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世界文化之旅(43):意大利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

野山

<h3>对于世界文化的探索者来说,欧洲城市的诱人之处往往不在于自然景观,而在于其建筑杰作。罗马如同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其古建筑的数量和密集程度,建筑类型及风格之丰富多样,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相比。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罗马的教堂之多,达900座,到了几乎每条街上都有数个教堂的地步。仅科尔索大街附近就有18座教堂。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紧靠威尼斯广场边的耶稣会教堂格索(Gesù)教堂。这是意大利第一座巴洛克建筑,庙小影响大,在教堂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h3> <h3>图1、罗马耶稣会教堂格索(Gesù)教堂</h3><h3>格索教堂位于格但奥广场。教堂的外墙下面的部分有六对柱子,而上部为四对柱子,上部两侧添加了两对雕塑大涡卷,让教堂具有从下到上的动势。这种卷饰出自古希腊爱奥尼式柱的柱头,在文艺复兴时期转化成一种建筑静态装饰图案,又经耶稣会教堂发展,在巴洛克艺术中成为一种通用于建筑的装饰。在大门的上方,可以看到一个代表耶稣基督古希腊名字的缩写&quot;IHS&quot;的耶稣会的会徽,正门上方两侧还展示了罗马教皇的徽章和SPQR的盾牌。罗马在公元前508年成立共和制后,&quot;SPQR&quot;的意思是&quot;元老院和罗马人民&quot;,将这座教堂与罗马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座教堂的设计为耶稣会教堂设定了一个模式,成为全世界无数耶稣会教堂建筑的典范。</h3> <h3>图2、立面墙上圣依纳爵‧罗耀拉(St. Ignatius Loyola )的雕塑</h3><h3>在立面墙上有圣依纳爵‧罗耀拉(St. Ignatius Loyola )和圣方济·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的雕塑。依纳爵‧罗耀拉,西班牙人,耶稣会创始人,罗马公教圣人之一。他在罗马公教会内进行改革,以对抗由马丁·路德等人所领导的宗教改革。罗耀拉及同伴们创立耶稣会,成员称作耶稣会会士,并宣誓绝对服从教宗,将教宗奉为最高统帅。在1540年9月27日教宗保禄三世宣布承认耶稣会。1541年4月选举罗耀拉为第一任的统帅,直至1556年7月31日过世。圣方济·沙勿略也是耶稣会创始人之一,首先将天主教信仰传播到亚洲的马六甲和日本。天主教会称之为&quot;历史上最伟大的传教士&quot;;是&quot;传教士的主保&quot;。</h3> <h3>图3、教堂外墙上的圣方济·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雕塑</h3><h3>该教堂由耶稣会的创办人圣依纳爵·罗耀拉于1551年提出建造,米开朗基罗应西班牙红衣主教巴尔托洛梅奥德拉库埃瓦的要求,出于奉献精神,免费设计教堂。米开朗基罗去世后,当时罗马建筑师的领袖、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贾科莫·巴罗齐·达·维尼奥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继任,教堂始建于1568年,当他于1573年去世时,米开朗基罗与维尼奥拉的学生贾科莫·德拉·波尔塔(Giacoma della Porta)接管该教堂的设计建造,完成了他与维尼奥拉合作的耶稣教堂。</h3> <h3>图4、教堂内部</h3><h3>在罗马,博物馆收费,而教堂免费,因此,教堂则成为了解历史文化的经典景点,参观教堂就是一种艺术享受。有人说:"在罗马,不得不看的建筑杰作太多,游客在这个城市里最常见的姿态是伸长脖子仰望,最常见的表情是在兴奋与麻木之间摇摆。"进入教堂,突出的感觉是震惊,被教堂的穹顶壁画所震惊。</h3> <h3>图5、令人震撼的穹顶壁画</h3><h3>教堂内部是比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更为奢华的装饰和戏剧化的聚光照。以金箔和大理石铺陈出豪华异常的气氛,使整个教堂金碧辉煌。最令人注目的当数穹顶绘画,一种让我们直接看到天堂荣耀的幻觉,罗马各教堂只有圣彼得大教堂能与之相较。无论你站在何处,都有华丽富贵、一览无余的感觉。教堂的曲面墙和穹窿顶给人很强的整体感,大殿的采光取消侧堂,穹顶的窗口射入适量的光线,使穹顶绘画和大理石雕像等能在较暗的教堂内部凸显出来。动势、奢华和戏剧性光照在巴洛克后期,也就是在被称为洛可可时期的建筑中发展到极致。</h3> <h3>图6、对着镜子照相</h3><h3>教堂还在天顶壁画的下面摆放了一面镜子,对于仰望天花板有困难的游客与信徒,可以低头从镜子里欣赏这一名作。镜子把天花板壁画映射出来,地面、天顶交相辉映,整个空间无比辉煌灿烂。对着镜子照相,可以使自己身在画中,别有情趣。这是由乔凡尼·巴蒂斯塔·高里(Giovanni Battista Gaulli,1639-1709)在他的导师贝尼尼的鼓励下绘制的天花板壁画《耶稣圣名的胜利》(Triumph of the Name of Jesus),产生巨大的戏剧效应,以至于评论家们把高利称为&quot;贝尼尼的油漆&quot;。乔凡尼·巴蒂斯塔·高里是意大利巴洛克艺术以及洛可可早年时期的艺术家,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这幅大型拱顶壁画,深受济安·贝尼尼的影响。</h3> <h3>图7、教堂穹顶上的圣女雕塑</h3><h3>天花板壁画《耶稣圣名的胜利》由壁画、烫金大理石和雕塑组成三维空间。原来在顶部镶嵌的彩瓷大理石,后来全部烫金,使天花板金碧辉煌;而壁画周围的大理石雕塑则突破了其壁画框架。十字架和&quot;IHS&quot;圣名用放光的字母刻在中央,四周围着无数有翼小童(cherub)、天使和圣徒,个个狂喜地凝视着那光线,而一群群恶魔或者堕落的天使被整批赶出天界,表现出了绝望的样子。拥挤的场面冲破了天花板的边框。艺术家使我在画面冲破边框的情况下茫茫然而不知所措,分辨不出哪儿是现实,哪儿是错觉了。</h3> <h3>图8、大幅圆顶画《圣母升天》</h3><h3>教堂的建筑平面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支撑拱顶的柱墩上以科林斯式柱头加以装饰。另有一座半圆形的后堂。两侧用4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纵厅与横厅相交的十字正中,升起一座带鼓座的高大的圆形穹隆顶,拱顶大幅圆顶画《圣母升天》也是乔凡尼·巴蒂斯塔·高里的作品。在圆穹顶正中的窗户上,有一只圣灵信鸽。乔凡尼·巴蒂斯塔·高里不但装饰了整个圆顶,还包括支柱、中央穹顶、窗户凹槽和耳堂的天花板。</h3> <h3>图9、天花板画《伊纳爵.罗耀拉的荣耀》</h3><h3> 作为耶稣会的创办人,圣伊纳爵.罗耀拉的画像在教堂中多次出现,圆顶画《圣母升天》一侧有一幅天花板画《伊纳爵.罗耀拉的荣耀》,画中的核心人物是圣伊纳爵.罗耀拉,这是描绘圣伊纳爵.罗耀拉升天的情景,身边簇拥着载歌载舞的天使。</h3> <h3>图10、圣坛及圣坛上的耶稣会标志(IHS)</h3><h3>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第一座祭坛据信是由贾科莫·德拉·波尔塔(Giacomo della Porta)设计的。它在19世纪装修期间被拆除,随后被大主教帕特里克莱希(Patrick Leahy)购买,用于他的新大教堂。目前的祭坛由安东尼奥·萨蒂(Antonio Sarti,1797-1880)于1843年设计建造,它由新古典四柱支配山墙,还用大理石覆盖了后殿。里纳尔多里纳尔迪(Rinaldo Rinaldi,1793-1873)雕刻了&quot;IHS&quot;光环,两个跪在&quot;IHS&quot;光环两侧的天使,是Francesco Benaglia和Filippo Gnaccarini(1804-1875)的作品。《圣婴割礼》祭坛画由亚历山德罗.卡帕尔蒂(1810-1868)绘制。对犹太人来说,割礼是给予孩子名字的时刻,耶稣诞生8天后实行了割礼,并被取名&quot;耶稣&quot;。</h3> <h3>图11、天花板壁画《神秘羔羊的荣耀》</h3><h3>后殿的半圆天花板壁画《神秘羔羊的荣耀》也是由乔凡尼·巴蒂斯塔·高里(Giovanni Battista Gaulli)创作的。在壁画中,我们看到一只被宰的羔羊被供奉着,放出耀眼的光茫,众多天使、民众环绕祭拜,表现了对耶稣牺牲自己挽救人类的上帝之爱的祈求与赞颂。在这里,羔羊是耶稣的化身,旧约先知耶利米和以赛亚预言了一个人将会到来,&quot;像羔羊被牵到宰杀之地&quot;以及他的苦难和牺牲会救赎以色列。当然,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耶稣基督,&quot;神的羔羊&quot;。</h3> <h3>图12、后殿附属于《神秘羔羊的荣耀》的另一幅天花板壁画</h3><h3>意大利的建筑家、雕塑家、画家等文化巨匠,几乎都把毕生的精力用在教堂的建设上,教堂保留了他们的不朽之作。每个教堂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教堂都是建筑艺术的瑰宝,这和中国的寺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到了意大利,我才明白,为什么西方国家的人对中国的寺庙大多不感兴趣。</h3> <h3>图13、献给圣伊纳爵.罗耀拉的祭坛</h3><h3>走向教堂主祭坛时,会经过耳堂两边的小祈祷室。 耳堂左侧的是耶稣会创始人圣伊纳爵.罗耀拉的墓和祭坛。该项目最初由贾科莫·德拉·波尔塔(Giacomo della Porta)设计,然后由Cortona设计,但最终安德烈波佐赢得了设计祭坛的公共比赛。</h3> <h3>图14、祭坛画《圣伊纳爵.罗耀拉在天堂复活拜见耶稣》</h3><h3>祭坛壁画是《圣伊纳爵.罗耀拉在天堂复活拜见耶稣》。圣伊纳爵.罗耀拉1491年出生在一个西班牙贵族家庭,他的大部分年轻时间都是作为士兵。 在1521年的潘普洛纳战役中,他的腿被炮弹击中并击碎,他受了重伤。在长期康复期间,他经历了一种精神转变,并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上帝。他写下他的经典著作《"精神运动"和耶稣会宪法》。</h3> <h3>图15、圣伊纳爵.罗耀拉的墓</h3><h3>圣伊纳爵.罗耀拉墓是是罗马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由安德烈波佐于1696年至1700年间设计的,墓将三位一体显示在青金石基座之上,该青金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四条青金石饰面的柱子围绕着Pierre Legros制作的银质圣人巨像《圣伊纳爵.罗耀拉》。有资料说这座银质雕塑是副本,可能是雕塑家Adamo Tadolini(1788 年1868)后来制作的。原银雕塑1797年被教皇庇护六世下令熔化了,为了向拿破仑支付战争赔款。</h3> <h3>图16、圣方济·沙勿略礼拜堂祭坛</h3><h3>圣方济·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祭坛在耳堂右侧,祭坛上方带有圆顶。由Pietro da Cortona设计,由红衣主教委托意大利油画家,巴洛克全盛期的代表者乔瓦尼·兰弗朗科(giovanni lanfranco)完成。祭坛画由Carlo Maratta绘制,绘画内容包括圣方济·沙勿略在中国上川岛去世。祭坛一个银色圣物包含着圣人右臂的一部分,据说他曾用这手为超过30万人施洗。 他遗体的其余部分都埋葬在印度果阿的耶稣会教堂。</h3> <h3>图17、圣坛画上方的雕塑《天使和圣方济·沙勿略》</h3><h3>说起圣方济·沙勿略,和中国还有些关系,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到中国传教。罗耀拉委派沙勿略作为"教皇特使"前往东方传教。在日本,沙勿略认识到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而中国则是一个物产丰富,文明昌盛的国度。因此沙勿略萌生了到中国传播福音的想法。 当时,外国传教士要进入明朝的中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了官方正式派遣的使节外,中国禁止一切外国人进入。</h3> <h3>图18、圣方济·沙勿略祭坛上的圣器</h3><h3>沙勿略在印度组织一个赴中国使团未果,他不死心,1552年8月沙勿略乘&quot;圣十字&quot;号抵达距广州30海里的中国上川岛,却不幸染上疟疾,由于缺乏医药,终于在12月3日逝世,享年46岁。他后来被安葬在印度,1662年被教会列为圣徒,他的墓地也成为朝拜的圣地。 后来耶稣会在1847年-1853年建造在中国的第一座主教座堂时就将其命名为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h3> <h3>图19、圣坛上方穹顶壁画《圣方济各·沙勿略进入天堂荣耀》</h3><h3>现如今中国大陆台山市的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内建有方济各·沙勿略墓堂和墓塔。墓堂为西班牙古式建筑,蔚为壮观,堂内陈有一具木棺,系康熙年间教友献置;四面墙上挂有两组图画,一组描绘耶稣蒙难始末,一组列叙沙氏东来事迹。转过教堂,循后山之路攀一百八十级石阶,登上山顶,便是沙勿略墓碑,上刻:"耶稣会士泰西圣人方济各·沙勿略尔于大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之冬升天真迹 崇祯十二年已卯众友立碑。"现在,每年都有外国游人和港澳同胞前来凭吊旅游。</h3> <h3>图20、圣母玛利亚小教堂</h3><h3>大厅的右侧还有圣母玛利亚小教堂。1568年,修建耶稣会教堂时占用的位置就是前圣母玛丽亚教堂的位置。据说耶稣会创始人圣伊纳爵.罗耀拉当兵时,在战斗中因受到了圣母玛利亚的保护而仅仅受了点伤,战后圣伊纳爵.罗耀拉专门在前圣母玛丽亚教堂里的圣母像前祈祷过。反映这个情节的壁画由Madonna Della Strada创作,悬挂在圣伊纳爵.罗耀拉小教堂里。圣母玛利亚小教堂门口上方是教堂的管风琴,由意大利Tamburini公司制造。</h3> <h3>图21、大理石雕塑《信仰对偶像崇拜的胜利》</h3><h3>耶稣会大教堂还有两组引人注目的大理石石雕,一组雕像是《信仰对偶像崇拜的胜利》(Triumph of Faith over Idolatry),作者是法国雕塑家Jean-Baptiste Théodon ( 16461713)。他在罗马呆了将近30年,留下了许多作品。这组雕像在圣伊纳爵.罗耀拉祭坛的旁边。偶像崇拜通常指对任何一种人物的崇拜,与一神论的独一真神(上帝)相对,因其都是人手所造的物体。天主教义中称:&quot;偶像崇拜不单单是指异教的错误信仰。只要是人类将所造物抬高到上帝的位置,不论这是其它神灵、或是魔鬼(如拜撒旦教)、权势、享乐、种族、祖先、国家、金钱等,都被认为是偶像崇拜。&quot;在这组雕像里,站立的女子代表宗教信仰。</h3> <h3>图22、《宗教推翻异端和仇恨》</h3><h3>另一组雕塑是《宗教推翻异端和仇恨》(Religion Overthrowing Heresy and Hatred )作者是法国雕塑家Pierre Le Gros。如今他的名字通常被写成勒格罗斯(Legros),而他自己总是以勒格罗斯的名义签名。这组雕塑中,代表宗教的女子左手持十字架,右手举着雷电的象征投向代表着仇恨的老妇人,而代表异端邪说的男性被打败在下面。这组雕塑反映了当时圣伊纳爵.罗耀拉在罗马公教会内进行改革,以对抗由马丁·路德等人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倒在地上代表异端邪说的男子就是马丁·路德,左边的小天使是瑞士改革派宗教改革者齐温利得化身,正在撕毁马丁·路德的著作(异端邪说)。</h3> <h3>图23、耶稣在十字架上</h3><h3>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