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游记

yangli

<h3>远离都市的喧嚣,忘却世俗的烦恼,淡忘名利之念,置身于绿水青山之中,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享受一番既无跋山涉水之劳,又可饱览秀丽风光,观摩慕名已久的《寻梦龙虎山》,悠闲自在的与家人愉悦度过数天桃源式恬静的生活,这是我们此次行程的初衷。</h3><div>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郊,风景区域内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一百零八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水色清漪的泸溪河蜿蜒曲折流淌于龙虎山群山之间,集“雄、奇、险、秀、幽”于一身。它是我国道教发源地和历史悠久的道教名山,自古以“神仙都所”、“人间福地”、“丹霞地貌”、“千年悬棺”而闻名天下。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秀美多姿的丹山碧水、千古未解的崖墓文化构成了龙虎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 龙虎山虽说是一座名山,其海拔高度因独特的丹霞地貌的缘故山峰并不高,大多景点不像庐山、三清山需要爬山拾级而上,更不需要借助索道、人工抬轿之类的交通工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龙虎山众多山峦斧劈一般,山峰非常陡峭,登上山巅远眺,也难以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风光,其实在山下就能游览到更多的风景,若租上一条竹筏,顺着泸溪河漂流,龙虎山两岸的景色景点尽收眼底。 我们登上了发源于福建光泽原始森林的泸溪河竹筏,开始了龙虎山景区泸溪河竹筏漂流。泸溪河全长两百八十多公里,在龙虎山景区流经长四十三公里,途经龙虎山诸多景点。漂流沿途,河边洗菜晾衣的村妇山姑、驾舟砍柴的樵夫、放学归来嬉戏顽童,构成了一 幅美丽的原生态山村画面。放眼望去,泸溪河水质清澈,水流平缓,河水绕山蜿蜒、奇峰横卧碧波,丹霞地貌山峰下的泸溪河散逸出漓江异曲同工之美,难怪不少游客在泸溪河漂流后发出了“形似漓江,神似漓江,胜似漓江”的感慨。 我们入乡随俗,乘竹筏漂流给筏工付了小费,筏工心甘情愿的做起了兼职导游。筏工幽默风趣,业余旅游知识颇丰,给我们讲龙虎山的有关千古传奇,结合泸溪河两岸景色绘声绘色描述太上老君、王母娘娘、狮子回头、鲁迅头像之类的传说 ,让我们游客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果然不出所料,两岸景色经过筏工的描述,说什么就象什么,甚至惟妙惟肖。花点银子打赏在漂流途中,我们身受其惠,沿途风景大饱眼福耳福,真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div><div>我们全神贯注听着筏工一惊一乍的解说,全然陶醉在龙虎山丹霞碧水之中,偶尔不时还能遇见被喻为泸溪河上的“水上超市”,只见三三两两的农妇,撑着宽度只有六根毛竹的竹筏缓缓朝游客漂来,吆喝着叫卖龙虎山特色的板栗粽子、凉皮、茶蛋等食物,不时有游客买上几个茶蛋或一串板栗棕子,品尝后传来游客的笑声,回荡在泸溪河上空,给泸溪河的漂流平添了几分乐趣。一宗小小的买卖,构勒了一副农妇笑游客欢的和谐画面,成了龙虎山泸溪河漂流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人头黑压压一片的鸬鹚捕鱼表演现场,我们有幸饱览了几近失传的古老技艺——鸬鹚捕鱼。在旖旎的泸溪河上,只见皮肤呈古铜色、披蓑戴笠的渔夫,挥杆击水,渔夫和矫健的鸬鹚无间的合作,为游客表演了一个又一个鸬鹚捕鱼的精彩节目。我们从中不仅看到古代劳动人民传承千年古老技艺的表演,而且感悟到龙虎山的野性,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遥远的古老年代。</div><div>龙虎山不仅风光秀丽,崖墓更具传奇色彩,也是龙虎山旅游独有的特色。 我们随着竹筏漂流,一路眺望着镶嵌在龙虎山仙水岩悬崖峭壁上数以百计崖墓。这些崖墓大多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崖墓悬棺,其葬位离水面二十至五十米以上,高的达三百余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数以百计。</div><div>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龙虎山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产生了是神仙用金丝线吊上去的、洞里装的是无字天书、金银财宝各种版本的传说。时至今日,也没有悬棺是如何吊上去的科学解释。</div><div>当我们的竹筏经过四十分的漂流,来到了仙水岩飞云阁观摩悬棺模拟表演现场,也是我们漂流的终点。当地人称升棺为升官(谐音),各地游客为了讨到好彩头,不辞辛苦纷至沓来,观摩现场人头攒动,翘首期待模拟表演带来的惊喜。 此时飞云阁爆竹响起,唢呐奏出了道家乐章,表演者自山峰顶上轻轻腾空跳起,沿着垂直悬挂到江面的绳索攀缘而下,灵活的身躯在空中表演出狼奔豕突、春燕展翅、手展彩绸当空舞等令人惊叹的高难度动作,当他们下滑到接近削壁中间的岩洞时,只见他们剧烈地摇晃绳索,借着惯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入洞中。接着地面上的悬棺缓缓升空,上升到接近洞口时,岩洞里的人用短索牵引,地面的人则大幅度地摇晃绳索,凭借悬棺在半空中左右晃荡的惯性,瞄准时机上下合力把悬棺送入洞中。 模拟升棺精彩的表演对表演者来说可能是熟能生巧而举重若轻,但我们观摩者却惊心动魄,暗地里为他们捏着一把汗。每当他们完成一个动作,观摩现场爆发出阵阵的掌声和称赞声此起彼伏,气氛好不热闹!尽管模拟升棺是后人想象出来的,但也充满了表演者的艰辛和智慧。 龙虎山夜景采用了诸多高科技元素,用于揭示自然遗产及玄门文化,高科技的运用使得游客们在别致的体验历程中,了解龙虎山亿万年的天质演化历程。斥巨资打造的亮化工程的景点令我们目不睱接,美的让人窒息,可谓一步一景,一景一物,一物一人。</div><div>随着接腫而至的人流,我们留连于流光溢彩的龙虎山夜景,龙虎山泸溪河两岸,如诗如画的夜景令我们惊叹不已,我们陶醉在龙虎山夜景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之中。游客缓缓徜徉在绚丽多彩的龙虎山夜景,置身于五彩缤纷灯的海洋,感受如同人行画中,画在人中。龙虎山的夜景,美仑美奂,如仙境,如瑶池。</div><div>我们还没有从沉浸在夜游龙虎山意境中缓过神来,又随着人流登上了游船,准备在泸溪河上观摩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剧目《寻梦龙虎山》。 《寻梦龙虎山》是由中国著名主持人杨澜出品,陈维亚、陈其钢等一线著名编导团队精心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剧目,剧情分为《序.入梦》、《生之逍遥》、《山水之逍遥》、《心之逍遥》、《尾声.出梦》五个篇章,紧扣“神仙地,逍遥游”这一主题,着重展现“千古名岳,道都仙山”的仙境风光,突出表现龙虎山丹山碧水的旖旎风光,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民族留下的悬棺千古之谜为主要元素,始终贯穿剧情之中。</div><div>《寻梦龙虎山》有着高九十米、宽一百九十米、总面积达一万八千平方米世界上最大天然的投影崖壁,演出场地从古越民俗村一直延伸到桃花洲附近,总跨度长达两公里,采用全新的行进式观演方式,这也是目前国内第一次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实景演出。</div><div>《寻梦龙虎山》让游客自踏入演出区域开始,就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很难分辩出真实与模拟的场景,游客可以在观赏过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龙虎山仙境般的静谧,感受这丹山碧水间的灵秀之气,体验山水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div><div>在七十分钟的演出中,共有三百余名演员演绎,演出使用了国际顶尖的蟒蛇音响系统,场地内装有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数千个特效灯光设备布满了整个山体,为观众创造出一种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视觉艺术效果。整场演出犹如一场奢华的灯会,壮美的龙虎山显现出优美、神秘、梦幻般的艺术魅力。</div><div>《寻梦龙虎山》在游客如痴如醉中谢幕了,这个剧目把龙虎山旅游特色,即道教文化、千年悬棺、丹霞地貌表演的淋漓尽致,完全折服了远道而来的各地游客,完全可以和张艺谋打造的《印象:刘三姐》相媲美。 这次龙虎山之行,我们收获满满。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到了龙虎山没有“吃喝漂睹”枉此一行。当然,龙虎山“吃喝漂睹”四件事,我们都一一如愿以偿了,即吃——上清豆腐、板栗鸡,喝——板栗酒,漂——泸溪河竹筏漂流,睹——龙虎山风景、夜游龙虎山、《寻梦龙虎山》。</div><div> </div><div><br></div> <h3>来龙虎山旅游,上清古镇是不得不去的景点。上清古镇上不仅有正一观、天师府等诸多主要景点,而且乘竹筏漂流、看泸溪河两岸丹霞地貌风光、看崖墓、看鸬鹚捕鱼、看模拟悬棺表演等主要景点,上清古镇都是绕不开的。</h3><div>上清古镇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镇依山傍水,群山环绕。古镇上,有一条长约两公里的古街,街上有诸多名胜景点,泸溪河静静的绕城而过,沿河栉比鳞次的吊脚楼和船、竹筏埠头,映衬出上清古镇江南水乡风姿绰约的韵味。 古镇上的正一观是龙虎山陆路八大景观之一,现在的正一观,是二000年在被毁正一观原地上,按宋代建筑风格新建的,占地六十余亩,座东朝西,南北对称,主要包括七星池、正门、仪门、钟鼓楼、元坛殿、从祀殿、祖师殿、玉皇楼、丹房、红门、廊庑以及生活用房等,整个建筑群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恢宏。</div><div>天师府是古镇上每个游客都要去看看的重要景点。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的起居之所,原建于龙虎山下,后迁于上清。张天师的名号已传到六十三代,是我国最长的受皇帝册封的一姓嗣教,民间有“北有孔夫子,南有张天师”之说。天师府占地五万平方米,有五百多间房舍,楼台殿阁金碧辉煌,曲径回廊,玉皇殿两侧的罗汉松大的一棵已有上千年树龄。府内环境清静,景色宜人,参天的古树仿佛像穿越时空的老人,诉说着天师府昔日的辉煌。 我们这次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应该是对道教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对龙虎山主要景点文化底蕴也略知一二,看来旅游也是读书,而且是一个不错的读书方式。</div><div><br></div> <h3>象鼻山</h3> <h3>家人一起游玩集体合影</h3> <h3>天师府</h3> <h3>夫妻树</h3> <h3>野菜丸子</h3> <h3>来龙虎山一定要吃的上清豆腐</h3> <h3>稻草鸭</h3> <h3>长寿菜</h3> <h3>栀子花炒鸡蛋</h3> <h3>升棺表演</h3> <h3>龙虎山花语世界,我们吃饭的地方,味道独特</h3> <h3>像什么自己看。哈哈哈</h3> <h3>寻梦龙虎山,晚上表演的地方</h3> <h3>二座山,像不像一对老夫妻</h3> <h3>坐竹伐观光,有点小桂林的意思</h3> <h3>有人在抢镜,吼吼吼</h3> <h3>这里的特色板栗烧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