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天喚醒了萬物生機,每年的四月初,潞王陵風景區200多畝,10多萬株牡丹、芍藥、櫻花諸多閑花野草竟相開放。正值初春戶外踏青的季節,周末悠閑輕松的走走看看鲜花簇拥下的紅牆綠瓦,既開闊了視野,又豐富了閱歷,同時也是個消遣和樂趣……。</h3><h3>潞簡王墓位於新鄉市北郊13公裏處的太行山餘脈鳳凰山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是中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藩王陵墓。墓主潞簡王朱翊繆,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釣(萬歷皇帝)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於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萬歷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建造,被譽為“中原定陵”……。</h3><h3>潞簡王墓由東墓區(潞王墓)、西墓區(次妃墓)和神道三大部分組成,共佔地四百餘畝,其整體建築用材除極少數磚木外,幾乎全部採用青石和白石……。</h3><h3>潞簡王墓歷經滄桑巨變,幾度兵火,風雨侵蝕和十年動亂,原地面上木結構建築群和眾多的附屬房屋都已不復存在,在墓室內大量珍貴的金銀銅瓷、珠寶玉翠和織錦刺繡等隨葬品被洗劫一空。現存的古代建築,大量石雕和碑碣等仍蔚為壯觀……。</h3><h3>次妃趙氏墓位於潞王墓西側140米處,生前是潞王的“隨封侍媵”,死後才追封為次妃,趙氏聰明、美麗、善良,倍受潞王恩寵,因此死後潞王竟冒犯“天規”,超越規制為次妃建造陵墓,而且同潞王墓並肩而立,共枕一山,同蹬一水,這在中國帝王陵墓建築史上確屬罕見。縱觀整體建築規模和形式,無論從建築材料和建築級別來講,次妃墓都比潞王陵要高出很多。次妃畢竟不是帝王,次妃墓沒有潞王陵所擁有的華表及碑碣。這些有別於潞王陵的建築特色,給次妃墓蒙上一層獨特的神秘面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