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京津冀鲁豫教育联盟精准扶贫项目—未来学校育人模式主题研讨会于4月15日在保定市阜平白河分校举行,保定市第十九中学许国红、张振东、刘新欣三位老师参加了这场教育盛会。</h3> <h3> 一走进校园,就让人眼前一亮。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处处展现了探索求知的学风。校园内栽种各种花草树木,成为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园地;每一个实验展示台都有孩子为参观老师展示实验过程,说明实验原理,体现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求知;每一个墙面和教室门前都展现了学校办学理念和班级文化,真正做到了让每一棵树说话,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h3> <h3> 随后,近20节课程进行现场展示,三位老师根据各自所教学科进入不同的课堂,实际参与教学过程。</h3> <h3> 张振东老师参加了八年级物理《浮力》的同课异构课,由白河分校的杨淑慧老师、洛阳龙城双鱼学校的朱煌煌老师以及山东青州双鱼学校的秦善德老师进行授课,真正地将未来教育切实落实在课程中,融入到课堂内。</h3> <h3> 刘新欣老师参加了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同课异构课,由白河分校的顾建慧老师、保师附校的臧艳尊老师、山东高青双语学校的李文文老师、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十中学的窦松柏老师进行授课,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各不相同,深受启发。</h3> <h3>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校长论坛,大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保定市副市长杨伟坤等各位领导对保定师范附属学校“精准扶贫”——牵手阜平,促进城乡一体化,教育均衡化发展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h3><h3><br></h3> <h3> 会上几位校长和专家对未来学校、未来教育问题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未来学校更注重满足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学生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金子般闪光的一面,未来学校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样性,引导他们成为具有专长而又能服务社会的人才。未来教育将走向学无边界,体现在学科课程无边界,教师和学校无边界,学习时间无边界,慕课及翻转课堂等学习形式无边界。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城市、教室,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前或延后完成学业。</h3> <h3> 当然无论未来学校、未来教育如何发展,立德育人的教育宗旨是不能变的,这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支撑,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先进的教育思想,过硬的个人作风,饱满的精神状态,不忘初心,行稳致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