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喀喇沁小学肖利曼老师《反比例》课后反思

张秀辉

<h3>  2018年4月12日下午,我在喀喇沁小学听了肖利曼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反比例》一课。</h3> <h3>  在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一定,两条邻边之间的关系”时,肖利曼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并写下来。</h3><h3> </h3> <h3>  照片展示的是学生研究后写出来的成果。</h3><h3> 这只是在我身边的小组学生写的,我及时拍摄下来的,其他组的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写,写完以后确确实实在交流。听到孩子们说话的声音,我就能判断他们在交流什么。对内容我已经烂熟于心了。</h3> <h3>  更让我激动的是,其中一个小女孩与组员说:“我和你们写的不一样,我写的是xy的变化。”另外几个组员赶紧又看一下探究活动的要求,认为小女孩写得非常全面,也按着她的写法改动了。</h3><h3> (见照片)</h3><h3> 我的思考:这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而形成独立思考的结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是合作交流的前提和基础。</h3><h3> 肖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探索时间,达到了预设效果。</h3><h3> 在这里也要引起其他老师的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确定自主探索用多少时间,及时回归课堂。</h3> <h3>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之后,指定学生全班分享思考过程,使数学思维得到提升!</h3><h3> 这样的过程值得各位老师借鉴!</h3><h3> (见视频)</h3> <h3>肖老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成反比例的条件。</h3> <h3> 板书和课件,得到了有益的补充。</h3><h3> 当然,板书设计稍微变动一下会更完美!</h3><h3> 有的教师板书和课件重复,这无疑给自己的操作增加了难度,浪费了时间。</h3> <h3>板书设计调整</h3><h3>我的理由:如果不加“积一定”上面两行展现的就是两组等式,就与反比例没有多大关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