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巴南小学—樵坪山敬恭桑梓研学旅行

宇你相随

<h3>今天我们巴南小学一年级全体师生,走进巴南区樵坪山开展识巴南 爱家乡 亲自然研学旅行</h3> <h3>巴南有著名的茶叶生产制作技艺,巴南茶叶是中国茶叶起源地之一,历史悠久,因特殊收鲜、摊晾、杀青、揉捻、造型、烘干、提香、包装8道采摘制作工艺,巴南茶曾成为中国皇家贡茶。今天我们有幸能见到陈爷爷跟他学习,实在太开心啦!</h3> <h3>陈树福爷爷,巴南茶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h3><h3>60岁,重庆巴南人,一生与茶息息相联,专情于巴茶、专注于制茶</h3><h3>1985年,陈树福进入二圣茶厂(今重茶集团),三十年如一日用心制茶,</h3><h3>在无数个日升月落中练就纯青制茶技艺和清明茶心</h3><h3>2012年,被评为巴南茶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但对他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身外定义,无关其他。</h3> <h3>同学们领装备啦</h3> <h3>走在山林间,感受大自然的怀抱。</h3> <h3>每一片茶叶都是汇聚了天地的精华</h3> <h3>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我们就是隐者。唐庭筠这首诗肯定是写的这里。</h3> <h3>茶叶是要认真挑选的哦。你知道吗?每一片茶叶都是我们的劳动成果。</h3> <h3>听说让茶叶充分吸收阳光会让它的成色更好茶叶</h3> <h3>每一片茶叶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h3> <h3>抓紧空闲时间来了集体合影。哈哈。我们是茶山上的精灵</h3> <h3>采集完明前茶,我们来到茶叶制作工厂,参观学习,亲自动手体验!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如何识别杯中的茶叶好坏。</h3> <h3>老师带我们参观茶叶制作的流程</h3> <h3>老师正在现场制作</h3> <h3>我们亲自动手体验了把刚炒出来的茶叶,进行手工加工揉炼</h3> <h3>只见他手在这高温的锅里,这样反复的翻腾,同时为我们讲解炒茶技术</h3> <h3>陈爷爷告诉我们,首先要把茶叶揉一团,手法一定要轻重轻。</h3> <h3>动手体验了一下,感觉真好,这是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哟。</h3> <h3>脸谱的产生有悠久的历史。脸谱起源于面具,脸谱将图形直接画在脸上,而面具把图形画在或铸在别的东西上面后再戴在脸上。</h3> <h3>看同学们的艺术细胞多么丰富</h3> <h3>我们是中国巴南文化创作小组。现在正在进行大制作,闲人勿扰。</h3> <h3>我们巴南除了茶叶的历史,在巴南小观有一种舞叫竹梆舞。小观梆鼓舞是以&quot;击竹梆&quot;表现的一种在全区广场普及的舞蹈,热情奔放,形式独特。</h3> <h3>巴南区是民间故事、民歌民谣、谚语俗语的蕴藏宝地。有内容丰富的双河口巴文化传说, 30余个品种、上千则故事。讲述了巴民族的产生、发展,有熊祥君等重庆&quot;四大故事大王&quot;之一。有巴渝童谣的代表界石儿歌,共创作儿歌20000多首,多首入选中小学教材,是重庆儿歌创作基地。</h3> <h3>看同学们带着自己亲手画的脸谱,敲打着竹梆,唱起我们巴南民谣小花猫....</h3> <h3>刚开始因为每个同学敲打的节奏不太一致,我们反复的练习。</h3> <h3>竹梆舞太有趣了。</h3> <h3>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的学习巴南每一首经典童谣。</h3> <h3>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h3> <h3>看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认真的在投哟</h3> <h3>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升,专注力,手脚平衡协调的能力。</h3> <h3>通过一天的活动,我们学习了家乡的历史文化,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也为我们家乡有陈爷爷这样的人感到骄傲自豪!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像陈爷爷那样报效祖国,报效家乡。</h3> <h3>朝暾初上 负笈研学</h3><h3>带领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h3><h3>感受中华文化</h3><h3>开发自身潜力</h3><h3>确定自我梦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