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头坪上油菜花儿开

牧云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在泾川罗汉洞乡有一个叫挽头坪的小山村,以前名不见经传,很少有人去过那里。挽头坪村位于泾河北岸黄土坡的台地上,三面环山,交通不便,自然为外人所不知,然而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俨然一处世外桃源。</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挽头坪,因“秃女子”(九天玄女)在此挽发梳头而得名,后因柿子闻名于十里八乡,有“柿乡”之称。</h3> <h3>  挽头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挽头坪柿子的品质:个大肉厚、汁多味甜,口感爽滑。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吃过这里的柿子,却还没有到过挽头坪一睹它的风采。</h3> <h3>  有人说,挽头坪是缤纷多彩的,春天是黄的,夏天是绿的,秋天是红的,冬天是白的。我总是不屑一顾,我们身边真有这样的好地方吗?</h3> <h3>  机缘巧合,在泾川有一帮子“文艺人”,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衷于将家乡的好山好水宣传出去,悄悄地我也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当中。就在暮春四月十四日,油菜花儿正在悄悄绽放,县文联、摄影协会、文汇传媒公司和罗汉洞乡人民政府组织了一大帮子人去挽头坪采风。</h3> <h3>  一路上,放眼望去,泾河川里的油菜花都被前几天的坏天气给冻坏了,残花败枝,没了一点生机。我索然无味,心里生出些许伤感,难道我们要采风的对象也跟眼前的这些花儿一样吗?期待好风景的那种心情也减了一大半。</h3> <h3>  到了挽头坪坡口,木头搭建的村口大门、农家柿院映入眼帘,各路人马很快就投入到状态,摆pose,拍合照,玩得不亦乐乎,我也被带入这场景,拍人拍景,忙得不亦乐乎。</h3> <h3>  不管我们大家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只要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尽兴,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h3> <h3>  继续上坡,有一座土堆在沟边高高凸起,土堆是用胡基垒成的古堡(胡基,黄土做成的类似砖块的建筑材料,比砖大,过去用来盖土房子的),中间开了一个门洞,做得惟妙惟肖,附近栽了几根枯木桩,荒凉的西北场景,真有种“西出阳关”的感觉。</h3> <h3> 往上,黄土坡渐渐平缓起来,看见了油菜花,油菜花有些稀疏,虽然也遭遇了坏天气,但是比泾河川里的要好很多。油菜花地里栽植着柿子树,不,应该说是柿子园里间种了油菜花,这才是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益的好典范。柿子树还没有发芽,枝头还能零星看到去年没摘到被分干了的柿子干。</h3> <h3>  越深入村子,地形变得越平坦,看到了村里的居民,柿子文化广场。好一片坪地,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泾河,洞察坪下的一举一动,然而坪下的人却看不到坪上的动静。这里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向阳、平坦、隐蔽,怪不得世世代代的挽头坪人不愿离开这里。</h3> <h3>  挽头坪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我们从坪西头上来,往坪东头去,有更大片的柿子园,柿子园里的油菜花要比半坡的更繁盛更金黄,也许是因为坪上暖和的缘故,又或许是坪上油菜花种得迟的缘故。不管怎样,我们还是看到了今年最美的油菜花,平凡、坚强、柔美的油菜花开满柿园、开遍挽头坪。</h3><div> </div> <h3>  挽头坪的油菜花跟别处的油菜花大不一样,从坪上到坪下,层次分明;在每一块地里,枯树努力向上,金黄金黄的花儿在风中摇曳着。</h3> <h3>  挽头坪上的村民勤劳、智慧、纯朴、善良,听说今天有人来采风,村民演出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能在四月里的黄土地上看到精彩的社火表演,这还是第一次,蓝天、绿树、黄花、红脸的关公,多么和谐多么美丽的画面啊。<br></h3> <h3>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油菜花和柿子一样朴实无华,却在这块黄上地上带给了我们美的体验和丰收的喜悦。</h3><h3> </h3> <h3>  在挽头坪, 四月我们甜甜蜜蜜地来赏花,十月让我们再次相约“柿乡”,欢欢喜喜地去品柿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