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关于加强“女娲补天” 史话挖掘研究<br>打造平定浮山补天遗灶文化的建议</font></h1><h3><font color="#167ef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享中华女神之誉。有关女娲的美丽的传说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久远、亘古不衰、影响至深,在平定古州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国内外的一些文典古籍中也有所著述。女娲是生育之神的化名,有“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的口碑;而其“炼石补天”的壮举,更是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补天”作为中华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华夏儿女倍加珍惜和爱护。而位于平定东南张庄镇的浮山,作为女娲“炼石补天”之遗灶,则始终令阳泉儿女自豪和骄傲。因此,对于“女娲补天”史话进行深入、系统、科学的研究、挖掘、整理,提炼其精神营养,发掘其文化价值,赋予其时代特质,打造成地方特色文化,不仅是当今平定人的历史责任,更与当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脉息相通。</font><font color="#ed2308"></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一、史话源起和主要论点</b></font><font color="#167ef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补天”神话源起于史前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其实,她是历史上的一位真实人物。在远古,作为三皇之一,有着重要的地位。翻阅多种文献资料的记载和现代科技研究成果表明:“女娲补天”的传说内容,和一次天外来物的撞击事件极为相似。这个记载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和《览训》两部著作中,这为研究“女娲补天”的历史定位提供了重要依据。</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尽管对于“女娲补天” 的传说和女娲墓的所在地,众说纷纭,但真正的女娲补天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太行山中段、平定县张庄镇一带,就是天文学家定论的一次宏大陨石雨撞击全过程的具体地方。张庄镇浮山女娲补天遗灶的地理位置,恰好与研究员们提出的撞击区相吻合。</font></h3><h3><font color="#167efb">1、“女娲补天”现象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予以保护。</font></h3><h3><font color="#167efb">2、“女娲补天”的地方就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浮山。</font><font color="#ed2308"></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font></b><font color="#167ef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目前,在我国各地流传的诸多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梁祝》、《孟姜女》、《白蛇传》等,都有一个充分的展示。而“女娲补天”这个神话、传说,却没有进行历史性的挖掘和整理。和顺县通过努力、研究,《牛郎织女》这个传说的起源,定在了山西省和顺县,已被世人瞩目。“女娲补天”在阳泉的这个定论,应当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阳泉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女娲补天”在阳泉这一定论的研究、开发、利用,势必会对阳泉市打造成文化旅游强市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对阳泉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建设,起着推动作用。“女娲补天” 这一研究课题,不仅是天文的、地理的,而且是人文的、文化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font><font color="#ed2308"></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总体构想和方法措施</font></b><font color="#167ef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在中共阳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展开形式多样的女娲文化研究、宣传活动,出版、拍摄以“女娲补天”为主题的文集、画册和影视作品,全力打造平定浮山补天遗灶文化品牌,吸引文化旅游投资,拉动阳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font></h3><h3><font color="#167efb">1、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请省、市、县知名专家和致力与“女娲补天”的研究人员参加,大约20至30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2、成立阳泉市“女娲”文化研究会,出版“女娲”文化研究会会刊,弘扬女娲勤劳、善良、勇敢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font></h3><h3><font color="#167efb">3、出版宣传浮山文化的专集。</font></h3><h3><font color="#167efb">4、在平定县张庄镇浮山 “女娲补天”遗灶之处,建设一个“女娲补天”遗址公园。</font></h3><h3><font color="#167efb">5、拍摄一部“女娲补天”的电视剧或电视风光片。</font></h3><h3><font color="#167efb">6、申报市级(或省级)人文遗址保护单位。</font></h3><h3><font color="#167ef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黄顺荣 </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2008年7月25日</font></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平定浮山:女娲补天从这儿源起</b></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黄顺荣</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补天”神话,是三晋大地上影响最广的神话。在平定、阳泉一带家喻户晓、童孺皆知。女娲,即女阴,是生育之神的化名。有“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的口碑,尤其是“女娲补天”神话,众说纷纭。“女娲补天”神话究竟源于那里呢? </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源起:女娲是传说中的一位女神</b></font></h1><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人类,又勇敢的照顾人类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女娲又称女阴、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氏族的发源地,文献中不见记载。但郦道元《水经注》中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相距不远的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 ,陇城又称“娲皇故里”。女娲因以风为姓,至今其地有风台、风茔、凤尾村等地名。</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风俗演义》中有女娲造人之说。凡有女娲庙的地方,都盛行到“女娲庙求子”的习俗。虽然,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却浸透着一种原始生殖崇拜文化。原始时代,部落之间的战争十分残酷、频繁。而且,全靠人力对抗,死亡者众多。所以,人们期望女性能大量生育,使氏族人丁兴旺,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于是,“女娲造人”便应运而生了。在“女娲补天”神话中,女娲所补的天,是自己头上的天;所撑的地,是自己脚下的地。所创造的是一个让人类和平生存的世界,所反映的是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国内有五处女娲墓,山西省内有两处,一是在芮城县的风陵,二是在洪洞县的赵城。查阅《文献通考》、《寰宇记》、《九城志》等古籍,都说女娲墓在赵城。而且,历朝历代祀典女娲也都在赵城。此外,浮山县也有女娲庙和“女娲补天”处。神话中所说之冀州,是指今山西、河北交界处太行山中段一带。因此,说“女娲补天”神话起源于山西,而且在平定是有根据的。</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与伏羲是兄妹,她与伏羲结婚而产生人类。后来,女娲禁止兄妹相婚配,这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女娲还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font></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女娲: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font></b></h1><h3> <font color="#167efb">女娲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她主要活动于黄土高原。她的陵寝位于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的侯村。女娲陵的存在,时间可能在三四千年以上,同黄帝陵一样,也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奠的庙宇。当地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前后,均举行长达七天的大型庙会和祭祀活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我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之说,女娲为三皇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她在位起讫时间为:前7707~前7653年。生卒年为:前7759和前7653年。出生地在凤州(今陕西宝鸡市凤县)。立都于凤城(令河南济源市西北)。年号是女皇元年(乙未,前7706)。</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是伏羲氏族“凤姓”部落一位大酋长的女儿,于壬寅年(公元前7759)出生在凤州。她16岁时,伏羲以一双精致的狐皮为聘礼向她求婚,二人结成了夫妻。此后,他们便住在了凤州,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长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罗奉元年(前7724)伏羲在榆中称帝,女娲仍留守凤州。罗奉六年(前7719)夏天,凤州发生了大洪水。当时伏羲、女娲都住在凤州,他们组织族人乘葫芦舟逃亡到秦岭的太白山下。后来,他们在太白族人的帮助下又重建了家园。罗奉十二年(前7713),她与伏羲带部分族人迁居中原的王屋山(今河南济源市城区西北约九十公里),在那里开辟了新的领地。罗奉十五年(前7710),伏羲封女娲于汝阳(今河南洛阳市汝阳县),统领中州。罗奉十八年(前7707)伏羲去世,女娲被氏族联盟推举为帝,建都于汝阳,帝号女皇,以乙未年(前7706)为女皇元年。这一年,女娲五十三岁。</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皇二年(丙申,前7705),共工氏不肯听命于女娲,欲自立为帝,女娲“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共工氏”,这是中国远古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群体战争。</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大战的结局是:共工氏失败,率部族西奔,怒而袭击祭天圣之地不周山(今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共工率部族攻上山顶,“砍倒了天齐表木,割断了八索准绳,定表向东南倾斜,表绳断绝,八维失准……”象征王权的祭天中心遭到了严重破坏。女娲又命骊连氏率族人与祝融氏族联合攻打共工氏,将共工氏一族赶往祁连山以北。</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由于“天齐表木”遭到破坏,天象观察和天气变化的预测都不能正常进行。结果,这年夏天大洪水来临。人们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突然而来的洪水吞没,许多族人都葬身于大洪水中。当时,女娲等人居住在高地得以幸免。她立刻组织族人砍伐树木,绑制简易木排,下水营救被困族人。他们奋战了三天三夜,救出了数百名青年男女,这些获救的青年都向她磕头致谢,尊称她为圣母。女娲率领族人与洪水搏斗的这段历史,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逐渐被神化了,被演绎成了神话故事。为了使人类的数量能够再次发展增多,女娲便以黄土和泥,用双手捏起泥人来。为了加快速度,她用麻绳沾上黄泥甩出许多泥点。泥点落地后,便成了鲜活的人群来。</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皇十年(甲辰,前7697),女娲宣布废除旧的群婚制度,施行以女人为主体的对偶婚姻制。家庭也由原来的大家庭群体分裂成以女人为主体的独立家庭。不过,这种家庭并不稳定,因为对偶婚是女人娶男人。被娶来的男人在家庭中,没有任何地位,除了劳动和与妻子过性生活外,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没有丝毫权力。妻子随时都可以把丈夫赶出去,再与外族的其他男子成婚。这种婚姻多则数月,少则几日,能保持一年以上的极少。因此,对偶婚的女人,一生可能会有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婚姻。健康男人的一生,可能充当几次或几十次丈夫,但当他们年老体衰时,就会被赶回本族,依靠自己的外甥女来养老送终。</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郭沫若在谈到对偶婚时,把对偶婚称为“男人的三从”,即少年从母,壮年从妻,老年从女(外甥女),这是十分准确的。由于女人经常更换配偶,使她自己也搞不清楚究竟是哪个男人在她体内播下了种子。因此,这一时期的人类,仍然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时代晚期,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村庄的出现,使人类由原来的流浪生活变成了定居生活。定居后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时的人类,已经从渔猎社会逐渐进入到了农业社会。</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在位执政五十五年,病逝于女皇五十四年(戊子,前7653),享年一百零七岁。她的遗体葬在风陵渡(今山西运城市芮城县西南)。尊号女皇。庙号女娲。</font></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女娲补天的神话有多种传说</font></b></h1><h3><font color="#167efb"> </font><b><font color="#ed2308">传说一:</font></b><font color="#167efb">女娲补天的起因和结果。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四处不得安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目睹人类遭此横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肆虐横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烧成灰,埋堵四处横流的洪水。</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经过女娲一番艰辛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绝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font><b><font color="#ed2308"> 传说二:</font></b><font color="#167efb">女娲补天的另一种说法。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丽的女娲娘娘,甚至看到女娲补天的全过程……那真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经历!</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娘娘,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肆虐横流、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惨啊!</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 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大洞还没补好,这可怎么办呢?慈悲的女娲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身体来补天上的大洞。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亲眼看到那个全过程。经过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云霞。一切生物又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女娲为人类和世界万物的生存而献身,真是令人感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ed2308"><b>传说三:</b></font><font color="#167efb">女娲补天在平定张庄镇浮山。 平定有个张庄镇,张庄镇有两个村庄,一个叫东古贝,一个叫西古贝。那里有两座高山,全都是由轻而多孔的山石堆成。东面的叫东浮山,西面的叫西浮山。两山之间,有一个锅底一样的大坑。坑边有三块大石头,品字形排放着,人们叫它支锅石。传说,这里就是女娲补天炼石的地方。</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很古很古的时候,炎帝的后代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大战了七天七夜。结果共工失败了,一头撞到不周山上。没想到碰倒了撑天柱,西北天顶塌了下来。一时,日月星辰暗淡无光,江河洪水泛滥成灾。玉皇大帝眼看天空摇摇欲坠,人间洪水横流,急忙派女娲下凡来“炼石补天”。女娲来到地上,发现上艾(今平定)东南地上有许多泥团(古贝人叫其洋油干),女娲知道这泥团能炼成补天的五色石。她就在那儿挖了一个大坑,搬来三块大石头放在坑边,支上了一口大锅,把泥团盛在锅中。然后,取出一个宝贝瓶儿,打开瓶盖,放在坑内。那瓶里立即喷出“三味真火”,把锅内的泥团煮沸。每一锅泥团,都能炼出一块五色彩石。可是,也要剩一些废石碴。女娲把白天剩下的石碴倒在东面,晚上剩下的石碴倒在西面。这些石碴越堆越高,渐渐堆成了两座大山。因为这石碴多孔,又很轻,可以浮在水上,人们就把它叫做浮石。这东面的山,自然就叫做东浮山,西面的山,也就叫西浮山了。 </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出厚十二丈、宽二十四丈的五色巨石。于是,又用了四年的时间,炼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因石是五色的,于是就形成了天上的彩虹、彩霞。可是没有了撑天柱不行呀,女娲想起大鳌的腿很长。于是,就急忙到大海里找大鳌去了。</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走得急,一时忘了盖住喷“三味真火”的宝贝瓶儿。谁知,那火越喷越多,越烧越大。宝贝瓶儿被烧红了,一下就崩成两瓣飞了出去,落在两个山沟里。因为两个山沟里,各有一瓣古代的宝贝瓶儿,人们就把东面沟里的村庄,叫做东古贝,西面沟里的村庄,叫做西古贝。</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打败了大鳌,拿回鳌腿做撑天柱,把五色彩石一块一块顶到天上,渐渐把天补上了。可是补到最后,还差一块五色彩天才能补全。女娲一数,糟了,那五色石少了一块。原来,那宝贝瓶儿崩开的时候,竟把一块五色石崩到天空,落到南京青峰山上摔碎了。南京人就把那些石头叫做雨花石。因为五色彩石落地时发出钟一样的响声,人们就把青峰山叫做钟山。这石头究竟原来有多么大,那就谁也不知道了。反正曹雪芹知道南京有块“补天石”。后来,才写出了《石头记》。</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想再炼一块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可是,盛“三味真火”的宝瓶儿破了,她也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叹了口气。谁知,她叹出的气是蓝色的,把那没补好的天顶遮了起来。看上去,天像是补平了,女娲也就回天宫向玉皇大帝交旨去了。</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东西古贝的人,都说女娲就是在古贝支锅炼石补天的,有东西浮山的浮石为证据。也有的拿胶泥状的洋油干为证据,信不信,当然由你了。</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传说四:</b></font><font color="#167efb">女娲补天中的浮山和冠山。女娲牵着金牛,驮着金磨、金锅,来到浮山炼石补天。白天,金牛拉磨碎石,女娲升火冶炼,辛苦劳累,倒也不觉什么。可是到了晚上,寒风凛冽,雪气袭人,冷得女娲和金牛都不能入睡休息。金牛就给女娲出了个主意,去天上借个行宫下来。于是,女娲和金牛偷偷回到天宫,把王母娘娘的逍遥宫驮了下来。放在平定城西八里路的地方,准备晚上住宿。谁知,那宫一落凡界,金碧辉煌,闪闪发光。女娲怕王母娘娘看见,就摘下自己的翡翠玉冠,吹了口仙气,那冠帽立刻变大,罩在逍遥宫上。晚上,女娲和金牛就住在里面,不冷不热,倒也舒适。白天,女娲和金牛去浮山炼石时,总担心会丢掉王母娘娘的逍遥宫。金牛又出主意让女娲用锁将石门锁上。就这样,女娲白天和金牛去浮山炼石,晚上用钥匙打开锁子,回宫休息。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头上,五色石炼好了。女娲便让金牛驮着金磨先回到行宫。用锁将石门锁好,她便一个人去找“撑天柱”去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她和大鳌搏斗时,将开锁的钥匙掉到海里了。女娲用鳌腿撑住天,准备打开石门上的锁,牵金牛驮行宫回天宫向玉皇大帝交旨。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开锁的钥匙了,只好自己回到天宫去。</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后来,人们才知道那像帽一样的山,就是女娲的翡翠玉冠,于是就把这山取名叫“冠山”。山门就叫“石门口”,门锁就叫“锁簧”了。</font></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女娲补天这个神话的记载与分析</font></b></h1><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补天这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篇》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论衡•谈天篇》载:“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 ;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此久远之文,世间之言也。”</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列子•汤问》:“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晨 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对它进行分析。</font></h3><h3><font color="#167efb">1、在女娲补天神话中,天地之所以遭到毁坏,有两个不同的说法。一是原因不明,似为自然如此。二是人为的,罪魁祸首是与他人争夺帝位的共工氏。两种说法相比,原因不明的神话可能产生在先。共工氏争夺帝位的神话,已是原始社会后期的神话了。</font></h3><h3><font color="#167efb">2、在女娲补天神话的出现,说明在远古时期,远古人类曾认为天是由石头构成的实在物质,不然就不会有补天之说。《论衡•谈天篇》:“天乃玉石之也。天,体也,非气也。”从天而落的陨石,误导了先民的思维,将天看作石头构成的。</font></h3><h3><font color="#167efb">3、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完全是在远古制陶工艺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五色石是彩陶的延伸,补天是制陶工艺较为理想的升华。 </font></h3><h3><font color="#167efb">4、西北高、东南低是中国地理的自然形态,补天神话认为这种状况是“天柱折,地维绝”的原因,已具有解释神话的性质。神话的这个内容应该是较晚出现的。</font></h3><h3><font color="#167efb">5、根据《列子•汤问》的说法,女娲共工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女娲补天与共工头触不周之山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神话,这说明《列子》的记载是有道理的。女娲神话的主要内容除去生殖崇拜以外,是造人和补天、治水。其他内容都是后来衍生的。因而可以肯定地说,女娲神话要比共工神话古老得多。女娲与共工的君臣之争,完全是后人的想象创造,其产生的时代,最早也只能是父系氏族社会。</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补天”神话从整个内容来看,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北方内陆民族的神话色彩。其中,天是由石头构成,用四根柱子撑住。“日月星辰”在西北,“百川水潦”在东南,这些想象,都不是南方或海滨的民族所想象得出的。考古的材料说明,用四根柱子撑住屋顶的帐篷式建筑,是中国北方远古时代的典型建筑。以此可以推测,女娲补天神话是北方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完成的。</font></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女娲补天究竟在哪?</font></b></h1><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补天究竟在哪?据清光绪版《平定州志•山川》中载:“东浮化山,上有女娲炼石补天灶。金志有浮山、浮泺水。”《列子》:“天地,一物也,物有不足,古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缺。”明陆深在《浮山遗灶记》中说:“平定之山以浮名者二,故称东西浮山云。东浮山在城东五十里余,即女娲氏补天之处,其炼石灶尚存。山多产石炭,胜他产,而所产诸色石亦可烧云。” “……东浮山在城东五十里,即女娲补天处,其炼石灶尚存。山多产石炭,胜他产,而所产诸色石亦可烧云。山出浮石,赤色,入水不沉,相传为女娲炼石云。” “……今州居之家复以百千记,岁上元之夕,无论大小,家家置一炉焉!当户,高五六尺许,实以杂石,附以石炭,至夜炼之达旦,火焰焰然,光气上属,天为之赤,至于今不废也,是之谓补天。”</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炼石补天,其言始于《冲虚经》,而《淮南子》详之,盖寓言也。共工氏与祝融氏战不胜,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谓彝伦攸叙也。五色石补天谓五伦,攸叙五事,敬修也。地之形大于月而小于日,有事于补则举全载之。地不足当日之大,何炼浮化山之片石足以补天耶?谬已。或曰太行山,一曰皇母山,亦曰女娲山,崔氏云女娲于此炼石补天,崔氏浑指太行,犹胜于浮化山之说欤!”</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这里所说的东浮化山,位于平定县城东南五十余里,海拔一千二百米,是平定县东南方最高的山峰之一。“南与罗侯、晋盘诸山竞雄,北与青玉峡互亘,西去西浮化山百里相对峙。”因西浮化山早已划出本县,所以平定人俗称“东浮化山”为“浮山”。山上的岩石是一种多孔的海绵状喷出岩,很轻,赤褐色,入水不沉,地质考查为岩浆凝结而成,然民间相传为“女娲炼石补天之遗灶。山顶建有女娲庙,庙内碑刻林立,古色古香,佛像俨然,栩栩如生。”</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清代进士黄汝香撰写的《重修东浮山娲皇庙碑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东浮化山者,地居山右,壤介州东,西与冠山并峙,南视蒙峰尤崇。仰近天日,俯小岑嵚。游览则虽暑弗暑,登临则无风亦风。云腾山而有象,石入水而不沉。所谓天钟灵秀、地踞形胜者也。”</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东浮化山上有人祖殿,因内设女娲塑像,故亦称之为女娲庙或娲皇庙。据清光绪版《平定州志•坛庙》中载:“娲皇庙,东西浮山俱建。此殿究竟创自何代,已无从稽考。”然据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山西通志》载,“娲皇庙在平定州东浮山,未详建自何代,明洪武四年(1371)改称女娲氏之神。”清光绪版《平定州志》又载:“按吕思诚记及东浮山残碣,女娲氏神祭在东浮山”。官居中书左丞的吕思诚是元代泰定二年(1325)进士,毋庸置疑,元代以前即有此庙。又据庙内现存最古的明成化年碑记所载,“自唐及宋碑存可考”,便知此殿之创建当在唐宋之前。而清代光绪年间赐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庶吉士黄汝香,则认为是“汉以后释氏盛行时所增修”。现存清乾隆十五年(1750)碑记中有“钦奉圣旨敕建,龙飞年间……”等字样。“龙飞”为后凉吕光的年号,为公元396年至398年。此殿历史悠久,可见其一斑。</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据娲皇庙中现存大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岁次丁未十月上旬吉时立的《东浮化山重修寿圣寺伏羲娲皇二圣佛殿记》载:“世传鸿蒙之时,洪水为灾,人物几灭。羲娲二圣托迹于此,水灾既去。二圣为开天人物之主,后人建祠祀之。因祠东有隙地,缁衣者流,又建大雄氏殿三楹,赐额曰‘寿圣’。朝暮以祝圣寿,以祈民福,遂有佛民道场僧众世香火。自唐及宋碑存可考。”</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大清乾隆十七年(1752)岁次壬申孟夏吉旦立的《东浮化山寿圣寺妆修庙宇碑记》载:“郡东南有浮化山,相传古女娲炼石补天处也。形势耸翠,树木苍秀,洵为一州胜境。山巅曾构屋三楹,以祀女娲神,春秋两祭,载在祀典。”</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大清道光九年(1829)岁次乙丑秋八月立的《重修东浮化山人祖庙记》载:“东浮山者,州东南胜境也;别乎西浮,曰东也;产石不沉於水,曰浮也;石中空而色赤,俗传女娲氏补天炼石之遗灶也。”</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阳泉煤矿史•阳泉煤矿的起源》中《浮山与阳泉煤》一文说:“明弘治至嘉靖年间,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陆深路经平定,听到关于东浮化山多产石炭,是女娲氏炼石补天遗灶处的传说之后,曾召集当地‘土人’和‘学士大夫’进行了解,他们众口一辞,都说这个传说由来已久。陆深还为此写了《浮山遗灶记》。明嘉靖九年(1530),平定知州在东浮山庙内立碑,碑上全文镌刻了《浮山遗灶记》。”陆深在其所著《河汾燕闲录》中还写道:“石炭即煤也。东北人谓之楂,南人谓之煤,山西人谓之石炭。平定所产尤胜,坚黑而光,极有火力,史称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今其遗灶在平定之浮山,予谓此即后世烧煤之始。”</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其时,平定东浮山是太行山上罕见的火山。地质考查后的《平定县志》早有定论;“东浮山火山,熔渣锥环状,火山颈面积一十四点四平方米。”史前,浮山之地受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影响,岩层受到挤压扩张而产生裂隙和断裂,岩浆便沿着这些脆弱地带喷出,形成了现在的火山锥。在太行山中,像浮山这样爆发力强、溶岩气体多、浮石储量大的火山,是十分罕见的。据专家考证,浮山火山是在一千万年前形成的,人类有历史以来再未爆发,这类火山被称之为死火山。</font></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女娲补天史前的研究与考证</font></b></h1><h3><font color="#167efb"> 某些史前事件,虽以民间传说或神话的形式存在,但却存在着事实依据。黑海的水下考古探测就曾发现《圣经》中记载的“世纪大洪水”的依据。“大禹治水”,虽无准确的文字记载。但这个神话的事实,被普遍认为是古代治理水患的依据。那么,比大禹治水更为古老的一个神话“女娲补天”,是否也存在着这种事实基础呢?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研究员王若柏提出:“女娲补天的神话实际上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一次陨石雨灾害。”王若柏研究员发现,白洋淀流域区的特殊地貌,是全新世中晚期的一次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留下的。</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王若柏说:“近年来,他们在研究白洋淀流域区的历史地貌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向西偏北的方向延伸,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这种碟形洼地是怎么形成的呢?</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王若柏利用近百年前出版的顺直地形图和航空照片等,使用计算机数字技术(DTM)将现代地形和人工地物层层剥去,仅保留原始的自然地貌景象。将这种洼地的复原图与形成年代相近的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陨石撞击坑进行对比后发现,白洋淀地区碟形洼地和其群体是史前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依据地质地貌方法对近代陨石撞击的研究,他们推测,这次撞击发生的地域非常广,从晋北一直到冀中,甚至可能延伸到渤海湾附近。发生的时间大概在史前的某一刻,最有可能是距今四千至五千年之间。</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推测当时的情景是:一颗小型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山西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并在高空爆炸。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落入从晋北到冀中这一广大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陨石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的撞击坑,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多个较大的撞击坑群最终形成了白洋淀。其余的较小者形成了积水洼地,逐渐成为了该地区主要的居民点。部分这种洼地被地表水冲蚀破坏,但是河床间的高地上保留了大量的撞击坑遗迹——“碟形洼地群”。</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分析女娲补天传说的内容,和一次规模巨大的天外来物(陨石雨)的撞击事件极为相似。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是《淮南子》和《览训》。这两部著作中对女娲补天的神话是这样论述的。在远古时候,“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也就是说,“天塌地裂,大火延烧,洪水泛滥,飞禽作孽,走兽横行。”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从而,克服了这一重大的自然灾害。</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文中的精彩描述完全、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那么,“火爁焱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和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的神话,是依据上古时代的传说编撰于东汉年间。冀州当然就应当是古代河北省西部、山西省东部一带。也就是说,这一段描述了灾害平息之后,古代河北省西部、山西省东部一带的景象。</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女娲补天遗迹的地理分布位置,恰恰位于王若柏研究员提出的撞击区的南部和西部附近。天外来物撞击灾害可能形成巨大的破坏,其中重要的是对古气候的影响。王若柏研究员说,第四纪地质学家研究了全新世气候的变化规律,发现有多次重要的降温事件。在距今八千五百至三千年前后全新世的大暖期是新石器古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此期间也是一个气候剧烈波动的时期。其中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一次降温事件,被称为“小冰期”的事件影响巨大。这一时间也是中原文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都十分重视。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等人,使用环境演化高分辨率分析出(十至一百年时间尺度)的方法研究全新世古环境等问题时提出,在距今四千八百至四千二百年间有一次降温事件,事件的结果导致了古文化的变迁。他们认为在蒙、辽、冀、晋地区繁盛的红山文化、突然衰落和小河沿文化发展的低谷可能与这一事件有关。</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王若柏说,近年考古学已有明确的证据,女娲神和女娲补天的神话的遗迹主要存在于山西、河北一带。这些遗迹的地理分布位置,恰恰位于他提出的撞击区的南部和西部附近。这次撞击对应了古气候学家的研究结果——距今四千八百至四千二百年间的降温事件,正是陨石雨的撞击引发了这次降温事件。</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白洋淀地区为什么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留下了一个古文化的空缺区。合理的解释是,这里发生了巨大的灾害。王若柏的研究,不仅在时间上与古环境专家们提出的全新世降温事件一致。而且,地理位置也与历史地理学家提出的河北平原古文化空缺区不谋而合。自然环境对早期人类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各种文化区的分界,往往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界线。但是,他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发现,河北平原的中部,即白洋淀地区既不是山脉纵横,也不是荒漠分布,应当是一个十分适合远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湖塘和洼淀地区。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却留下了一个古文化的空缺区。考古学研究表明,相当于仰韶文化时代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非常缺少。而更晚的龙山文化遗迹几乎是空白。实际上、《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早已经提出:“不论是新石器时代或是商周以至春秋时代,河北平原的中部都存在着一片极为广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也指出:“河北平原是一片榛莾,荒无聚落的景象”。 </font></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研究中华文明夏商周后的证实</font></b></h1><h3><font color="#167efb"> 实际上,有关中华文明夏、商、周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依据历史文献《春秋》和《左传》等编绘的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的形势图,圈出的古文化空缺区,与使用前述历史地貌方法划出的撞击区完全重合,这显然不是偶然的。这一地区,主要是白洋淀流域和向西北和东南延长的范围。说明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开发大大晚于周边地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巨大的灾害造成的地理环境的恶化。甚至更有可能是先民心理的创伤和由此造成的禁忌等等。这次灾害就是陨星雨撞击事件。巨大的撞击灾害来临后,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使当地繁盛的古代文化走向衰退。这一灾害,历经了一代又一代的传说,一个美丽的神文化从此中断。灾害过后的若干年,又逐渐形成了新的神话——“女娲补天”便在河北和山西交界处的太行山中段诞生了。这个地方就是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的浮山。 (11000字)</font></h3><h3> 2008年4月10日~12日于阳泉居上堂</h3> <h3><font color="#167efb">(作者为知青、诗人、作家、地方文史学者、无党派。阳泉市城区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兼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会诗词创作委员会委员、山西当代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曲阜孔子函授大学文史系副教授、《阳钢报》副总编辑、阳泉市诗词曲学会副秘书长兼《阳泉诗词曲》副主编,《阳泉老区建设》执行主编。)</font></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谢谢您的欣赏🌹️🌹️🌹️💐️</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