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接受红色党性教育的队友们!</h3> <h1>经过一天半的行程,快到达遵义市境内了!<br>万里敬仰遵义城,<br>一颗初心转乾坤。<br></h1><div><br></div> <h3><br></h3><div>青山绿水增春色,</div><div>云蒸霞蔚沐客来。</div><div>春风风人吹不尽,</div><div>革命圣地抒情怀。</div><div>不忘初心遵义城,</div><div>砥砺前行勿徘徊。</div> <h3>自28日晚启程,历经三十五六个小时的奔波,于30日早上7点多钟,到达第一个目的地~革命圣地遵义。</h3> <h1><u>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临贵阳市,北倚重庆市,西接四川省。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市辖3个区、9个县、2个县级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br></u><u>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厚朴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名酒 [1] “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br></u><u>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u></h1> <h3>遵义城街道</h3> <h3>早饭自由选择,吃当地特色成为各位老师的首选!</h3> <h3>他加了两个蛋呀😄!</h3> <h1>贵州素有“吃在遵义”之说,遵义的特色菜有许多野菜,如龙爪肉丝,所谓“龙爪”,是贵州山上出产的一种蕨菜;还有折耳根炒腊肉,“折耳根”即中药里的鱼腥草等。比特色菜更受欢迎的其实是遵义的小吃。<br>遵义的小吃大多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如羊肉粉、豆花面、遵义鸡蛋糕、黄糕粑等,每一样都让你齿颊留香。</h1> <h3>是不是有点饿呀?</h3><h1><b>遵义羊肉粉已有300余年制作历史,早在清代中叶就名扬遐迩。凡来遵义品尝过遵义羊肉粉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清香味鲜,滚烫辣香,汤清不浊。贵州各地均产羊肉粉,唯有遵义羊肉粉驰名。遵义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馆栉比鳞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因此遵义羊肉粉也是遵义小吃的龙头。</b></h1> <h3><font color="#010101">在遵义市就闻到了了茅台酒的酱香了!</font></h3> <h1><u>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 [1] <br></u><u>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2] <br></u><u>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u></h1> <h3>参观凭身份证领取免费门票,</h3> <h3>毛主席诗词的粉丝~孙老师</h3> <h3>逍遥到此一游!</h3> <h1><u>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上面“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俏俊飘逸、豪放酣畅,这是1964年由毛泽东亲笔题写,同时也是毛泽东一生中为中国革命旧址留下的唯一一幅墨宝。</u></h1> <h1><i>出席的人有博古、洛浦、伍豪、凯丰、润之、胡服、朱德、陈云、王稼祥、邓发、刘伯承、林彪、彭德怀、聂荣臻、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伍修权、李德和李富春共二十人。</i></h1> <h3>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h3> <h3>老师讲的好,孩子学的快!</h3> <h3>当年的会议就是在这个楼的二楼召开的,因保护文物需要,楼上现在不开放了。</h3> <h1>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h1> <h3>摄影师出场了!</h3> <h1>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h1> <h1><i><b>圣地挥手老周哥,<br></b></i><i><b>气度非凡豪气爽。<br></b></i><i><b>策划调度事俱细,<br></b></i><i><b>前程无忧皆无恙。</b></i></h1> <h3>队旗秀起来</h3> <h3>田姐笑得如此灿烂,是不是参观圣地带来了财运~大时代卖火了吧!</h3> <h3>当时的厨房!</h3> <h3>老孙早饭没吃饱,</h3><h3>司令厨房来蹭吃。</h3><h3>厨具依旧饭菜无,</h3><h3>门框犹能撑腹饥。</h3> <h3>作战指挥部</h3> <h1><b>历史背景<br></b><b>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b><b><br></b><b>遵义会议纪念馆<br></b><b>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br></b><b>这次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首先,博古作了关于五次反“围剿”的报告,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解。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责任。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军事上犯的一系列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判,逐一批驳了博古在总结报告中的错误观点,正确地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彭德怀、刘少奇、凯丰等许多同志都在会上发了言,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经过三天的讨论,会议委托张闻天根据毛泽东发言的内容,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随后由政治局正式通过。</b></h1> <h1>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br>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h1> <h1><b>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br></b><b>决自己的路线、方针的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br></b><b>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h1> <h3>遵义会议会址景区游览约一个半小时,照片有自游、刚哥、德龙等众骑友提供。由于照片收集和篇幅限制等因素,未能收录的骑友照片,敬请谅解!背景歌曲有骑友自游的老公演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