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Drumheller 镇位于卡尔加里东南120公里处,早就听说过"恐龙谷",所以从温哥华到了卡尔加里后,我们就开始设计前去探访。说它是小镇,真有点冤枉:D镇在2016年官方确认的人口数字是8,700人,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这里生活的常住人口应当上万,因为这里有沃尔玛,沃尔玛仅在人口过万的镇子上开店。1988年,D镇与7号恶土地区合并,成为艾省最大的市镇,且镇内土地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h3> <p class="ql-block">我们在D镇时,恰逢中国中秋节,喝红酒望明月,更加深了一份对于此地的记忆。加国月亮奇亮,没有污染。据说,Drumheller这个名字来自"萨穆埃尔-德雷姆海勒上校",上世纪初,上校来到此地置地挖煤一通忙乎,最后把自己的名字留了下来,这哥儿们捣鼓这些事的年头,是1910和1911。</p> <h3>红鹿河流经D镇,红鹿河谷在D镇境内有2公里宽,28公里长,红鹿河流域物产资源丰富,在艾省范围首屈一指。</h3> <h3>来到D镇,听到最多的名字是约瑟夫-布尔-泰瑞尔了,他被艾省人尊为"艾龙"(艾尔伯塔恐龙)发现者,其地位堪比新大陆发现者哥伦布。皇家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以他的名字命名。</h3> <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见过恐龙,所有关于恐龙的形象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凭空想象不科学,人们只能借助于从地面或者地下找到的恐龙化石开发其想象力了。泰瑞尔之所以在艾省被尊崇,就是因为他发现了晚白垩纪的恐龙"墓园"。</p> <p class="ql-block">1884年,加拿大的地理勘查机构派遣他率队堪察南艾,而且还特别指派他去探明煤炭储藏,因为加拿大准备开通横加铁路,火车需要动力能源。 就在他试图探明距离D镇10公里远的膝山溪谷的矿层时,泰瑞尔毫无准备面对着的一个"艾龙"的颅骨。</p> <h3>皇家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在泰瑞尔发现恐龙化石的百年之后。1990年,博物馆荣幸地被冠以"皇家"之称。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收藏的恐龙标本数量之多居全球之巅,这里有沿着红鹿河谷一带挖掘出的300余架高质量的恐龙骨骼,分属60种不同群体。</h3> <h3>皇家泰瑞尔博物馆建在牧草场,艾省人以此为荣:它向世人展示的不仅是它收藏的古生物化石,而且还将艾省特有的草原优势彰显于此:这里生长着的高杆牧草扎根深度达1.8米,抗旱能力极强,除了根系,它高耸粗壮的茎干也能够帮助捕捉并保存水分和湿度,耐旱、耐冰雹、耐野火,耐放牧。它是理想的抗击所有自然灾害的草场。</h3> <h3>博物馆陈列的有头甲龙、角龙、鸭嘴龙等恐龙,它还设有高大的温室,里面种植着不少曾与恐龙一起生活过的古老植物,有些还是食草类恐龙的食物。</h3> <h3>这里陈列着的最为著名的是"艾龙",其眼睛长在头骨较高的部位,是食肉类暴龙科家族成员,据说距今已超过7,000万年。</h3> <h3>令人遗憾的是,1884年泰瑞尔的不凡发现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h3> <h3>我们听到这样的一个故事。曾经,在加西居住的农牧场主威格奈儿参观了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他对博物馆员说,他加西艾尔伯塔的家乡就有与纽约博物馆展出的巨龙相似的恐龙骨头,而且这种骨头的化石在艾省随处可以捡到。</h3> <h3>威格奈儿曾经动员加拿大东部的科学家前去他那里看看,但似乎他的话没有得到响应。</h3> <h3>不得已,这次他专程前往纽约,对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出了邀约。此举引起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脊椎动物馆馆长布莱恩的高度重视。布馆长是古生物学界的领军人物,曾经在1897年和1902年于美国蒙大拿州发现了三角龙和霸王龙。同时,他本人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恐龙化石收藏家之一。</h3> <h3>1909年,当他再一次去到蒙大拿州挖掘化石时,在返回纽约的路上,他满足了威格奈儿的要求,绕道来到D镇,并且应了威格奈儿的说法,如期在牧场及其周边挖到了恐龙化石。他还了解到,那些攀附了恐龙遗骨的岩石,沿艾省红鹿河谷绵延150公里,都能找到。这个事实足够说服他在来年夏季,再次前来为他的纽约博物馆勘察和寻找恐龙遗骨。</h3> <h3>自1910年起,连续5个夏天,布莱恩都是在艾省恶土地上度过的,他们的远征队挖得了200多套齐全的恐龙化石标本。</h3> <h3>布莱恩率队前往红鹿河谷的远征,启动了壮观的"恐龙热"。此事发生在人们跨过埃德蒙顿奋力"淘金"的13年之后。正如前边威格奈尔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世纪之交,加国人对恐龙化石的漠视,留给美国人布莱恩获得远征成功的足够空间:由于"布莱恩们"的努力,成打的恐龙标本开始运往纽约。加拿大政府被震惊了,也开始关注加西丰富的恐龙化石。为了竞标将恐龙化石留在加国,加拿大政府聘用了另一个名叫查尔斯-H-斯特伯格的美国人,后者带领他的3个儿子前来搜集红鹿河谷的恐龙化石。</h3> <h3>与过去"淘金热"中你死我活的争抢不同,加拿大"恐龙热"是在文明制度规范下进行的,如果没有法律规范,所有挖掘活动就不得进行,法规要求周日停休。利用休整的时间,布莱恩或斯特伯格会请当地居民前来参观他们的营地,也有古生物学家利用空余时间交换信息和互请喝茶,而且使其成为惯例。</h3> <h3>布莱恩走后,斯特伯格继续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他为加拿大渥太华地质勘查队和加拿大国家博物馆找到了恐龙骨架,他的勘察成果也有为其他博物馆或研究机构所收藏。正因为他们的努力,艾省的恐龙化石骨架被运往多伦多、芝加哥、洛杉矶、伦敦、柏林、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这个世界的其他城市。每一个恐龙骨架都是一个沉默的科学使者,它向全世界宣布艾省丰富的化石资源,其年龄在白垩纪最后的1,500万年这一时段。 </h3> <h3>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看似不像中国字),后来流行于中国。古希腊语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h3> <h3>在东方(中国和日本)译名的语境里,"龙"特指该希腊语蜥蜴家族,如主龙、暴龙、异齿龙、梁龙、霸王龙、翼龙、三角龙等。中国人有龙的情结,叫个"龙",就不仅是简单的"高大上"了,"巨龙"和"巨无霸"的意思也在其中。</h3> <h3>虽然恐龙化石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直到19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过这么一类奇特的动物。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尔的英国医师,而创立"恐龙这一名词的是英国古生物学家查德-欧文。除了这两位前辈外,如果说能够让恐龙真正成形成像的,应该就是被D镇奉为"艾龙发现者"的这位泰瑞尔了。</h3> <h3>人类如果不借助于化石,对恐龙这一神秘的物种就会一无所知。所以对恐龙的研究,也就是对恐龙化石的研究。</h3> <h3>恐龙化石大致可分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两种,主要保存在中生代时期形成的沉积岩中。恐龙化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神秘的过程,它牵涉到恐龙的死亡和灭绝,也与地球亿万年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而它的发现和挖掘也同样不易。正因为此,需要我们向其致敬的,应该是我们前边提到过的所有的这些名字。</h3> <h3>在皇家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我们看到,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恐龙化石的蛛丝马迹,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复原化石和研究恐龙。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渐渐了解了恐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而来自世界各地关于恐龙的新发现以及新看法,一再修正我们原先认定的恐龙形象,使之更接近事实的真相。</h3> <h3>1995年,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个鸟形恐龙的化石标本。这个骨架利用龙喙化石的残骸完成了98%的龙骨。研究此物,配以其他的标本,科学家得出结论,鸟形恐龙与霸王龙和伤齿龙紧密相关。</h3> <h3>化石是艾省的财产,在D镇,我看到一则艾省保护化石资源的法律,令人对加国给予资源保护的重视肃然起敬。请看这些具体条规:1、化石的收藏:两种情况:a、私人土地表面的化石,归土地主保管;b、埋于地下和山岩上的化石,挖掘需要拥有许可证、非专业人士不得介入。2、化石的记录:如果您发现了化石,您必须 a、照相;b、标明地点;c、如果化石可以活动,您要将化石交给皇家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d、如果化石无法移动,则要与博物馆人员联系。3、化石的保存:如果您在艾省居住,您可以将其带回家保存,您是该化石的看管人,但化石的权属是艾省。艾省法律规定,您不能将其带出艾省。4、销售:没有艾省政府委托皇家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颁发的许可,任何艾省境内的化石不得售卖。在艾省境内商店销售的化石,其来源均为艾省境外的美国、欧洲、非洲等其他地区,那里施用不同的法律。</h3> <h3>除了古生物博物馆,D镇还有一个吸引我们的地理奇观,距离D镇中心7公里。待我们来到此地一看,这不就是久负盛名的加西恶土地吗!恶土丘+蘑菇柱,壮哉!</h3> <h3>据说,过去这里是一片汪洋,后来,艾省熊爪海水退去,留下了三角洲、河床和山丘,形成D 谷。赭红色土地是熊爪海的海底沉积物。7,200万年前的白沙滩冲积成为岩柱。</h3> <h3>说好听点,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实是天长地久的气候腐蚀的结果:霜冻、雨水、点点滴滴,长期腐蚀,不遗余力,一万年不久,要数十万年,数百万年和数千万年,才能形成今日的壮丽景观。<br /></h3><h3><br /></h3> <p class="ql-block">这种形状的蘑菇岩石及石柱有被叫做"棚石帽柱"的,也有说成"神奇烟囱"和"恶土金字塔"的。这种地理奇观的正式名称是Hoodoos, 音译"伏图",与那个叫做"伏图教"的宗教同名但毫无关联。蘑菇石柱的身高,从1.5米到45米不等,刚才讲到,形成这种形状的岩石,是沉积层的结果,或者是火山石使其然。具体到我们面前的加西恶土地Hoodoos,倾向于是前者,一般这种恶土地都有煤的蕴藏。</p> <h3>多年冲积而成的河堤将海水与丰厚的沼泽地隔开,逐渐演变成为煤床,山谷之墙即煤层。上世纪初,绵延50公里的河谷分布着139个煤矿,"煤车一响,黄金万两",煤为5万当地居民带来生计。煤炭生产在二战时期达到顶峰,据记载,当时每天有40列火车从这里开出,每列火车拖着80节车厢。车厢煤山高起,列车浩浩荡荡。火车开往草原各省,同时为远在欧亚大陆的反法西斯战争提供着丰富的物质资源。</h3> <h3>这里曾经的139个矿,目前仅留存了一个,供参观之用,在D镇"亚特拉斯煤矿的历史景点",参观者可以攀登上加国最后一个木质的卸煤栈道,在那里体会下当时矿工的心境:他们的标签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暗无天日和艰苦至极",而是难以遏制的"趾高气昂",因为,作为当之无愧的"煤老大",矿工们清一色地抱有"老子天下第一"的观念。</h3><h3><br /></h3> <h3>一则昔日招募矿工的广告引起我的注目,读来蛮好玩儿的。招募的要求是:一、能够承受艰苦劳作;二、对日光没有要求;三、不惧怕蜜罐式狭小空间;这一广告从1911年一直延用到1979年,贯穿整个加拿大煤炭工业的兴衰过程。</h3> <h3>尽管自1911年起,艾省石油和天然气就开始有所开采,但是直到勒杜克和特纳发现大规模的油田后,才真正有了了D镇煤矿的衰落。 </h3> <h3>我们去过美西的恶土地,似乎与加西的恶土地不完全一样。从形状上看,美西恶土地,接近中国的"黄土高坡",而加西恶土地给人的感觉是土质密度更大,此处,上图为加西恶土,下图为美西恶土。</h3> <h3>加西D镇:恐龙变化石,藏于地下;煤矿衰了,先前的生计断了,人们的生活靠啥吃啥?</h3><h3><br /></h3><h3>此图为艾省首任省长,我去埃德蒙顿拜访过他在艾尔伯塔大学的旧居,敬佩他的远见卓识。</h3> <h3>什么都难不倒艾省人民:作为加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最大的省份,艾省向加国贡献了全加一半的石油天然气产量。</h3> <h3>除地下外,艾省地上的农牧业条件也很优越,作为平原占比80%的西部草原省,艾省仅养牛数量就超过500万头,牛肉产量又拿去加国的一半。艾省还有落基山脉,旅游资源丰富。天然的资源,加上合理的制度和艾省人民的勤劳智慧,更重要的是艾省人的高雅素质,使得艾省成为全加最富裕的省份之一。</h3><h3><br /></h3><h3>大角绵羊是艾省的代表动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