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眼睛看日本(4)之“奈良篇”

旭日腾骢

<h1><b>二、奈良(Nara-ken)古老文化之都</b></h1> <h1>  奈良古称大和,位于纪伊半岛奈良盆地中央,是日本历史、文化的发祥地。</h1> <h1>  我对奈良和京都的一份特殊情结,来自家父43年前的访日之旅。<br>  1975年结束文革动乱后,中国政府首次派出“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访问日本,父亲率团出访並参加了全部考察、学习、交流活动。<br>  此行最令他兴奋的,莫过于参访奈良和京都古城。他带回的大量照片和资料,让我印象极深。<br>  父亲酷爱唐文化,他不止一次感慨“唐都虽为西安,建筑遗迹却几无可寻,想看过往长安,只能去京都和奈良了”。此话犹在耳旁。</h1> <h1><b>1、古城千年如梦的歌</b><br>  奈良作为日本最古老文化城市,拥有数十座古寺、神社,享有“寺社之都”美称。那些精美古老的建筑,仿佛穿越历史的老翁,日夜低吟着千年如梦的歌。<br> 奈良名胜古迹甚多,最著名的有:“平城京遗址”、“皇陵”、“东大寺”、“唐昭提寺”、“药师寺”、“兴福寺”、"大安寺"、"法隆寺"、"正仓院"、"春日神社"、"元兴寺"、"西大寺"、"手向山八幡神宫"、"奈良公园"……。</h1><h1> 一座城市中,拥有如此众多的古建筑遗存实属罕见。它们延绵了时光的记忆,吸引着日本和世界各地访客目光。只可怜我们蜻蜓点水游奈良,仅能选择其中之一“大东寺”。早年记忆中的那些绵色斑斓的奈良,也只能草草作“精神杂烩”如下。</h1> <h1>  奈良西接大阪府,北连京都府,位于三角区东南端,面积0.37万平方公里,其中77%为山地,森林覆盖率达60%。奈良农耕面积狭小,人口集中在奈良盆地及其周边地区。<br>  奈良是日本人工林高产区,木材及纤维制造业、畜牧业发达。2015年被联合国授予“东亚文化之都”称号。</h1> <h1>  平成京遗址: 位于奈良市西北,曾作过日本近百年的国都。公元710年,日本遣唐使回国后,仿照唐长安按1/4比例规划修建了平城京。784年,天皇迁都京都后,这里毁于战火沦为农田。目前遗址正在发掘保护中,它是日本第一项获批的世界文化遗产。<br> 平成京呈长方形,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8公里。与唐长安相仿,平成京长、宽方向,每隔400米均有大路贯通,纵横将城区分为若干方块,形成整齐的棋盘布局。城北正中是平成宫,为天皇朝政、起居之所。平成宫设太极殿、朝堂、朝集殿等,都极似唐朝长安。</h1> <h1>  唐昭提寺:是中国唐代高僧鉴真于759年所建。寺庙规模不大,名气却很大,皆缘于鉴真大师在日本佛教史中的特殊地位。</h1><h1> 除他是汉传佛教律宗在日本开坛祖师外,还因他10年间6次东渡日本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日本人,並成为世代相传的美谈。鉴真坐像供奉于御影堂中,被日本尊为千年国宝。</h1> <h1>  唐昭堤寺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称汉传佛教律宗两大道场。在日本佛教界享有极高声望</h1><h1><br></h1> <h1>  药师寺:建于公元680年。天武天皇为祈祷皇后早日恢复健康,在飞鸟地区修建了此寺。</h1><h1>  寺内供奉的主尊是“药师琉璃光佛”,又称药师佛。相传药师佛主管扶正祛邪,医治百病,因此深得日本人敬仰。历史上,药师寺曾多次遭到严重损毁,现在寺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是1971年重修的。</h1><h1>  药师寺“大雄宝殿”,是日本现存唯一的四重歇山顶仿唐皇家建筑,造型灵秀而隽拨。</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5;">  长谷寺:建于公元824年,由日本真言宗弘法大师所建。寺内看点,为一尊用水晶作成眼睛的日本最古老佛像。寺内栽种着7000株从中国引种的牡丹花,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鲜花盛开时,大批游客便会蜂拥而至。</span><b> </b></h1> <h1>  西大寺:建于公元765年,因位于平城京西侧,与东大寺隔城相望而得名。西大寺内最有名的活动,是一年一度的“大碗茶节”,许多人甚至年年都会专门赶来捧场。</h1> <h1>  宝山寺:建于海拔642米的生驹山上。寺院依山起势、殿宇嵯峨,天成几多雄姿伟岸;森木掩映、堂转廊迴,更添几分灵秀婀娜。</h1> <h1>  宝山寺内供奉的本尊为“不动明王”又称不动菩萨。所谓“不动”是指慈悲心坚固,“明”乃智慧光明,“王”为驾驭一切之人。<br>  “不动明王”为汉传佛教密宗中八大明王之首。具有困难时,不为之动摇和平灾扫障能力,不动明王的法像为愤怒像,以使侵扰众生之邪魔畏惧而远离,使众生于修行路上不动摇而自持。此寺当为密宗道场无疑!<span style="color: inherit; line-height: 1.5;">  </span></h1> <h1><b>2、游华严古剎——“东大寺”</b> <br> “东大寺”是我游历过佛教寺庙中最令人为之振奋者之一,也是追朔我国唐代文化堪称精典的“实体模型”之一,还是感知日本佛教文化延革及其民族化进程的窗口之一。 </h1> <h1>  据说“东大寺”里有全世界规模最大全木结构建筑;有寺院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园林;更有中国经典古建结构在日本传承千年的实证。非常令人期待。</h1> <h1>  “东大寺” 始建于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元40年),是专为安放卢舍那大佛而建。1180~1567年,“东大寺”的“大佛殿”曾两次毁于战火,卢舍那佛像亦遭损毁。<br>  1709年,“大佛殿”和卢舍那佛像最后一次被修复,但大佛殿的尺寸却缩小到了仅为原作的2/3。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佛殿与佛像了。</h1> <h1>  卢舍那何许人也?于洛阳“白马寺” 中,我也曾向僧人发过此问。“佛祖有法、报、化三相,毗卢庶那(梵语:大日如来)佛是法身,卢舍那(梵语:光明普照)佛是报身,释迦牟尼(梵语:释迦族圣人)佛则是化身”。<br>  在佛教信众心目中,卢舍那佛从来都被当成佛祖真理与智慧化身而受到顶礼膜拜。</h1> <h1>  “东大寺”位于“奈良公园”之中,是奈良人气最旺的景点,素有“奈良名片”的美誉。无论冬夏,这里永远挤满旅行团和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学生。<br>  奈良公园”创立于1888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公园之一。公园佔地8平方公里,“国立博物馆”、“春日大社”、“若草山”等众多名胜古迹均在其中。</h1> <h1> “奈良公园”里山水相依、綠草如茵,花开四季、古木成林,鸟兽成群、自由其中。在这里,历史与现在、文化与自然、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完美结合。</h1> <h1>  自停车场前往“东大寺”,要经过一条L形园中大道,路上最抢眼的景观莫过于可爱的梅花鹿。这些机警的灵兽长年与人为伴,己变得宠物般乖巧。它们早早等在了路旁,准备享用游人带来的美味早餐(园内售出特制饼干)。<br>  传说,当年神武天皇(日本人尊为国父)率子民到奈良建国时,骑的便是白鹿,故日本人将鹿视为神兽。如今公园放养的鹿己近3000只,每年接待着1300万来自世界各地游客。</h1> <h1>  许多日本人都说,神武天皇就是当年秦始皇使之东渡觅寻仙药的徐福,传说竟也被他们演义得如此绘声绘色。由于神武之前的日本历史混沌不堪,史书所载的尽是些胡编乱造的神话。此论一出,即得众多日本专家学者的认同。<br>  最早提出日本开国神武天皇为中国人的,竟是清同治年间驻日使馆的书记官黄遵宪。其所著《日本国志》提出: “至徐福之事……今纪伊国有徐福祠,熊野山有徐福墓,其明证也。日本传国重器三,曰剑、曰镜、曰玺,皆秦制也。君曰尊,臣曰命,曰大夫、曰将军,又周秦语也。自称神国,立教首重敬神;国之大事,莫先于祭;有罪则诵禊词以自洗濯,又方士之术也。崇神立国,始有规模,计徐福东渡已及百年矣,当时主政者,非其子孙殆其党徒欤?至日本称神武开国基,盖当周末,然考神武至崇神,中更九代,无事足记,或者神武亦追王之辞乎?”<br>  此言一开,日本朝野沸腾。徐福考古、研究成了时尚,《神武天皇—徐福传说之谜)等著作充斥街头。徐福即神武天皇的观点,也得到昭和天皇胞弟三笠宫认可。他在香港徐福会成立贺词中竟动情欢呼:“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h1> <h1>  天下着濛濛细雨,空气中弥漫着树木花草的清香。且看且行间,道路在尽头折向了北方。向北远眺而去,一座三斗拱、二重檐、三开门,40米高的巨大门楼迎面扑来,不禁教人一振。据说这就是东大寺的“南门”。</h1> <h1>  近前仰望,重檐间一方匾额上“大华严寺”四个刚劲楷书跃然眼前。按规制此处当为“东大寺”山门无疑。<br>  “东大寺”又称“大华严寺”,是汉传佛教华严宗在日本的大本山(祖庭),距今已有1266年历史。 1998年“东大寺”作为奈良的历史遗迹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br>  如此巨大奢华的山门实属罕见,山门尚且如此,寺内殿堂又该如何恢弘才能吼得住它呢?我们充滿了期待。<br></h1><h1><br></h1> <h1>  穿过山门一路向北,来到一处独立院落前,此处就是“东大寺”的核心——“大佛殿”之所在了。</h1> <h1>  导游分发了门票,人们从检票囗鱼贯而入。这里是我们来到日本唯一需要买票进入的旅游景点,成人(含中学生)500日元,学生(小学生)300日元。</h1> <h1>  院落中央仅有一幢建筑——“大佛殿”,尽管在图片和资料中早已熟悉了它,但真正站在这宏伟殿堂前时,我依然难掩兴奋之情。<br>  冒着雨,缓缓向它走去。说实话,此时的我竟不觉身处日本,心中充滿重回大唐的豪迈。屋脊上的金色鸱尾、尊贵的五脊庑殿顶、宽大的双重飞檐、柱头上精致的斗拱,无不深刻着大唐筑构法的印记。</h1> <h1>  东大寺“大佛殿”是世界现存最大木结构建筑。殿宽57.01米,深50.48米,高48.74米,殿内安放着15米高的卢舍那佛像。<br>  “大佛殿”始建于公元752年,距今己有1266年历史。尽管师从大唐,但国内却永远找不到如此规模的唐代建筑了。心中难免五味杂陈的感叹。</h1> <h1>  殿前正中,立着一尊类似八角灯柱之类精美铜雕工艺品,不知派何用场?细观其上,八面体上对称分布了四付活动门,八角卷蓆盖顶与活动门间尚有四条矩形气窗,按结构估计该是个熏香炉吧?<br>  听说这也是件日本国宝,我呵呵了。毕竟只有千把来年的文字记载史,许多东西还是学人家的。所有够能证明曾经文明的东西,当然都是国宝了。</h1> <h1>  大殿木结构主体之下,是由巨石围成高达2.7米的基台,南侧有九级台阶直达基台之上。<br>  不知为何每级台阶高达30公分?让人登爬姿态实难优雅。相对人体工程学中,单级台阶不宜高过15公分的规定,这些台阶无疑太高了。真不知当年老迈僧侣佛事如何爬得上去?<br>  也许这九级台阶,是为契合汉传佛教中 “天地至数,始于一而止于九焉”,以九为尊的传统吧?否则自古至今人们便不会以“九”表示多、高、远了。例如“九牛”、“九宵”、“九转”云云。</h1> <h1>  基台之上,两侧各有一具巨大香炉,香炉柱脚为三尊鬼形力士,倒也生动谐趣。香炉早己禁用有年,显然是为了防火安全。</h1> <h1>   跨入大殿之中,迎面便是那尊久仰的青铜卢舍那佛。与外形高大的佛殿相比,大佛远没有我想象的那般伟岸,多少令人有些失望。但佛像的面容、装束、仪态,却让我有了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卢舍那佛与国內众多寺庙中的佛祖形象如出一辙。<br>  大佛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右手掌心朝前表示赋于人力量,左手掌心向上表示满足人愿望。据说,大佛主体虽经多数次修复,但莲花座和双足部分仍保持原貌。<br>  大佛为世界最大铜造像之一,高14.8米、重380吨。大佛自公元743年起铸,至“开光”面众历时9年,先后有260万人参与了工程。</h1> <h1>  大佛右侧为“虚空藏菩萨”的铸铜坐像。汉传佛教之大乘教中,“虚空藏菩萨”为佛祖身边八大菩萨之一,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供奉于此,侧映了千年前日本人的崇拜价值取向。</h1> <h1>  大佛左侧,是一尊“如意轮观音菩萨”铸铜坐像。<br>  “如意轮观音”为观音菩萨的报身相,即我们俗称的真身相。日本人供奉他,除因其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更因他有求必应、善小必为的工作作风深得民心吧。<br>  “大佛殿”后墙两角,还供奉着二尊高大威武的”天王”塑像。左侧为“广目天王”,右侧为“多闻天王”。他们都是汉传佛教大乘教中的天王,如来座下的四大高手之一。他们神秘低调,却都是拥有超级管理能力的实力派大神。佛界四大部洲,皆由他们分管,相当于各为一部洲的“扛把子”。<br>  吳承恩《西游记》中,却将他们弄去给玉皇大帝当了看门保安,而且被猴子百般羞辱狂虐,出尽洋相。也许因为換了场子,水土不服了吧?</h1> <h1>  位于大殿西北角的“广目天王”,是汉传大乘教中四天王天之一,分管西部世界,能以清净法眼观察护持三千大千世界,故得此圣名。<br>  广目天王在中国寺庙中通常身为红色,穿甲胄。手握一条螭龙。而“大佛殿”中,此君却手持一管毛笔,另一手握何物更猜不透了。</h1> <h1>  位于大殿东北角的是“多闻天王”汉传大乘教称其掌管着北部世界,法身为绿色,穿甲胄,左手持慧伞能保风调雨顺,右手握神鼠(吐宝鼠)能赐人无尽财富。<br>  我奇怪四大天王怎么在这儿拆了帮呢?那哥俩哪里去了?疑惑间,猛记起进“山门”时,门厅两侧各有一类似金刚的塑像,还曾扪心自问此为何方神圣?想必当为东部的“持国天王”、南部的“增长天王”无疑。至于二王为何斥于殿外,又不得而知了。 </h1> <h1>  “大佛殿”深处,沿北墙有一排1/50的建筑模型,它们讲述着大佛殿三次被毁又三次复建的沧桑史。<br> 如今,几乎每位到奈良游客都会将东大寺作为旅程必选地。然而在大佛殿前兴奋照像留念的他们,却未必知道这座1200年前“唐代建筑风格”代表作,竟己是300年前建成的第三代赝品了,当年大佛殿的原貌早已无从考证了。</h1> <h1>  上图为1190年,大佛殿第一次重建后的建筑模型。正脊短而顶阔,四条垂脊上各起一飞,己有些宋代宮庭建筑的风格。“大佛殿”因何而毁,缘何重建?话要从头讲起。<br>  公元1179年,太政大臣平清盛发动武装政变,平氏家族占领奈良夺取了行政大权。政变次年,关东源赖朝等相继举兵,平氏战败。奈良兴福寺僧众乘势聚众举义。为平僧变,平清盛派其子平重衡率数千骑攻入兴福寺,将为首僧众军团一举击溃,並将僧房点燃。因狂风助阵,大火很快引燃兴福寺、东大寺大小佛殿,僧众被烧死者众多。<br>  熊熊大火中,东大寺建筑群及其众多佛象顷刻化为了灰烬,数百年的旧都“奈良”从此毁于一旦。</h1> <h1> 在那个极度崇拜佛教年代,日本人相信只有佛教才能镇国护法。奈良“东大寺”为圣武天皇倾一国之力所建,圣武天皇说过:“我寺衰弊者天下衰弊,我寺兴复者天下兴复。”东大寺”化为了灰烬,举国上下惶恐之状可想而知。<br>  1181年平清盛死,白河法皇以天皇名义发布再建东大寺诏书,重源和尚受命重建东大寺。这位“三度入唐(即入宋)”的和尚再次渡海入宋,从宋朝请来了七名工匠及数十名日本工匠,由宋朝大名鼎鼎的陈和卿亲自主持重建“大佛寺”工程。<br>  新的大佛殿引入了宋朝流行的新样式,南大门石狮子也直接自中国进口。1190年“大佛殿”落峻,日本举国欢庆,天皇等十余万众参加了盛大开光仪式。</h1> <h1>  公元1567年,日本战国时期祸乱再起,大佛殿再次在战火中焚毁。东大寺现存的1190年重建时的建筑,仅有南大门、钟楼、开山堂屈指可数几座幸存而已。<br>  1680年,日本国内安定、国力稍微恢复后,再次开始修建“大佛寺”。1692年,大佛寺复建完工。重建后的大佛寺仍保留了唐代建筑的所有特征,只不过上庑顶小了许多,下檐前坡面上加了一个拱形十字脊。<br>  现在看到的“大佛寺”是1709年在1692年基础上重建的。但是为节省材料,重建时体积整整缩小了三分之一。</h1> <h1>  大佛殿右侧从后前数第二根立柱旁,许多日本青年和学生排起了长队来,大家似乎都在兴奋而焦急地等待着什么?<br>  我好奇地凑到了人群前,只见一位瘦小女生正奋力从柱子底部不足40公分的小洞中钻出,令人不解所意如何?一番打探后方知,此处竟是“大佛殿”著名看点之一。<br>  此洞喚作“佛祖的鼻孔”,相传能从洞中钻过,便可一生平安。看来大多来此尝试者,都要与此无缘了,毕竟那只“鼻孔”实在是太小了。</h1> <h1>  “东大寺”每年都有大量日本国内学生集体来此参观。</h1><h1> 面前是一帮小女生,我注意观察她们,无论年令大小,共同特点都是内敛、安靜、认真、守纪律、有礼貌。另一特点就是,绝对没有过于肥胖的女孩。<br> 我的第一印象总结 : 公共场合的日本女生—— 安靜、文雅。</h1> <h1>  面前又是一群日本男生,我同样观察了他们,共同特点是专注、沉稳、没有人大声喧哗,没有人随意走动,举止让他们年令看似比实际大了许多,绝对没有肥胖男孩。<br>  我的第一印象总结 : 公共场合的日本男生——闷骚、绅士。</h1> <h1> 春早尚寒,地上的草还黄着,但大佛殿的庭院里樱花却抢着开了。虽未及繁花似绵,但也算姹紫嫣红了。</h1> <h1>  沿着“若草山”旁的小路前行,雨雾中的山林水洗一般青翠。林间一声鹿呜,枝头几声乌啼,赶集般旅游心情竟清逸悠然起来</h1> <h1>  山边路旁,一洼清池跃入眼帘,此处远望“大佛殿”又是另一番景象。</h1> <h1> 池塘边一条小路蜿蜒通向山间,路旁一座古朴的石燈笼上“二月堂”三字赫然其上。此处应该是“若草山”的登山路口无疑。<br>  “二月堂”位于“东大寺”东侧的“若草山”顶之上,是座半边悬空的小寺庙。由于可以俯瞰奈良城区,这里便成了“奈良公园”著名的观景台。只可惜时间太紧不能前往,留下遗憾也就留下了希望。奈良,我还会再来!</h1> <h1><p class="ql-block">  蒙蒙细雨中,东大寺“南大门”再次出现在眼前。在这地震频发的岛国之上,历尽千年风雨此门依旧,不得不由衷赞叹中国古建结构的神奇生命力,赞叹日本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更感叹它历经战火而安然如故的坎坷经历。<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h1>  再见了奈良,再见了千年如梦的歌!<br> (未完待续)<br> 旭日腾骢<br> 2018年4月15日于长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