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研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指导者、服务者。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设计、指导能力关乎一个区域学科教研水平。因此,教研员的业务素质至关重要。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小学教研员自加压力,给自己布置"寒假作业":1.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深入学习学科课标及其解读。2.撰写一篇名课赏析。寒假期间每人观看10节名师名课,并写一篇名课赏析。3.精备一节课。4月上旬,面向全县学科教师开示范课。4.思考一道题:学科教研三年规划。</h3> <h3> 4月12日至13日,小学教研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县实验小学如期举行。县教育局朱素恋副局长、庄建华股长,进修学校吴高福校长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并深入课堂听课。农村进城跟岗的教师和城区骨干教师共60多人参加观摩研讨。英语教研员苏艺莲、数学教研员林凤磷和语文教研员陈志卿、黄金城展示了课堂风采。</h3> <h3> 苏艺莲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Unit3 Food PartA,课堂教学遵循"导入→操练→输出"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来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并通过切食物、摘苹果等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给学生设置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落实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尝试运用,并将听说读写融入作业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巩固所学,学有所用。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言,巧妙的设计,活跃的气氛,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h3> <h3> 林凤磷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从学法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前几节课探究运算定律的方法:解决问题→发现等式→提出猜想→举例验证→总结规律→运用归律,引领学生继续用这种方法进入本节课探究的历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比较、推理、抽象、概括等过程,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逐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模型。林老师关注对学生模型思想、符号意识、应用意识的培养,注重知识的融通与延伸,呈现了一节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数学课。</h3> <h3> 黄金城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百泉村》。鉴于文本系"学生自读+课外独立+酌情检查"的独特地位,教材处理时研修团体再三探究,将其界定为"品鉴"课型。课堂教学中,执教者出示"走进名家散文,品味写法之美"学习目标后,以"感受美"开展"美文鉴赏交流会",挖掘"山、泉、村、家"四个章节凸显的写作特色,从"修辞、叠词、动词、儿化"引导学生明确散文从"结构之美、表达之美、情感之美"三方面鉴赏,拓展阅读金波的散文《晚霞》片段,推荐阅读散文集《和树谈心》,最后练笔,习得技法。</h3> <h3> 陈志卿副主任执教的《伯牙绝弦》是一篇荡气回肠,悲壮决绝的千古佳话!老师对文本解读到位,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1.以"知音"为主线,先将课文读"薄",读成一个词"知音";再将课文读"厚",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想象、拓展;最后体验伯牙得知音之喜,失知音之痛。2.这节课深刻践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老师设计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整节课书声朗朗,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到渠成。3.注重创设情境朗读,引导学生读出画面感,读成"电影",通过朗读让相对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最后,在教师的语言和音乐的渲染中,让经典永流传,传诵这个故事!</h3> <h3> 课后,学科教研员组织了互动评议,以四节课为载体,探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听课老师各抒己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理念等领域进行综合评价,适时提出自己的感想与收获。本次教研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激励了更多的学科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升学科教研水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