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四月的午后,花开春暖,草长莺飞,空气中有一种幸福的味道。沐浴阳光,一路向北,第十工作坊的坊员们共聚美和园幼儿园,在主持人齐春婷老师的精心组织下,读书分享会就此拉开帷幕……</h3><h3>(坊主魏洁园长虽然因园内有重要活动未能参加,但对于活动方案的细节给予了很多有效的建议。)</h3><h3><br></h3><h3>早在数周前,海淀区学前教研室就为各坊精心推荐了好几本专业书籍,坊员们讨论后决定共读其中一本——《教师培训者专业化丛书: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h3><h3><br></h3><h3><br></h3> <h3>作者:余新</h3><h3>内容简介:</h3><h3>《教师培训者专业化丛书: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以教师培训项目开发与管理的五大里程碑和十个核心问题为主线,系统提出教师培训师的五项专业修炼:如何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如何设计培训方案?如何开发教师培训资源?如何有效组织实施培训?如何监测培训质量和评估培训效果?每项专业修炼以教师培训专业化理念为导引,从案例分析入手,以问题解决为重点,建构教师培训师的知识、技能、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修炼体系,旨在为传统教师(教授)向专业化培训师转型提供理论指导和职业发展行动计划。</h3> <h3>前期坊员们自主确定了阅读范围,一人一章或两人一章,目标明确,分工有序,并且制作了精美的PPT。</h3><h3><br></h3><h3>此次的分享内容可谓是精读之后的满满干货,每个人在分享的时候都结合实际工作谈了自己对于这本书独特的理解。</h3><h3><br></h3> <h3><b>用心分享的精彩瞬间:</b></h3> <h3><b>精心制作的PPT:</b></h3> <h3><b>孙老师制作的一目了然、内涵丰富的思维导图(节选):</b></h3> <h3><b>交流碰撞,分享感悟:</b></h3> <h3>陈老师:</h3><h3>1.“我们要学会用培训智慧去点燃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能够凭借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形成合力,生成自身独特的教育智慧,实现自我成长,带动教师成长。</h3><h3>2.基于学习需求和工作需求,设计优质的培训内容,积极运用书中提到的各类方法,将教师参与培训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升参与积极性。</h3><h3><br></h3><h3>邢老师:</h3><h3>1.以往没有深刻认识到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本书系统的阐述,使我重新定位了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使我们能够立足教研的出发点,进而精准定位培训主题,根本来说,就是要依据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h3><h3>2.书中将学习者的类型分为自燃型、易燃型、可燃型和不然型这几种,那么作为幼儿园里的培训师,必然要有一个“自燃”的心态,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据周边一切资源来带动那些易燃、可燃及不燃的学习者。</h3><h3><br></h3> <h3>戴老师:</h3><h3>1.如果培训方案设计不够科学,那么就会为培训质量和效果埋下陷阱。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培训的预期目标、课程设计、预期培训成果之间不一致,培训没有统筹规划,导致培训思路缺乏逻辑性。</h3><h3>2.要重视培训效果评估,明确评估的三大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h3><h3><br /></h3><h3>孙老师:</h3><h3>1.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坚信:如果教师是正确的,那么教育就会是正确的,如果教师培训师是正确的,服务于教师教师学习与工作的教师培训事业就是正确的。</h3><h3>2.教师培训的方法不是随培训师的喜好而定,而是要基于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工作需求,要遵循成人学习规律、学科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最终让培训效果来检验培训方法适合与否。</h3><h3><br /></h3> <h3>付老师:</h3><h3>1.培训目标切记抽象、模糊、泛泛而谈,这也是平时指定目标时需要注意的,越具体越具有针对性,教师的收获才会更多。</h3><h3>2.读完本书更加会深入思考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师培训方法,要运用多元化的培训方法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h3><h3><br></h3><h3>齐老师:</h3><h3>1.基于需求的培训才是有价值的培训。</h3><h3>2.要关注成人学习规律,培训课程要关注岗位需求。</h3><h3>3.培训方法可以多样化,不仅有传统的讲授、研讨,还可以运用传递法(行为示范、角色扮演、现场法),以及自主学习、团队建设等。</h3><h3>4.通过大家的分享,我学习到了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培训,培训后一定要留出答疑时间,此外,一些关于PPT制作的注意事项也值得实践。</h3><h3><br></h3> <h3>在活动最后,坊员们还讨论了如何将这样的读书方式、分享方式运用到园所的实际工作中,在园所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h3> <h3>有人说,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读书也是一样,即使工作再繁忙,当我们捧起书的那一刻,便不负大好春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