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世界,眷注童心——参加“千课万人”之感

诗意

<h5>  2018年4月13日,结束了一周繁忙的工作,我们几位新教师在冷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杭州,开启了“千课万人”的听课之旅。</h5><h5> 在本次活动中,周国平、乔良、麦家、窦桂梅等多名专家来到现场,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带来了一场文化的盛宴。</h5> <h5>  窦老师讲的《戴嵩画牛》是篇文言文,她跳出惯有教文言文的思维,而是完全让学生做主课堂,以生教生。</h5> <h5>  窦老师的课依旧如此精彩,短短99字的文言文却教出了“花样”,跳出了以往的逐字逐句理解意思,而是抓住“笑”字,抓住“思辩”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一节课下来可以看到孩子们不断呈现的精彩表现。</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课后,窦老师就“基于儿童素养发展的主题课程群建构与实施”谈了她的想法,介绍了清华附小课程学科内整合的发展和实施,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拓展阅读范围,加强各个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h5> <h5>  孙双金老师《天净沙•秋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两首古诗的教学,截然不同的角度,让人印象深刻。古诗的读准、读通、读懂,样样不少;体验、画面、创新,个个精彩;对比、联系、尝试,处处新奇!</h5> <h5>  在我国,读书是一种被动“吃饭”的过程,所以大家在长久的普遍“饥饿”中,因吸收不良而“瘦骨嶙峋”,这种病态的“美”让很多专家忧心忡忡,梁晓声教授就是殷切期盼的“家长”之一。站在书的肩膀,望得更远,手捧一本书,清润一颗心。</h5> <h5>  戴建荣老师展示的《江雪》一课用独特的教学风格点燃了课堂,用独特的魅力和扎实的教学功底,让孩子的眼睛、耳朵、心灵都跟随着老师动起来了。孩子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投入学习,收获知识,提高能力。</h5> <h5>  孙绍振、张文质、陈国安、吴忠豪这四位专家对这几堂课进行了犀利又全面的点评。</h5> <h5>  祁智老师就“人文素养与理想课堂”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他从五大方面着手,讲述了理想语文课堂的建构和意义,强调了教师语文素养提高的必要性,给予了教师很大的帮助。</h5> <h5>  陈建先老师的《大瀑布的葬礼》紧贴新课改,两幅画面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堂课具有积淀深厚的人文魅力。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真真正正地对话,学生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感悟,既满足了学生审美欲、求知欲的过程,也是提升情感、价值观的过程。</h5> <h5>  赵志祥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有韵味的《渔歌子》课堂。他就像一只雄鹰,有敏锐的视角、锐利的尖喙、强有力的爪儿。视角关注学生,注视文本;尖喙咬文嚼字,吃透文本,言语犀利幽默;爪子抓住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学习弱点一一击破,最后激起孩子对古诗文的兴趣及探究。</h5> <h5>  黄国才、刘晓军两位专家也给予了细致的点评,提出了意见。</h5> <h5>  由王勇英、陈诗哥、薛涛和何夏寿老师开展的圆桌论坛也让大家大开眼界。四人就收录于语文课本中的《小蜗牛》等四篇课文哪一篇更优秀进行了各自的评价和讨论,对儿童文学的形式和教育意义也阐述了自己的解读。四位专家各抒己见,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h5> <h5>  下午,围绕着“雨果、鲁迅文学思想与传承”这一主题,周令飞(鲁迅后代)、Charlotte Lafont-Hugo(雨果后代)、Chantal Briere、鲍国潮组成的圆桌论坛开始了!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我们对雨果依然怀有崇敬!虽然从未碰面,但是我们对鲁迅依旧深感亲切!</h5> <h5>  看,薛法根老师的《黄河的主人》一课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薛老师的课堂简约不简单。抛开多媒体,抛开一切现代化教学用具,用最朴素的课堂为我们展现了最真实的教学。</h5><div> </div> <h5>  徐承芸和崔云宏两位专家对薛老师的课表示了高度的赞赏。两位专家也结合了“薛氏魅力”向所有的年轻教师提出建议,向薛老师学习!</h5> <h5>  “千课万人”,专家云集,好课荟萃,周末的时光在二十几节课和十几次讲座中悄然流逝。高强度的课程和讲座安排让我们身体疲惫,但是精神却无比愉悦和激动。</h5> <h5>  这些特级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可能无法模仿,教学水平无法企及,但我们至少懂得了一线教师离不开教学研究。每一位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使自己变得更“厚”。“千课万人”还传递了最先进的理念——了解传统文化,积累经典诗词。</h5><h5> 小语文,大智慧,我们永远在探索的道路上……</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