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伟人的足迹

萍水相逢

<h3>带着对雄才伟略的毛爷爷的崇敬,我们一行转战到韶山、橘子洲头、岳麓书院,寻访伟人的足迹</h3> <h3>从长沙南站坐高铁到韶山南,只需21分钟的车程。然后打的7公里即到毛泽东故居。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七个黑底镏金大字</h3> <h3>毛泽东故居门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型结构。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四间茅草屋为邻居家,中间堂屋为两家共用。</h3> <h3>毛主席的父母、兄弟仨各有自己的卧室,从此可见当年的毛泽东还是生活在比较富足的家庭</h3> <h3>厨房、就餐屋、横屋、卧室、农具室、饲养房等、粮食存贮屋、堂屋,屋屋连通,宛如地道。</h3> <h3>不同时代的人对毛主席的感情是不同的。看见老一辈的人几乎人人胸前挂着毛主席像章,甚至于有些还穿起红军服,对毛主席情感至真至诚</h3> <h3>小学生的感叹:那么大老远跑来就看这些破茅屋,毛主席家好寒蝉!</h3> <h3>故居前面是毛泽东少年时代种过的稻田和游泳过的池塘,后面是长满青松翠竹和其他杂树的小山,左边是菜地树林</h3> <h3>当年毛泽东执意要离家出走,他的父亲追到门前这口池塘边,当时毛泽东停住脚步,说如果父亲再追赶一步,他就跳进池塘!毛父只得从口袋掏出两块银元,丢在地上。就是这两块银元,毛泽东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路,这一走,走出了一个新中国🇨🇳</h3> <h3>13岁的少年毛泽东出走前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h3><h3> 七绝·改诗赠父亲</h3><h3>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h3><h3>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h3><h3><br /></h3> <h3>走出毛主席故居,环视房前屋后的青山绿水,我不懂屋场风水、玄学,但确实觉得这里地杰人灵,出了个真龙天子,一点也不奇怪!</h3> <h3>从故居出来,乘🚗前往被毛主席称为"西方的一个山洞"的滴水洞</h3> <h3>在韶山西面有三座山峰,南面是龙头山,北面是黄峰山,西面是牛形山,滴水洞就被环抱其间,只有一条公路蜿蜒而至。</h3> <h3>一号楼前的龙泉</h3> <h3>滴水洞一度列为禁区,直到1986年9月,才正式向中外游人开放,现已成为韶山著名的风景区。</h3> <h3>据说,当年有位游客在此买了一张韶山地图,拿过去一看,突然大声嚷道,我要的是韶山地图,怎么给我一张中国地图啊!原来他拿倒了地图,人们这才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倒过来的韶山地图竟然跟中国图十分的相似。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倒过来看韶山地图上滴水洞所在的位置,正是中国地图上北京所在的位置!</h3> <h3>别墅由一号楼和二号楼、三号楼组成。我们参观的是毛主席起居的一号楼,说是楼,实际是一排幽深的平房。房屋倚山而建。内有会议厅、住房、办公室、卧室、卫生间等。1970年加建了防震室和防空洞。</h3> <h3>当年毛泽东带领弟弟和堂妹走出农家小院,踏上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革命道路,阔别32年,再次回到韶山,失去多位至亲的毛主席感慨万千,挥毫写下了那首《七律·回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h3> <h3>看见那栈落地灯么?灯下就是伟人当年在此开会、会客坐过的座椅。如今,灯光为它的主人长明!</h3> <h3>毛主席的办公室。1966年,毛泽东在此谜一样地度过了11天,回京后便发动了文化大革命</h3> <h3>伟人的卧室</h3> <h3>踏上驶向橘子洲头的豪华游轮,开启寻找伟人足迹的第二站</h3> <h3>登上游轮,挥一挥手,不禁联想起中学课本上那当年毛泽东登上飞机去重庆参加国共谈判那个历史镜头</h3> <h3>青年毛泽东当年在此指点江山的橘子洲头,毛泽怀有深厚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每次回长沙,必游橘子洲。而且说:没到橘子洲,就算没到长沙!</h3> <h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h3><h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h3><h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h3><h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h3><h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h3><h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h3><h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h3><h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h3><h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h3> <h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道出了青年毛泽东的雄心壮志!"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年那些所谓上流社会视作粪土,何等的不屑!</h3> <h3>远远望去,橘子洲宛如飘浮在湘江中央的盆景。洲上绿植翠绿葱葱。查一查资料:橘子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h3> <h3>寻找伟人足迹的第三站:岳麓书院</h3> <h3>入岳麓书院的叉路口处,竟然有以我们大丰顺命名的道路👍</h3> <h3>岳麓书院与橘子洲隔江相望,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大学毕业后,曾寄居于此。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h3> <h3>书院内的乾隆御书</h3> <h3>岳麓书院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976),下面是岳麓书院御书楼(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国立图书馆)的一幅长对联</h3> <h3>上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命运的安排。</h3><h3>上联是告诫治学者应明辩是非,淡于利害关系,努力攀登知识的高峰,自会感知朗月清风,自会领悟万物派生的本原。意思是,事情的大是大非要由自己判定,别人的赞誉与毁谤则是听听即可,无须太认真,人生事业能否成功,除了靠个人努力之外,还要看机遇和接受规律。如果你面临是非、毁誉、得失的人生困境,千万不要悲观失望,你就去登岳麓山吧,去感受一下皎洁的明月、徐徐的清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大自然之中,天地万物之理也了然于胸,荣辱得失都可置之度外了。</h3> <h3>下联: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h3><h3>意思是:当你春风得意时,要报答君(朝廷)和亲(父母)的栽培、养育之恩,要思考如何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些,要把圣贤的道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在高耸的赫曦台上,你俯瞰衡云湘水,一定要对儒家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这种人生态度其实也正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体现。</h3> <h3>岳麓书院为什么能培养出毛泽东、左宗堂、程潜、曾国潘等一大批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从以上对联可以看出它注重体现出价值观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当今中国的教育,一味追求分数,不值得上层教育的设计者们深思么?</h3> <h3>《沁园春·长沙》就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天独自一人重游岳麓山和橘子洲后写下的。沿着曲径幽深的长廊走到岳麓书院的后门,再深入岳麓山100米,便是蜚声中外的爱晚亭</h3><h3><br /></h3> <h3>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后根据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改名爱晚亭。</h3> <h3>毛泽东年轻时常在爱晚亭和同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h3> <h3>爱晚亭边的枫叶,可惜还没达到红似二月花的季节</h3> <h3>与爱晚亭相隔不到100米,岳麓书院内的枫叶却已然红似二月花</h3> <h3>毛泽东打下了江山,他和他的继任者让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逐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h3> <h3>看看动荡的中东,战火纷飞的叙利亚,弱肉强食不仅仅是自然法则,对于国与国之间同样遵循这个法则!回想100年前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的苦难,我们应该珍惜活在这个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每一个人都必须有家国情怀,为我们、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的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