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h3><div> 边立斌</div> <h3>[摘 要]: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使语文及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尴尬阶段,而新时期的语文老师更应不断学习、开拓创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方式。</h3><div><br></div> <h3>[关键词]:语文 作文 学生 老师 低效 创新</h3> <h3>[正文]:<br></h3><h3>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科,所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人们时时用语文。何谓语文呢?我以为语即语言,就我们的学科而言,这语言是指汉语语言;文即文字、文学,文字特指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它与其他文字相比可以发现它是表意文字,(其他大多为表音文字),并且汉语语言极其丰富,是其他语言所不能及的。</h3> <h3> 举个简单的例子,汉语中的“看”就各具情态:观、瞅、瞥、盯、瞪、相、眯、眺、瞄、瞟、瞧、眊等;还有二字的:眺望、瞻仰、俯视、打量、欣赏、环视、偷窥、斜视、注视、张望、凝视、巡视、审视、监视;甚至有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望眼欲穿、望穿秋水,翘首期盼等四字的。这么丰富的语言我想其他语言是难以企及的。再说文学,语文中的文学包括古今中外各时各地的文学。而外国文学又由汉字或汉语来表现。</h3> <h3> 由于语文所运用的语言是汉民族的语言,而且是我们从牙牙学语甚至更早就接触的话语,所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谈起语文都可以滔滔不绝,甚至津津乐道,或者可以成为语文教学评论的专家。</h3><div> 但是教学廿余载,深入语文教学却真正品味到了语文教学的酸甜苦辣。现就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讨论,以博大家一笑,仅此而已。</div> <h3>一、语文老师的尴尬</h3><div> 先听一个鬼都怕改作文的故事。</div><div> 有一个地方天天闹鬼,请了多少阴阳先生都无可奈何。最后,终于有一位查到了这鬼以前曾是语文老师,阴阳先生就去请教先知,先知微微一笑,说:一物降一物,可以找到他生前最怕之物来降服他,于是人们就拿来了一抱未改的作文本,从此之后,那个语文老师变得厉鬼就再也不敢闹了。</div><div> 从这个故事中可见语文老师艰难辛酸,具体而言语文老师的尴尬有:</div> <h3> (1)上课的尴尬</h3><div> 语文课要求有感情,只有有了情感才能打动学生,才能品味文章,然而有人却生性冷酷,情从何来?再者等上某一天受了一肚子窝囊气又贫病交加,在讲“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时,是否感到痛苦呢?再者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科目,作家的阅历我们语文老师可能是根本比不上的。没登过高山,怎能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没见过大海,怎会有“海到无边天作岸”的壮志?没有离别的痛楚,怎能体会“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情别绪。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认为读万卷书,有时远远比不上行万里路,只有经历了,感受了才能理解作品之内涵。如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他们只所以能写出不朽的传世之作,哪一个不是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呢?而大多数语文老师的闭门造车就显得尤为牵强。正所谓“已之昏昏,怎能使人之昭昭?”</div> <h3> (2)写作与评价的尴尬<br></h3><div> 语文老师是世界上最最优秀的读者,为此学生应该非常庆幸。试想,无论学生写出怎样“烂”的文章。无论是用心写的,还是随笔划的,或者是抄的。都不用担心没有读者。因为总有一个倒霉的语文老师会成为学生忠实的读者。(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需翻译的文章)。但语文老师看了那么多作文,让自己去写下水作文,则感到束手无策,也许是看的文章不太优秀,久而久之也给和了吧!我想极大多数语文老师在布置了作文题目之后,是不敢与学生pk一下的,所以语文老师冒着脸不红心不跳的危险,给学生讲作文的谋篇布局实在感到汗颜。况且李白、杜甫、鲁迅、郭沫若哪一个是老师指导的结果呢?</div><div><br></div> <h3> 不会写作文倒也罢了,有人说老母鸡会下蛋,但它却不知鸡蛋的味道。会品尝蛋的味道也是不错的。那语文老师真会品蛋、评作文吗?讲完了“四书五经”之后,是否会冒冷汗曾经歪曲了作者的原义,正如鲁迅曾质疑朱子是宋代的人怎么知道战国人孔、孟想什么呢?“子非鱼、何知鱼之乐也?”而讲现代诗歌时,由于诗意的跳动性,我们怎能把握的准呢?“你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我觉的你看云时很近,看我时很远”倒勉强可以理解为失恋了或单相思等。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至今也不太明白,怎样去评价、讲解诗歌呢?而在作文评价时,又见人见智,奇快作文创始人周逢雨曾列举了一个有争议的考场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是只猫》,有一位老师给了满分,另一个却给了零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偏差呢?面对这个问题,谁能解决?而当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遇到我们不大懂的文章时,是否小心翼翼地给打上个“良”呢?否则这一笔下去是否就扼杀了一个沈从文呢?</h3> <h3> (3)解题的尴尬<br></h3><div> 数学题可以举一反三,而语文呢?能举三反一也就不错了。某一天有学生问我“台湾十大散文家”分别指谁?一下子就把我给问懵了,我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一说,怎么回答呀?“我下去查一下吧!”心中却直冒虚汗,平时嫌学生不问问题,如今则逃也似地离开了教室。好在有了网络,可以上网去查。而更有人曾试着把高中语文老师与高中毕业生放在同一试场中去考试,结果语文老师却连及格都达不到。而平时学生考不及格时我们又是怎样去羞辱人家的呢?</div> <h3> (4)知识储备与应变能力的尴尬<br></h3><div> 从小学甚至更早一直到教学的终点,老师们都一直在贮备着自己的知识,然而世界变得这么快,有知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呢?况且曾经学过的东西又忘掉了一大半呢!人们说要给学生一桶水,而语文老师的一桶水从何而来呢?苏东坡曾写下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世间书”不是招致了众多非议,而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世间书”了吗?语文的滔滔无尽,哪一个语文老师敢成为一部不太丰富的百科全书呢?</div><div><br></div> <h3> 活动课上,我们的优等生真是灵牙利齿,八面玲珑。当“击鼓传花”的游戏猛然逮着老师时,那已有心计的“坏小子”们会不会让你师道尊严尽失呢?遇事能沉着应对,随机应变的能力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吗?</h3> <h3> (5)工作繁重,不出成绩的尴尬<br></h3><div> 有人称之为高耗低效,真是切中肯綮,说良心话,语文老师的任务确实繁重,两个班的语文课,语文教案一本,作文教案一本,大作文、小作文、作业……。如果都交齐了,我的办公桌就没写字的地方了。然而整天教辅讲批,心力憔悴的情况下,能有多少收效呢?初中三年学了那么的课文。考试中会出现多少呢?即使你做了二十四套中考模拟题,会不会在这次奥赛考试中出现一半道呢?再说补课,数、理、化、英可以让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只要不是智商有问题)哪一个语文老师敢说我能让一个孩子在短时间内语文成绩就提上来呢?还有语文素养高的同学并不一定会得高分,往往他们想得太多,与出题者的意图相差甚远,而名落孙山,抱憾终生。再假设让巴金、老舍去做一套语文高考题,他们能答多少分呢?</div> <h3> 二、学生学习语文的困惑</h3><div> 有的同学说我解出一道数学题之后就有一种快感,而语文能给我什么呢?(特别是比较懒的、感情又不丰富的男生)还有同学说我喜欢看《三国演义》却被语文老师没收去了,整天学一些我不喜欢的东西,怎能不昏昏欲睡呢?况且聪明一点儿的同学会发现我们语文老师讲的还不一定会考,甚至不一定会对呢?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漠视语文,应付语文课堂和语文老师,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这种高耗低效使学生产生了投机心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怎能不困惑呢?</div> <h3> 三、教与不教的矛盾</h3><div> 曾经的一次语文教研组会上,有人曾感叹,我们这样下心地去教,可能还不如把课堂交给学生,上成阅读课,让学生去读自己喜欢的东西。三年下来,学生的语文水平会怎样呢?试想大量的阅读大量的习题,可能会让一个学生走向学者型人才,而老师讲了那么多,是否会禁锢学生的自由?教多了会成为满堂灌,教少了会认为没文化,真的很难!</div> <h3> 鉴于上述种种问题,想引起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同行的重视,以便想出“疗治”的办法,那么,语文课怎么上呢?我个人以为应做到如下几点(不一定适当,希各位同行批评指点):</h3> <h3> 四、措施与方法</h3><div> 1、摆正心态,心存感恩</div><div> 语文老师心态要好,要能在教学中找出乐趣,感激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如果没有学生的逼迫,我们也许活得很无聊呢?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一种境界,再想如果会教数学,我们就不教语文了,如果会说英语,我们也就去崇洋媚外了,可惜我们都不会,所以既然选择了语文就义无反顾。</div> <h3> 大而言之,“治国平天下”我们不会,那就“独善其身”自得其乐吧!李太白只所以潇洒是因为他能把“儒、道、侠”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语文老师应摆正心态,心存感恩,这样就会在生活的艰辛中澄出些许的甘甜来。</h3> <h3> 2、培养兴趣,冲击视野</h3><div>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语文时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喜欢语文。明确地告诉他们老师是知识的二道贩子,老师并不比学生高明多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语文知识很简单,只要你肯去看,一看即会,一会就可以为师了。在上课时,可以寻求学生的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如上语文课就给他提四大名著,写人物就提那“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王熙凤,讲故事就讲“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讲陶潜就拓展中国的酒文化,就讲“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讲作文就阅读《世界是一个班,美国是班长,中国是团支书》。只要点燃了这个求知欲,语文课就会变的丰富多彩。</div> <h3> 3、提高素养,成为楷模</h3><div> 语文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成为学生楷模。学生最瞧不起的老师就是不学无术的人,那我们就不能成为不学无术的人。我们要不断地充电,不光看语文,其他学科也都得涉猎,讲课时不防也来一句“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再探寻一下人类的起源《圣经》,创世文化就来了。讲议论文时,就讲几何证明题,老师的威信就树立了。这就可以震住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活水”,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个人知识上的魅力,感悟学生,带动学生。</div> <h3> 4、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h3><div> 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各位不断实践,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完善,优化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找到适合自已的教学方法与方式。</div><div><br></div> <h3>附(戏言)</h3><h3> 驴都不当班主任</h3><h3> 某日,主人与驴共载重物于上陡坡处,驴不胜力,卧于道中不起。主人怒,鞭之,不起。奋力鞭之,仍不起!主人无奈,附于驴耳言:如若再不起,叫汝转世去当班主任!驴闻此言,大惊,奋力扬蹄,急速前进,瞬间已到坡顶平缓处,主人大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