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向下 永远攀登—参加第七届核心素养下的“生本课堂”构建与发展研讨会有感

高一

<h3>  人间四月尽芳菲,生本课堂恰自来。2018年4月13日至15日,我们八都坊小学五名老师有幸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200多名老师齐聚郑州大学,参加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七届核心素养"生本课堂"构建与发展培训研究会。 </h3> <h3>  培训会上,我们聆听了窦桂梅等多位全国教育大咖的精彩绝伦的生本课堂,和直击语文核心素养的讲座。让我们零距离的接触和感受教育大师的风采和魅力。感受他们对教材解读的深度和厚度,感悟他们精湛的教学造诣和深厚浓郁的文化底蕴。 </h3> <h3>  13日上午,来自清华附中的窦桂梅校长为我们带来了儿童故事《神笔马良》,窦桂梅先生采用插图做桥梁,时间线为工具,推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为课外阅读教学化,课内阅读办法化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告诉我们:敬畏每一颗童心,永远做一个长不大的儿童,是我们永远的修炼。</h3> <h3>  来自南京师范附中的宋运来老师作示范课《与笑声相伴的魔力作文》,作文题目是,我没做作业,是因为……宋先生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引领学生想象理由要充满神奇,可信。颇具大师于永正先生风格的课堂教学,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作文的快乐。 </h3> <h3>  13日下午,来自深圳"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甜美可人的女神胡红梅校长作示范课《小鹿斑比》,胡红梅先生以新型的环坐形式,融入学生之中学习,向我们娓娓道来,班级读书会如何开?游戏式导入,聊天式交流,动态式讲解。启示大家整本书阅读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途径。 </h3> <h3>  北京市特级教师陈延军作示范课《乡下人家》,陈延军先生引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除了学习课文内容,还要懂得语文知识。既明白写作顺序,又要欣赏语言表达;既发现金子般的语言,又要体会文字的妙处。陈先生"朴实、平实、扎实"的课风深受好评。 </h3> <h3>  14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彬先生首先做了《好课与好人—从课堂教学看教师成长》的精彩报告。周先生讲到:好老师要有好口才、有逻辑、有知识面、要宽容、也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风趣幽默的周彬先生妙语连珠,博得老师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我们被幸福的控制了一个多小时,好课好老师的标准如同种子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参会老师的心中。 </h3> <h3>  名震江南的管建刚老师作示范课《孔子游春》。管建刚先生这节课震撼了我的心灵,从识字教学、重点词语的理解、对文本的赏析,德育教育贯穿始终。启发我们:做一个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正人君子。特别是管建刚先生的朗读指导,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堆起千堆雪"之势,让我们领略了管先生"十年磨一剑"的教育智慧。 </h3> <h3>  14日下午,来自上海的朱文君校长做小古文示范课《春日寻芳》,朱先生采用文字对读,读写同步的方法,贯彻有趣、有益、有运用的原则,用情趣提升小学生的母语品质,让我们如沐春风。 </h3> <h3>  4月15日上午,为本次论坛完美收官的是诗人雪野先生和来自北京的张立军先生。雪野先生作示范课《请你帮我》,他引导学生看图片,说图意,激发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呈现自己的童诗并范读,谢先生语速慢语言亲切。告诉孩子们,一首诗长大了就变成了童话,童话从生活中长出来。引导大家自由大胆想象和表达,诠释阅读与写作是相随的理念:在阅读中写作,写作中加深阅读的精彩。孩子们140字的微童话,如春雨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灵</h3> <h3>  张立军先生为我们作示范课古诗两首《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张先生一节课两首诗的整合,推翻了以往看注释,理解重点字词和诗意的方法。带领孩子们亲近古诗,拉进古诗的距离,指导孩子们想象要追声逐色,想象后的语言富有张力和色彩。同学们用描绘性的语言编写的故事,惊艳了全场师生。张先生明确大家古诗词教学整合的方法不仅有主题相同,题材相同,也有侧向整合,古今整合。 </h3> <h3>  回顾三天的学习经历,收获满满。不仅为我们一线老师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还提供了支撑教学的理论,促使我们更新教育理念,重新审视生本课堂的本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活世界,让核心素养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童心向下,永远攀登,专家名师留给了我们一个背影、一个引领、一个方向,我们要带孩子们踏上春天的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