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格鲁吉亚是一个很多人从未听闻的陌生国度,一个有特殊文化的古国,位于欧亚两洲交界的高加索山地区,是斯大林的故乡。与土耳其、俄罗斯接壤,融合了欧洲、中亚甚至中东的韵味,它被称为"上帝的后花园",马可·波罗说它是"诗画一样美丽"的地方,流放这里的普希金也曾对它赞不绝口......</h3> <h3>苏联将高加索山以南称为外高加索,划分成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也就是常常被人提起的外高加索三国。这里群山环抱,重重叠叠,绵延深长。在山与山之间有片片小湖,湖水碧绿恬静,瀑布星罗棋布。普希金的曾说:"这里,乌云在我脚下俯顺地飘逸,透过乌云,我听见喧响的瀑布,峥嵘赤裸的层峦在云下耸立,下面则是枯索的苔藓和灌木,再往下看,已经是翳翳的林荫,小鸟在鸣啭,群鹿在奔驰……"</h3> <h3>卡兹贝吉,相传这座雪山小镇海拔4000米的山上有一处高加索山洞,是上帝关押普罗米修斯的地方。</h3> <h3>安南努利城堡由当地的领主修建于十六世纪,当时的格鲁吉亚内部分裂,矛盾重重,外部有土耳其和波斯虎视眈眈,侵扰不断。历经四百年风风雨雨,屹立在湖滨的安南努利城堡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格局。 在这座规模并不太大的城堡内,十七世纪先后建造了两座东正教堂,可见宗教在格鲁吉亚人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h3> <h3>外高加索地区,是世界上为数不多高性价比的旅游胜地。这里民风淳朴,物价低廉,值得一游!</h3> <h3>Ananuri城堡是《 Lonely Planet Georgia, Armenia Azerbaijan》的封面。Ananuri是13世纪Aragvi封建王朝时领主的城堡,也是军事要塞,18世纪Aragvi王朝被推翻,这里随之也被之后的统治者占领,直到19世纪依然是城堡要塞。</h3> <h3>第比利斯是格鲁吉亚首都,也是格鲁吉亚最大的城市。它位于大高加索与小高加索之间,濒临格鲁吉亚中东部库拉河畔,地处外高加索的战略要冲。库拉河从第比利斯市区由西向东穿过,第比利斯也是格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中心,同时还是重要交通枢纽。圣三一大教堂建于1995-2004年间,是格鲁吉亚自苏联解体以后,也是有史以来,修建的最大教堂,现在是格鲁吉亚东正教母堂。</h3> <h3>这里位置虽然属于亚洲,但是这里的人其实都是欧洲人种,满街都是帅哥美女,颜值很高的国家。这里英语普及度偏低,主要讲俄语。</h3> <h3>这里有童话般的小镇,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就像是隐世的天空之城,让人惊叹不已!</h3> <h3>记得曾经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茅盾先生的《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茅盾先生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勾勒出结构巧妙的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用生动的话语展现了当年的英雄们与敌人巧妙周旋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讲的是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在沙皇统治下,如何在这个隐蔽的地下印刷所开展革命斗争的情况。这是大部分中国人第一次听说第比利斯这个地方的缘由。</h3> <h3>印刷所位于第比利斯市中心去往机场路的大路边的一个小胡同深处。小胡同道路常年失修,四处都是深坑。胡同的尽头,是一个被红色的围墙围住的院落。在这个宁静的院落里,有一棵树荫浓密的老树,树荫下就是印刷所。印刷所由两部分组成:原址和前苏联时期专门为该印刷所修建的纪念馆。印刷所是木制的传统格鲁吉亚民居,而纪念馆是两层红砖楼。</h3> <h3>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这里是课本中描述过的那个神秘的地方,印刷所深入地下17米深,你可以沿着楼梯下到这里。当年斯大林在这里组织印刷了一些反对沙皇统治的革命刊物,在苏联时期这里是教育基地,辉煌一时,但现在基本会被遗忘了......</h3> <h3>这个印刷所只短短地存在了3年,从1903年至1906年,在格鲁吉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主持下重建印刷所并设立纪念馆已是三十年后1937年8月20日。三十年代的格鲁吉亚国内舆论还没有反共浪潮,也不会有愤青来这里砸门砸窗,反倒是各地赶来的游客很多,这破败多年的地下印刷所也曾喧闹过一时。后来随着苏联的解体,格鲁吉亚当局先是关闭了纪念馆,又卖给商人开过餐馆。后经多方努力,格鲁吉亚统一共产党(единная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终于在1998年将其收回。</h3> <h3>地下印刷所。昏暗的地下室里有当年斯大林及地下工作者出入的地道,跟井口一样大小。 修在外面的方便访客进入地下的铁质旋转楼梯,锈迹斑斑,光线微弱,给人的感觉这个地下印刷所好阴森可怕。</h3> <h3>在俄罗斯最近一次民意调查中,民众被要求选出有史以来最伟大人物,这份民调共列出20位俄国和世界名人以供选择。第一名,竟然是斯大林。普希金和普京并列第二。其实凡是所有到格鲁吉亚的人多半都不会绕过斯大林,不管你对他是什么样的评价。斯大林出生在格鲁吉亚的哥里,并在这里度过童年时光,是这个国家最有名的世界级人物。</h3> <h3>斯大林博物馆建在哥里城中心,就建在斯大林故居的后面,这是斯大林死后才修建的一座两层的楼房,黄色的外墙,宽大的外走廊,博物馆外停着斯大林生前的专列。进入博物馆,迎面的楼梯上是斯大林的汉白玉雕像,展厅设在二楼,展品多是图片,也有一些书籍、雕像和斯大林生前使用过的东西,还有国外送给斯大林的礼品,其中就有中国送的两面锦旗和一件唐三彩。展品从斯大林的年轻时代起直到其逝世,十分细致完整。斯大林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25000人左右,看来还是有很多人对这位前苏联的伟人感兴趣。</h3> <h3>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出生于一个格鲁吉亚族家庭,父亲为皮鞋匠。斯大林16岁进入第比利斯的东正教中学读书,热衷政治活动,以后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22年起担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达30年。</h3><h3><br /></h3><h3><br /></h3> <h3>斯大林的故居是两间很小的房子,据说这房子是当时斯大林一家租来住的,里面有简陋的家具和一些斯大林家人的老照片。</h3> <h3>这面锦旗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过照片,因为这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农业大学送给斯大林的,是学校的骄傲,尽管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h3> <h3>矮小的故居被一座高大的罗马式建筑保护起来,旁边为斯大林纪念馆,而在格鲁吉亚的其它地方,已经很少见到有关斯大林的遗迹了。</h3> <h3>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的工业化比较成功,农业集体化则问题很多,1934年开始的大清洗令许多无辜者失去生命。卫国战争前夕和初期斯大林频频失误,使苏军损失惨重,但以后对战争的领导战绩辉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格鲁吉亚人对于斯大林的看法很纠结,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斯大林是格鲁吉亚的孩子,但不是一个好孩子"</h3> <h3>二战三巨头的合影 -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h3> <h3>对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我来说,马恩列斯等国际共产主义领导人的印象太深刻了。尽管历史对斯大林的评说有些纠结,但如果真正来到哥里,走进斯大林的故乡,看到这位昔日伟人的故居,依然会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和崇拜感!</h3> <h3>这里有很多当年我国有关部门赠送给斯大林的锦旗和纪念品。</h3> <h3>在格鲁吉亚,在前苏联的国土上,斯大林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不论你是爱还是恨,斯大林作为苏联的实际统治者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他有卓绝的才干,精力旺盛,坚毅不拔。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残忍性,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斯大林是备受争议、影响深远、极其复杂矛盾多面的历史人物!离开历史背景去评价一个人物,都是不客观的。</h3> <h3>这是毛泽东主席曾乘坐过的斯大林专列火车。</h3> <h3>这是我儿子一个人在格鲁吉亚自由行,所有格鲁吉亚的照片都是他这几天刚刚从当地发给我的,我配上了这些文字,按照我的理解制作成了这个美篇,供大家欣赏!这个美篇所配的歌曲"苏丽珂",是一首格鲁吉亚山野民歌,格鲁吉亚语是"灵魂"的意思。同时也是一首爱情诗的名字,这首诗由阿卡基耶·蔡瑞泰里(Akaki Tsereteli)写于1895年。这首诗后来由Sulkhan Tsintsadze作成曲,曲子在整个苏联广为人知。在斯大林统治时期,这首歌经常在收音机里播放,据说是因为斯大林喜欢这首歌。苏丽珂翻译的中文意思是"亲爱的"。苏丽珂在五十年代正式公开的在我国流行与广泛传唱,近年在谍战电视剧《悬崖》中被用来做为插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