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在这里启航 ――记余江新教育代表团赴海门跟岗学习

美友25838290

<h3><font color="#ed2308"> 学习篇</font></h3> <h3>  4月11日至4月13日,余江新教育代表团在教体局机关党总支吴丁一书记的带领下,继续赴各培训点学校跟岗培训,全面考察学校的“营造书香校园、“推进每月一事”、“构筑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家校合作共育”等项目,深入了解海门新教育实验成果和学校管理经验。</h3> <h3>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应集中体现办学特色,打造“一校一品”,让文化为学校立魂。</h3> <h3>  海门实验小学的“阳光”教育、德胜小学的“德”文化、三星小学的“秀”文化、三阳小学的“感恩”文化、育才小学的“绿色”文化,加深了老师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这些学校的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活动均围绕自己的主题开展,真正做到了“一校一品”,不可复制。</h3> <h3>  各校校园文化总体感觉舒服、厚重。没有高大上的口号,都是简单的提示语,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丰厚学生的文化素养,东洲小学的书法文化走廊,古典高雅,一个书法走廊就是一部中国书法的历史。“百幅名画”“百首名曲”的介绍让人既长见识,又点缀了校园风景。无论走在哪里,校园干干净净,学生见了老师微笑问好,和他们交谈,都是落落大方,学习习惯非常好,这是学校最美的风景。</h3> <h3>  理想课堂有三重境界:</h3><h3> &nbsp;落实有效的课堂框架</h3><h3> 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h3><h3> 知识与师生生命共鸣</h3><div> </div> <h3>  缔造完美教室应关注到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角落,守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处理好统一与个性的关系。</h3> <h3>  课程方式的变化变革最主要的目的是发展培育孩子的个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中相辅相成。</h3> <h3>  老师们深入学生,深入办公室,深入教研团队,积极学习新教育经验,与学生对话、与同行交流、与校长探讨。</h3> <h3> <font color="#ed2308">交流篇</font></h3> <h3>  4月12日晚,新教育代表团在学习委员张红萍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第二次交流会议,大家思如泉涌,各抒己见。</h3> <h3>  吴小街老师说:“走进校园,看不到一个垃圾桶,第一天听的是一堂口语交际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合作,我们注意到,学生分组交流时,都是井然有序,迅速确定小组的题目,事例和上台分享人员,到最后演示时,学生争着上台展示。从学生演讲效果看,学生个个敢说,能说,会说;简单的一堂课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学生的行为习惯非常好,见人有礼貌,落落大方和客人交流,几乎每个学生的字都写得端正,这给了我们一个提示:新教育不是高大上,而是实实在在的身边事,只要认真做好这些基本的事,日积月累,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r></h3><div> 还要抓好学生的读书问题,选择好书目,为孩子们提供好书,发挥家长的力量,做好读书工作。”</div> <h3>  张红萍老师:海门的新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学校日常工作中去,这是学校师生在一年又一年中积淀下来的,逐渐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应和学校具体情况联系起来。</h3> <h3>  徐海燕老师说:“儿童站在中央”是新教育的宗旨,我们的新教育要考虑是否适合儿童。各校注重挖掘家长的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下午,实验小学特意请来一二年级部分家长,让他们第二天进课堂,教孩子们做游戏。经过了解,学校经常开展“家长进课堂”培训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从效果看,非常好。怎样发挥家长的作用是我们每个人的突破难点。</h3><h3> 邵甜桂老师谈到完美教室时,结合余江六小完美教室开展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把六小完美教室的情况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交流。</h3> <h3>  苏娟萍老师说:“学校让每一个生命绚烂绽放,关注生命,关注成长,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意见。”</h3><div> 听了几堂课,学校都致力于有效学习活动设计,促进学习习惯养成。我们也应该从这方面入手,慢慢来,从最基本的写字教学开始,让学生写好字开始。</div> <h3>  随后,大家踊跃发言,分享感受,提出思考,有的决心让《读、研、思》助力老师过上爱阅读、善反思的生活;有的认为缔造完美教室要有精神追求,要为生命叙事;有的认为要把学校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h3><h3>  与此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h3><div>教育是种慢艺术,要逐步推进才见效;活动课程应系列化、主题化、精致化,校本课程需顶层设计、专家引领,把种子教师、榜样教师推向前台;推进新教育,唤醒教师是第一步,如何消除老师的职业倦怠是当前应解决的问题;新教育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各校要选好种子老师,种子班级,慢慢来,扎实开展好读书活动。……</div><div>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一场激烈的交流都是思维的碰撞,新教育的蓝图已在心中构建。</div> <h3>  最后,吴书记做出总结:</h3><h3> 大家要行动起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收获!现在大家要把这几天跟岗学习的好方法好经验慢慢消化,结合自己学校特点,扎扎实实开展读书活动,认真做好完美教室的布置,先把教室布置好,做到每个班有班名,班歌班徽等,再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把素质较高的家长请到学校来,成立家长委员会。</h3> <h3>  本次新教育代表团的跟岗培训收获满满,大家整装待发,相信在实践的道路上,凭借且行且思,且行且改的奋斗精神,新教育之梦必将成为现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