌,悠远而回味无穷……</h3> <h3>看!陈雁和石白那甜甜的微笑,令人向往……她俩是北航校篮球🏀队的女篮主力!也是我心中的女篮五号!更是542专业同学们的骄傲!</h3> <h3>往事如烟,唯同学情难忘!</h3> <h3>这是我们专业的三好学生,本人学习并不好,稀里糊涂也被评为三好生,惭愧啊😊惭愧……</h3> <h3>当我们怀揣毕业证,投身到祖国各地的工作岗位上时,同学们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被分在设计院,曾经一度羞于提起“工农兵学员”这个称谓,学历不被单位领导认可,重新回炉考试,经过反复的折腾,我们又重新考高等数学、英语及机械制图等等……记得当时,我们正面临着成家立业,既要照看孩子,还要为住房发愁,工资只有43元,成天为生活奔波,又要补习功课,那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也正是在那样一个忙碌的时间段,同学之间基本上中断了联系,一晃二十年过去了,…… ,直到1998年同学们才有了毕业后的第一次聚会。</h3> <h3>二、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时的照片</h3><h3> 记得这次聚会是由马传礼、孟国平、贾振远、逄广州、陈雁等同学发起并组织的。马传礼同学功劳最大,他为我们在北京莽山森林公园租下一个四合院,同学们尽情在这里欢乐了三天……。记得同学们相见的第一刻,竟是那样地放松、激动,还记得冯庆荣同学高举一把扫帚,站在桌子上,无拘无束地惊喊着!让列宁同志先走……打趣戏谑、握手、拥抱,同学们彻夜畅谈难眠,彼此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离别之情……短暂的三天里,我们不但重新登上了长城,还回到了母校……,那一张张笑脸至今令人记忆犹新……。</h3><h3><br></h3> <h3>1998年8月30日,参加本次聚会的47名全体同学。在莽山森林公园下榻宾馆前合影。</h3> <h3>参加此次聚会的小一班同学共15名,这是在北航敎学主楼前的合影。</h3> <h3>参加此次聚会的5421班的同学,在长城上的合影。</h3><h3> 看到手提摄像🎥机这位同学了吗?他可是我们班里的热血青年,至今还在为退休的老干部们教授摄影知识,他的作品曾获得了许多大奖!他是542专业的帅哥😎,你一定知道他是谁了吧!</h3> <h3>这是参加聚会的小二班的五名同学,在长城上的合影……</h3><h3>左一这位同学老厉害了!曾经是四千多人的新飞公司的老总,多次为同学们在新乡的聚会组织活动,不辞辛劳,我们要衷心的感谢他!</h3><h3>右一这位同学,有一副洪亮好嗓,至今仍活跃在社会的大舞台……</h3><h3>右二这位同学更了得,她是咱专业的农场主…</h3><h3>左二这位同学慧英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h3><h3>右三同学郑舒君,已成为澳籍华人了吧…</h3> <h3>这是小3班同学在长城上的合影。</h3><h3>请大家找一找我们班的诗人张明,和讲话幽默风趣又具逻辑性的杨宇……看看他们站在哪?</h3> <h3>这是小4班同学在长城上的合影。</h3><h3>这里有一位咱班年纪最小的企业家崔万成,还有一位如今经常在微信群里发表文学作品的才子——李长发,期待他有更多好的作品分享,看看这二位站在哪?</h3> <h3>参加毕业20周年聚会的同学,重新站在北航敎学主楼前合影。</h3> <h3>相聚让我们兴奋的嗨起来!瞧瞧学海和国平的嘴咧到哪去了……</h3> <h3>这次聚会,小一班来的人数最多,有15位同学,我们开心,我们激动……</h3><h3>李玉芬同学毕业后一致未联系上,二十年后第一次见到她格外亲切!</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小三、四班美女同学,彩娣、陈雁、志明、淑清、永红和才女晓军……</font></h3> <h3>这是三、四班的靓妹雁子;帅哥传礼、张明;班花永红……陈永红同学一致留在北航母校当老师,她培养的学生,如今已成为国家的栋梁,她一致在热心为咱班同学服务,这里真的要好好感谢她!</h3> <h3>河南籍同学,都是做大官滴……瞧大将风度的王伟、活泼可爱的王欣、和蔼可亲的宪孔大哥,成熟稳重的凯成和书生意气的存吉同学……</h3> <h3>青春年华,似水流年……有伸剪刀✂️手的,有喊茄子🍆滴,多么的开心😁!</h3> <h3>同学们相聚在彩旗飘飘的万里长城上……</h3><h3>摘之张明同学微信的感悟……第一次同学聚会</h3><div>毕业数载,北京初聚,那年那样,终生难忘。</div><div>四合小院明月光,八方话语夜不长,再登长城见好汉,重归校园觅辉煌……春风依旧人拂老,</div><div>杨柳吐新孙满堂,更盼一八再相聚,点燃青春放光芒……</div> <h3>三、部分同学在湖北神农架留念</h3> <h3>下面几张照片,是咱402专业的精英们!有懂事长、总经理、校长、所长还有我们班的班花……人才济济,是我们专业的骄傲!</h3> <h3>这地方景色不错,这是哪里?</h3> <h3>这景也不错,可惜没去过……照片上的同学一定记得这是神马地方!</h3> <h3>青春才俊,苍山脚下!向同学们致敬!</h3> <h3>  实事证明,我们这代人的视野和阅历无人能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很多同学成了单位的技术骨干,有的同学成了单位的领导。有的当上了厅局级干部,有的成为企业厂长、老总,有的当上了校长,有的同学去了国外发展事业,还有的同学成为教授博导!我们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一代,如今,虽然,我们已退休,但我们为国家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这也是我们与其它届大学生不同之处!一幕一幕过往,我们不后悔不抱怨!我们要感恩那个特殊的年代给我们的历练和经历,它让我们成长,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h3><h3><br></h3> <h3>四、2005年入学30周年聚会</h3><h3> 这又是一次难忘的、也是一次高品质的相聚……,清晰记得45位同学从祖国各地赶到新乡。那一张张激动的笑脸、大家相拥而泣的场面,时至今日依然历久弥新……这次聚会由河南新乡同学筹办,组委会有:王伟、张宪孔、高凯成、吕存吉、于新民、陈灵云等同学。短暂的三天时间里,我们游览了龙门石窟,观赏了甲天下的洛阳牡丹和风景如画的八里沟风景区……。组委会为大家做了精心细致的安排,不但摄了影,录了像,还制作了光盘,每位同学一份。光盘中详尽记录下了大家聚会时所有那些美好的瞬间。我们再次感谢所有河南新乡的同学们……。</h3> <h3>全体参加聚会的同学,在河南新乡下榻宾馆门前合影留念。</h3> <h3>这张合影中,有一位咱专业年龄最大的陈德成同学,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师傅和学长!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同学聚会了……同学们不会忘记他吧!</h3> <h3>这是在豫新宾馆前的合影吗?</h3> 参加此次聚会的小一班的同学有:右后 :孙汉华、陈德城、杨庆家、于学海、吕存吉、顾兴国<div>右前:石白、李玉芬、陈灵云、李桂芳、王素华、张淑娟。</div> <h3>参加此次聚会的小二班同学有:于慧敏,林春,宋宝林,王伟,于洪杰,冯庆荣。这是在八里沟景区留影。</h3> <h3><font color="#010101">参加此次聚会的</font>小三班同学有:右后:赵德义、张宪孔、张明、于新明、刘春利</h3><h3><font color="#010101">右前:王志明、范彩娣、王欣、周伟华、王秋萍</font></h3> <h3>参加此次聚会的小四班同学有:陈雁、李长发、马传礼、袁华军、王铁雄。这是在观赏洛阳牡丹花时的合影。</h3> <h3>这张照片好像是参观龙门石窟时拍得。</h3> <h3>这张温馨的照片,多数是小二班同学,凯成和永红是小四班的!这里最值得赞扬的是庆荣同学!👍他为班级微信群,每天送上三分钟冯站长早餐!让我们这些退了休的老人,天天知晓天下大事!</h3> <h3>瞧!我们这几位还不算老吧……</h3> <h3>同学情、一生情、不论身处何地、都是一种牵挂与怀念……也是永远的记忆与回忆……!🌻🌻🌻</h3> <h3>小三班的同学在八里沟风景区合影……还一如年轻模样……</h3> <h3>这张照片上的同学,你能一一喊出他的名字吗?</h3> <h3>美女一支独秀……</h3> <h3>贵州同学合影,好像少来了一位郑舒君同学。</h3> <h3>多么整齐可爱的沈阳同学,喜笑颜开写在每一位的脸上,嘻唰唰真叫爽!</h3> <h3>景美人更美……挥挥手记住这美好的瞬间!</h3> <h3>这张照片有,稳重帅气的春利,幽默风趣的小于和善解人意的大李同学……他们都来自长春。</h3> <h3>五、2008年毕业30周年相聚北京</h3><h3> 这次聚会共有66人参加。由陈雁、孟国平、王昌、王伟、贾振远、逄广州、李桂芳、陈永红、李长发等北京同学筹备组织的。此次聚会特别要感谢王昌、王伟、陈雁和加籍同学钟光夫妇给予的特别赞助!</h3><h3> 三十年前我们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那是怎样的激动!当走进北航大学校门时,又是怎样的情景!转眼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忘不了那曾经的自豪……,忘不了坐在阶梯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忘不了从宿舍通往教室那条穿过铁丝网的小路……,忘不了每个月仅有的15.5元的伙食费……,忘不了402食堂里1毛5分钱一份的红烧茄子……,这些点点滴滴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h3><h3> 三十年后,我们再次聚首北京,北航的一草一木依然亲切如昨日。我们高歌、我们举杯、我们庆贺这不易的相聚……</h3> <h3>参加毕业30周年的542专业同学在北京凤凰岭下榻宾馆前的合影!这是陈雁精心筹备安排的同学聚会场所……</h3><h3> 雁子曾担任过研究所党副委书记、副所长,组织能力一流,口才一流,性格开朗,对昔日同学的感情最深!</h3> <h3>参加聚会的25位女同学合影。本专业总计28位女同学,只差三位没报到,看看是谁?</h3> <h3>女同学相聚在北航13楼前(宿舍楼)留影。我们曾经在这里住宿整三年,留下我们许多的故事和回忆……岁月如歌,这楼至今已成为梦中的记忆……</h3> <h3><font color="#010101">相聚在北航主楼前再拍一张……</font></h3> <h3>同学们都想与可敬的陆老师、可爱的李指导员合影……多么珍贵的回忆……</h3> <h3>河南同学:陈凌云、贾素玲、高凯成、王伟、张宪孔、王欣、于新民、吕存吉、袁华军。</h3> <h3>5421班参加聚会的18名同学:</h3><h3>左后排:贾振远 崔东升 陈岩 逄广州 贾黎明 于学海 杨庆家 吕存吉 顾兴国</h3><h3>左前排: 王 新 张淑娟 李玉芬 王素华 陈凌云 石白 姚家骥女儿 李桂芳 林敬党 孙汉华</h3> <h3>5422班参加聚会的16名同学:</h3><h3>左后排: 王振华 胡 伟 刘俊义 王 伟 孟国平 宋宝林 于洪杰 冯庆荣</h3><h3>左前排:李慧英 陈乐光 贾素玲 王亚萍 林 春 于惠敏 郑舒君 陈国全</h3> <h3>5423班参加聚会的12名同学:</h3><h3>左后排: 张宪孔 杨 宇 刘文清 张明 于新明 叶 哲 赵德义 </h3><h3>左前排:钟大刚 钟光 王欣 王志明 王秋萍</h3> <h3>5424班参加聚会的18名同学:</h3><h3>左后排:欧阳国 宋黔安 徐京生 高凯成 张国义 李长发 陈章明 郑京川 崔万成</h3><h3>左前排: 马传礼 陈雁 伊健英 张淑清 陈永红 金雅琴 张景华 袁华军 王铁雄</h3> <h3>北京同学合影</h3> <h3>小四班都是美女!有天生丽质的小小张,有大家称她高频率的可爱的金雅琴,有温文尔雅的淑清,有人见人爱的永红,有冰雪聪明的健英还有美丽动人的华军,和谈吐大方的雁子……</h3> <h3>部分小一班同学,相聚在北航图书馆前。</h3> <h3>相聚在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会场——鸟巢!</h3><h3> 仔细看看,这张照片上有唯一位党代表——逄校长。他温文儒雅,气度不凡,也是咱班的老大哥,一直以来,对同学充满了细心、爱心和关心,他对同学热情和帮助是有目共睹的。</h3> <h3>相聚在北京秀丽的凤凰岭景区。</h3> <h3>六、入学40周年2015年再聚会</h3><h3>河南新乡的同学有情有意,在新乡又为同学们举办了二次聚会。在这里,要由衷地感谢王伟、张宪孔、高凯成、于新明、吕存吉等筹委会的同学。他们为此次聚会所付出的点点滴滴,令人难以忘怀!</h3> <h3>此次在河南新乡相聚的同学有37人。四十年的光阴,同学们都到了花甲之年,本该参加这次难得的聚会,但因各自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许多同学错过了这次与同学们相聚的机会,不免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但友谊是永恒的!</h3> <h3>参加聚会的小一班同学(13名)</h3> <h3>小二班同学(6名)</h3> <h3>小三班同学(9名)找找湖南籍的同学,叶哲和钟光站在那?</h3><h3>叶哲花甲之年跟年轻人似的,打破百公里行走记录,同学之中的佼佼者,真神也!</h3> <h3>小一、二班同学合影</h3> <h3>小四班同学(8名)</h3><h3>这里特别值得同学们敬佩的是,钟光和健英同学,他们专程从加拿大赶来参加聚会,令我们感动……</h3> <h3>参加聚会的美女同学,干杯吧!</h3> <h3>看看这些开心的女同学,多么的靓丽啊!</h3> <h3>七、2016年同学相聚沈阳</h3><h3>这是由沈阳同学主办的一次聚会,在张明和石白同学的导演下,我们又看到了,东北同学的热情和实在。尤其沈阳同学,为此次聚会打造的沈阳红T恤衫,为聚会增添了一大亮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沈阳同学还有,王志明、李慧英、张淑青、王秋萍、林敬党,王新、杨庆家、崔东升和逄广州等同学,他们为办好同学聚会竭尽了全力!这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聚会!</h3> <h3>沈阳籍同学:右后:张明、杨庆家、崔东升、王新、 </h3><h3>右前:杨宇、逄广州、张淑青、王志明、林敬党、王秋萍</h3> <h3>这是本次参聚会的小一班的同学</h3> <h3>这是本次参聚会的小二班的同学</h3> <h3>这是本次参聚会的小三班的同学,看到宪孔大哥夫妇多么的精神!还有永不变模样的靓妹志明和风韵不减当年的伟华大姐……右边这位,是给咱班送《早安分享》的张明同学,我们天天可以喝点他分享的鸡汤🐔……</h3> <h3>这是本次参聚会的小四班的同学</h3> <h3>我最喜欢这张照片,同学们相见的喜悦,尽写在每一位同学的脸上……相聚是短暂的,友谊是永恒的,同学们,要永远记住这美好的瞬间……</h3> <h3>这是我们专业四对牵手的👫好同学,好伴侣。李桂芳与逄广州,王秋萍与宋宝林,李慧英与王新,伊健英与钟光。</h3> <h3>同学加伴侣,正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愿几对老同学,此生爱情💏永恒,永寿偕老!</h3><h3><br></h3> <h3>八、北京同学历次小聚部分照片</h3><h3>北京是我们母校大本营之地,来之全国各地的同学们,都有机会来到北京,而每一次相聚,都会留下美好瞬间,这里只展示几张照片……</h3> <h3>这是1992年北京同学相聚在香山的照片,其中有冯庆荣和叶哲来北京出差,照片上还有杨德树指导员。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h3> <h3>留守北京的女同学,李大姐去哪了?噢!这张照片应该是她拍得吧!</h3> <h3>这是陈雁同学邀请北京同学,在凤凰岭一起小聚的合影。陈雁同学最珍惜同学情,她经常招呼同学小聚。</h3> <h3>小二班几位同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h3><h3> 林春是一位热心关心班集体的好同学,她建立的班微信群,一下就把同学们的距离拉近了……现已有成员60位同学了。</h3><h3> 陈乐光是我们班里年纪较小的同学,一直踏踏实实坚守在我们的母校工作……</h3><h3> 贾素玲同学,毕业后从事计算机应用与管理教学,大家知道,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非常快,可她一直在努力奋斗,不断的学习。据我所知,她从来没在夜里一点钟以前睡下过,四十多年来,她这种刻苦学习不懈奋斗的精神,令人敬佩!她也是桃李满天下啦,如今她已是博导教授,但仍坚守在教学岗位上……。</h3><h3> 于洪杰也是一位性格开朗,博才多学的好同学,在微信中得知,他还是一位责任心很强,非常懂感情的同学……</h3><h3> 看到孟国平,使我不由想起昔日在一起的种种往事,他是我们班年纪最小、也是最懂事的同学……,记得贵州的刘俊义来北京,生病住在262医院,是小孟招呼在京的同学一起去看望……,上海的王亚萍同学、武汉的孙汉华、沈阳的崔东升等等,更多的同学来京,都是他接送与招待……。还有我们北航三年大学的学历不被认可,1993年小孟和我多次去北航和陈永红一起找校方,开学历证明信,每位同学一张。对京外的同学还要将证明信寄往全国各地,有些同学下落不明,他就不停的打电话联络,寻找每位同学们的地址,邮寄给每位同学。特别是毕业二十年聚会,小孟更是忙前忙后,同学们都欢欢喜喜地去长城游玩,而他却和我们在京的大李、小张一起为同学们买水果食品,以备京外同学们乘返程火车时用。他默默无闻地为每一位同学尽心尽力地做事……还记得毕业三十周年聚会时,他更是忙的起早贪晚,接送来往的同学,游鸟巢时,中午的鸟巢广场艳阳高照,同学们玩的又累又渴,他却在忙着为大家买水,预订盒饭……由于广场太大,为了不让同学们走散,他照前顾后做最后扫尾工作。他为同学们做的事太多太多啦,那些点点滴滴温暖的回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h3><h3> 今年同学们将在十月相聚北京,我们却将再也见不到小孟那忙碌的身影啦……但我相信,同学们会永远记住与小孟相处的那些美好的日子,永远怀念他!</h3><div><br></div> <h3>这张珍贵的照片,每一位同学笑得都是那么的温馨!</h3> <h3>这是欢迎于洪杰来北京小聚的合影</h3> <h3>这是逄广州和大李同学请大家一起聚聚的合照。老逄、大李不愧是我们班的大哥大姐,四十多年来,来之全国各地的同学,都是受过他们的热情款待……</h3> <h3>这张北京同学的照片,是在北航校门口的合影,也是唯一一张背景写着“北航”标志的照片……我把它作为封面了!</h3> <h3>亲爱的同学们,昨日的时光难忘记,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份美好的记忆,四十年啦,同学之间聚少离多,有的甚至失去了联系,已有8位同学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彼此的思念始终是深藏心底的一份牵挂!同学之间的那份情缘,将永远回味不完,就让那些美好的时光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吧!</h3><h3> 做此美篇,仅仅是我对大学那段难忘生活留给我的美好回忆记录,所述之言仅是自己心中的体会与感慨,就算是对2018年金秋十月同学聚会奉献上的一点心意吧!</h3><h3> 在此,愿542同窗真情到永远,祝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2018年7月3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