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青龙桥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l9O8年)秋。当时著名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先生为解决关沟段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创造性地采用了两台机车调头相互推挽的办法,使列车进青龙桥东沟后回头,依山腰作“人”字形,再倒向后折返穿越八达岭隧道,青龙桥站因此而闻名于天下。现在小站已被列为国宝级文物。</h3> <h3>这座车站仍保留着百年前的运营方式,所有列车都要在这里短暂停靠后,经过著名的“人字形铁路”折返继续前行。</h3> <h3>青龙桥车站是目前保护最好的一座百年车站。虽然火车站早已不再办理客运业务,但每天列车仍然不断,S2线的和谐号列车和部分普通列车在这里进行技术性停车(车头变车尾,车尾变车头,从人字形铁轨的另一边折返下山,用延长距离的方法减缓了列车的爬坡坡度)。</h3> 据影友得到的消息今天(2018.4.9)最后一列绿皮火车在此通过,也就是说绿皮火车从此将退出铁路运营的历史,结速了我国火车从蒸汽机车到燃气轮机车的历史,(绿皮火车属于燃气轮机车)现在通通使用的是电力机车。<div>9点45分绿皮机车准点到达车站,进行了车头变车尾,车尾变车头,从人字形铁轨的另一边折返下山,彻底结速了绿皮火车的运营历史。</div><div>我们几位影友有幸拍到了这一历史时刻。</div> <h3>拍完照片在影友的提议下我们几个与车站站长合影留念,(左2站长)然后聊家常,小站有故事,站长更有故事,站长家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小站旁,父亲就是上一任站长,可以说两代人亲眼目睹了小站的新闻轶事,恐怕听两天两夜也听不完。左1专程从东北敢来的在校大学生是一位专门拍火车题材的发烧友,与他聊天更有意思,他得到消息最后一趟绿皮火车几点几分从那儿通过都了如指掌,专门请假来北京拍的。右1也是一位大学生北京语言大学的在校生也是个拍火车题材的发烧友,我旁边穿军大衣的哪位退休之前是一位刑警,这次拍火车就是他邀请我的,是不是都够有故事的啊。</h3><h3>我呢第一次拍火车题材通过美篇讲给大家听也算是个故事吧!哈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