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i>生活给你一轮升起的红日,你却在阳光明媚里折腾不止。</i></h5><h5><i><br /></i></h5><h3> 从罗胖的即兴60秒中知道了一个老罗,细究之后才知道两个罗同志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是不断折腾,折腾出来一个世界上的知名创始人,他们的人生理念:生命不息,折腾不止。</h3><h3> 我是人世间渺小的平民,我在阳光明媚的周末总会把厨房折腾的死去活来,总想尝尝油盐酱醋混在一起的味道,总想试试面粉和各种蔬菜会不会发生什么奇怪的反应,总会利用度娘的强大和美食博主的聪慧,可是这样的战斗,都没有造就出一个会做饭的生活厨师。</h3><h3> 还记得少女时代的那些黑暗料理,拔丝红薯成了拔丝焦薯,黑芝麻紫薯饼成了咬不动的铁饼,南瓜米饭的样子很美,米饭却是生的,还有想都不敢想的那个酸酸的猕猴桃豆浆,我的奇葩折腾最终还是成功了不少:香蕉饼,豆腐脆皮饼,蛋包饭,铁板烧豆腐……五花八门的电饼铛里炒爆米花,电饭煲里蒸面包等各种电器都上阵,记忆中可爱的小侄儿们也都是我忠实的粉丝。</h3><h3> 以前只要我有机会做饭,就会抓住机会各种放料,这次放酱油,下道放耗油,这盘少放,下盘多放,还有适量的再来一道,很显然味道也不同,在这里,我是不敢评价味道的。造就了现在的我,少盐多醋。</h3><h3> 折腾完厨房衣柜折腾,把遗忘的衣服拿出来各种剪,满地的衣片、长条,总以为自己是个文艺的女红,可是大多在装的道路上停滞不前,目前能说出口的也就是我的那个特步牌的南瓜收纳盒了。</h3> <h3> 想想小时候的自己,再看到现在这样,那是有一定关系的。脑子里一直有幅画面:一个七八岁的女孩,经常会看到母亲坐在堂屋,两手的虎口间架着一架小飞机似的竹签,还有一条小指上绕一圈,再经过无名指和中指后架在食指上的毛线,在食指的灵活操作下,快速的拖动袋子里的毛线球,最后那些很多个毛线球却织成了一件保暖的毛衣。那时女孩总想要两根那样神奇的工具,也想给自己织个和别人不一样的手提袋,就偷偷的从母亲的半成品中抽出来两根,后来那个所谓的与众不同的袋子貌似没有成功,却成功的遭母亲一次痛骂。如今画面依然清晰,母亲已经多年不碰那几根竹签了,而女孩已经二十又七,依然不知天高地厚的在折腾。</h3> <h3> 岁月对我还算敦厚,让我分秒必争的瞎折腾。</h3><h3> 折腾才是自己的风格,倘若你浪费了阳光,那何来明媚之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