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3月,我与夫人跟广东中旅团,飞越1万5千多公里,来到被称为彩虹之国的南非共和国,这是继2017年到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采风后第二次到非洲大陆探访。这次主要是冲着到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体验而来,当然南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貌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h3><h3> 南非地处南半球,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平方公里,人口5591万,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陆地上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比勒陀尼亚(现更名为: 茨瓦内),立法首都(议会所在地)为开普敦,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官方语言多达九种。 南非在历史上曾为英国殖民地。1910年成为英国的自治领。1961年5月31日宣布退出英联邦,改名为南非共和国。南非的人种结构比较复杂,白人、黑人、黄种人、杂色人构成了南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政府涵盖了所有的种族、肤色,南非因此从“黑白分明”变成如彩虹般色彩缤纷的国家,故称彩虹之国。</h3><h3> 我们凌晨1点从广州坐卡塔尔航空公司的A380大型客机经多哈(飞行9个半钟)转波音787中型客机(在多哈待2个钟)到约翰内斯堡(飞行8个半钟,中途还遇上强烈气流以致夫人小腿部被碰伤出血),至出约堡机场已是当地下午4点左右(与广州时差6个钟),足足用了22个钟头。出机场后第一站是到太阳城观光。太阳城位于约翰内斯堡西北方187公里处,亦即是位于南非与博茨瓦纳的边境上,是上世纪由南非政府耗资28亿美元建成娱乐城,面积12平方公里,有皇宫大酒店 ,太阳城酒店,瀑布酒店等多家五星级酒店,各种游乐设施乃至赌场应有尽有。由于从机场到太阳城要差不多2小时,到达太阳城已近日落,匆忙停留半小时,拍了一些照片就去用晚餐及到有非洲特色的茅草屋顶酒店休息。</h3><h3> 图为太阳城的景观</h3> <h3>太阳城的景观</h3> <h3>遥望太阳城的皇宫大酒店</h3> <h3>入住非洲特色的茅草屋顶酒店</h3> <h3>茅草屋顶酒店外的星空</h3> <h3> 第二天一早6:30,我们乘旅游巴士,出发去位于太阳城附近的毕林斯堡动物保护区,它是南非四大野生动物园之一(面积45平方公里,排行第三)。40分钟到达后转乘公园提供的观光越野车(要自费100美元)。与去年到津巴布韦曾有的经历相似,在原始生态的动物保护区内寻觅追逐动物的感受依然是那么的令我们兴奋。今天看到的动物种类不算太多,但数量就比上次看到的要多,4只有角的犀牛!在湖边戏水的大象,很多的角马,斑马,疣猪,三尾羚羊,大羚羊,还有河马,长颈鹿,这次与斑马的距离近多了,并有幸两次见到狮子,一头孤独的老公狮,一头不愿动的睡狮。但没看到猎豹,留点遗憾,还算满足吧。</h3> <h3>犀牛</h3> <h3>草丛中正在觅食的四只犀牛</h3> <h3>三尾羚羊(黑斑羚羊)</h3> <h3>三尾羚羊群</h3> <h3>竖起耳朵的大羚羊</h3> <h3>奔跑中的大羚羊</h3> <h3>斑马群</h3> <h3>打斗的角马</h3> <h3>单独的角马</h3> <h3>离群的公狮</h3> <h3>昏睡的母狮</h3> <h3>正在喷水的大象</h3> <h3>只露出眼睛的河马(在左边)</h3> <h3>疣猪</h3> <h3>疣猪群</h3> <h3>远处有两只长颈鹿</h3> <h3>珍珠鸡</h3> <h3>野山鸡</h3> <h3>角马群(全景图)</h3> <h3> 离开毕林斯堡动物保护区就到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尼亚市(离经济大市约翰内斯堡市约40分钟路程),先到总统府所在的联合大厦参观,大厦前的联合广场有法国人送上的雕塑,纪念南非在一、二战出兵作战的功绩。</h3> <h3> 广场台阶底部是巨大的曼德拉雕像。这位在牢狱里呆了十几年的曼德拉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就任南非总统,曾当过5年总统,2013年去世,是一位令人尊重的民主自由斗士。</h3><h3> 曼德拉当政之后,南非经济有所倒退,当前约翰内斯堡社会治安也不是很好,旅游途中,导游时刻提醒我们晚上千万不要单独上街。客观来看,南非独立后的经济倒退主要还是因为「白人大逃离」,而原本社会经济的中流砥柱白人的大量逃离,归根结底还是种族问题解决的不好,这与津巴布韦有点相似。</h3> <h3>在广场偶遇热情的南非妇女</h3> <h3> 其后去建于比勒陀尼亚市郊的先民纪念馆,此馆其实是座巨型纪念碑,为纪念荷兰人在此地开疆拓土(南非曾是荷兰人殖民地),由荷兰人的后代建的,登上纪念碑顶,可俯瞰约翰内斯堡市全貌。</h3> <h3>纪念馆围墙,荷兰人当年到南非的马车雕像。</h3> <h3>从纪念碑楼顶俯瞰</h3> <h3>纪念碑顶走廊</h3> <h3>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场地-被称为南非“鸟巢”的足球馆</h3> <h3>球场边巨大的献血公益广告塔</h3> <h3> 第三天从北部约翰内斯堡飞到乔治城,这是南非9个省中目前唯一仍由白人主政的省。午后参观了迪亚斯博物馆及古时航海者挂在树上的靴子作为传递书信的邮政树,现已由一只靴型雕塑为代替。这城市有着极美的海岸线,我们也欣赏到了印度洋滨海风景优美的摩梭湾,海浪拍岸,天海湛蓝,浪花泛白,陶醉其中,可惜没能等到落日(参团之无奈)。</h3> <h3>摩梭湾海滩</h3> <h3>邮政树位置已由靴子雕塑代替</h3> <h3>当年荷兰人到南非的帆船</h3> <h3>摩梭湾沙滩上的小海螺</h3> <h3> 乔治城的摩梭湾海滩,为航海家迪亚士及达伽马在南非最初的登陆之地。面朝印度洋的这海湾景色十分美。汹涌的海浪在海滩上画出层次鲜明,图案各异,光影变幻的浪花痕迹,顺光拍摄有倒影,逆光拍摄有金光明暗,迷醉在这美景中。黄昏夕照,海钓人们,漫步沙滩,夕阳打在海滩边的房子玻璃窗上,统统收于镜头里。</h3> <h3>海滩上有不少当地人在钓鱼呢。</h3> <h3>夕照摩梭湾海滩</h3> <h3>夕照摩梭湾海滩</h3> <h3>夕照摩梭湾海滩</h3> <h3> 这里的久旱,在我们这些贵人到来的第四天,带来了甘露,整天都是阴天有雨,第四天上午就在酒店休息,下午游玩奈斯纳小镇海边 The heads景点时总算停了一会儿雨,拍下些不算满意的海浪片。</h3> <h3>一对恋人在奈斯纳小镇海边The heads景点玩自拍</h3> <h3> 乔治城的奈斯纳是富有人士的度假胜地,景点The heads有一灯塔,面朝印度洋的巨浪腾起与冲击岩石洞穴,其景极美。</h3> <h3>游人在奈斯纳小镇海边The heads景点拍照,海水涌入岩洞内,溅起浪花。</h3> <h3>奈斯纳小镇海边The heads的灯塔</h3> <h3>晚餐是回到奈斯纳小镇海边码头餐厅自理(在中餐馆大约每人需80-90第纳尔,约为50元人民币)</h3> <h3>奈斯纳小镇海边码头景</h3> <h3>夕照奈斯纳小镇海边码头</h3> <h3> 第五天沿花园大道驱车回开普敦,从乔治城到开普敦有6百多公里,这一花园大道果真名不虚传,也可真实感受到南非曾雄霸非洲最富国家的实力,富饶美丽肥沃的土地,气候宜人,地产资源丰富,造就了这里居民可以懒散休闲也可自足,大片的土地没有被耕作,只放养了不多的牛羊,植被依然很好,郁郁葱葱。</h3><h3>路途中还遇到了一群参加年度摩托车大赛的车手。</h3> <h3>小车行走在乡间小路上</h3> <h3> 傍晚时分到了开普敦,仰望开普敦市区附近的桌山主峰,山顶很平,就像一张巨大的桌子,气势不凡,蓝天下白云盖顶,雾气缭绕。</h3> <h3>桌山的其中一峰上云雾盖顶</h3> <h3> 下午5时左右我们来到信号峰上(桌山的四峰之一),遥望对面望桌山主峰,俯瞰山下的民宅密密麻麻,印度洋海水蔚蓝,海边的体育场,人们在信号峰上等着欣赏落日,而我们又是无奈地错过这美丽时刻。</h3> <h3>人们在信号峰上等着欣赏落日。</h3> <h3>我们背后就是桌山主峰</h3> <h3> 第六天一早,我们来到好望角海滩。尽管这牌子也写着此处是非洲的最西南点。事实非如此,非洲最南点应是离此地147公里的厄加勒斯角。然而她以美好的希望命名,并以景色奇美而成为游客必到之处。面对大西洋与印度洋交汇之波涛汹涌的大海,站在奇异岩石之上或登上山坡之顶,你都会引不住豪情万丈,意气风发地朝着大海喊出“我来了”。站在岸边除了可观白浪翻腾,还有海鸟追风,大群的鸬鹚与海鸥栖于岩石上。鸵鸟也悠然散步于海滩,人与动物,自然融洽相处,此景真陶醉。</h3> <h3>波浪滔天的好望角海滩,还有野生鸵鸟在岸边游荡。</h3> <h3> 离开好望角海滩,开车到好望角灯塔山。好望角是一条细长的岩石岬角,从山下到山顶迪亚士角灯塔要走一段20分钟的山路,最高处是老灯塔。由于位置太高,海上的大雾经常导致船只看不到它的灯光。于是在那岬角岩石的半山腰又修了一座小灯塔。在灯塔山上能俯瞰远方的海天一色,脚下的浪花飞溅,与惊涛骇浪,突出的那岩石上还站了不少的飞鸟。</h3> <h3>从山下到山顶迪亚士角灯塔要走一段20分钟的山路</h3> <h3>好望角的灯塔</h3> <h3>岬角岩石的半山腰又修了一座小灯塔</h3> <h3>好望角海滩</h3> <h3>从灯塔下鸟瞰好望角海滩全景</h3> <h3> 在南非最后一个活动日行程相当紧凑,内容丰富,离开好望角灯塔山后,先是去了豪特湾企鹅保护区,午餐后接着去了海狮岛,最后上了桌山,碰上了直升机灭火,直看完落日,以满意的句号结束南非行。</h3><h3> 南非虽然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由于很早就立法保护野生动物,所以也是巨大的野生动物园,除了若干城市如开普敦、约翰内斯堡外,全国大部分地区依然被原始森林、草原、沙漠和海洋所覆盖。陆地上的野生动物在毕林斯堡动物保护区看过了,而南非的豪特湾,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洋野生动物公园。豪特湾水清沙白,是南非企鹅的栖息地。而海豹岛(应为海狮岛),则是海洋野生动物公园里的一刻璀璨明珠。</h3><h3><br></h3> <h3>开普敦豪特湾的南非企鹅保护区风景优美。</h3> <h3>南非小企鹅与福克兰群岛的麦哲伦企鹅是近亲,同一模样。是企鹅家族中第二小个头的,50-70厘米高。头部主要呈黑色,有一条白色的宽带从眼后过耳朵一直延伸至下颌。</h3> <h3>一个风景优美的海滩就是小企鹅的家。</h3> <h3> 小企鹅同伴之间也会经常打闹的。看,大的来欺负小的,前面那家伙也装没看见!</h3> <h3>步调一致</h3> <h3>:今天人客来了,特高兴,唱一首歌。</h3> <h3>不好意思,忘词了。</h3> <h3>啊,朋友再见。</h3> <h3>企鹅保护区全景图,海滩边上就是民居,可见这里的人们环保做得多么好。</h3> <h3> 从豪特湾的观光码头乘坐游览船,约莫20分钟,就可以看到碧蓝的大海中,耸立着几座由巨大的礁石组成的岛屿。这就是海狮岛(我们行程表叫海豹岛)</h3><h3><br></h3> <h3> 远看海岛上粘着一团团、一片片灰不溜秋的东西,近看这些灰溜溜、黑亮光滑的东西,油光滑亮,竟会缓缓蠕动。再往前靠,原来是群肥头圆脑的海狮,牠们正在悠哉悠哉地享受日光浴;而白浪下面,一群群处在长身体时期的小海豹,牠们正在海里嘻戏欢跳,圆滚轱辘的身体不停地翻转、打闹,不时发出欢快的“嗷嗷”笑声。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南非海狮岛,南半球海狮天然的聚居地。科普一下:海狮的皮毛光滑,海豹的皮肤有斑纹。海狮有小耳朵,海豹没有突出的耳朵,只有耳洞。海狮的前肢象扇型,海豹的是爪型。海狮的前肢能撑起上半身,海豹不能。所以陆上移动时,海狮灵活很多,海豹只能挪动身躯。海狮的脖子长一些,能被驯化顶起物件,海豹不能。他们游泳的姿势也不同。据观察,南非这里的多是海狮,但不知为何都称去海豹岛看海豹。可能与英语用词seal 中文被译成海豹有关吧。</h3> <h3>正在享受日光浴的海狮群</h3> <h3> 海狮看起来笨头笨脑憨厚本分,人们一般误认为牠们是海洋动物中温良恭俭让的典范,其实不然,牠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也常常与天敌海鲸进行殊死的搏斗。当然,海域内的鱼虾蟹,自然就是牠的美味佳肴了。在海洋中,海狮也有不少亲戚,海豹、海象海狗都是牠们的近亲。</h3> <h3> 豪特湾的海狮是天然的旅行家。小海豹成长八九个月后即脱离家庭,结伴沿着海岸北上,冲过洋流湍急、惊涛骇浪的好望角,直接到达1600多海里之遥的纳米比亚十字角,那里聚集了约10万头海豹,连片海滩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此段文字来自老友茂叔提供)</h3> <h3>海鸟与海狮各占一块礁石</h3> <h3>码头附近的海狮</h3> <h3>这只海狮已被人喂惯了,正在等人喂小鱼。</h3> <h3>这少年在用小鱼喂海狮,游人拍照是要给小费的。(要给一美元)</h3> <h3>离开海狮岛,坐车回市区,乘坐缆车上桌山主峰。(整个行程的两个自费项目之二,旅行社收我们每人70美元)</h3> <h3>从桌山上俯瞰开普敦市容</h3> <h3>桌山顶相对平坦,像一书桌,在山顶上看开普敦市就建在海湾边。</h3> <h3> 在桌山顶恰遇山火发生,直升机参与灭山火。这天天气很好,蓝天无云,风不大。位于开普敦市的桌山缆车这一处景色清朗,但从另一角度可见桌山顶处腾起的一团烟云,导游说是发生山火了,好在还没波及开放旅游的这一区,缆车仍在运作,我们也得以到桌山上观光,并拍下了直升机参与灭火的情形。只见几架直升机来回穿梭,穿过海湾的另一边去取了灭火剂,又到山火点的位置,从高处撒放灭火剂。大半天的时间,到傍晚时火才被基本控制住,完成操作。</h3> <h3>桌山上观日落</h3> <h3>虔诚</h3> <h3>桌山上的一对浪漫情侣</h3> <h3>夕阳照在桌山山顶教堂上,山上也突然刮起大风,这时教堂钟声已敲响,提醒游客该赶最后一班缆车下山了。</h3> <h3> 桌山上看开普敦市区晚上灯光灿烂。这是从下山的缆车上拍摄的,下山后回酒店才用餐,第二天(行程的第7天)一早就到开普敦机场,乘坐阿联酋航空公司的航班经多哈回广州,由于飞机晚点,中途在多哈停留了4个多小时,回到广州家中已是晚上9点,结束来回9天6晚的南非之行。</h3> <h3>南非的笑脸</h3> <h3>南非的笑脸</h3> <h3>南非的笑脸</h3> <h3>南非的笑脸</h3> <h3>南非小孩的笑脸为我们南非游划上完满句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