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养成喝茶的习惯,始于参加工作不久,单位安排去实习,同宿舍的小沈,每天早晨起床必泡一杯茶,看到碧绿的茶叶在水中舞蹁跹,氤氲水汽里传来一阵清香,便要了一把品尝。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算来也是三十年的老茶客了。</h3><h3> 茶龄虽长,对茶却没有啥研究。近几年茶道盛行,传统的茶文化充斥着喧嚣尘上的商业味。各种大师制作,古法传承。红、黄、绿、白、黑;发酵、半发酵;普洱、乌龙、岩茶、单枞、小种;还有各色茶具、煮炉,让人眼花缭乱,敬而远之。</h3><h3><br></h3> <h3> 可能是恋乡情浓吧,我独爱虞山绿茶。</h3><h3>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每年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就早早地联系几个土豪朋友聚会品茶。其实就我本性而言,并不喜明前茶,无它,太淡而已。虞山明前茶,以白茶为最,碧螺春次之。价格几千一斤,我等小民是真喝不起。但乐此不疲去土豪处打秋风的原因,只为品尝舌尖上的第一缕春风。</h3><h3> 虞山本无茶,老辈饮的都是客茶,主要来自杭州、宜兴等地。后来引种成功,本山本土本水,虞山茶便成了琴川人的最爱。可见,一方山水养一方人。</h3><h3><br></h3> <h3> 虞山不大不高,周围十八里,青山半入城。山南多陡坡,山北则以缓坡石泉为胜。茶园基本分布在山顶和北坡。合适的土壤和背北的光照,孕育了高品质的茶叶,从而催生了一座城市的慵懒之气,春秋两季,从早上五点多到下午两三点,兴福寺旁的露天茶馆里,树荫下摆放着一排排四方桌,到处都是打牌喝茶的人。喝茶已成为琴川人一天中必不可少的内容。</h3> <h3> 山北多茶园,亦多古树泉潭,闲时常与朋友四五人,徒步穿行其间。自联珠洞侧经五丈涧、三峰寺、陈家坞、张鸟园至龙潭,一路茶园连绵,古树参差,泉落潭深。山路逶迤,满目碧翠。时见农家小屋散落其中,小院柴扉,牵牛绕墙,偶从主人处觅得二两手工野山茶,如获至宝,登觉不虚此行,颇有龙井问茶之古风,脚步也会变得轻盈。</h3> <h3> 喜欢喝茶,连带爱上了咏茶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此句最得我心。</h3><h3> 古人对茶是赋予了更多情感和寓意的。茶是古琴,清微淡远;茶是诗画,雅志行道;茶是美酒,如痴如醉;茶是养生,天人合一;茶是禅意,浮沉人生。高古之情,令人神往。</h3><h3> 喝茶,喝的是心境,却道天凉好个秋。喝的是情调,一夜鱼龙舞。喝的是收藏的时光,桃花依旧笑春风。</h3><h3> 一杯香茗在手,万事皆从容。很喜欢下面一段话,来自百度,以作结语:</h3><h3> 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静心,过得从容。</h3><h3> 奋斗,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敬心,赢得坦荡。</h3><h3> 爱情,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净心,爱得真洁。</h3><h3> 人生,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尽心,活得纯粹。</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