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海参崴火车站,远东铁路的起点。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算是海参崴的名胜古迹了。</h3> <h3>第一次到俄罗斯,是在2002年的夏天。我从黑龙江的绥芬河出境,前往目的地俄罗斯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参崴。</h3><h3>夏季多雨,我乘坐的大巴刚刚进入俄罗斯境内,就遭遇了一场滂沱大雨。透过雨帘望出去,绵延婉转的丘陵、开阔碧绿的原野此起彼伏;大大小小的河流得了雨水的增援,变得激情澎湃,浪花飞溅。</h3><h3>偶尔有村庄或城镇一闪而过,继而又是原野、丘陵交织,呈现一派地老天荒的寂寥与苍凉。</h3><h3>同行的大都是俄罗斯人。车内我听不见熟悉的母语,满耳回荡的都是弹音袅绕的俄语。这种陌生的疏离感,加上窗外苍茫的烟雨,骤然唤起我故国山河的感怀与哀痛。</h3><h3>俄罗斯人称海参崴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就是"控制东方"。在1860年之前,海参崴的主权属于中国,为吉林珲春协领所辖。生活在当地的中国渔民亲切地称这片富饶的海滨区域叫"海参崴"。然而就在1858年5月28日那个黑暗的春夜,清军将领奕山代表清政府与沙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并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海参崴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中俄共管。两年以后的1860年,日薄西山的清王朝再度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以上"共管"区域全部割让给沙俄帝国。从此,海参崴不再是中国渔民的家园,变成了沙俄帝国控制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h3><h3>当白昼随漫漫旅程消耗殆尽,海参崴出现在灯火阑珊处。它让我有些迷茫,这座号称远东第一大港的海滨城市笼罩在夜色之中,没有流光溢彩的辉煌,也无车水马龙的繁华。它出奇地安静,甚至有点清冷。</h3><h3>晚风很凉,与北京的夏季相比有明显的温差。我住的阿穆尔宾馆地处海湾,但设施陈旧,其水准还不如国内的招待所。可安娜告诉我,这家宾馆在海参崴已算不错了。</h3><h3>当然也有它不错的地方。清晨推开窗户,蔚蓝的大海立即将我的视野拓展得无边无际。海鸥 歌唱着在海上翩然起舞。连窗外的露台也有这些精灵的身影。我将饼干搓碎,放在窗边,作为招待它们的早餐,它们毫不客气,三下五除二便吃了个精光。</h3><h3>我在海参崴的三天行程,主要由安娜帮我安排,安娜是我在北京认识的一位俄罗斯女孩,她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过一年中文,又在辽宁的一所大学做过交流学生,后又回到海参崴远东国立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安娜的中文讲得很流畅,带点儿东北口音,说话满风趣。</h3><h3>第一天,安娜带我参观海参崴的"名胜古迹"。这座只有13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究竟有什么"名胜古迹"呢,我很好奇。</h3><h3>安娜带我参观的第一个"名胜古迹",是海参崴火车站。据说,这里是著名的远东铁路的起点,它的终点在中国的哈尔滨。就规模来看,这座火车站并不大,但设计得很精致,在装饰方面展示出巴洛克的绮丽风情。就年龄来看,它在这座城市堪称"老祖父",是沙俄时代留下的遗迹,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h3> <h3>海参崴街景。苏联时代的雕塑依然矗立在街头。</h3> <h3>一群士兵从东正教教堂走过。</h3> <h3>海参崴金角湾</h3> <h3>从火车站自西向东前行,便来到得天独厚的不冻港金角湾。触目可见数艘军舰停泊在港湾。沿滨海公路步行可抵达别列日雅大街,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就座落在这条大街上。</h3><h3>司令部的楼前有一个卫国战争纪念广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广场中央的长明火炬,听安娜说,这里的火炬四季不灭,每逢节假日,都会有市民来此敬献鲜花,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怀念。</h3><h3>一队水兵从我身边走过,他们非常年轻,象一群天真无邪的大男孩。其中的两位水兵,分别用中文和日语与我打招呼,一位大声喊"你好!"另一位则说"科里其娃"。安娜告诉我,他们在拿我的国籍打赌。我觉得有趣,径直走到那位喊"你好"的小伙子面前,比了一个全世界都懂的"v"字手势,告诉他,你赢了。小伙子开心地笑了。</h3><h3>临近中午,安娜带我登上海参崴要塞。每天正午时分,这里都要鸣炮一次,这个传统,自沙俄时代流传至今,已成为海参崴的一种固定仪式,难怪这里的游人最多。</h3><h3>海参崴历史博物馆就设在要塞。这座只有130多年历史的城市,与战争有着割不断的渊源。它一开始的使命便是军港,由港而筑城。所以馆内陈列着大量与军事相关的武器设备和文字记载,但只字未提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当然,就更不会记载在1938年前后,对该地区中国居民的杀戮和驱逐。显然,他们故意回避了这些历史。用安娜的解释:"可能是觉得不好意思。"</h3><h3>大约在11时50分,三名英俊的俄国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要塞的一台榴弹炮。游人们纷纷盯住自己的手表。只见一名指挥官一挥手,报时的炮声震天轰响,看表,果然很准,时针指向12时。这种特殊的报时方式,在以往是一种提示,告诉这里的居民和过客,炮火曾经护佑过这座城市。如今,这已演绎成为一种日常的仪式,一种独特的旅游项目。吸引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h3><h3>站在要塞眺望,山海相依的城市风光尽收眼底。海参崴座落在一个巨大的半岛之上,拥有30多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它东有乌苏里湾,西有阿穆尔湾。中心区位于金角湾,山环水抱,气度不凡。其地形态势颇象中国的青岛。只是面积比青岛更大,人却比青岛稀少。</h3><h3><br /></h3> <h3>这里是俄罗斯在远东的海军基地,也是深受富豪们青睐的游艇码头。</h3> <h3>海参崴阿穆尔湾附近的一个住宅区,这些4-5层的住宅建于斯大林时代。圆柱之上是一位海参崴建筑师的雕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