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四新_武仁名山古道</h3><h3>相传是方志敏红十军突袭建阳黄坑行军的红色古道。武仁山位于武夷山市四新伐木场部西侧。车行约2公里至山脚入口处,路左侧竖有约高2米的岩石,岩石正面凿刻:“武仁名山”四字。碑左一石砌台阶向上延伸,台阶长1.5米宽。小道附边有石砌墙基,最高处有3米,基面经平整后新辟为茶园。茶园后有四座平房构建伐木工人的(骑山下)工区宿舍,均是青砖砌墙,木架构頂,青瓦铺面。前两座一排六间,长24米,宽6米;后两座,一排八间宽6米,长27米。现已荒废,遗址只存残墙,房间内杂草丛生。沿石块垒砌古道,道宽一米有余,在向上西行1.2公里,海拔789米时,古道上新建一红色方亭,供人小憩。亭高3米,长5米,宽4米。木制结构,红色琉璃瓦。小道从亭中穿行而过。亭两侧建有长椅,椅高0.5米,椅背高0.5米。行至半山,总共行走约4公里,海拔908米即至武仁庙。庙后有两眼水井,井呈椭圆半圆形,直径1米、半径0.8米,高1.7米,无水。庙占地面积约五百多平方米。庙右侧走廊立有一碑,题刻“武仁庙”三大字 始建元朝顺宗皇帝至今有六百三十九年历史 公元二00一年古历六月一十九日立 刘美法 助等字样。行至4.4公里,海拔约990米,已至关卡,关卡建方形亭于小道正中,双峰夹峙处。亭高4米,内宽5.5米,长6米。前门高2.2米,内宽1.5米,门墙上厚0.8米,下厚1.3米。后门宽1.3米,高2.1米,墙厚平均1.0米。木架頂,铁皮瓦,全石块垒墙。亭内左侧石块垒砌一龛,台高0.9米,总高1.9米,宽1.4米,龛中一陶瓷废旧香炉。出后门即是建阳地界,亭后几米处有一古树俗称“水杉王”,树龄未考。直径约1.4米,腰围长约4.6米,几十米高,在建阳小黄坑村都可望见。古水杉王树下有一处石砌残墙,三面石块叠墙,长3米,宽2.7米,均已废,不知何用。(201711)</h3><h3>武仁庙</h3><div> 是武夷山地区最早一批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的三个道观之一。庙为二进式二层木质结构,单殿式构局,进门后两边有天井,门处右侧有供奉神灵,大门门联:“有心烧香不拜又何妨,无心点烛任你也无用”。横批“神威显赫”。殿内高悬牌匾:“武仁名山”。武仁庙始建于元朝顺宗皇帝时期,至今有600多年历史,供奉主神有大郎祖师,观音也供奉神像之列。现存庙舍土墙斑驳,破损痕迹,亟需整修。</div> <h3>3、五夫_连氏宗祠</h3><h3> 位于五夫东南,祠制在本地除彭氏、刘氏当数连氏文化底蕴深厚的祠堂。建于明代(1368-1644),座落在潭溪之畔。后毁,民国重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又毁,2007重建,2009年竣工。祠堂建筑以青砖小瓦为主体。中大门,两侧各有一小拱门,门楣上额书“连氏宗祠”四字。黑瓦上饰脊,白壁黑頂,中间饰有黑色官帽。祠内不分厅、大门内竖一屏风,梁中悬一匾“武夷山连氏宗祠”,为2009年,宗祠重建落成时台湾连战先生所题。连战为连总后裔连光裕的三十八代孙。现祠堂占地面积1200平米,建筑面积 500多平米。</h3> <h3>4、崇安_鬼子门</h3><h3>位于水东门码头北约200米处。为崇安老城古城墙保存至今较完整的两座水门之一。正称集贤门,凡有学子登科中举,必由此门隆重迎接,因此崇安百姓多称其为“举子门”。正门面临崇阳溪东向开。现今水门仅存门洞,其他与门连接的城墙已无存。城门内外门均用券頂结构设计,内侧门宽2.5米,厚2.5米,通高3.6米,券高1.0米。外侧门宽1.83米,厚3.1米,通高3.3米,券高0.9米,整门共深5.6米。内侧门与外侧门接缝处,左右各有一方形门柱孔,孔边长0.12*0.16米,深0.3米。外侧门外墙厚约1.20米。城门均由长短不一(0.5—1.9米)厚0.35,宽0.40米的修凿平整的条石垒砌。券頂也用大小不一(0.25-0.10米宽)的条石垒砌。城门内用石制台阶由内向外倾斜向下一直延伸到崇阳溪西岸。集贤门在古代水运交通分工中,主要为供官宦士绅进出码头重要门道之一。清鸦片战争后往来崇安的洋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长相迥异的外国洋人进进出出,百姓通称他们“鬼子”,而“鬼子”的崇安方言中又与“举子”谐音,所以本地百姓对该门至今呼作“鬼子门”。 </h3> <h3>5、崇安_文庙</h3><div>即为孔庙,唐朝中期推行文治,孔庙遍布全国。遗址现存于武夷山市横街头西侧,体育馆东侧市政府办公楼营岭一带。建筑仅存棂星石雕坊门,原有的铁链连接的弧形石雕栏杆,已换成石板及石条栏杆。石砌石板台阶及两侧鹅卵石铺地。坊门左为义路,右为礼门。门内有半月形的泮池,池墙由鹅卵石堆砌,池中有少许积水,池正中的状元桥,桥面以石板砌台阶,两侧鹅卵石铺地,成七十二层台阶连成为一条中线。原有的十余块石碑不知去向,仅见几条圆形石条散落在地。池后两侧各建有一方形小亭,木制水泥结构,水泥石椅。亭后几棵樟树,右侧立有一长方形石条,正面题刻:“作邑彭氏三文祠”字样。最上层两侧又各建有休息亭均为水泥结构。新竖一碑上书:“文庙”二字。“文革”时,文庙遭到史无前的破坏,名人字画,匾额楹联不知所踪,原有的遗留基本无存,只有现在政府后院的数棵古老的瑞樟,见证着崇安孔庙的历史变迁。崇安文庙初建于昼锦坊,具体时间失考。《崇安县旧志》记:在兴贤坊,营岭之右,宋绍圣二年(1095)知县珰(重)建。初建文庙大门朝南,其建制完备。尔后在宋乾道三年(1167),景定二年(1261),咸淳元年(1265)、(1280),至治二年(1322),泰定四年(1327),正壬辰年(1371),明 洪武四年(1437),永乐十一年(1413),正统二年(1525)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崇安文庙经多次增建、改建、修葺。最终在1552年文庙由坐北朝南改为坐西朝东。明末,文庙又数度改建,大门曾朝北,并一度迁址北门牛氏巷。光绪五年(1879)乡绅万方昆等筹资复建文庙,原址复建,而且扩大建之。光绪十年(1884)明伦堂又被火毁,万方昆又重建。</div> 6、洋庄乡_小浆村张山头<div>张山头海拔720多米,交通不便。位于市区28公里。从山下罗墩村西行沿古道行2.8公里即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曾建有红军中医院,驻扎过红军,发生过多次激烈的战斗,是闽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山头红军中医院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6年,在省、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武夷山市对张山头方圆1000多亩的山林进行普查,发现大量的无名红军墓冢,考古专家还在墓群中发现了一座风化严重的1931年立的刻有“红军墓”三个字的石碑。青山埋忠骨,红土蕴英魂。2012年被列入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名录。张山头闽北红军医院内设办公室、门诊、内科、外科、住院部、西药房、中草药房、保卫部等部门。医院人员配备,设院长,政委、医务主任、医生、看护长,看护兵等。医院的药物器械来源:从战争中缴获、从白区购买、就地取材。红军医院主要任务是为军队服务,有闽北红军,北上抗日先遣军,苏区干部,赤卫队及工农群众。医务人员和担架队员主要由崇安苏区工农担任。1935年1月敌人对闽北苏区围剿。中共闽北分区派黄立贵率原红七军团58团来张山头协助掩护医院和其他机关转移,战斗中,团政委陈一同志重伤牺牲,医院大部份建筑烧毁。张山头有闽北红军墓群,位于洋庄乡小浆村张山头自然村境内。截止2016年5月31日,已发现无名墓冢304座。在东坑头山林中发现一墓碑:高0.8米,底宽0.70米,碑质地为风化岩,碑正面中间刻有五角星,正中刻“红军墓”三字,右下角有三一年立等字样。石碑侧面为倒“7”字形,风化严重,但字迹可认。医院初期还好,后期伤病员越来越多,死亡率越来越高,只能将牺牲者运到后门山成批就近安葬,甚至有几尸一穴的情况。现张山头只留有落干几户村民在留守,其余一部份房屋均已废弃,甚至有部份夯土墙已塌,仅留砖砌的残门孤独而立。在绿树掩映中,整齐的瓦房和残缺的老屋,齐错杂陈,恰似一盘杀得兴起的围棋子。门基本砖石结构,均由磨砖砌成,门柜条石竖立,条石门槛,门墩,工整大方,门楼砖雕石条横额,夯土墙。村中的小道由各组石阶组成,蜿蜒曲折延伸而四通八达,石阶两侧长着苔藓或蕨类的植物,偶闻狗吠,宁静而不寂静。现有几户门侧还挂着当年红军医院的木制“部门牌”,如红军后勤部等。<br></div> <h3>8、五夫_连氏节孝坊</h3><h3> 连氏节孝坊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为旌表吏员刘观赐妻、监生刘胜文之母连氏守节尽孝而建。石坊为三间四层古建,砖石混构,门柜条石坚立、大块石条横额,匾刻“旌表吏员刘观赐妻监生刘经文之母连氏节孝坊”,其上竖额勒“圣旨”,门墩设石鼓一对,两侧建八字形坊墙,磨砖砌成,工整大方,门楼砖雕石半拱,飞檐重叠,气势雄伟,层间各嵌石刻浮雕,图案均为人物故事,祥禽瑞兽等,形刻精美,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整座牌坊保存完好,建筑既有清代之精美,又保持明代遗风。<br></h3> <h3>9、刘氏家祠</h3><div>刘氏家祠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初建时祠址在府前村,与屏山书院并列。元初毁于兵燹。清光绪六年移建现址。朱熹曾为刘宅写了两幅褒颂功德的对联,祠门上方嵌刻“宋儒”、“刘氏家祠”石雕,门楼砖雕艺术精湛,古风犹存。</div> <h3>10、黄墩_白石尖梯田遗址</h3><div>位于武夷山市之北约十五公里的黄墩村。黄墩村辖区内拥有白石尖海拔约1100米,境内奇峰,异石、峡谷、瀑布、溪流遍布其间。从黄墩村西北沿着竹山土路约行4.8公里到一叉路口,直行不到300米即至白石观。左转上山沿着废弃的古道蜿蜒曲折而上,行不久即可见到遗址。何时开垦,何时废未考。遗址位于古道右侧,现存除了田面上權木竞生,落叶满地,时见野猪刨过的痕迹,仅留一层层的土夯田埂,埂高1米左右,由于层面已平,基本上看不出厚度,偶有数处用石块垒砌而成,最高处有1.2米。梯田有数十层,每层呈长方半月形状,现由于遗址树木陏闭,遮挡视线已看不到以往层层叠叠,春如滚滚绿波,秋如片片金带,美不胜收的景观。</div> 11、黄墩_白石观 <div>位于黄墩村白石尖頂,海拔约1100米,从去吴屯825县道,姐妹桥瑞龙寺西北行约16公里。遗址建寺时间失考,但和白塔山的”龙济道院”初建时是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颇有渊源,空善大师言:龙济道院所供的“三皇元君就是从此观“请传”建庙,供的均是三皇元君。故此可见白石观有近千年的历史。现遗址權木竞生,已看不出它的全貌及面积,只隐约能见一条石砌残墙。传闻约在1966年“破四旧”时,空善大师师尊为了寺庙的延续,领着众僧把寺中古钟从山頂推下,且告戒曰:日后有兴寺之日,就在钟落在哪个位置,就在哪里建寺。现寺建在白石尖东麓山腰处。平房两进,共五间,殿堂正中供奉三尊,右侧有一木梯可上阁楼,古钟即悬挂在木梯一侧。殿堂右间为厨房,左间为侧殿,侧殿有一天井,井侧有一小门可通外间,外间堆放杂物。白石观均为土木构建,正殿外墙上白色灰墙,墙上题有“南无啊弥陀佛”大字,砖砌门框,双开木制门上画有“门神”两幅。寺庙门前用鹅卵石和石块铺石阶。(201710)</div> <h3>12、吴屯_瑞岩禅寺</h3><div>建寺时间:唐广明元年(880) 寺庙地址:吴屯乡 寺庙介绍:闻名于闽、浙、赣三省邻县 的瑞岩寺。座落在吴屯乡畔的将军山 下,扣冰古佛俗姓翁,名藻光,为官家 之后,其祖父巨隅在唐荣王府为官。古 佛仙世,立位塑像,世代百姓,奉若神 明,显应异常,故皇封5次。武夷山市 的佛教始盛于晚唐,其主要代表者就是 吴屯的扣冰和尚。以扣冰古佛为首任主 持的瑞岩禅寺,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寺后院有一口古井名为“扣冰泉”,井底有竖着一圆木,只见一端,因在水面下只估计直径约20厘米。寺内左侧种植一 棵古红豆杉,寺门左侧墙外一棵需两人合抱的银杏,树枝上挂满了香客的许愿条。近年来古寺逐渐修葺扩建,焕然一新,香火鼎盛,为武夷山市 重要宗教旅游胜地之一。</div> <h3>13、吴屯_扣冰古桥</h3><div>位于瑞岩寺前方右侧,横跨扣冰溪上。瑞岩寺武夷山市北部吴屯乡群山之中的一座古刹,据说为扣冰古佛翁藻光于唐广明元年(880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庙门旁的红豆杉和银杏据说已有千岁,就像两位老者屹立于此,记录着瑞岩寺的千载沧桑。寺前有条小溪——扣冰溪静静地流淌着,一座曾是古驿道的廊桥横陈于小溪之上。在这灵秀之地也孕育出许多关于扣冰古佛的动人传说故事。</div> <h3>15、岚谷_岚峰塔,</h3><h3>建于武夷山市岚谷村田野 中。从底层门楣石匾上镶刻铭文可知,塔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塔为六角六面七层,每面都在不同的方向开一拱门,每层皆有密檐环绕,楼阁式空心砖石构,通高30米。塔身每层均有佛龛,但佛像已佚。塔内空阔,旋梯可盘旋而上到塔頂,现塔内建筑基本已被破坏。塔檐伸出雕刻瓦垄,葫芦形塔刹。基座条石砌不露土面,远看塔似春笋拔地而起。塔身清丽俊秀,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给人以古典韵味之美和清新脱俗之感。塔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捐资建塔陈绍勋,其身份是候补都阃府举人。建塔相传有三说:一说岚谷地名早期叫“岚角”。在岚谷西北面有一座独特的山峰,形如犄角,过于凌锐,会伤及当地风水,于是陈家人在岚角南面建造一座塔来抵消岚角的冲气。</h3> <h3>16、赤石_古渡(码头)</h3><h3>赤石地处武夷山市崇溪、梅溪、黄柏溪三条溪流会合处,既有水运交通的资源便利,又是兵家必争之地。赤石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崇安茶叶的技术学校的实践基地,也是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到了五十年代初,为了建军用机场,拆迁了一百多户赤石村民宅,安置在新阳村。下梅水陆茶市最近就是赤石,承运了武夷岩茶对外贸易的重任,也是国民党时的模范乡,后改为镇,有“斗米尺街”的说法。1931年方志敏红十军攻占了赤石镇,筹集军饷银元十万多元,可见赤石的富裕。崇阳溪是武夷山市内的主要水道,赤石有九个码头沿溪分布,为前来赤石贸易的茶叶、木材、笋、大米等诸多崇安特产,而成为崇阳溪泮的重镇。赤石码头的繁荣仅次于崇安城区水东渡,与星村渡、曹墩渡、梅溪渡、城村渡并称下府帮商家必走的“六条船”。赤石村也是全国红色旅游100个精品景点之一,赤石渡口是当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暴动的地点。赤石烈士墓就在渡口东岸。</h3> <h3>17、下梅_祖师桥</h3><div>明末清初开始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南平市武夷山的下梅古村。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武夷山风景区8公里,武夷山市区6公里,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兴盛一时,现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最经典的古建筑是祖师桥。它是下梅清代最具廊桥建筑艺术特色的标志性公共建筑。祖师桥高30多米,雄踞于梅溪与当溪交汇的水口,底为通道,两侧有檐廊,上一层为戏台,顶层为望乡亭,一桥三用,别具一格。1958年修建赤白公路时被拆毁。清康熙年间,由20多个行帮业会的工匠们共同捐资修建的下梅祖师桥,成为村民演社戏、行帮业会敬奉祖师爷的公共舞台。桥下的当溪把村子一分为二,因此当溪也成了下梅古村的中轴线。当溪原是一条自然过水坑,发源于芦峰南脉大元岗,穿过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因流经村落之中,故宋时下梅称当坑坊,后更名为当溪。</div> 18、下梅_邹氏家祠<div>是下梅邹氏在与晋商经营武夷茶叶获得巨大利润后,耗巨资建成的创业丰碑,也是下梅古村的标志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最为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邹氏家祠也代表了当时茶叶转运的兴隆及繁荣,下梅邹姓,原是古村的第一大姓,门两侧的“木本”、“水源”,是两幅篆刻横披。家祠的门础上,立着一对抱鼓石,构成了“户对”,门楣的上方是四只半尺左右长的雕花石柱,叫“门当(或门簪)”,门当户对是建筑部件,起着镇宅求安的作用。邹氏大夫第屋后有观花赏月的花园“小樊川”,属江南园林造型,有“镜月”台、金鱼池、对弈台、石花架等。园内植有罗汉松,嵌式窗镶以双面镂花砖雕,通过借景给人以“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美学感受。该宅是下梅村众多古民居中保存最好的一座。2000年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div> <h3>19、城村_赵氏家祠</h3><div>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南20公里、城村汉城遗址的北侧,城村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村,建于宋代。近千年前由赵、林、李三大姓聚族始居于此,形成了文化古迹众多的古村镇,主要古建筑有古粤门、赵氏家祠、李氏家祠、华光庙、百岁坊、慈云阁、药王庙等。 城村的居民以赵姓为多。据村中《赵氏宗谱》记载,村中的赵姓村民都是宋太宗赵匡胤的长子赵元佐的后代。在元代时迁居这里。城村村内尚存有许多古民居,大多是一进式的三合院,都有砖雕门楼,外观十分古朴。稍有规模的,都高悬堂匾、楹联。厅堂立柱采用老油杉,屋内不施油漆,保持原木本色。青石台阶,方砖铺地。天井里架着石制花坛,上面种有各种花草,下面的石水槽则装饰着木雕、砖雕和石雕等,大都是民间喜闻乐见、流传广泛的题材。这些雕刻的刀法流畅有力,深浅适度,栩栩如生,清晰地表现了福建北部民间雕刻的地方特色。 </div> <h3><font color="#010101">20、枫坡_古城堡</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位于枫坡村南侧,距村头沿小路曲折而行约4公里即到,海拔600多米。古堡依山形地势而建,石砌城墙,犹如一条乌龙盘卧在山麓。呈南北向哑铃形分布于两座山腰。设东西城门、城墙、城垛、走马道,以及夯土瓦构房屋、水井等军事防卫设施和生活设施,占地在200至300亩之间,现已废。自测,城墙高5米至2米,墙厚0.5至2.2米,石块干砌,全长约2.5千米。城垛残高0.7米至0.5米,走马道5米至3米。古堡南侧采用三层城墙,为瓮城结构,凸显军事防卫功能。现遗址仅存西东两城门尚好。西城门頂略有坍塌,城门均采用内侧平梁顶与外侧券顶两种形式构筑,外侧门厚0.9米,宽1.1米,门通高1.9米。内侧门厚1.3米,宽1.2米,门共深2.2米。东城门外侧门厚0.9米,宽1.1米,高1.55米,门券0.55米,通高2.1米,均用0.6×0.27×0.2厘米经人工凿成条石干砌。内侧门厚1.4米,宽1.3米,门共深2.3米。门上均以2米条石压顶。门券、门臼、门栓孔,方孔边长0.2米,深0.3米,孔距地面0.9米,左右两孔对称,都保存尚好。另一端一残门门厚1.1米,内侧门厚1.8米,共计门深2.9米。山北山腰处有几处大小不一的土坑,略呈方形。其中一大坑有开一条约0.3米宽的沟道延伸外侧,坑外散铺了一层零碎黑炭,疑是前人制炭所用。在山根上山的小道右侧,每隔2米左右就挖有0.3米_0.5米深的土坑,不知何用。据枫坡村邱姓族人介绍,当地人称麒麟山为寨子山,山寨由太平军杨姓将军驻扎。庐峰庵,位于古堡北,坐北朝南,海拔500米。枫坡南行至3公里处即至。土木构建,夯土墙,砖砌基,木结构,青瓦铺頂。平房,门内前段为院,院内宽7米,长12米,后段为正殿长12米,宽约9米。左侧墙开有一门,通起居所及厨房,内空长15米,宽2.5米,殿堂供“元宫娘娘”。庵门门厚(墙)0.3米,高2.1米,宽1.4米,砖砌门框,条石门墩。木板双开门,门楣上刷白灰墨书“◎峰庵 一九九八 重建”字样。踏石块台阶进门,院内杂草丛生,前后均夯土地面。庵后及两侧三面均由青竹包围。占地面积约240平方米。(201712)</font></h3> <h3>21、大王山</h3><div>位于武夷山吴屯乡东部,海拔高1558米。十二月三十一日我一行二车十人,耗时约60分钟,行车约40公里到吴屯乡,转行水泥盘山路才驶至岭根自然村,在村后山下车稍作休息后,于是整装出发徒步大王山。大家首先沿竹山的土路步行不到1公里就至佛道相处的天福庙,从庙左侧拾阶登小径曲折而行。天福庙建有前后两座,均为土木构建,夯土墙,石砌基,青瓦铺頂,白灰墙面,门前走栏青砖铺地,石条台阶相连。前座为佛,门额上书:天福禅林,上挂一匾书:大雄宝殿。门以青砖为框,条石门墩,木板为楣。后座为道,门额上书:天福道院,左右各开侧门,三门均以石条为框,券形頂。院后被满山遍野的竹林所围。行至2.5公里处,遇有一亭守于古道正中,当前海拔1231米。亭为石木结构,呈方形,前后各设一门。北门宽1.3米,(石砌墙)高1.8米,无门额。石垒砌墙,六根圆木为柱,方木架设为盖,青瓦片铺頂。亭内高2.8米,长4.53米,宽3.8米。左右两侧均以石块铺设为凳,供行人小憩。竖梁有一行模糊小字,未能辨认,横梁上书:“世界和平”四字。前行至海拔1443米处,再见一亭,古道穿亭正中向前延伸。亭也呈方形,前后两亭建筑基本相近,木石夯土构成,石块垒墙,12根圆木为柱,方木架设为盖,青瓦铺頂,亭内高2.8米,左右两侧用木板架设为凳。左侧为夯土墙,右侧三面石垒砌墙,墙均高2米,亭东门右侧门墙已坍塌。行至4.1公里处,海拔约1470米,即到大王庙遗址,何时、何人创建均无从考证。现遗址在纵横交错的残墙和石砌基可以看出有大小两座建筑,残墙厚呈梯形状1米—4.2米。小间建筑长约13米,宽约7米。大间建筑长约35米,宽15米。遗址内长满了高山杜鹃及杂草甸,遗址三面被低矮的松树所围,站在高处望阳光下的遗址,显得寂静而荒凉。沿古道向上行一百多米即至古道所处的最高海拔1500米。登上大王山頂,頂上地势平坦,但微微起伏。原本整个表层是绿油油的草覆盖着,犹如披了一层青色地毯,四外分散点缀金灿灿的小黄花,在青色的陪衬下,恰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嵌入点点黄金,在夕阳照射下,如诗如画。而今虽是隆冬,但近年来此观景宿营的驴友渐渐增多,现除了新立一座钢结构的测风塔和一块长形不规则的石块上书”海拔1558”字样外,剩下的就是东一块西一块四处可见的山土碎石,原景已不在。(201801)</div> <h3>22、白塔山_龙济道院</h3><div>位于武夷山武夷园大峡谷西南部的白塔山南麓,海拔约1338米。白塔山山高林密,山道阴陏,竹木葱绿。因有传山上有岩石黑白层分,如宝塔状,入夜发光,故称白塔山。又传说唐贞观十五年(641)有钱、刘、李三女子在此修炼升仙,后人尊为三皇元君,在山上建庙祀之。山顶范围很广,方圆约5公里,有龙济道院、飞来石、仙人洞、观音合掌岩,沐浴池、五谷仑、荡脚石、木鱼石、试心石、云岩洞、仙人床、棋盘石以及瀑布、摩崖石刻等胜迹。我一行24人,由市区西行,途经高星公路、黄村、曹墩村,行至13公里处,便到了大峡谷生态公园蛇子坑,坑前小溪即是发源于白塔山的蛇子溪。沿着溪水逆向南步行至3.8公里,耗时约70分钟,海拔780米,即至白塔山崇安向入口处:玄天观。玄天道观近年得有修葺,坐西朝东,土木建筑。门东向开,砖砌为框,木制门楣,额书:玄天观,两侧门框书有对联:“神威普照南天 帝德常高北阙”。夯土墙灰水泥刷面,石块砌基,木柱,木架为盖,琉璃瓦铺頂,观内水泥地面。观前现辟为茶园,蛇子溪呈南北流向穿院前茶而过。从玄天观左侧沿古道盘旋而上,全程均是石砌台阶,枯木铺道。沿途有猪母岩、猴子望月、饭盖石、天书石都是登山途中小景,为点缀于路边的岩石,皆因形似而得名。石上各刻景名。其中饭盖石东侧岩壁上还有一方清嘉庆十三年(1808)的石刻。记载崇安下梅里信绅邹太和善修白塔山道路,也是至今武夷山保存最完好的古道。行至5.2公里,海拔1058米处,小径正中建有供人小憩的半山亭。半山亭木制结构,呈方形长5.4米,宽3.3米,内高3.7米。无墙,亭四角各以三根木柱撑頂,青瓦。亭内石块铺地,两侧均设有木制靠椅,椅高1米。在前行800米,在6公里处立有一石碑,两面分別上携刻:“武夷山”、“建阳”字样。终行至6.1公里方至龙济道院,此时海拔约为1338米。龙济道院位于白塔山顶南侧,地属建阳市。道院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清道光、咸丰年间,由主持道人张道圆重建,占地约750平方米,二进,木石结构,面阔约15米,进深约50米。后一度荒废,屋顶塌圯过半。后有关部门筹资重新修葺。道院西侧岩壁上,刻有“世竖还真”四字,楷书,但不知何人刻于何时。在龙济道院北麓,登山道上行至海拔1518米(路程约800米),耗时20-30分钟即可达白塔山山巅,名烧香顶。沿途有“霄汉”、“云岩洞”等石刻及仙人洞景观。山巅最高处有一石结构的建筑,称烧香顶石屋。石屋均为打磨石条或石板构建。创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坐北朝南,面宽7.15米,进深5.65米,高4.55米,(内宽3.5米,深3.6米,高5.1米)屋内供三皇元君神像。屋内用有六根木柱撑頂,架木为盖,青瓦铺頂,留有一罅隙为天井。神像两侧柱联为:“天然笔架之山神仙栖息之所。石门厚1米,门宽1.1米,门通高2.13米,券高0.53米。”门首石条携刻“白塔洞天,清道光十年”字样。石屋前不远岩石上有一方岩刻:“五景闽中磴接天,巍然独视卧云眠。孩亭拟是神仙府,石室藏珠玄又玄。”"落款为“兹成标题”,但不知年代。石屋正前方十米处原是土地庙,现已坍塌,仅存残墙和四根呈方形石柱,残柱分別高1.2—1.6米,地面散落一些残缺的石料。山巅上除了交让木、高山杜鹃、低矮的山松以及残败的杂草,难见其它植物。虽是寒冬,此刻站在山巅西望,蜂峦起伏,蜿蜒连编的群山,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在夕阳的照射下,而山像含羞的少女,遮层面纱若隐若现。南面的山峰如一朵精巧的莲花,几座苍翠欲滴的山峦蜿蜒回旋。(201801)</div> <h3>23、五府山</h3><h3> 五府岗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与江西上饶市交界处,是华东第三高峰。距武夷山市40余公里,我一行四人在当地向导带路,从坑口村沿山道西北行至主峰约13公里,不到4小时即至目的地。五府岗因其在月明风清之夜,临岗主峰远眺,旧制的江西“广信府”、“饶州府”、浙江“衢州府”、福建“建阳府”、“南平府”等“五府万家灯火尽收眼底”,因此得名。五府岗主峰海拔近1900米。临巅可观五府日出、日落、云海、佛光美不胜收。五府山松的柔美与黄山迎客松的俊朗可相媲美,几种杜鹃科植物随处可见。约3万平方米高山草甸区,形成天然的露营区。一米多高的枯草丛也是动物绝佳的隐身之处。粟裕、刘英等曾率红军部在此休整,游击队曾在此安营扎寨,为战略要道之一,也是一块红色土地。在这片原始森林中,幽静而神秘,不仅是天然氧吧,令人神往,而且还生长着许多的珍稀的动植物及上万群珍贵的中华蜜蜂。五府岗与 玉女溪、五指峰、 天龙谷、 圣塘庙一起构成五府山的五大景区。该景区拥有近五万亩原始森林,十多公里长大峡谷,六百余亩高山草甸。在东麓留有一处寺庙遗址,仅存残墙数段。数十多处奇峰异石基本分布在主峰东侧,约海拔1600多米处,花娇石、牧羊石、风动石、海狮石、背包岩等形状逼真。景区内不仅植被好、景色秀、瀑布多,现已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201802</h3> <h3>152、岚谷_铜钹山_唐庵</h3><h3>位于武夷山市岚谷乡北部。从岚谷乡开车北行23.7公里,继沿碎石铺地的古道北走5.6 公里即至铜钹山頂。铜钹山处于武夷山市与浦城县、江西广丰交界处,海拔1541米。顶部松林环绕着遗址内的茅草、芦苇及不知名的树海。松木林生长茂盛,放眼望去一片绿海,就好比深海中漂着金色的方舟。关于铜钹山山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1、据本土乡民们传说,古时在山上拓基建庵时,曾得铜钵一只,故名铜钵山。2、江西民众则认为,此山形如铜钹而得名。山頂原建有唐庵,唐代建,具体时间,崇安县人哀寿创建,现已废。遗址坐北朝南,仅存石砌残墙纵横交错,最高石砌墙2.8米,墙厚0.5—1.1米,部分残墙已塌。遗址正中主殿内深10.8米,宽14米。门朝南开,门宽6.6米,门厚0.7米。有撑柱、门框、梁木等方形木料横七竖八靠在地上。石块、断石条,断石柱、石板散落一地。殿内长满杂草和芦苇。有两座供台,正中供台高0.9米,宽1.8米,长4.6米;左侧供台高0.9米,宽1.8米,长2.4米。两只六边形柱墩,边长0.3米,厚0.3米,对角线长0.5米。一张六边形石板,边长0.5米,厚0.2米,对角线长1.0米。主殿外右侧一角有一只上半部分呈半球形,下部分呈正方块的石础,球頂微平,直径(边长)均0.7米。门前有一石凿葫芦,上肚直径0.25米,下肚0.3米,葫芦高0.5米,除芦嘴有微损,尚保存比较完好。门正前方20米处有一碎石堆,堆前有一倒地的石块,石块长1米,宽0.35米,厚0.12米,背面有打凿的痕迹,无字,石堆后有小树。左侧2.2米高的残墙上丢弃一铁锅,墙下有沟,宽0.5米,深0.3米,无水。 遗址内外长满成片名为:高山杜鹃的树木,芦苇以及杂草,外围松林环抱,蓝天下外青内黄,此等绝佳的景观,让人流连忘返。铜钹山尖上有两个天然的石葫芦和石桌子,从远处仰望铜钹山,只见山峰绵延不断,起起伏伏;顶尖巍巍耸立,蓝天相衬,颇为壮观。清代诗人徐兆伦曾登临铜钹山并赋诗曰:“兀傲东南第一峰,半开灵境白云中”,从此铜钹山获得了“东南第一峰”的美誉。(201711)<br></h3> <div>24、天花岩道观</div><div> 位于小武夷公园,南兴路南侧,海拔300多米,始建于唐朝末年。大殿由天然岩洞构建,主要是三个岩洞和一个大殿组成。相传当年洞頂上彩云缭绕,天女散花,故称“天花道院”。当年陈靖菇、林氏、李氏三位神娘到此云游。道观在文革时一度衰弱近废,一九九二年初全真龙门派王信浙道人重建,一九九三年七月经国家注册宗教部门登记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定名为“天花岩道观”。山道台阶由水泥构筑和岩壁打凿,依壁曲折而上257级台阶即至山门。石砌山门,石条门墩,左侧门墩依壁凿就,石板为门楣、门槛。门额上书:天花岩道院 一九九二年壬申年三月十六日王信浙道人重建等字样,门内额书 赐福 二字,琉璃瓦遮頂。进山门即为第一洞,天花岩道观,洞深约十米,洞口宽约八米。殿内供奉太乙救苦天尊、女娲娘娘、观音娘娘、黎山老母、邱祖师、福德真君、吕祖师,左右侧八仙等众神。相传唐末有一李姓将军在第一洞修道,因将军铁头功闻名,人亦称他为“铁头道人”136岁得道,二年后飞升。玉帝封他为“福德真君”后人们塑其金身供奉,历代显灵。拾阶42级至第二洞瑶池宝殿。宝殿半嵌于岩体内,殿内供奉王母娘娘、七位仙女、三皇元君,岩壁上有摩崖石刻。洞頂上的玉皇殿在抗战时毁,现为遗址。第三洞为大罗宝殿,殿依岩壁而建,临渊建水泥栏杆走道。殿内供奉三清道祖最高神及诸天神。殿隔壁厨房及起居室。第四殿玉皇楼与第三殿毗邻,于2006年新建。最后西侧建一砖砌后门,琉璃瓦盖頂,门内额书道缘二字,门外额书天花岩道观。第二洞 瑶池宝殿 左侧有一小径登阶走70余步,爬升不到二十米即登岩頂。岩頂范围宽广,视线良好,岩渊虽三面刚竹环绕,但东南西北均无遮挡,仍可分別远眺市区、武夷学院、仙人岩、小武夷公园等风景及岩下四周茶园。后山门新建一条山道,水泥阶梯,供香客进出。行至半山新建一亭,木制结构,水泥地面,三面设长椅,琉璃瓦铺面。</div> <h3>26、五夫_紫阳楼</h3><div>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紫阳书院,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居住达四十余年的旧居。位于武夷山五夫镇。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谥文,又称朱文公。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绍兴十三年(1143年),十三岁的朱熹,携母自建安南溪转舍来五夫依附父亲生前好友刘子羽,于绍兴十四年为朱熹母子构筑楼宅于潭溪之畔、屏山之麓。紫阳楼的构筑是一楹两进,两层结构,前进是朱熹书斋和寝室。寝室被命名“韦斋”,书房命名为“晦堂”。中堂上的悬匾是:紫阳书堂。表示他不忘祖籍徽洲婺源的紫阳之意,朱氏祖籍徽州婺源有紫阳山,故将新宅取名为紫阳楼。楼门前有数株古樟至今枝叶茂盛,树傍新立一石碑题刻:“紫阳楼遗址”。距离朱子故居80米左右的河边有株大樟树,据说是朱熹亲植的,中心都空了,虽用铁架支撑着,却依然很茂盛。原紫阳楼民国初年毁于兵燹,仅存遗址,1998年底在原址按原样重建。</div> <h3>27、崇安_余庆桥</h3><h3>位于武夷山市南门街南端,静卧在崇阳溪上,连接着崇溪东西两岸的出行。清光绪(1887)二品頂戴花翎的朱敬熙,遵母诣捐出三万两银子建造。光绪十五年(1889)年垂裕、余庆双廊桥圆满建成,朱氏家族在崇安口碑誉满乡里,连孙中山都授于“模范缙伸”的荣誉称号。可惜垂裕廊桥在抗日战争一场大火烧毁了,双廊桥联袂的壮观已无法重现。余庆桥门楼题刻江西铅山县鹅湖人孟国瑞的三字。余庆桥结构包含了门楼、阁、亭、屋、长廊、引阶、桥墩、护栏、屋面等复杂部分。余庆桥全长79米,宽6.7米,拱高8.6米,边孔净跨24.4米。桥面建筑由两侧五十二根杉木立柱支撑着。桥上建长廊,桥身中间铺两行石板,两侧全以鹅卵石铺垫,木柱頂廊頂屋盖。桥中间有一突出的亭台,营造出桥的高耸参差之美。中间亭为桥中轴点,桥内的两边拱门由砖砌构成頂部两边有翘角。桥内两侧造有约一米多高的护栏,条石砌的桥墩,墩上游端有石雕鸟头像,具有神鸟保桥的喻意,桥面青瓦铺盖。所以又有“花桥”美称。2011年5月28日午后,我在西藏拉萨收到正在欲火中的余庆桥画面,也是一场大火毁了。现在余庆桥于2014年重建,2015年竣工。现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28、城村—闽越王城古井</h3><h3> 位于市城村闽城王城遗址北部。该井虽然经两千多年,至今水源不竭,清澈甘洌,无污染,为全福建省最早的古井,故称“福建第一井”。井四周铺砌菱花纹地砖,边长2.5米,东西两侧有六块础石,原设有井台。古井直径1米,高0.6米,厚0.04米的陶井甃套叠而成,井深7米。现已重修井台,并覆以井亭加以保护。</h3> <h3>29、五夫—兴贤古街</h3><h3> 是武夷山五夫镇的一条古街。这条街早在中晚唐即成雏形,宋代开始兴旺,特别在南宋后期,胡氏、刘氏诸贤以及朱熹相继成名后,更趋兴盛,商铺店肆密布名人学者云集。古街上牌坊林立,石坊门上镌刻着“邹鲁渊源、五夫荟翠、天南道北、崇东首善、天地钟秀、过化处、籍溪胜境、三市街、三峰鼎峙、紫阳流风”等由历史名人手书横匾。</h3> <h3>30、五夫—朱子巷</h3><h3> 是武夷山五夫镇的一条岔巷,始建于五代十国南唐时代(约937-975)。朱熹居紫阳楼时,每次外出都要经过此巷,故称:朱子巷。巷原长300多米,由于时代的变迁,现尚存138米,路面为鹅卵石砌成,巷形三曲,两侧为古屋高墙所夹峙,颇有古巷韵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