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温哥华雨中的追思</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 冯玉</b></h3><h3><br /></h3><h3> 那天一直下着绵绵小雨,细细的雨丝在车窗上淌出条条蜿蜒的水流,仿佛泪痕一般。我的心情也像这湿漉漉的天气,沉浸在淡淡的哀伤中。4月11日是洛夫先生去世的第23天,台北、温哥华、杭州三地同步举行洛夫先生追思会。温哥华的追思会由加拿大漂木艺术家协会在温西的犹太裔剧院(Norman Rothstein Theatre)举办,洛夫先生生前友好及洛夫艺术的仰慕者、诗歌爱好者及各界知名人士,共同出席了这场盛大的追思会。</h3><h3><br /></h3><h3> 一路上,我的思绪亦如窗外的细雨连绵不绝,恍惚中竟好像不是去参加洛老的追思会,而是去参加他的某一场诗歌座谈会或朗诵会,或者诗歌大赛的评选工作会,将再次聆听他那充满诗意和哲思的讲话,聆听这位大诗人对我这自由体诗新手写的一首小诗做认真指点。或者是要去洛老家,看着他小心地拿着刚写好的《菲莎文萃》刊头,时而看一眼脚下,时而微笑地看着我们,缓缓地从楼梯上一步步走下来。那墨迹未干的"菲莎文萃"四个大字遒劲古雅,透着洛老独有的诗韵和灵性,我视之为珍宝。难忘在洛老家听一对恩爱伉俪慈祥幽默的谈笑,品尝陈妈妈亲手递过来的美食香茶,以及在师母几句幽默的玩笑话后,洛老拢着满头银发,露出赧然的孩子般纯真宽厚的笑容……我多么想再收到您的微信,通知我去参加您的诗歌朗诵会,并朗诵您选定的诗歌……四月的小雨缠缠绵绵下个不停,漫天绯红的樱花花瓣,宛如花雨纷纷飘落,车子到达追思会场时,手里的纸巾已湿了大半。</h3><h3><br /></h3><h3> 犹太裔剧院座落在温哥华西41街上,走进剧院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洛夫追思会的牌匾,以及围在会场入口处两侧几只由鲜花组成的大花篮。再往前走,更多的花篮簇拥在通往追思会场的走廊两侧,花篮条幅上写着送花单位、个人的名字和悼词。加拿大漂木艺术家协会、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国际多元文化发展基金会、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等追思会联合协办社团敬献的花篮一望可见。同为联合协办社团的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和加拿大大华笔会,则以敬献奠金的形式,表达对举办洛老追思会的支持和敬意。</h3><h3><br /></h3><h3> 会场大厅里几乎座无虚席,敬仰爱戴洛夫先生的人们,在这里聚集一堂,共同缅怀、追思洛夫先生,向这位对世界华语诗坛影响深远的大诗人作最后的告别。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主任委员、《创世纪》元老、洛夫先生70年的老朋友痖弦先生,亲率学会副主委林楠及众委员到场。</h3><h3><br /></h3><h3> 会场布置得肃穆优雅,舞台屏幕上显示着写有"漂木永存,洛夫千古"的洛老巨幅遗像。漂木协会准备了温馨的玫瑰鲜花,来宾及顾问们手持一枝鲜花,排着长队到舞台前,向洛夫先生行礼献花。</h3><h3><br /></h3><h3> 国际文化发展基金会魏美蓉主席主持追思会,她以低沉而温婉的语调告诉来宾,我们的追思会与台湾同步进行,此时此刻,大诗人在台北火化,正式与这个世界告别,"伟人涅槃,剎那重生",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灵魂永垂不朽。她请全体来宾起立,向洛老告别,并默哀3分钟。</h3><h3><br /></h3><h3> 随后,追思会播放了由思聪代表漂木艺术家协会精心制作的洛夫文献记录片,来宾们重温了洛夫先生的音容笑貌。在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朗诵洛老名作《烟之外》的画外音衬托下,屏幕上展现了洛老在各个文学诗歌集会上留下的笑容,以及洛老深情朗诵那首献给师母的《因为风的缘故》。当两年前在犹太裔剧场举办的"惜别洛夫诗歌朗诵音乐会"上,洛老讲话的镜头慢慢摇过,想起正是那次他邀请我朗诵其诗《松鼠家族》,而我因回国未能参加的遗憾,想起洛老的祝福,两年后却已是天人永隔,不由得唏嘘不已。</h3><h3><br /></h3><h3> 洛夫先生创办的漂木艺术家协会,谢天吉会长首先致辞,深情回顾了与洛夫结缘16年里,音乐与诗歌碰撞出的精彩,洛夫诗歌及精神的伟大内涵,以及洛夫创办漂木艺术家协会对建构海外艺术家园的深远意义。</h3><h3><br /></h3><h3> 而与洛夫并称温哥华乃至加拿大华语文坛双子星座的另一颗星痖弦先生的讲话,则给来宾带来极大的感动。痖公在讲话中充分表达了对老朋友、"诗哥"洛夫诗歌艺术成就及人格魅力的高度肯定,以及痛失知己的落寞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当谈及与洛夫孩子们的电话深谈及读洛夫夫人写给洛夫的话,八旬诗人失去了往日风趣幽默、妙语连珠的风采,几近哽咽,泣不成声,浓厚的亦友亦兄之情表露无遗,全场来宾无不为之动容。</h3><h3><br /></h3><h3> 著名汉学家王健,著名媒体人丁果,加华作协陈浩泉会长,洛夫诗歌研究专家章继光教授,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沈家庄教授,以及陈叔雄等洛夫的老朋友,也做了深情简洁的致辞。他们高度评价了洛老诗歌的文学成就,及对中国现代诗歌与天涯美学作出的深远贡献。温哥华中国领事馆孔玮玮副总领事也出席了追思会,表达了对洛夫的缅怀之情,并对他在海外华语诗坛及弘扬中华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予以了充分肯定。</h3><h3><br /></h3><h3> 追思会上,来宾们一起重温了洛老的经典诗作,一些脍炙人口的诗作经著名音乐家谢天吉谱曲后,变成一首首典雅优美的音乐作品。彭忆芬钢琴伴奏,思聪演唱的《闲愁》,陈又庄朗诵的《因为风的缘故》,子珺朗诵的《烟之外》,陶冶演唱的《海棠秋风》,钟少弘朗诵、几位演员演唱的《安魂曲》,以及彭波大提琴独奏圣桑的《天鹅》等作品,让来宾们再次领略到洛老诗歌奇妙而广阔的意象与境界之美,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h3><h3><br /></h3><h3> 在主持人的深情祝愿中,全体来宾起立,向洛老遗像鞠躬告别。安息吧!洛夫先生!诗人离去,诗歌永存,精神永存,思念永存。洛老,您的漂木永存!</h3><h3><br /></h3><h3> 温哥华雨中的洛夫追思会,举办得既庄严隆重又温馨典雅,细致周详而精彩纷呈。会场内四处点缀着的温馨雅致的鲜花,似乎默默映衬着洛夫诗歌艺术的高雅情怀及人们的崇敬之情;室内轻声低回的乐曲和室外淅淅沥沥的春雨轻轻呼应,自始至终伴随着追思会的进行,仿佛人们对洛老的思念绵绵无尽……</h3><h3><br /></h3><h3>【作者简介】冯玉,女,祖籍沈阳,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秘书长,大华笔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菲莎文萃》主编,《菲莎流觞》《作家文苑》《文苑诗坛》《诗梦枫桦》副主编,《华章》编委。</h3><h3><br /></h3> <h3>攝影:Coral珊瑚 胡培峰 賀朋令 謝博生</h3> <h3>洛夫先生追思会视频链接:</h3><h3>https://youtu.be/ieQ9GBYKQtE</h3><h3><br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