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归位教育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从言行举止,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教养。一个人的教养与环境有很大关系,不然,怎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呢?俗话说得好:"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行为铸就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小学生的人生之路犹如一张白纸,只有正确引导,才能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我们学校每周二下午别具一格的讨论课,是孩子们畅所欲言,乐于展示的时间。看,上周的讨论主题就是 如何做到物品,心灵归位。小组长带领队员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桌上学习用品用过后要摆放整齐,有的说板凳不坐时要放到桌子下面,有的说垃圾要放进垃圾箱里,有的说要讲文明,懂礼貌,有的说上课要全神贯注听课,有的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几十条,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各小队长记录下来,在班上宣读。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他们也乐于接受,自觉遵守。 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确实有成效,教室总是那么干净整洁,餐厅就餐总是那么安静有序。学生路队总是那么整齐划一。课间文明游戏的多了,追跑打闹的没了 。 本周二的讨论课上,孩子们继续反思自己的行为,又以"我哪方面归位做得不好,以后怎样改正"为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孩子们都说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信在求真这个大家庭中,有老师慈母般的关怀,耐心与热情的引导,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讨论,以身作则,我们的孩子们会更加优秀,成为有教养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