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前 言</h3><div><br></div><div>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落民宅逐渐消失,我们村也列入开发规划之中,不久也将面临整体拆迁,我们祖祖辈辈生活了六七百年的村落也将不复存在。已经出版了的《长安百村》和西安市政府将要出版的《乡村记忆》分别记录了从我们村走出的长安区人大退休干部窦文彬先生的两篇文章——《故乡,我心中永远的自豪》和《人文源薮话冯三》,于是我们冯三村委会,为了让我们村子孙后代不忘我们村的历史,特委托窦文彬先生以《冯三史话》为题,写篇文章,以作村史。</div><div>沣河,从我们村西潺潺流去;沣桥,这座历史名桥作为不可移动的遗产以被记入历史;沣河河提也将被改造而不复存在;那“东至省城四十里”的石柱铭刻还留在五十岁以上冯三儿女的心里……,《明清西安词典》记有“禹王庙在城西四十里”“沣堤榆柳”“沣水碧波”作为咸阳十大胜景之一也已在清时记入“咸阳地方志”。明清修建、重建西高桥的石碑永远记录建桥捐资人的功德。这些美好的历史人文遗存都是冯三村不舍的美好,都是冯三儿女永远的自豪。</div><div>我们有对现代文明的期盼,也有对故居的留恋。冯三,这块我们熟识的土地,有我们先人的坟茔;有我们饮用水井;也有我们房前屋后的柿果桐华;有我们先辈的足迹;也有我们团结和谐、勤劳质朴、智慧节俭的民风民俗,还有那些说不完、道不尽的历史往事。</div><div>这里丰镐二王京开盛世,华夏子孙续文明;这里沣畔人杰文章苏子气,周畿天宝物化华模式汉家风。为了让我们子孙后代永记我们冯三的传统文化,继承我们先辈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勤俭持家,团结奋进的精神,村委会决定把《冯三村史话》这部小册子献给冯三人民,我们也衷心希望先辈文化永远伴随着冯三儿女把冯三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中共冯三村党支部书记 王广辉</div><div>斗门街道冯三村村委会主任 王逢曹</div><div>中共冯三村监委会主任 王志智</div><div><br></div><div>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六日</div><div><br></div> <h3>冯三村史话</h3><div>窦文彬</div><div><br></div><div>村名来历</div><div>溯源勾史故乡冯三村,已是零零碎碎的记忆。据《长安县志》记载:该村建于明初,属张旺里,故古代有写为张冯里,以最先为冯、姜、胡三姓人居此,得名冯三村。后来,窦、王、李、刘、权、杜等相继迁入此村,形成人丁兴旺的大族。还有单、贾、赵、朱、史、冀、杨、蔡等均为独户人家,张、薛、宋姓二家三四家,并来源各异。村外于明时筑成一座城寨,彰显中国的建筑文化特点和防御功能。“唐塔、汉冢、明打城”,冯三村是明朝建的村寨,是严格按照周礼城建文化设计建造的。现属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管辖。</div> 地域人文<div>故乡冯三村是斗门街道最西北角的一个村子,东临牛角村,南接张旺渠,西边隔河是韩麻、(曹)坊村,北边隔河是严家渠大、小堡子,东北与冯联连畔种地,现有村民小组12个,575户,2440人口,耕地3043.45亩,盛产玉米、小麦、棉花及瓜果、芦苇等,在百里沣河流域算是富村。</div><div>《诗经.大雅》中的《民劳》篇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诗句,是说最初的中国,只是周时的丰镐及其周围的地区,我的故乡即在丰镐的中间,大概算是古时中国的中心。</div><div>冯三因西边紧靠沣河,早年的沣河又是地上河,每逢秋季,阴雨连绵,沣河泛滥,村西二道堰西一片汪洋,黄色的怒涛汹涌翻滚,村子四周洪水四起,管涌冒水。所以村西由小西门外的小涝池到大西门外的大涝池,大水川流不息,流水至村北王家坟东后折至去冯党村半路,归由南至北的张旺渠(村东河渠)。解放前村子常遭水患,此渠常年排水,村民也曾有过这样的歌谣:</div><div>玻璃罩地一片明,</div><div>村子四周水围城。</div><div>田间地头鱼虫游,</div><div>夏秋青蛙彻夜鸣。</div><div>雨天泥屐穿着用,</div><div>雨后村内湿气重,</div><div>唐塔、汉冢、明打城,</div><div>汉不留回立战功。</div><div>这段歌谣集中反映了冯三村的地域特征。冯三始建于元末明初,按周礼城廓式样修建,设城墙、城池、城门楼,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楼,东门楼有“紫气东来”,北门楼有“北望瑶池”西门楼还有“龙脉绵远”的楷书砖雕题名,字体猷劲。东、西又设有小东门、小西门,共设六个门洞,南北因阴气过重,南门只设小城门。各个城门内侧均建登城的马道。</div><div>该村呈矩形,南北长一百二十丈(400米)、东西宽八十丈(300米),四周土筑城墙,高约丈五(16米),底下宽约九尺(3米),顶部宽约六尺(2米),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楼,为砖木结构,两扇木制城门宽约一丈(3米),门板厚两三寸(6、7公分),小东门、小西门只设两个小城门洞,门关齐全,唯独没有城楼。整座城墙,夯土筑成,厚实坚固。城楼青砖黛瓦,飞檐立柱,城楼门楣有砖雕题字,气势雄伟。街巷呈矩形盘龙状,街道绕东、南、北、小西门、西门、小东门六门曲折穿延而过,中间有腰巷贯通,俨然一条卧龙盘踞城内。两仪四象六龙口,各城门开启,由各门设有专人值守,亦叫打更人。打更人按每晚六时辰,用锣声按时打更报时、警示安全、开启城门。城墙外围有城壕,宽约两丈(7米),深约丈许(3米),壕中有水,种芦苇,养鱼虾、浸泡造纸用的树皮、麻。城壕外的湿地宽度款窄不等,芦苇连片,生长茂盛。民国末年城墙、城楼相继倒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水位逐年下降,城壕也平整成地,原城堡式村容也一去不返。故乡没有十字街道,只有十条丁字街道,从风水上讲就是龙口不相向、和睦不分开,按四横两纵规划街道。因横、纵不通,东门偏南,所以把南边街道通称东门街,西门偏北,把北边街道称西门街。把中间街道称腰巷,把两纵分别称南门、北门。靠北边城墙的东西街巷道称马道,靠东城墙只有西向东半边街,腰巷向南的东城墙下住着杜家几户人叫一家巷,腰巷向北住权家一户殷实之家。</div><div>村内的大多家庭庄子座向是南北,四条横街都是南北座向,但非正南正北,北门稍微向东偏向,一则说窦家祖坟在东北方向,所以面向祖坟偏向了一些,一则说整体风水原因。为镇住风水,震慑妖魔,村子西北角在村外建有小庙,主尊黑虎灵官,东南角在村外建“四家楼台”。北门窦家人在清朝出了位进士,叫窦鹏,后来在蓝田县当县令,所以又在村子东北角建了“魁星楼”。魁星楼的石碑上刻有一手持斗,一手持笔的魁星,一应“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传说,以谢魁星给窦家的护佑和赐福。二则说,村子东南、东北两角人脉不重,需压住,所以村子东南角也修了一座“四家楼台”,以合此意。</div><div>《魁星点斗刻石介绍》,陈列在西安碑林第四室西侧第三排南数第二的位置。此刻石为圆首方座形,高114厘米,宽60厘米,刻于清穆宗载淳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马德昭以儒家修养为准则,"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巧妙的构建成魁星的形象,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图无不使人叫绝,这也是西安碑林中令人瞩目的名碑刻之一,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鳌"字上。取魁星点斗独点鳌头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古人文字游戏之作的名品!</div><div>"魁"的含义</div><div>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即称作"魁",就是出于"魁"与"奎"的同音,并有"首"之意的缘故。如明朝时,科举要实行"五经取士"。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家崇奉的五部经书。每经所考取的头一名称之为"经魁"。"魁"即有"首"、"第一"之意。在乡试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须分别是其中一经的"经魁",故又称"五经魁"或"五经魁首"。此外,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作"魁甲";乡试中,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也称作"魁解",均有"第一"之涵义。</div> 魁星的地位<div>由于魁星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昌神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过去,几乎每个城镇都有魁星楼、魁星阁。因"魁"又有"鬼"抢"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张牙舞爪的形象。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大龟)的图像。如果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宋代人同秘在《癸辛杂识》中就有当时考中状元,朝廷"送镀金魁星杯柈(盘)一副"的记载。明朝人陆深在《俨山外集》中也描述了士生们在座右贴魁星图和考场出售魁星像的热闹场面。这些皆表明士生们都希望"魁星点斗,金榜题名"。</div><div>村堡是明末建的城,布局恭整,方正均衡。先人很注重风水,据说原选村址就是看中东有滈河古道,西有沣水,属“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其风水穴位和西安城相仿,属卧牛穴,南高北低,东上西下。天一下雨,村内积水由东向西,由南至北流入村西大涝池、小涝池再向北流去。村街仍按盘龙状修建。有一风水先生看了故乡的平面图说:你们村由空中俯瞰,是个寿龟,是长久不衰、千秋万代、福寿延年的风水宝地。改革开放前的房屋布局大都是四合院形式,房屋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取暖靠热炕,烧火做饭靠庄稼秸杆,生产、生活资料是大车、水车,牲口、磨子。四大农具齐全算是富裕人家。</div><div>解放以后虽城墙、城门楼相继破损、倒塌、慢慢都被拆除,但原街貌并未改变。直至改革开放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规划,也是在原基础上规划为五横两纵的,只是南北座向的庄基稍向西偏移,取消了原东西座向的庄基,也改变了原南、北二门向西、向东稍偏(以子午线为准)的问题。</div><div>故乡的原貌是明朝修建的,完全按周礼建成,一般家庭都是按门房、上房,中间大都是偏厦、东西厢房,按四合院设计(见图),整个布局恭正和谐,渗透着中国儒家思想,深藏着中华民族古老灿烂的文化精髓;故乡原貌古朴、典雅,体现着祖国古建筑的精华。也是永远不泯不灭的记忆。</div> 经济建设<div>六百多年来,故乡都是以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类型。农业以粮、棉、油为主,兼有瓜果;第三产业以造纸和蓆箔为家庭副业。解放前,穿衣也是自纺自织、自裁自剪、自缝自纫,至民国才有洋布,就是工业生产的布,出行交通也是靠骡马或自驾马车,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iv><div>记得在共和国初期,坐落在故乡北门口东边,村子西北角和小东门有三个大石碾子,据说这是六十年前和乡亲们走的最近的什物之一。它是造纸工艺中碾浆的一道工序所必须的工具,同样,其他四门大街有造纸碾料的碾子十几台,碾盘直径两米有余,上有个直径一米的滚子,用牛拉着沿碾盘旋转,碾动着下边泡好的枸树皮等造纸原料。旁边是石槽,也叫臼窝子,石槽也是造纸碎料的主要工具之一。</div><div>合作化之后,村里新添了锅驼机一台,智慧灵巧的前辈们,用机器装配成了磨面“厂”,带动着四台石磨飞快地转动,比牲口拉磨快几十倍,引起全村以及邻村的男女老少纷纷参观,赞叹不绝。之后,又用蒸汽蒸馍馍,三尺见方的笼屉十二层,半小时蒸好了几百只白馍馍,多少村民为之感叹不已。这是故乡的机械化的开始。再后来将机器搬到四家楼台建起了面粉加工厂,同时进行农具加工改造,最突出的是制成木制小麦九行播种机,等等,引起了乡里、县里组织人员推广学习。</div><div>鉴于上已有述突出成绩,上级特派东方红拖拉机在小东门地里进行翻地示范,引来成百上千的农民参观,开机一犁就是五尺宽的土地深深地翻了过来,一个时辰六七十亩土地全部换了新颜,油亮亮的新土壤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味,周围的老百姓欢呼着,抓起新土放在眼前仔仔细细的看,又放在鼻子下轻轻地嗅,场面壮观而且动人。如今回忆起来仍旧历历在目。</div><div>改革开放以前的故乡是个典型的农业村,集体经济时代,故乡多有“农业生产先进单位”的美誉。全村唯一的工业企业是“水泥预制厂”。另有一个“知青农场”号称一场三站,是“冯三知青农场”“农业试验站”“园艺站”“采砂站”。是相对富足的村子。由于地理、交通等重要原因,发展缓慢。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集体厂、场也都不复存在。</div> 进入新世纪以来,因其传统是农业单位,责任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粮食产量直线上升,粮食节余,卖粮粜粮是家家户户的事,全村一下子涌现200余户收粮卖粮专业户,经营小麦、玉米贩运。另有水泥包装袋加工生意,其余剩余劳力多以给建筑队打工为生。<div>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家园,故乡人民也向着这一目标迈进。</div><div>“道路通,万业兴”,1995年借乡道“落高路”的修建,硬化了由落水村到高桥乡的沙石路面,解决了长期晴天两脚土,雨天两脚泥的“难出行”问题。旧村改造进行了全面规划,把原来的“四横两纵”变成了以中心街为轴的“四个丰字”街道。宅基地标准统一为长8或9丈,宽2丈,面积为0.3亩的南北座向宅基,使群众基本安居乐业,也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div><div>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和故乡百姓生活走得最近的石磨、石碾才被正式的机械化、电气化取代,至今在四、五十岁以上年龄的人们心目中还尚有深刻的印记。那拙朴粗粝的姿态,那原始笨重的旋转,还伴随着故乡勤劳、忙碌的人民,伴随着故乡的春花秋月,也形成了古老的乡村文化。</div><div>故乡的造纸工艺,一直是故乡生民赖以生存的传统副业,也得益于有护城河、大小涝池及村周围的小溪和村西的沣河、村东的张旺渠支流。因为造纸工艺的工序有一道是活水漂穰,没有“活水”是不行的。另外像“淘捣子”等等作业都是离不开水的。</div><div>沣河两岸及溪、渠之旁的树种如枸树之类,也是造纸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这一传统工艺得以传承的主要条件之一。</div><div>作为村民谋生的途经和经济的支柱,这一工艺在故乡已流传至上一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生产队经营”,此前数百年一直是家庭作坊方式经营。三月十五、十月十三高桥古会是集中销售的机会,平时纸销往咸阳、西安及周边古镇。</div><div>造纸人家设案焚香祭祀的是蔡伦,三月十五、十月十三古会也是造纸人家里的祭祀之日,家家焚香火以祭祀。</div><div>造纸的工艺流程有数十种,主要有掏枝扎把、蒸煮、河水漂穰、踏碓、淘捣子、操纸、晒纸、整理、打包打捆等。李家、窦家、王家都是造纸的大户,分别有砸、碾枸树皮的石槽和大碾子,其余小户主要是碾废纸的小碾子,造纸虽是分户经营,但原料、生产、销售、加工也算是配套成龙。所以数百年来一直繁衍传袭。纸的品种有麻纸、草纸、长连纸、斗方纸、三五纸等纸型规格,以满足市场需求。纸的用途主要是书写、包装、祭祀及其他生活。纸质柔软,透气性好,办公单位、学校、商店、医院也都是主要用户,李家的纸还用于印刷。</div><div>百里沣河,沿岸造纸的村庄上游有北张村,下游有严家渠,中游可算得上是故乡冯三村,也都得益于河流、山川这些资源的自然条件。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水源短缺、林木被砍伐、造纸工业的先进技术,使这一传统工艺日益惨淡,终于灭绝,留下的只是零散的石槽、石碾还在荒凉的印记着这一传统文明。 </div><div>单家经营的造纸工具,由清朝后期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历经四、五代人的传承,制作与修理造纸用的木架子(下子)和前子(竹帘子),自产自销,给本村及周围造纸户制作工具,赖以生存。</div><div>编蓆与打箔子也是故乡的传统副业。解放前后,三四百户人的村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庭把编蓆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用品和添置家产都是靠副业来源。沣河堤岸,村子周围因水资源丰富,种植大片芦苇作为蓆箔的原材料,销售也是以西安、咸阳、三桥街和高桥会为市场。编蓆这一营生,虽然辛苦,热屁股拓冷地,但全家参战,老幼皆宜,这也是造就故乡百姓勤劳、智慧的战场、平台,也是故乡殷实、富裕的基本原因。</div> 随着水位下降,芦苇生存条件萎缩,故乡人民瞅准新疆大片芦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组织青壮年劳力到新疆砍芦苇,破成蔑子,打捆用火车贩运拉回故乡加工,打蓆这一手工业达到鼎盛时期,每天全村打五六百页蓆子,与供销合作社联手扩充销售渠道,以满足市场包装使用,大大增加了故乡群众的收入,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div>村里还有木匠铺,铁匠铺,纸扎铺,杂货铺,裁缝铺。均是家庭作坊式经营。</div><div>木匠分大木匠、小木匠、车木匠。最有故事的是北门里王家在民国初年于青海甘肃经营打车生意,几乎一年回家乡一次,所获银钱怕回家路头遭遇抢窃,将一辆大车的隐蔽处凿空,将钱财安放其中,封闭处无有痕迹,安全自若回到家乡,无有失误。</div><div>大东门张家木工活计精细,几代人兴盛不衰,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div><div>腰巷的王家是铁匠,铁器农具乃是常业,以纺线用的“锭子”制作精到,在周围百里无人可比。</div><div>还有大西门刘家经营的“臊子面”,腰巷宋家买的“白蒸馍、粽子”,是本乡老百姓心中的名品。</div><div><br></div> 教育事业<div>读书明理,请师课子的风尚在故乡弘扬数百年,也是冯三古辈从“崇文尚礼”、“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中践行的文化传承方法,他们操守“耕读传家”的祖训,非常重视教育,这也是该村地灵人杰的原因之一。民国初期,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村中多次聚议在菩萨庙建立了正德小学,招收本村子弟在此读书。据乡老记忆,大殿设复式班,1名教师,只开设国语、算术两门课程。解放前,王雄伯、窦雨洲、杜攀章等儒林人物都曾求兰亭,在正德小学教书任教。刘文卿、王志谦、杜成文、王慎山、王德廉、刘 山等等,都是其学生,都是学成有才有贡献之人。后又增加两座教室,又加上图画、音乐。近百年来,在正德小学工作过的儒林人物为数不少,我本想为他们书功一笔,但因时过境迁,乡老口传,众口不一,我也知之不多,资料难以考籍,终未如愿。我想他们在这里传播人格、智慧的功绩将由他们的学生追根溯源,为他们树碑立传。</div><div>新中国建立以前,窦又新老先生中山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长安等地从教,口碑很好。新中国建国以后,冯三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由初小到完全小学,由庙宇到村东的冯三小学,学生人数由数十人增加至三百多人,至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冯三小学变成了有三个初中班的戴帽小学,学生人数也增加至近四百人。周围村子也有慕名而来求学的,正德小学还造就了一批热爱教育的行家里手,仅任中小学领导的就有刘文卿、窦成文、王存德、王慎山、窦文彬、杜振武、王民孝、王志智、王智学、窦小龙、杜学彬、权占英、权占辉、王生云、刘军山等。北门里王雄伯,王民山王守山,王秀芳一家三代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他们热爱后辈、献身教育、琢璞润玉、刮垢磨光、“福荫一方”。“正德启智”是父辈们的追求,是冯三人心存高远、望子成龙的永久夙愿。</div><div>学生刘均良(1958——1978年),男,197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八四七零三部队战士。1978年5月在甘肃省白云区因公牺牲,被共和国追认为革命烈士。他也是由正德小学走出的、品德当旌的冯三英俊。</div><div>由冯三小学走出的英才有刘世斌、李志英、王熠斌、刘鼎山、刘百忍等。刘鼎山坚守朝鲜数年,为朝鲜的统一和战后重建呕心沥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曾受到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们都是冯三人民的优秀儿女。</div><div><br></div> 科学种田<div>冯三村西的沣河南北跨越一千多米,为防洪村西有两道河堤,中间距离500米。这一特殊的地形为本文的题目埋下了故事的伏笔。</div><div> 一九七一年,村革委会按公社安排成立了村拭验站。当时划拨了五十亩地,靠近村陵园(陵园20亩),主要任务是推行农业“八字方针”,开展科学种田。上边要求试验站长要有文化,懂技术。当时我在村子是“老三届”未被安置的返乡知青,于是在一九七二年被任命为“试验站长”。公社安排曾去海南制取玉米自交系的杨炳文同志驻试验站指导工作。记得当时安排玉米制种。玉米制种自交系要抽雄(即拔掉玉米顶花),试验站虽抽调的都是种庄稼的行家里手,但从未干过“抽顶花”这种方法,于是就建议我说:人把头割了能活吗?庄稼与人一个理,他们还用行动反对,出勤不出工,于是我耐心讲科学种田的道理和方法,带头操作,秋后玉米长势喜人,取得丰收,为全村提供了好的优良品种。陵园推行绿色埋葬,每个予留坟头栽种一棵桃树,路边栽植白杨,因选用“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八字方针”,桃树选用己嫁接好的第三年树苗,当年栽种,第二年春天就开花掛果,路边排排白杨,地头密植垂柳,加之树间套种红苕、绿豆,全是新品种,玉米蜜植,间作套种,红苕下蛋,参差有序,长势喜人,真有独特的田园风光。天天有活干,三季一片绿。科学种田伎试验站出了成果,长安三中(斗门中学),长安七中(沣西中学)都安排学生前来学农,试验站利用这一平台较好的宣传了科学种田,也使冯三试验站被大范围予以宣传。</div> 庙宇楼台<div>故乡有十条街,也有十座庙宇,分别是:</div><div>桥头的文昌庙;</div><div>村西的无量庙(被水冲后搬至村内东北角,解放后改为菩萨庙);</div><div>小东门的菩萨庙;</div><div>腰巷东头的关老爷庙;</div><div>东门外的东岳庙;</div><div>南门外的玉皇庙;</div><div>南门内的药王庙;</div><div>刘家巷的府君庙;</div><div>西门内的马王庙;</div><div>村外西北角的黑虎灵官庙。</div><div>再加之村北的魁星楼和村南的四家楼台,其庙之多、尊神之众,反映了宗教文化的昌盛,标志着故乡人民对宗教的虔诚,对善良的寄托,对美好的厚望。虽历经数百年的沧桑,村中现存的菩萨庙每逢初一、十五仍庙门大开,善男信女们毕恭毕敬、磕头烧香、祈福求吉。家家户户逢年过节,结婚祝寿,仍忘不了对土地、龙王、灶王的敬拜,香火不绝,寄托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诉求。</div><div>村西村东有两座无量庙,无量即“阿弥陀佛”,故乡人称无量爷。无量庙拜祭无量神,无量神是大乘佛教的佛名,意译“无量光”,“无量寿”。村民是希望带来幸福,带来平安。也是教育人们诚实守信,正直为人,善待亲友,和睦相处。</div><div>黑虎灵官庙本是护法之神,故乡村外的西北角比较偏僻,多为土匪出没之地,后来战乱时又有刀光之灾,先人们认为那里阴气过重,就在那里修了黑虎灵官庙,以镇邪之用。</div><div>腰巷两头有两座庙,东头武圣关公庙,清时修,有大殿三间,门对腰巷口,正中供台上,塑关公坐像,红脸黑须、头戴王冠,五缕胡须飘逸,相貌非凡,左边周仓持大刀旁立,右边关平掌印,四壁墙上,壁画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时关羽已被封帝,人们很敬重,以修其庙。</div><div>西头祭祀文魁崔珏,修“地角(帝君)庙”,也就是府君庙。其灵感传说颇多,又有魏征求崔判官让李世民死里逃生,多判两年阳寿云云。相传唐太宗梦与崔遇,以解朝中疑难,遂封号曰“府君之神”。宋太宗祥符三年祈祠有应,加封“地曹判官”,遣使论察。元延佑十年封为“护国西齐王”。府君庙建庙始于长安,故乡先人为传其德、为佑后人,为其修庙。庙前有钟(架子钟),以警示召集群众。</div><div>查史知:崔珏,字元靖,隋末唐初乐平(今山西省昔阳县)人,贞观进士,曾任长子、滏阳县令,因断案公正严明,名望很高,传说他“昼理阳事,夜断阴府”。有名的泥马渡康事,就是其中之一。所有受到崔珏府君庇护的君王都会虔诚地给他加封号,从唐朝的“灵圣护国侯”到北宋的“护国显应公”、“护国显应王”再到南宋的“真君”。崔珏的地位逐级升高,崔府君庙也逐渐遍及全国。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就是演绎了一出相国崔珏夫人郑氏携女崔莺莺、侍女红娘、扶其夫君灵柩路过普救寺,女儿莺莺与赴京赶考的洛阳才子张生寺中相遇,由红娘牵线做媒,缔结姻缘的传奇故事(见华夏寻根网《中华百家姓通鉴》崔氏卷)。</div><div>写故乡的府君庙,一是想说:我高中就读在长安府君庙,也就是现在的长安四中,原细柳中学校内,大概因崔府君佑护,那时我读书很有长进,也因情有所钟,所以我想重笔写府君庙;二是故乡的府君庙建在腰巷西头的刘家巷,大概刘家居府君庙近邻,得府君灵气之熏陶,自古刘家户在我村就文气茂盛,诗书世泽。解放后刘家又出了一个师级干部叫刘世斌,在共产党的军队里当了判官,因能公正断案,名望颇高,得到了共产党的重用。他的家族世代都有读书人,其弟刘世昌靠泥瓦匠手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供出三个大学生,村里人也称一门三状元。2000年后刘家户还有一位考入浙江大学,这是刘家乃至故乡进入名校的第一生,所以门头上“诗书世泽”的门楣,一直被珍惜保存。周围的王家也得府君灵气,仅解放后连出几个大学生。有一位女生后来还读研、读博。说来也怪,腰巷东头的老爷庙是武圣关公老爷庙,民间相传关帝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百病、灭万灾、驱邪魔、祭冥司、招财宝、护商贾等多种法力,成为“万能神”。陈治华是老爷庙对门“一家巷”头一家的养女,原本是城里人,想受神保佑,幼时她父亲专门寻找靠老爷庙的人家寄养。因得灵气,六十年代参军入空军学院,在空军某部任团长,后又在773教英语,教授职称。仅八十年代,这庙附近杜德印、窦随社、杜军让三人都相继在部队提干,九十年代末年纪轻轻都步入团级。2000年初,小东门窦家还出了一位就读四医大的女生。</div><div>故乡的几个大户,共和国时期考入名牌大学的户户都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策研究室就职,先后任林茵如副省长、谢怀德副书记秘书、秘书处长,我省著名学者、散文作家、书画家王德廉先生,他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王安仁先生也是由陕西师大毕业的,后来一直支援新疆地方建设。六十年代窦占平考入兰大现代物理系,后一直任教于西北大学。权好胜军事院校毕业后分配到国务院侨办工作。杜( )上世纪80年代已是甘肃省正厅级领导。自2000年后,八队张家、五队王家又都出息了读研考博的才女。在人民解放军担任团以上职务的王祎、杜生明他们都是冯三人民的自豪和骄傲。</div><div>在大西门街上的王公山一家,世代悬壶济世,医术精堪,为人谦和,至今其子孙仍然为乡亲的病痛辛劳。</div><div>在靠近腰巷西头有居士堂,是故乡乡绅、文化人士、虔诚宗教的管理人士聚集,日间议论村事的场所。有专人供奉神灵,香火不断。对村里的婚丧嫁娶,搬家安神,邻里矛盾调解,弟兄分家公正裁决,灾难救济,公事捐赠等进行管理照料。村事的公用器具,如夏天聚水祭祀器械,锣鼓铙钹,旌旗仪仗,元宵节用的花灯足马,平常用的孝衣葬具储存管控,补遗添新。</div><div><br></div> <h3>乡亲们,这是我们编辑的《冯三村史话》的第一部分,由于文件太大,QQ用的人少,我用《美篇》的形式,分几个部分刊出。请大家阅读,理解,批评,参与,投稿,丰富我们的《冯三村史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