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土耳其之旅的重头戏今天上演,参观举世闻名的古罗马遗址以弗所。</h1><h1> 孤落寡闻,要不是来土耳其旅游,全然不知以弗所。</h1><h1> 它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七大奇迹之一,和埃及金字塔与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宏伟建筑比肩而立,除了埃及金字塔,现在只有以弗所的遗迹完整存世,其他奇迹今天已经无处可以寻找;</h1><h1> 它是最古老的人类居住地之一,考古发现在这里追踪到九千年前人类的定居点;</h1><h1> 它是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之花,三千年前希腊人的城邦在爱琴海东岸建立;</h1><h1> 它是古罗马文明的东方重镇,两千多年前,罗马人继承并发扬希腊文明成果,在这里建造了另一个罗马。在城市建筑的完整性上,它甚至比西方的罗马更有价值,西方的罗马古建筑遗址散落在现代大都市中,东方的这个罗马却整体保留了原来的都市面貌。在西方的罗马,游客在一座又一座的单体建筑前驻足惊叹;在以弗所,游客盘垣在建筑群之间,穿越时间,感知两千多年前大城市的整体风貌,遐想当时人类怎样在其中生活。</h1><h1> 以弗所不可替代,你一定要来!</h1><h1> 以弗所千呼万唤,我们来了!</h1><h1> </h1><h1> </h1><h1><br /></h1><h1> 古希腊诸神之一 胜利女神。据说,运动品牌耐克的商标就是取自这面浮雕。</h1><h1><br /></h1><h1><br /></h1><h1><br /></h1>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span style="font-size: 16px;">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span> <h1>以弗所市政厅遗址。</h1> <h1>音乐厅对喜爱音乐的罗马人不可或缺,它的规模比露天剧院小的多,坐席不过三、四百,舞台可以容纳一个小乐队。乐队在室内演奏,音乐厅的屋顶早已坍塌。</h1> <h1>古城的主干道贯穿市区。</h1> <h1>石雕上的希腊诸神,这个好像是财富之神。</h1> <h1>蛇神雕刻在同一块石材的的侧面,它是权力的象征。有钱又有权就能办大事,罗马人早就知道。有权可以任性驱使奴隶和平民兴修大工程,有钱可以极尽纵欲娱乐,也可以高尚一把,精神升华。</h1> <h1>建筑美学和权力的炫耀交织在一起,最好的建筑师创造艺术瑰宝,奴隶和平民贡献血汗,权力在握的有的是钱。建筑对权力者来说,是相互赠与的礼品,散落在主路两侧的废墟有些是皇家的一件赠品,或儿子送给父亲,或皇帝送给后宫佳丽。那一栋栋华丽的建筑在上层的词典中是权力、荣耀或爱情、高贵,对他们来说,房子真不是用来住的。</h1> <h1>这是一座儿子送给父亲的神庙,他们当然不是普通的父与子,不过记不记着他们的姓名也无所谓。随着岁月的流逝,当事人的激情与权力游戏都化成尘埃了,唯独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留在建筑废墟上,站在这样的历史遗迹前,有谁会关心建造这所神庙的初衷呢?权力会蒙住权力者的眼睛,使他看不到现在更看不见未来,神庙最初的主人根本不知道百年之后,豪宅为谁做嫁衣裳。</h1> <h1>专家们复原的上述神庙的建筑图纸。对照着图纸,在废墟上联想原建筑的模样,想着想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活在今天的后人有什么理由妄自尊大?想着想着,审美的享受悄然而至,无论是建筑结构的几何图形之美,还是柱梁精雕细刻的艺术之美,都在内心引起一阵阵不可名状的愉悦,那种愉悦的确不可名状,但是又完全可以反证,不信,你就去帝都的"大裤衩"和"大水蛋"前体验一把。</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从阿尔忒弥斯神庙到图书馆的主干道上。</span></h1> <h1> 喷泉遗迹。建筑不等于房子,房子也不一定是用来住的。游牧民族经常迁徙跟着水源和牧草走,他们的房子(帐篷)能遮风挡雨就行了,定居的民族早就不满足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了,希腊的帕特农神庙、罗马竞技场是游牧民族无法想象的。以弗所古城里大部分房子都不是用来住的,如果说浴场还是为了满足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喷泉则纯粹为了审美。当年来自东方的马上民族占领这座罗马城时,一定在这些莫名其妙的宏伟又奢华的建筑眼花缭乱了,八成会发问:整这些没用的东西干啥?</h1> <h1>罗马皇帝真能花钱,一个喷泉建的如此规模,如此奢华。</h1> <h1>古城的主要商业街,当年栉次邻比的店铺排列很像今天的"动批"。</h1> <h1>店铺里的走道是马赛克铺成的,这是两千年前的原装,一片片精致的小磁块,暗红的色彩仍然清晰可见,精美的图案和绘画原封不动搬到现代家居里也是极品。</h1> <h1>塞尔丘克图书馆,古城遗迹中最大的建筑。小塞尔丘克送给老塞尔丘克的礼物,父子俩都都是贵族院议员。图书馆坐西朝东,早晨迎接东方的太阳,充足的采光,正好读书。一味物质享受的贵族没有明天,知道精神生活的贵族传承文明。贵族过气了,贵族精神不朽。送图书馆比送个颐和园好,即便留下个园林,也比留下个钢筋水泥坨有益。</h1> <h1>图书馆正面墙壁上有四座全身雕像,希腊的四神分别掌管智慧、聪明、勇气和美德。</h1><h1>石雕的神话比世俗的语言更能表达人类的价值,凡是在人类历史上作出过贡献的民族都是重视学习能力的民族 ,只不过不信神的东方民族不喜欢形而上,专门往实惠里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劝读训词流行有效,可是还有精神呢?</h1><h1><br /></h1><h1><br /></h1> <h1> 图书馆对面是妓院。把红灯区安排在图书馆的一路之隔是什么居心啊?导游指了指远处的一个入口说,那是连接图书馆和妓院的地下通道入口,传说当时有些想去寻欢作乐的男士借口去图书馆向老婆请假,他们在图书馆转了一下就一头钻进了地下通道。看那废墟的规模也相当可观,两个世界一线连,正视人的肉欲,罗马人倒是不装高大上。两千多年前的人性和今天没太大区别,宇宙中的一瞬之间不能改变多少人的本性。但是罗马人比今天的一些人类还是高明得多,坦诚的多,人并不是一分为二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一半天使一半野兽而已。圣人在图书馆,行尸走肉在红灯区,然而毕竟圣人和魔鬼都是少数,行走在两界之间的是常态。图书馆的四座神像似乎在解释这个现象,他们的智慧在于,他们了解没有这条通道,看不见的通道仍然在;他们的聪明在于设计了一条暗道,让卫道士也过得去;他们的勇气在于公开承认人性的弱点。逛窑子当然和美德不沾边,但是和虚伪的两面人相比,他们至少还保留了羞耻心,至少没有一边嫖客做着,又二奶三奶的养着,一边道貌岸然地自吹自擂扮先进分子或时不时地去扫扫黄。</h1><h1> 设红灯区和扫黄是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面对或逃避,坦诚或虚伪,选择什么解决方案反映不同的社会生态。</h1> <h1>红灯区废墟那边的游客熙熙攘攘,图书馆神像旁门可罗雀。</h1> <h1>可容纳2.5万观众的露天剧场。</h1> <h1>古罗马建筑保留最好的是露天剧场,因为没有屋顶,所以在地震中不易坍塌,当神庙和图书馆被地震摧毁得只剩下大理石圆柱时,露天剧场的原貌基本没变,游客在观众席上坐定,居高临下面对舞台,幻影浮现,幻声入耳,一时仿佛穿越到古罗马时代。</h1> <h1> 走出以弗所,回望露天剧场,依依惜别,浮想联翩。人创造了宏伟精美的建筑,人又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二千多岁高龄的以弗所露天剧场见证了一批又一批人 走上舞台,又走下舞台。历史是人类的大舞台,以弗所眼看希腊人起高楼,罗马人造城市,拜占庭千年做主宰,突厥人马上英雄一时。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塞尔柱人和奥斯曼人一个接着一个来到这里,又一个个离开,人类以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甚至宇宙的主人,可是以弗所明明看到这不过是妄自尊大者的鼠目寸光,面对一茬茬后起的自不量力者,只有呵呵。</h1><h1> 以弗所是全人类的骄傲,希腊人和罗马人创造奇迹,拜占庭人一千年耕耘基督教文明,奥斯曼人虽然坐享其成,但是也有不烧不拆不毁之德。每当站在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交替的遗址现场,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感动,不管是作为圣战的胜利者还是作为撤离的败军,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对基督教文明创造的伟大物质成就并没有焚之一炬,顶多加上几根立柱供阿訇宣礼。反观东亚文明,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每当改朝换代必须厚今薄古,似乎非如此不能证明自己是前无古人的大英雄,阿方宫三百里一把火化为灰烬;北京城千年古都不拆故宫已是万幸。</h1><h1>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临以弗所胜过书本知识和网络信息。以弗所的震撼力颠覆了一些老观念,它让我看到两极思维的狭隘,历史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西方和东方都不是一直水火不相容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征战和恩怨,也因此创造了一个不是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国家,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数千年的浸润让这块欧亚大陆之交的土地饱含西方血统,我开始认可导游薇薇挂在嘴边的话:土耳其是一个欧洲国家。</h1><h1> 土耳其横跨亚欧大陆,游客也东西交汇,东方游客奔着棉花堡而来,西方游客首选以弗所。实际体验后,我只想说:不到以弗所,没到土耳其。</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