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周日,正值雨后,凌晨4点就一直无法入睡,早早起来掀开窗帘,看外面的天气。雨后,应该有个清新的好天。李老师的岩塘山寿昌全景,算作一个任务,应该可以去完成。</h3> <h3>5点时,看到天边的云彩,就再也不能入睡了。匆匆起来。不洗脸,不吃早饭,开车上山,应该是收获满满回来的。</h3><h3>可自己都没有想到,清晨居然转了好几趟,没有找到上山的道口。家乡离别多年就是这样的苦。车都逆行了好多,也没有找到。只好将车停在了涌金花园门口,独自上山去了。</h3><h3>步行,顺利找到了口子,开始上山。</h3> <h3>脚步轻快,一会儿就到了取景点开始拍摄。虽然没有捕捉到迷人的晨光,但美丽的寿昌城区,已经将我迷醉其间。</h3> <h3>我的相机就不停地在拍。手机也在拍。</h3><h3>这片土地上,没有太多的所谓“工业”,有的是土地与农业。千年以来,只是到了撤县之后,这里才开始落后。虽然经济落后,但其他方面的繁荣依然留存在了人们的传统里。最典型的就是寿昌的二月十文化,以及寿昌自己的那些文人的追求。福昌寺也好、大广安寺也好、小广安寺也好、东岳庙也好,都是最有力的一种文化证明。</h3> <h3>很快到了山顶,寺庙的宁静好像在净化我的心灵。岁月的污垢似乎一下掉到了山下,再也不会沾染我身。我双手合什向前,时而取出相机,找个合适的角度,咔嚓一声,一张。我相信这是一种凝固的记忆,若干年后,这里没法预测会变成怎样,就像文革前,谁会想到好端端的寺庙怎么会遭毁呢?</h3> <h3>岩塘山?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池塘的原因,才叫岩塘山。而池塘应该就叫岩塘。</h3><h3>据说,这是一个火山口。我看着一路上的石头,是相信这样的传说的。不知道地质学家是否认可?因为,池塘所处的位置,应该是一个人工的池塘,是这里原始的山形造就了她,而不是火山。</h3><h3>这里,不仅仅有知青房,还有像样的生产队曾经在这山上生产劳动。是几队呢?有同学知道就告诉一声。</h3> <h3>寺庙现在取名为“大广安寺”。我不知道,也不感兴趣她叫什么名,也不愿意去理解或者解释人们为什么会有“广安寺”地位之争。我只愿意这所寺庙她叫“福昌寺”。寿昌不仅仅需要“广安”,“永宁”,也需要“福昌”。</h3><h3>一座寺庙遭毁了,但她的石鼓留了下来。从石鼓,我们能知道这里的建筑规模。我们现在只有通过石鼓来想像过去了。</h3> <h3>这个石鼓就是一种不灭的印记。石鼓,承担起告诉的责任。没有这几个默默的石鼓,我们不能去相信“传说”。</h3> <h3>现在,我们重建了这个千年的古寺,虽然不及古代,但终究重立于世!像是在为寿昌书写新时代的开始。</h3><h3>寿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着自己的“文化感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时光的变迁和知识界的觉醒,在寿昌有着真实的体现:虽然,寿昌的人们没有进行所谓的“文化理论”的探索发现;虽然,他们不知道中国历史进程中佛教文化的份量;虽然,他们没有什么拯救文化的责任云云;虽然,他们不会说出“宗教兴旺”是历史的需要,但是,心里的向往却驱使他们行动了,广安寺建起来了,大广安寺建起来了,真是“佛光普照”,阿弥陀佛。</h3><h3>这两个寺庙的建设,二舅舅都是工匠,二舅妈也许是因此笃信佛教。</h3><h3>我母亲,不知道什么原因与佛无缘,虽然母亲满脸佛相,连额头的圆肉痣,都是独一无二的。母亲的圆肉痣,不大不小长在皮肤底下,还有两丝纹理走过痣面。我孩子小时经常会用小手去触摸……我自己认定,那是最最真实的佛相。</h3> <h3>居住在山上的是一位在杭州工作的老医生。他指给了我好多个取景点。按他的指示,我都去拍了,确实很好。不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是不知道这些拍摄点的。</h3><h3>但医生非常痛心地在和我说,寺庙的两边相对平整的区域,被“正斧”看中了,都来了好几次人了,要改成“山改地”了,12万一亩,承包给人干是6万一亩,将来这里的景色会被破坏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也不管用,人心一旦被利益熏着了就漆黑漆黑的啦……</h3><h3>我说,那你们能不能以佛教界的名义,向“正斧”提议,保住这片区域呢?回答还是悲观的。没有法子啊。好在,我今天有幸听到这些,还有幸拍下了照片。我相信有良知的政府官员,肯定会想办法保住这片区域的。将来这里也一定是寿昌的佛教胜地,这里是寿昌人自己的“布达拉宫”!</h3> <h3>登上山来,我更多拍的是寿昌美景。一直拍不够。</h3><h3>大妈问我为什么总是拍,我说,离开家乡多年了,对家乡的情怀就重了,什么事就都“挂忆”(寿昌话里惦记牵挂的意思)了。这片土地是养育寿昌人的,我们要好好地呵护她。</h3> <h3>下山的路上,遇到了“明心亭”。</h3><h3>我和一起下山的两位小同学解释:凉亭,一般出自古代爱心人士,让路过这里的人解暑避雨。一般还会在旁边挖一眼井,供过路的人解渴。但是,现在,这里,已经不再有那么多的过路人了,凉亭,也就成了人们的一种记忆了,一种对为善的记忆。</h3><h3>可是,这墙上画的,简直不堪入目。这些在告诉我们某一个方面的退步,是要警惕的。</h3> <h3>土地,只有耕种了,才是美丽的,有生机的。</h3> <h3>这段石砌的围墙,不知道有多少的年代了。但,这围墙让我想起了“圈地运动”。</h3><h3>历史书上说道过,英国的圈地运动,谁圈的地多了,谁就有草料,谁就可养更多的羊,谁就会发财。我们何尝不是呢。只要有了自己的地,才可有属于自己的收益。</h3><h3>而寿昌的工业圈地愈演愈烈,有的已经被圈走七八年了,仍不见工厂……对于有“拳”者来说,存土地就是存银行,而对于寿昌人来说,圈走的土地就是圈走了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被圈走的土地越多,房子价格却越高,真是无可奈何!</h3> <h3>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从小路下山明明是向兰溪方向下的,一遇到铁路,自然是南浦排塘一带,所以自然地向右手方向前进,回到寿昌火车站去。实际我又错了。走了500多米,才反应过来,下山的时候就是大塘边,得往左手方向走才是寿昌火车站。</h3> <h3>寿昌火车站依然是非常非常漂亮,寿昌人民的多少记忆与这火车站有关。我小小的年纪,给妈妈推钢丝车,那个上坡,那个真难推呀。所以,后来妈妈也最怕“充猪”(寿昌话里的意思是将猪卖给国家的行为)。那个充猪的大门在哪里已经找不到了,可记忆里还有一头猪没有绑好,在乱跑,大人们在追……那次充猪,妈妈带我和哥哥一起在镇上买了一只闹钟……那嘀哒嘀哒的声音还在耳边……</h3><h3>我们怎么会有那么一个的累得半死却没得吃的年代?似乎我们两千多年来的自然轨迹都是错的,那时所有的行为都与历史经验、文化传统无关,历史就像断流的江河。</h3><h3>好在,现在,我们从许多方面开始思考历史的源头,接上了我们自己的文脉,就像寿昌古镇的大规模整治一样,让依然还有记忆的老人找到了自己“失去”多年的家园,让孩子们知道,这才是我们的寿昌,我们的中国!这才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繁荣。</h3> <h3>寿昌全景!</h3><h3>感谢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