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三百年古道历尽沧桑,近百年阡陌变化无穷。在渭南市版图的西北边缘,有一个富饶美丽的梅家坪镇,镇政府所在地的洪水村,离铜川地界只有三里之遥,特别是村东的老官路,更有一段神奇的演变。</h3><h3>虽然年轮转了三百多年,但南沿的老官路至今依然显示出古老的容颜。这条古官道,从现存的迹象看,南北长约十余里,宽百米。两边的平地夹着低凹的小道。殊不知,就是这条老官路,在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这是一条商贸流通、人文交流的大通道,古时沿路曾是商店林立,人来人往,这里是农民的井市。据健在的老人回忆,这里曾是承载关中与陕北的必经驿站。早远时期,南来北往的人流都是从这里走陕北、下四川;驮瓷器的马帮,拉碳卖碳的木车,从这里川流不息,过石桥、下三原,到处一派繁华景象。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批批运送陕甘宁边区的物资,一群群从全国各地奔向延安的热血青年,从这里踏上革命的征程,一条红色的古路在渭北声名鹊起。</h3><h3>洪水村北一公里处,是渭南与铜川的分界处——岔口,两边石崖突出,漆水河、沮水河汇流而成的石川河向东南潺潺流去。这石川河,名气也大,它不但是贯穿富平县境的“母亲河”,还是千古以来,惠泽百姓的幸福河。单说修建于五十年代的河首水利枢纽,可控制富平境内的东西两大干渠,“千涨万涨,涨不到石佛爷的脚面上”,这是俗语,就是洪水再大,也涨不到离河床三米多高的摩岩雕刻的石佛脚面上。但这只是对石川河以前的回忆,现在河水已按人们的意愿,乖乖流入东西干渠,浇灌着富平十几万亩耕地,造福着古老官路两边勤劳的人民。</h3> <h3>孩提时,我们一群小娃总爱在古官路边的水渠嬉耍,总爱一边割草,一边听路旁树林的鸣蝉嘶叫,总爱在路旁的杏林里采花杏吃,摘鲜桃品。</h3><h3>听老人们讲,这官路,从古时到五十年代初,每到夏季,地多的农户一时忙不过来,都要在这自然形成的劳务市场上找帮工。六十年代初,这里有联社,联营所(旧时的医院)、药店、骡马大店、食堂等。这里离咸铜铁路只有一华里多,隔石川河就是火车站。</h3><h3>就是这条古道,派生出了许多令人自豪的传奇。古道旁的岔口村,陕西红拳创始人高三的徒弟魏金钟就是本村人。前几年央视上演的《胡景翼传奇》,就有胡将军走着老官路去岔口拜师学艺的片段。更值得一提的是,1946年初冬,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秘密过关中,就是从这条古道上通过的,在老官路上与洪水地下党秘密接头后,在路西的米家窑里夜宿一晚,直奔红区固贤村。就在这条古老的官路两旁,演绎出一个个动人心扉的传说。1927年的平定联农民协会、解放战争时期的地下武字区,淳耀县洪水支部造就了一大批谋求解放、爱家卫国的精英。</h3> <h3>六十年代,人们与老官路更加密切,人们对她也更加熟悉,因为乡政府驻地就在官路,加上全乡仅有的医院也在此,人们办个私事,盖个公章,或去联社买些日用品,或到官路恒心堂抓些草药治病,“去不去官路?”成了生活上的口头禅。大跃进年代,官路两旁的沟渠旁,开过小油坊,大炼过钢铁。人们走着老官路,去逛耀州城、观览药王山、相邀赶渭北大镇庄里集会。老官路是最好走的路,是最近的道。一条古老的官路,一个历史的见证,一个鸟语花香的径带,一条闯荡世外的通道。默默无闻地横亘在富北大地上,供人们生息、践行。</h3><h3>沿着老官路,徜过道边桥,看两旁红花叶茂,看小桥流水风光,听溪边青蛙鸣叫,到商店去扯花衣裳,潇洒的童年伴着它度过。一条老官路,富耀交流的纽带;一条老官路,眷恋在还提时的心上。我的舅家在老官路紧邻的白马村,爱我的外婆是我心中的偶像,我趟过老官路,凝视着路边的清泉,经常去吃她久藏的柿饼,去菜园摘吃她务的黄瓜、西红柿。“娃,妈带你去官路旁你外婆家”,母亲的话语,至今听起来多么有味,多么亲切,多么富有深情。我想,老官路虽没有秦直道那么驰名,但在我心中,在石川河沿岸富北人们的心头,她就宛如生命长河中的起跑线,载着你穿越风风雨雨,去干一番大事情。</h3><h3>老官路沿途的村庄,一个连着一个,从连着耀州城南的岔口起步,顺老官路向南,奇特的村名也不在少数。洪水村,也叫洪水头,石川河首古时候下大雨,洪水首当其冲,以后也叫成了“洪水堡”。白马村,十八坊村也有它神奇的渊源。</h3><h3><br></h3> <h3>岁月更替,人们难忘记忆中的官路情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茅草庵间已荡然无存,代替它的是蓝瓦瓦的小阁楼,水泥路面连村,小电摩成群,轿车川流不息,无不显示出时代的变迁。过去上官路买火柴,上官路买醋、打酱油的童趣还历历在目。老官路,你变了,变得让人更加回味,变得让岁月分外风光,这是历史的见证,这是岁月的更新。</h3><h3>现在的老官路,且说看不到当年的繁华兴盛,路旁的窑洞,水渠已被移造的平田覆盖大都是果园遍布,但基本原貌依在,看起来较为明显。两旁的330V铁塔凌空,路东不远处的咸铜铁路上列车飞驰,早熟苹果嘎啦走出国门,老官路旁的民宅一家比一家漂亮。我徜徉在老官路旁,回味那流去的时光,回味那孩时的辗转。老官路,你虽没有潼关八方通衢的美谈,但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灭的烙印。老官路,穿越岁月春与秋,唤起阵阵我乡愁。</h3> <h3>附:王耀民老师近照</h3><h3><br></h3><h3><br></h3><h3>作者简介:</h3><h3>王耀民,男,退休干部,富平县梅家坪镇人,党员、公务员、政工师,从事文艺工作二十余年,曾任省、市、县(区)多种文艺团体会员、理事,一些作品曾获省、市、县(区)奖励,其中猎涉文艺作品广泛,歌词、楹联、征名朗诵词、史考、演讲、新闻、快板等门类多次登上荧屏、大型文艺晚会、报刊。当过秘书、小报责任编辑、著有诗文集四本(已出版)。<br></h3> <h3>本文来源 / 摘自王耀民文集《文海浪花》</h3><h3>作者 / 王耀民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