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蒜苔上市了。</h3><div>一盘肉片炒蒜苔会勾起多少人的食欲。可是蒜苔背后的故事有多少人知道呢?</div><div>“农家无闲月,五月人倍忙”而在汤坊,桑镇这一带“四月人倍忙”,忙的就是每个家庭餐桌上那盘诱人的大肉炒蒜苔。</div><div><br></div> <h3>早上,天刚蒙蒙亮,田间地头就站满了准备打蒜苔的人们,四月的早晨,人们还穿着棉衣,尽管高至人腰的蒜苗是上面露水满满,为了抢时间打蒜苔哪还管这些呢。打蒜苔就是一个动作,左手拽着蒜苔的附附(蒜苔樱樱)右手拿着蒜苔釵釵,顺着蒜叶子,紧挨着蒜苔快捷的划下去,再用釵子一铲,左手顺势一提,一个蒜苔就成功诞生了……</h3><div><br></div> <h3>可是这个必须是一个个都是这样完成,渐渐的随着人们快速运动,棉衣已经脱了,任凭裤子,鞋子被露水浸湿,过了九,十点了,肚子已经咕咕叫着,家里面有能帮忙的送一块馍馍,喝口开水,如果家里没有闲人,只好等到中午再吃……沿河一代人蒜苔多就请外村人打蒜苔,因为这个是数活,从摆蒜开始,一个个摆,一个个打,一个个整,一个个捆,一个个挖……什么时候能发明一种机器代替手工就可以好了。</h3><div><br></div> <h3>太阳已经接近中午,人们在骄阳下继续工作,不分男女老少……腰已经疼的不行了,就趁着一把蒜苔快完成时,直直腰。过去是把蒜苔附附一帮 ,现在是一把把捆,这就更费心劳神了,老人和小孩就坐在凉快的地方整理蒜苔,为了更好的捆住蒜苔,人们费心自己设计工具,图个好卖相,今年的因为气侯影响,蒜苔里的聋子,毛人(分岔的)特别多,就是熟练手一天下来能打80斤左右,纯朴的家乡人又把希望寄托在仓蒜苔上。</h3><div><br></div> <h3>大人忙,小娃苦。现在留守村子里的多是爷爷奶奶辈的,逢周末有的娃还把作业带到地里做,有的娃在车子上看电脑动画片,有的娃拿着奶瓶在地里跑……菜贱伤农,如果你是汤坊,桑镇农民的娃,周末有空就回家帮一下家人吧!父母太辛苦了,丰收的喜悦被汗水掩盖的太深了,太深了......</h3><h3><br></h3><h3><br></h3><h3> </h3><h3> </h3> <h3> 丁芳娟于18年4月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