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其之旅(六)伊士坦布尔 —— 久远的世界之都

简音

<h3>拿破仑曾说:"如果世界只有一个首都,那必是君士坦丁堡。"&nbsp;土耳其之旅,怎能少了伊斯坦布尔?我们的最后一站,自然是要好好领略一下这座底蕴丰厚的城市。</h3> <h3><b>伊斯坦布尔</b>(土耳其语:İstanbul), 又称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译康斯坦丁堡), 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黑海(Black Sea)入口处,<b>地跨欧、亚两洲</b>。其欧洲和亚洲部分为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又名伊斯坦布尔海峡)所隔,而<b>海峡又连接了黑海、马尔马拉海(Marmara Sea)以及爱琴海(</b><b>Aegean Sea) 和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b>。在欧洲部分的南部老城区与北部新城区之间,则隔着景色优美的金角湾(Golden Horn)。全市面积5343平方公里,人口约1400万(至2014年)。</h3> <h3>伊斯坦布尔之所以举世闻名,是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史上兵家常争之地。</h3><h3><br /></h3><h3>公元前658年,伊斯坦布尔始建于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称拜占庭。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别称新罗马。公元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占了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并迁都于此,改称伊斯坦布尔。直到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之后,才迁都安卡拉。作为古代三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具有辉煌而且传奇的历史。</h3> <h3>伊斯坦布尔不仅在地理上横跨欧亚,而且长期作为中东地区的政治、宗教和艺术中心,又是 "丝绸之路" 亚洲部分的终点。故而,兼收并蓄欧、亚、非三洲各民族思想、宗教、文化、艺术之精粹,是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h3> <h3>这里拥有源远流长的名胜古迹,如40多座博物馆、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这些美丽的建筑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生动见证。</h3> <h3>旧城区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集中了著名古迹如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托普卡帕宫等,是我们在伊斯坦布尔观光的第一站。</h3><h3><br /></h3><h3>在附近的中餐厅吃了这次土国之行唯一一顿中餐后,我们就直奔苏丹阿赫迈特广场。</h3> <h3><b>苏丹阿赫迈特广场</b>(Sultanamet)与蓝色清真寺仅一墙之隔,这儿曾是罗马帝国迁都至君士坦丁堡后修建的竞技场,如今只剩三座历经沧桑的纪念碑。 </h3><h3><br /></h3><h3><b>青铜蛇柱</b>(Spiral Column)原是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普拉提亚三脚祭坛,为了庆祝希腊人在波斯战争的普拉提亚战役中战胜了波斯人而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顶端原有三个蛇头支持的金碗,第四次十字军征战期间,金碗被盗,蛇头现已不复存在,仅剩的也就是它的下部"蛇柱"。 </h3> <h3><b>塞奥道西斯"奥拜里斯克"方尖碑</b>(Obelisk of Theodosius)为狄奥多西大帝在公元390年从埃及购买的一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方尖碑,原是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思三世为纪念他的胜利而建造的,曾矗立在卢克索卡纳克神庙门前。狄奥多西大帝将其切割成三块,运回君士坦丁堡,并加装大理石底座。现在所见的碑体是其中顶端的一段,几近3500年仍保存完好。</h3> <h3><b>君士坦丁方尖碑</b>(Column of Constantine) 又称墙柱,是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罗格尼图斯为了纪念他的祖父于公元10世纪建造的,也是唯一一个本地建造的石碑。碑高32米,碑身外原来镶满了镀金青铜浮雕,但后来被拉丁军队洗劫并将其熔化,现仅存核心石柱。</h3> <h3>因蓝色清真寺里正做著礼拜,我们先去了慕名已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了。</h3><h3><b><br /></b></h3><h3><b>圣索菲亚大教堂</b>(Hagia Sophia)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东正教教堂——气势宏伟的长方形砖石建筑,东西长77米,南北长71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为典型的拜占庭建筑。</h3> <h3>据说大教堂初建于公元325年,为了君士坦丁大帝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亚,后受损于战乱。</h3><h3><br /></h3><h3>狄奥多西二世下令兴建第二所教堂,于公元415年落成。532年1月,一场大火烧毁了第二所圣索菲亚大教堂。</h3><h3><br /></h3><h3>公元537年,第三所教堂为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重建,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此后,这个东正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风起云涌的9个世纪。</h3> <h3>踏入大门,即被这座2000多年历史、金碧辉煌的建筑所震撼。据说修建第三所教堂时,拜占庭皇帝动用了帝国各地的物料,如以弗所阿耳忒弥斯神庙的古希腊圆柱、埃及的斑岩、色萨利的绿色大理石、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区的黑石及叙利亚的黄石。</h3> <h3>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也是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作为东正教的中心教堂,圣索菲亚教堂具有特殊的地位。很多中世纪的重要宗教和历史事件,如十字军东征都在此留有印迹......<br /></h3><h3><br /></h3><h3>光彩夺目的华丽穹顶是它的精粹,由两个半球形拱门支撑。巨大的穹顶,直径31米,离地面55米。底部四周有40个大玻璃窗,4座雄伟的拱门。</h3><h3><br /></h3><h3>17世纪时,有人仿效公元前腓尼基人昂蒂帕特提出的"七大奇迹"的说法,提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圣索菲亚大教堂名列其一。<br /></h3> <h3>除各种雕刻之外,大教堂内部装饰也包括有色大理石镶成的马赛克拼图。中世纪时教会内部一直对圣像崇拜有歧义,两派之间长达二百年的斗争使教堂的壁画频受破坏。</h3> <h3>公元1453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入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正式宣告结束,君士坦丁堡改称伊斯坦布尔。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在教堂外修建了4座宣礼塔,将这座千年历史的东正教大教堂改为清真寺,改称阿雅索菲亚清真寺。</h3> <h3>除了强化加固年代久远的拜占庭建筑结构外,历代苏丹还加建了一系列内外建筑,如苏丹楼座等。巨大的圆框雕饰被加挂在圆柱上,刻有阿拉、先知穆罕默德、四大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及穆罕默德两位孙儿(哈桑、侯赛因)的名字。</h3><h3><br /></h3><h3>如此这般,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像、圣物仿佛是和谐共存于此了。</h3> <h3>此外,公元1577年,在大教堂的东南方又建了塞利姆二世的陵墓。1600年,穆拉德三世及穆罕默德三世的陵墓建在塞利姆二世陵墓旁。1739年,加建一所伊斯兰学校、一所施食处及一所图书馆,1740年,加建洗礼用的喷泉。1850年,加建一个拜占庭复兴建筑风格的长廊,连接清真寺后方的皇室楼阁。这儿因此变成建筑群。</h3><h3><br /></h3><h3>从这往北穿过绿地不远处便是托普卡帕宫。</h3> <h3>1935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这里改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如今,博物馆接待著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方游客。</h3> <h3>发现土耳其人和国人一样:非常喜欢自拍😄,且自拍杆十分流行,随处有售,约十元土耳其里拉。</h3><h3><br /></h3><h3>瞧这哥们,咋一看,像不像拿著长戟的奥斯曼勇士?可如今在这儿,和全身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娇小太太,也是太爱自拍哈!</h3> <h3>从这望过去,可以看到南面不远处的蓝色清真寺。<br /></h3> <h3>天真烂漫的孩童站在千年大理石柱一角。</h3><h3><br /></h3><h3>嗯,人在历史长河中的真是渺小......</h3> <h3>从圣苏菲亚大教堂出来向南不到百米,经过一座红色圆顶的房子,便是<b>圣索菲亚许蕾姆苏丹公共浴室</b>(Ayasofa Hürrem Sultan Hamami),建于1556年。据说,当初是为了纪念苏丹的妻子罗克塞拉娜而建,设计者是奥斯曼帝国时期最偉大的建筑师米马尔·南希。现在仍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听说是可以体验正宗的土耳其浴哦。(有关土耳其浴祥解,请见前篇 "传说中的棉花堡"哈)。<br /></h3> <h3>再往南走50米左右,就是闻名遐迩的<b>蓝色清真寺</b>(Blue Mosque),又称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h3><h3><br /></h3><h3>17世纪初由伊斯兰知名古典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Mehmet Aga)设计建造,因清真寺内四周墙壁镶嵌着两万多块蓝色依兹尼克瓷砖,使得大厅里光线显得格外柔和、静谧,故名"蓝色清真寺"。</h3> <h3>据说,14岁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命令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Mehmet Aga)在原来的阿伊舍苏丹的王宫上修建一座能与圣索菲亚大教堂毗美的清真寺,以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h3><h3><br /></h3><h3>1617年,蓝色清真寺完工。里面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结构严谨,外观造型独特,400年间历经数次大地震安然无恙。</h3> <h3>蓝色清真寺为拜占庭的希腊文化和奥斯曼的突厥伊斯兰教文化相结合的辉煌建筑艺术杰作。它具有拜占庭风格的圆顶建筑,而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一般清真寺都只有四根宣礼塔,相传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蓝色清真寺被誉为世界十大奇景之一。</h3> <h3>主殿是由层次分明、大小不一的大圆顶组成。</h3> <h3>寺院共有8个入口,方便熙熙攘攘的人流出入。</h3> <h3>走进内庭,正对著一排相连拱门,拱顶著30个圆顶。内庭的中心是洗礼喷水池。</h3> <h3>蓝色清真寺里,印象最深的是巨大的穹顶之下垂著大型吊灯,几百年前应该是烛光闪烁吧?一些伊斯兰教徒正在中厅祷告。寺内有260扇窗户,独特华美的依兹尼克瓷砖和彩色玻璃,给人一种神秘、肃穆的感觉。</h3> <h3>离开清真寺时,回首望见它被包围在一片树木中,6个高高耸立的尖塔分对称地立于长方形寺院的四角和中腰,白色的建筑与周围的绿植、飞翔的白鸽构成一幅十分好看的风景。</h3> <h3>来土国之前,听说这里不很安全。老实说,心里还是有些惴测不安的。但此时广场上老人、小孩、推著童车的年轻夫妇、小食摊,还有白鸽,眼前的一切都显得这么祥和...... 和平真好!</h3> <h3><b>地下水宫</b>(Basilica Cistern)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西侧,曾是拜占庭到奥斯曼帝国时期皇宫的地下蓄水池。可储水10万吨。这可是因大家要求,临时增加的景点。</h3><h3><br /></h3><h3>里面336根高9米的粗大科林斯式石柱支撑着巨大的砖制拱顶。这些石柱据说是从各地的希腊神庙运来的。柱下伫立着一排昏暗的射灯,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幽远、神秘而朦胧的氛围。听说好莱坞电影《007大破天幕危机》和成龙的《特务迷城》都曾在地下水宫取景。里面不少是慕名而来的影迷吧。</h3> <h3>最特别之处是西北侧矗立著的由两根倒置的美杜莎头像支撑的柱子,吸引着众多游人驻足。围绕这个,又有许多版本的蛇发女巫美杜莎的凄美故事。导游三毛笑说,也有可能当时建造地宫时恰好短了一截石柱,而这个美杜莎头像恰好相配吧。不少历史中的偶然事件,经大众口口相传在后世往往会演变成传奇轶事,不是嘛?😄</h3> <h3>从圣索非亚大教堂向北穿过麦斯大道(现今的迪旺街,议会街)就是托普卡帕宫。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大臣们每天清晨在大教堂做完早祷后,便会从这进入托普卡帕宫觐见苏丹,参与议会讨论。类似俺们中国古代的早朝吧。</h3> <h3><b>托普卡珀宫 </b>(Topkapı Sarayı)建于1478年,又称为旧皇宫,由征服拜占庭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动工修建。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官邸及主要居所。奥斯曼帝国灭亡后,托普卡帕宫于1924年变为博物馆。</h3><h3><br /></h3><h3>托普卡帕宫是奥斯曼建筑的代表作,更是全世界最大的考古博物馆之一,藏品涵盖了五千年历史,包含大量磁器、盔甲兵器、宗教圣物、伊斯兰的书法原稿、壁画以及奥斯曼的缩画、珠宝宝物等。</h3> <h3>穆罕默德二世,也称为"征服者"(土耳其语:Fatih Sultan Mehmet),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七代君主,奥斯曼帝国苏丹(1444-1446年,1451-1481年)。</h3><h3><br /></h3><h3>1453年,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率领20万人的军队攻占了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并迁都伊斯坦布尔。之后,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征服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黑塞哥维那和摩里亚(伯罗奔尼撒半岛)。在威尼斯-土耳其战争中,夺取爱琴海大部分岛屿,并一度攻抵威尼斯近郊。向东先后征服小亚细亚的詹达尔奥卢公国、特拉布松帝国、卡拉曼公国及黑海北岸的克里木汗国,把东部疆界扩至幼发拉底河,创建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如此霸主,不料却在1481年准备出征罗得岛时被长子毒死。</h3> <h3>许多史学家称穆罕默德二世才是奥斯曼帝国真正的创建者,为后来的苏里曼大帝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3><h3><br /></h3><h3>在以最尚武好战著称的同时,他重视文化教育,曾颁布帝国最早的法典,并精通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可以使用流利的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斯拉夫语、希伯来语、波斯语、拉丁语、阿拉伯语八种语言。攻下君士坦丁堡后,他忒自怀着一种人生无常的凄凉之意当众背诵了一段波斯诗歌:"蜘蛛在帝国的宫殿里织下它的丝网,猫头鹰却已在阿弗拉希阿卜的塔上唱完了夜歌"。</h3> <h3>据说穆罕默德二世制定了当时的皇宫基础设计,他以萨拉基里奥角的最高点作为私人宫殿,其他的建筑则围绕着皇宫的核心往低处伸延到博斯普鲁斯海峡。整个皇宫都被高墙包围。</h3><h3><br /></h3><h3>在萨拉基里奥角,可以俯瞰金角湾及马尔马拉海。身在镶嵌着精美的蓝色砖瓦托普卡帕宫的美丽亭台楼阁上,可以从欧洲大陆眺望对岸的亚洲大陆。</h3> <h3>穿过一片林荫大道,即达帝王之门又称作苏丹之门。顶部刻有金箔的奥斯曼文字,包含苏丹的图拉及古兰经的经文。据说是穆罕默德二世及阿布杜勒阿齐兹的图拉。</h3><h3><br /></h3><h3>进门后,便是奥斯曼苏丹的皇宫第一庭院。整个皇宫的形状呈矩形,主要分为四个庭院及后宫,主轴由南至北。</h3> <h3>参观时,发现各个宫殿在结构风格上看似各异。后来才知托普卡帕宫经过多个世纪各个苏丹的改建和扩展,已成为一个博大的、并不统一的综合体。</h3><h3><br /></h3><h3>1574年,一场大火摧毁了御膳房。苏丹塞利姆二世委任著名伊斯兰古典建筑师锡南重建被毁的部分,并扩建了后宫、浴堂、私人宫殿以及海岸上的亭台楼阁。到十六世纪末,当时的托普卡帕宫已具现今面目。</h3> <h3>第二庭院最重要的有宫廷御膳房。现时御膳房除了展示厨具外,还会展示土耳其历史上许多珍贵文物和贡品,包括一些古时商旅经海路或丝绸之路运送的中国及远东地区的瓷器。</h3> <h3>据说这里收藏着1万多件价值不菲的中国、日本及土耳其瓷器。其中的中国瓷器可追溯到晚宋、元朝、明朝及清朝。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是收藏了最多十四世纪龙泉青瓷的博物馆之一,元朝和明朝的瓷器珍藏多达三千件,尤其以元青花最为名贵,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德累斯顿艺术博物馆,为世界第三位。</h3> <h3>此外,主要建筑还有帝国议会厅、帝国宝库等。</h3><h3><br /></h3><h3>帝国宝库现今成为展示武器及装甲的场所,收藏了遗留在皇宫内的兵器,是世界上伊斯兰兵器收藏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涵盖了由七世纪至二十世纪约一千三百年间的奥斯曼和被征服者的兵器。里面林林总总的冷兵器让人联想到武侠小说和电影中的中世纪侠客骑士......</h3> <h3>吉兆之门之后便是第三庭院,又称为内宫,是托普卡帕宫的心脏地带。这里是一个翠绿的庭园,散布著私人宫殿、宝库。觐见大殿位于吉兆之门后方,遮挡着第三庭院。</h3><h3><br /></h3><h3>里面的帝国宝库是收藏工艺品、珠宝、传家之宝及钱财的地方。私人宫殿现今收藏了许多重要的宗教遗物,如先知穆罕默德的斗篷及他的剑、一颗牙齿、一根胡须、马刀、一封亲笔信及其他文物。其他的宗教相关物件也在这里展示,如首四任哈里发的剑、摩西之杖、约瑟的头巾及穆罕默德女儿的地毯等。</h3> <h3>当时的人们以庭院为中心生活。建筑物都围着庭院,门窗都向着庭院,在夏季时能吹到金角湾清凉的海风。</h3> <h3>托普卡帕宫内最深处的庭院(第四庭院)及后宫曾是苏丹及其家人的私人空间。据说是一个由许多房间和走廊组成的迷宫,妃嫔和皇子公主们就生活在这里。苏丹可以娶四位妻子,但妃嫔想要多少都可以。</h3><h3><br /></h3><h3>可惜我们时间有限,这次无法一窥。</h3> <h3>从托普卡珀宫出来,一条黄狗懒懒地躺在路中。我们也似乎对这个见证了二千多年风起云涌传奇历史的广场和周围建筑有了一丝特殊的感觉。</h3> <h3>老城区的古老<b>大巴扎</b>,创建于1461年,占地达3万平方米。8面开门,内有4000多家店铺。这里每天车水马龙,人如潮涌。据说,如果没到过这里,就不能够说你来过伊斯坦布尔。</h3> <h3>这里售卖的无非是:茶具、香料、天眼石挂件、瓷器、地毯、服饰围巾、金银小首饰、灯具、纸艺和其他土耳其特产。东西比其他地方便宜,但关键是要会讨价还价。</h3> <h3>若是在里面转晕了,你可在这间古老的咖啡厅里坐坐,看看店里天花板上吊著的的古老救火装置和店外人来人往的帅哥美女。</h3> <h3>墙上的画像不像骑著毛驴的胖阿凡提?其实,他就是阿凡提的原形,纳斯勒丁·霍加 (Nasr alDin Khujah,1208~1284) ,生于土耳其西南部锡夫里希萨尔城附近的霍尔托村,是13世纪阿克谢希尔(Aksehir)地区的传奇幽默大师。约在18世纪,纳斯勒丁的笑话传入中国新疆地区。<br /></h3> <h3><b>另</b>一"拨草"族必去的地方是位于金角湾加拉塔大桥南侧的香料市场,也叫埃及市场,是伊斯坦布尔最大、最古老的香料市场,建于17世纪60年代。</h3> <h3>市场有多个出入口,上百家店铺,各式各样的土耳其调料和天然食材、药材。</h3> <h3>这儿除了种类繁多的香料,也出售货品齐全的旅游纪念品,和大巴扎卖的东西大同小异,但更为便宜些。当然,必需花时间细心选购和砍价。&nbsp;</h3><h3><br /></h3><h3>这儿可以淘淘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玫瑰水、天然橄榄皂、天然海绵、土耳其红茶、坚果、干果等。</h3> <h3>除了各种烤肉、红茶,土国人还非常喜欢各种甜食:糖果类、糕点类、干果类,等等。</h3> <h3>街上最多的也是甜食店。</h3> <h3>欧洲新城区的观光当然少不了<b>多尔玛巴赫切宫 </b>(Dolmbahce Caddesi) ,也称新皇宫,建于19世纪中叶,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新城区的沿岸上。宫殿建筑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绵延600米,建筑精美,高大宽广,气势恢弘,彰显著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h3> <h3>结构与建筑上,新皇宫更多运用了西方风格与土耳其元素相结合。内部则广泛运用了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h3> <h3>新皇宫拥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厅室,犹如迷宫,以精湛的雕刻和华丽的壁画、吊灯和装饰品著称。其中最大的厅堂由56根圆柱支撑,吊着一个重达4.5吨、由750颗灯珠晶体构成的巨大枝形水晶吊灯,据说是维多利亚女王送给苏丹的礼物。电影 "泰塔尼克号" 曾在此取景。</h3><h3><br /></h3><h3>可惜里面严禁拍照,只能匆匆一览。</h3> <h3><b>锡凯尔火车站,</b>建于1890年。车站大门左右长条的红砖和彩色玻璃标志著这座具有土耳其新艺术派风格的建筑。</h3><h3><br /></h3><h3>巧合的是,我们来土耳其的飞机上,恰好在播好莱坞新版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是根据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锡凯尔火车站就是因此而享负盛名的巴黎始发的"东方快车号"的欧洲终点站。同时又是"巴格达铁路"的起点。电影中大侦探波洛初会东方快车众位特殊旅客的站台就是这儿。</h3> <h3>车站大厅现已改为饭店。我们在里面用午餐时,是唯一的一组客人。食物虽没啥特别,但好在可以观赏一下墙上贴著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及《东方快车谋杀案》照片,也算是应景的主题餐厅吧。</h3> <h3><b>贝塔克西姆广场 </b>(Taksim Square),是欧洲新城区的中心和制高点之一。广场上矗立着独立纪念碑,纪念共和国的创建者、土耳其国父凯莫尔。广场上也有许多鸽子。</h3><h3><br /></h3><h3>塔克西姆广场是举行政治活动、游行、新年庆祝活动和其他公众活动的集会地点。这里是土耳其球迷心中的圣地。每当土耳其国家队参赛,这里便有上万名球迷在塔克西姆广场狂欢庆祝。</h3> <h3>独立大街 - 杜乃尔怀旧电车线也始于塔克西姆广场。这个怀旧电车(1875年),是世界上历史第二悠久的地铁线,仅次于伦敦地铁。独立大街的另一端是加拉塔。</h3> <h3>独立大街是伊斯坦布尔最热闹的现代商业街,也是伊斯坦布尔的名品街。这家1864年老字号的糖果店非常有名,吸引了众多游客特地来买糖果伴手礼。</h3> <h3>伊斯坦布尔老城一瞥</h3> <h3>伊斯坦布尔老城一瞥</h3> <h3>雨天的伊斯兰新娘,看到我们,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h3> <h3>灯火阑珊的老城餐馆街</h3> <h3><b>加拉塔大桥</b>(Galata Bridge)被视作是伊斯坦布尔的代表建筑之一,横跨金角湾,连接著欧洲新城区与旧城区。160年前这座桥是城市的生命线,起初是由木头建造,后来由石头再转变为混凝土,共484米,是座可折叠的桥。</h3><h3><br /></h3><h3>南岸渡口可以坐游轮,一览金角湾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的风光。从这也可看到北岸最高处的加拉塔。</h3> <h3>当然,来伊斯坦布尔一游,一定不会错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乘船游览。往返共九十分钟,15土耳其里拉。</h3><h3><br /></h3><h3>游轮行进时惊起上百只海鸥,你可以在船上一边惬意地品著土耳其红茶,一边欣赏著窗外沿岸美景。</h3> <h3>伊斯坦布尔另一座重要的桥是<b>欧亚大桥</b>(又叫<b>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b>),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连接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大桥的正中有一道白线,白线以东是亚洲,白线以西是欧洲。</h3> <h3><b>加拉塔 </b>(Galata Tower)是一座中世纪石塔,塔高9层、66.9米。中世纪的热那亚人称之为基督塔,修建当时是最高的建筑物。目前依然可以俯瞰整个金角湾以北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景色。</h3><h3><br /></h3><h3>感谢美女领队Linko分享, 非常喜欢这几张在加拉塔拍的美照,让我如临其境。</h3> <h3>望著灯火阑珊下的伊斯坦布尔,星星点点、丘峦起伏的天际线,你会深深折服于这座城市的不凡和美丽,也会理解许多世纪前,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拿破仑为什么都会将这儿视为世界之都。几代帝国英雄霸主,白驹过隙,只有这座城市的传奇仍会继续......</h3> <h3>忽然懂了为什么有这么多以伊斯坦布尔为名的中外曲子...... </h3><h3><br /></h3><h3>想起周杰伦的"伊斯坦堡",虽说旋律不是最搭,但徐若瑄的这几句词却恰好是我的心情:</h3><h3><br /></h3><h3>走过了好多地方</h3><h3>我来到伊斯坦堡</h3><h3>就象是童话故事</h3><h3>有教堂有城堡</h3><h3>每天忙碌地寻找</h3><h3>倒底什么我想要</h3><h3>......</h3><h3><br /></h3><h3>(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