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缕书香 享受工作的幸福

☀️优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个人简介</h3><h3> 管秀丽,女,出生于1969年。1985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现任三学年班主任兼学年组长。从事教育工作的34年中,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事业奋斗的目标。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曾获得过市级优秀教师,做过全县"师德事迹"巡回报告交流,荣获县级首届"美丽园丁"、"模范教师"称号,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桦南县第二届"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执教的《摸球游戏》荣获一等奖。所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一、二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的探讨》在佳木斯《基础教育论坛》刊物发表。我喜欢阅读、朗诵,常写一些自己的教学故事。曾在"中国好老师"平台多次发表过自己的教育叙事。中国好老师读书会佳木斯地区会员。兼职土龙山镇中心校"县城居民普通话调查"教师。愿向各位名师学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h3> <h3>  土龙山镇中心校这个大家庭里,让我不仅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更被校园浓浓的书香气氛所感染。特别是一走进教学楼,映入眼帘的便是我校的各种教学理念、办学特色、一些名言警句等。走廊的书吧里有一些好书推荐,为师生共同畅游书海,创设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有的这一切,令书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芬芳的书香溢满校园,可以说,书香校园的环境布置,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h3> <h3>  一、做书香教师,不断读书"充电"</h3><h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给我们知识,让我们充满智慧。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多读书,读好书作为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将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注意总结和反思,做好读书学习笔记,并力求创新。以读书促提高,以反思促发展,努力做到边读边研,边教边悟。认真阅读我县教体局推荐的阅读书目。例如:常生龙的《给教师的5把钥匙》,杨斌的《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吴式颖的《教育:让历史启示未来》,赵坡的《班主任如何说话》,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张文茂的《做幸福教师》,毕淑敏的《风不能把阳光打败》等等。也有专业书籍例如:《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道德教育论》,《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等。</h3> <h3>  我爱读的书目一般都是一些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像《好父母 好孩子》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作为老师或是父母都不能像"鸡妈妈"护"小鸡"一样对待学生或是自己的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具有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锻炼他们的抗挫折的能力。而《窗边的小豆豆》给我更多的思考是:教师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李烈老师的《我教小学数学》给我更多的教学方法的改进。读了《教师的语言艺术》这本书后,我对"教育是把双刃剑"。这句话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教育能够成就一个伟人,也能够使一个天才毁灭,教师一定要谨慎挥舞这把剑。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和风、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本书一直提醒着我小心的驾驭自己的语言。 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3说给老师的真心话》有一段话很打动我,"你不能放弃,也不应该放弃。每个孩子都值得你奉献百分之百的爱心。相信他,听取他的心声;鼓励他,当他的功课不及格,布置额外的作业帮他赶上了,这是有必要的,往往也是有效果的。"我们做老师的,不能决定学生的出身,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读完这本书,我从雷夫身上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让我明白了自己在教师这条道路上该如何去走,怎么处理与学生之间的问题等。</h3> <h3>  还有陶行知、魏书生、等教育家的著作。我常常遨游在他们的精神海洋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和精神食粮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于是我更加自信的走进我的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个个闪光点。寻找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纯真的心灵开启,把智慧的火花点燃。孙蒲远的《美丽的教育》,李镇西的《心灵写诗》,孙云晓的《教育的秘诀是真爱》,钟启泉的《读懂课堂》,于永正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窦桂梅的《回到教育的原点》等书籍。书中不但有丰富的可借鉴的教育教学案例,还有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这些都深深感染着我,启迪着我,影响着我。</h3> <h3>  在我的读书生活中,促使着我在教育教学中获得长足的进步。多篇教育教学案例、教育锦囊、教育随笔在"中国好老师"平台上发表。在好老师空间参加的"21天朗读"无论是我的作品,还是学生的朗读都深受同行们的赞赏。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学得再好还是要回归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希望自己能把学到的知识,经过实践转化为系统的教学理念,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h3><h3> </h3> <h3>  二、创书香班级,养成良好读书习惯。</h3><h3> 只有读书,才能促进发展。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感到读书的乐趣。作为教师的我在阅读有关教育教研的书籍外,还和学生们一起读了一些儿童文学书籍,了解了孩子们的世界,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与他们分享了阅读的快乐。因此,我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如同一日三餐必不可少。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h3> <h3>  1、在这学期,我带动全班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诵读,利用每天晨读、午读时间,完成《小学生必备古诗70首》、《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的读书活动,并利用班会交流《名人故事》的读书体会。闲暇之余我陪孩子读了《七只小羊》、《小故事大道理》、《安徒生童话》等书目。</h3><h3>2、在语文课前5分钟,开展"背诗大王"、"演讲大王"、"精彩佳句"、"读书名言"诵读。开展了"流动小书架"活动,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读的书,读完后在书中夹一页书签,写出读这本书的感受,然后放到班级"流动小书架"上推荐给别人阅读。</h3><h3>3、利用班队会开展"阅读经典助我成长"主题班队会、"我爱读书"演讲会、"读书之星"评选和亲子读书等活动。</h3><h3> 由于我班在阅读方面表现突出,所以我班被评为我校的"书香班级"。</h3> <h3>  三、建书香家庭,开展亲子读书活动。</h3><h3> 1、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为了让家长认识到亲子读书活动的意义,积极地参与进来。首先我们给家长寄发了《亲子共读倡议书》,呼吁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请父母每天晚上坚持和学生分享20分钟的阅读好时光,监督学生的读书情况。允许学生监督爸爸妈妈的读书。父母每周日安排一小时读书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用亲子阅读记录卡记录下来,使老师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到每位学生家庭的亲子共读情况,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就有了保证。</h3><h3><br /></h3> <h3>  2、在家长微信群平台开展班级亲子读书交流会。家长重点介绍怎样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怎样有效指导孩子阅读,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做法,讲述"亲子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使学生各种读书习惯的养成。 </h3> <h3>  3、为孩子建立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建立一个家庭图书架,并适时添置一定数量的好书。其次是推荐我县教体局下发的阅读书目。进行读书卡制作比赛,家长学生共参与,并将优秀作品展评。</h3><h3>阅读活动中学生已有了不少收获,一些学生把《三字经》、《百家姓》的内容比较熟练的背诵下来,为此,我把《三字经》编成了一个节目,以舞蹈、吟唱的形式诠释出了古典文化的魅力。在我校举行的"经典与我同行"活动中我班的节目多次荣获学年第一名的好成绩。</h3> <h3>  随着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我校的读书氛围更加浓厚,培养了学生对读书的极大兴趣,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提高。</h3> <h3>  我为自己成为一名教师而感到幸福,因为我和学生交流相处中收获到纯真的情感,这是其他任何职业都难以比及的。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不断地读着各种书籍。读书让我感受到:我是教师,我读书我充实;我是教师,我工作我幸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