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神话传奇任沟村

我的祝福

<h3>地理概况</h3><h3> 任沟村位于新密市超化镇南部,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8亩,共有7个村民组,326户,1280口人。与禹州、登封相邻,东至新郑国际机场47㎞,北至郑州市区50㎞,距商登高速13㎞,郑少洛高速30㎞,南至永登高速26㎞,通往周边高速公路最远的不超过半个小时,交通十分便利。</h3> <h3>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经济作物主要有芝麻,菜籽,核桃,山杏,桃子,梨、山枣等。主要的土特产有:几十余种中药材,以及山楂、雪参、铁栗哉、艾叶、白草根、益母草、金银花茶、原汁柿子醋、红薯粉芡、红薯芡粉条、玉米糁、小米杂粮等。</h3> <h3>任沟村坐落在丘陵与山脉结合部,属于嵩山余脉,全村群山环绕沟壑纵横。东临九里山风景区,南有陡峭险峻真武山,西靠巍峨耸立凌云山,北依神话传奇承云山(破经山)。这些山峰同属于嵩山余脉凌云山山脉。凌云山:荟萃山主峰,为群峰拱托之峰,是禹州北部边缘新密西南最高峰,也是百里具茨山西起第一峰。海拔787.8米,山高坡陡,石多水少,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山上年平均日照时数2297小时,年均温度14.2℃,极端温度分别为40.5℃和-15.1℃,全年大于0℃的平均年积温为5178.8℃,无霜期238天。年均降水量614毫米,四季分明,温差大,降水量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33.8% 。</h3><div><br></div> <h3>人文历史</h3><div>环抱任沟村的每座山顶都修筑有千年古寨城堡,遥望绥洧二水。这里林木茂盛,风景秀丽,天蓝山青树绿,景色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0%,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任沟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曾是中共“禹密新”中心县委的主要活动地,又是著名的禹西战役荟萃山之战的主战场。战争时期村内张家门多次被八路军皮定均部征作指挥部(至今保护完好)。</div> <h3>任沟村还是解放战争新密地区打响第一战的发源地。在一九三四年新密地区各个地方盘居着国民党的大批残余势,任沟村张家门就有一个连的兵力。当时新密登封地区由皮定均司令员领导我军在这一带与敌人展开游击战争。具许多老人回忆我军在打击张家门这股敌人的前几天,我军几名战士扮成卖货郎的侦查人员,来这里侦探情况,回去后在第四天凌晨两点左右,趁敌人熟睡,武器统一归放之际。一举服虏了全部敌人,打响了新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h3><div><br></div> <h3>境内现存寺庙遗址四处六座,分别是位于承云山颠四仙爷庙,八戒口承云寺,坡经山山神庙(上庙),梁家庄小庙。已修复两处四座,四仙爷庙及上庙,承云寺仅存石窑洞三间待修复。</h3><h3>上庙山神庙是明朝时期所建山神庙,60年代以前,庙前有一条不足一米宽,贯穿南北的大路,沿山腰北彻新密南通禹州。那时没有公路没有机动车全靠人力运输,此路非常繁忙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长途跋涉的人们路过这里,都要在这庙前休息一下,喝完茶水,凉快凉快。方圆百十里65岁以上的老人提起上庙无人不知。这就是历史悠久、生命远扬的上庙。</h3> <h3>其实任沟村境内破经山,原来不叫破经山亦菲破荆山,原名叫承云山。以山上有石穴,天将雨则云雾出,故名。东、西承云水出于此。《水经注·洧水》:“洧水又东流,南与承云二水合,俱出承云山。”即指此山。据新密县志记载:在县南三十里土人呼为破荆口据水经注有东酉奋室永出其下流选超化寺前则今之破荆即古之承云也口巅有石穴云将雨则云雾完出钱青简承云山睨发料阳摄兄承云释怪石峻多少人家右不见数声犬帷一出雌关釜书目雌删耳 </h3> <h3>朱士行与八戒口及承云寺</h3><h3> 西天取经第一人朱士行 曾在任沟村八戒口修炼传经授法,朱八戒出生到受戒 :《西游记》中猪八戒,历史上确有其人?《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绝对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们鲜明生动、各有特点的形象在国人中也早已生根发芽,深入人心。有文化的人应该都知道,唐僧玄奘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三个徒弟则都是虚构的文学形象。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一个西行取经的“猪八戒”,他就生活在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span style="line-height: 1.8;">历史上的“猪八戒”姓朱名士行,法号八戒,是三国时魏国的一位高憎,他不平凡的人生和玄奘相比亳不逊色。 公元203年,正当曹操和袁绍的儿子们在河北地区杀不可开交时,一个男婴在河南颍川(现在的许昌市)的一个朱姓贫穷家庭出生了,父母给他取名叫士行,希望他干嘛嘛行,做啥啥成,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得道高僧朱八戒。为了能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家境贫寒的朱士行在少年时就出家为僧了,但他一直没有像印度僧人那样受戒,也就是说他是一个编外和尚,没有举行正规的入行仪式,头顶上当然也就没有那代表身份的十二个金光闪闪的戒疤。需要说明的是,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受过戒的僧人都是来自印度(当时叫天竺)的外国和尚? 朱士行的编外和尚一当就是三四十年,直到公元25(0年,曹操的重孙、齐王曹芳当皇帝的时候,朱士行才得到了转正的机会。这一年,魏国都城洛阳的佛教信徒们迎来了一位来自遥远西方的尊贵客人,他就是印度高僧昙柯伽罗。昙柯伽罗此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泽经传道,一是剃度新人。 很快,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座戒坛在最早的寺院白马寺建立起来了,立志献身佛学的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得到佛教总部认可的比丘僧人。</span></h3><div>吴承恩家乡有个二流子,名叫朱八,既懒又馋,还常偷偷摸摸。吴承恩认为世人应“以朱八为戒,勿学朱八”,故在笔下有了猪八戒这一形象。说到猪八戒首先会联想到《西游记》中那个既吃苦耐劳又憨厚率直的虚构喜剧角色,而在我国历史上确有一位“朱八戒”,还是咱河南老乡。</div><h3>传说无据。史实上“朱八戒”即僧人朱士行,法号八戒,三国时高僧,颍川(河南禹州市)人。史载,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我国历史上汉家沙门第一人。他出家受戒后,在洛阳一带讲解《小品般若》佛经,后云游四方传经授法。云游到现在的新密市超化镇任沟村。在古时候这个地方是禹州至新密主要交通要道。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就在行人经常休息的地方设立讲坛,向当地百姓和过往行人讲经授法。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这地方称之为八戒口,山上朱八戒经常凉晒佛经的大石板人们叫它晒经台,因为当时八戒所带的《小品般若》佛经又旧又破,经常在山上晾晒这些破经故此就将该山取名破经山。地方因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很多,讲解起来词意既不明确又不连贯。数年后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h3> <h3>魏甘露五年,朱士行从长安出发,越过流沙沙漠到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得到了《大品经》梵本。他就在那里抄写,共抄了九十章。朱士行留在于阗,八十高龄客死他乡。他的弟子弗如檀等历经二十余年,把抄写好的经本送回洛阳。</h3><div>朱士行不仅是西域求法(西天取经)的第一人,也开启了中国僧人讲经之始,为后世西行求法者如法显、宝云、玄奘等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梁僧祐《出三藏记集·朱士行传》记载“志业清粹,气韵明烈,坚正方直,劝沮不能移焉”。晋道安也曾称赞朱士行说“善出无生,论空持巧,传译如是,难为继矣”。如今,西湖飞来峰东南角的龙泓洞中还有一组传神的“白马驮经”宋代浮雕,上面就刻有“朱八戒”三字。</div><div>从时间和历史影响角度分析,咱的河南老乡“八戒”,应是玄奘的“师傅”而非“徒弟”。毕竟,他作为我国佛教史上到西域求法的第一人,要比唐僧早三百多年到西天。</div> <h3>四仙爷的由来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新密市南部的超化寺周边,村庄有高老庄、孙家庄;山体有破经山、龟山、火焰山、莲花山、花果山;河流有龙潭河、马河、洧水河;寺庙有白龙庙、玉皇庙、金钟寺等。这里的山名、水名、村名、寺庙、民俗、民间故事,都能找到“西游记”的影子。破经山和高老庄有“四仙庙”,高老庄人把猪八戒作主神敬仰,农历正月十九是“四仙爷”生日,在这里的庙会上,有戏剧,有表演西游记的傩舞和跳经担,有请“四仙爷”下山的仪式,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孙家庄是孙悟空的家乡,村里的金钟寺敬有主神“上仙爷”,在离村庄不远处有花果山水帘洞,孙悟空的塑像孜孜如生。《西游记》的研究学者认为“西游记”的原生故事发生在中原,新密市就是《西游记》故事的原生地。</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圣帝庙东500米处有座龟山,东西走向,在龟山西3公里处有座破经山,南北走向,海拔557.5米,高老庄坐落在破经山下。</span><br></h3><div>相传唐僧师徒走到洧水河南岸,浪高水急,正在发愁时,一个大乌龟出现在眼前。这头乌龟来自东海,龟龄9900年。乌龟恳求唐僧:“高僧到了西天,能否给我捎个口信,看我何时修成正果?”唐僧满口答应,乌龟心满意足的驼师徒四人过河西去。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到了西天,见到佛祖如来,取回真经,回到了洧水北岸。老乌龟心花怒放,又驼唐僧师徒过河,游到了河中央,乌龟问唐僧“给我捎到信了吗?”唐僧喃喃的说:“唉!忘了。”随后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乌龟恼羞成怒,说道:“我是个老王八,你就是王八蛋!”说时迟,那时快,乌龟一侧身,师徒四人连同经书都翻到了河里。孙悟空急忙把师傅打救上岸,沙僧和猪八戒捞出经书,来到了破经山,把经书摊在晒经台上。旅途的饥饿和劳累苦不堪言,支起锅灶,搅上面疙瘩。此时此刻,一阵狂风大作,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打翻了锅灶,刮跑了经书。孙悟空飞上云头,定睛一看,远处的乌云中有一头大乌龟精。孙悟空抡起金箍棒,打得乌龟眼冒金星,乌龟且战且退,打斗了七七四十九个回合,来到马河东岸,孙悟空抄起金箍棒照着乌龟的脖子,“当啷”一棒,把乌龟打翻在地。从此,乌龟化作了龟山。破经山被狂风吹翻的锅灶里的面疙瘩,撒了满山坡,变成了漫山遍野的石头,被风吹散的经卷,猪八戒在捉经窝用钉耙捉回了一张,上写 “阿弥陀佛” 四个字。直到今天,人们遇到惊喜,都叫声:“阿弥陀佛,谢天谢地!”</div><h3><br></h3> <h3>在破经山巅,有一个石洞那就是藏经洞,藏经洞上有一石头平台,那就是晒经台。附近还有支锅石、捉经窝。在晒经台下十五米处,有一座庙,至今还供奉着唐僧师徒。</h3><div><br></div> <h3>破经山南1公里处有八戒口,传说古代这里森林茂密,落果遍地,有45里柿子滩,在取经路上,猪八戒拱出了一条路。</h3> <h3>在破经山东不远处有一个新庄村,是远近闻名的高老庄。村里多数是高姓的后裔。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在唐朝贞观年间,高老庄有一个高员外,膝下有个女儿,名叫翠兰,已到了婚嫁的年龄,如花似玉。不料想,翠兰整日愁眉苦脸,哭哭啼啼。高母屡次追问女儿,翠兰才道出实情:原来,黄路山有一个狐狸精,经常在夜间来到窗下偷窥,一天夜里翠兰刚睡下,狐狸精就到了床前,翠兰一拳打在它的要害处,听到一声狐狸的嚎叫,忙点上灯,只看到散落在床上的狐狸毛。从此闺房便无宁日。高员外请法师除之,但那些江湖术士,骗吃骗喝而已,苦没法子。</h3><div>民间传说,猪八戒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因喝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在九里山为妖,名叫猪刚鬣lie,能变幻人形。一日,猪刚鬣变人形游于街市,听到市人窃窃私语,得知高家有狐狸精为害。他走进高家宅院内,见有一艳丽少女,心有所动,少女是高员外的女儿翠兰,与丫环小翠正在游玩。翠兰见是一美少年,也有情于他。少年道出名姓。少年说:听说你家中不太平,我给你支个招,画一个猪头贴在窗上,保你平安无事。说罢,少年便离开高家。小翠看出两人有意,急忙撵上少年暗嘱请人到府说媒。过了三天,果然高家平安无事。原来狐狸精早就听说天蓬元帅的大名,看到窗上贴着猪头像,便抱头鼠窜。到了第四天,猪刚鬣摇身变为老人前去说媒,高老声明须面试学识。猪刚鬣外出又变回少年,进入高府。高老见其对答如流,文质彬彬,于是允婚。猪妖入赘高家,劳作勤谨,合家喜欢,但终究猪性难改,渐渐好吃懒做,酒后忘现原形,屡次被家人发现,甚为疑惧。全家大惊,断定姑爷是妖精一类。从此怒怨顿生,高宅几无宁日。唐僧和孙悟空师徒二人取经来到高老庄,得知猪妖的所作所为。孙悟空好斗喜动,自告奋勇除妖降魔。悟空变翠兰进入卧室,与猪妖一阵调笑,突然现出原形,直扑猪妖。猪妖见事不好,返回洞府,取来九齿钉耙,与悟空打在一起。猪妖不是悟空对手,终被降服。猪妖曾由观音菩萨点化,知唐僧就是取经人,于是拜唐僧为师。猪刚鬣从此改名猪悟能,唐僧又依佛祖戒律,为猪悟能起别名为“八戒”。从此猪八戒随唐僧前往西天取经。</div> <h3>以上传说,虽然是神话故事,但千百年来,高老庄人对这个神话中的姑爷还情有独钟,感恩戴德,这里的人们尊称猪八戒为“四仙爷”。猪八戒不是“二哥”吗?加上师傅也是排名第三,怎么会是老四呢?原来唐僧师徒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取回真经,修成正果,功德无量,佛祖如来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马被封为八部天龙,还于龙身。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管理天下寺庙供品。 按照佛门规矩,佛是最高的职衔,罗汉次之,而没有“净坛使者”的法名,猪八戒只能是仙人了。唐僧取经,修成正果,佛祖以貌取人,甚为不公,猪八戒降级使用也属无奈,不过猪八戒肚量比佛大,倒也自得其乐。这就是“四仙爷”的由来。</h3><div><br></div> <h3>在破径山和高老庄里都有猪八戒庙,猪八戒和唐僧作主神敬仰。</h3><div>每年农历正月十九,是四仙爷(猪八戒)的生日,也是高老庄的庙会。方圆百里,走亲串友,前来赶会,高老庄热闹非凡。届时有戏剧公演三天,有舞龙,有舞狮,有旱船,有秧歌,有跳径担,也有吹歌(由超化寺和尚传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宋宫廷音乐),还有源于殷商时期的傩舞。</div> <h3>跳经担最早起源于超化,在新密一带流行。妇女们用有弹性的扁担挑着花篮(经担),用舞步有节律的上下摇曳,到庙会神前进香,然后在神前空地上边哼经曲,边跳经担舞,以示对神灵的虔诚。跳经担的音乐与伴奏主要是经曲,使用的乐器是木鱼和碰铃,伴唱的是经曲。在新密的庙会上和农历春节、元宵节都能看到跳经担表演。经过考证,跳经担就是唐僧取经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h3><div>傩舞,又叫'大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傩舞源流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div><div>正月十九这天,“唐僧取经”的傩舞在高老庄四仙庙前举行,女信徒浓妆艳抹扮演仙女,男信徒有扮演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也有扮演神灵和妖魔鬼怪的,在锣鼓声中疯狂起舞。</div><div>在四仙爷生日这天,还有一个隆重的仪式。人们一大早,就浩浩荡荡的敲锣打鼓,打着彩旗,舞着龙狮,吹着唢呐,抬着猪羊,上破经山请四仙爷下山看戏,到了山上,鸣放鞭炮。</div><div>除了四仙爷生日对猪八戒的祭奠,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方圆几十里的信众,都来祭奠。年轻少壮的上山祭奠,老弱残疾的在村里猪八戒庙祭奠。此种风俗,在高老庄一带已流行近千年。</div> <h3>任沟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灿烂的未来。</h3> <h3>现状与未来</h3><div>近几年来,任沟村在村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依靠党的基层组织,使全村社会经济发展得到全面提升。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按照“三室七有一中心”的标准要求,规范完善了党群服务中心等机构设施。严格按照“4+2+1、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各种党组织活动,每月16日被确定为党员主题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主题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组建了广场舞队伍,成功举办了任沟村有史以来第一届任沟村“心系家乡、爱在任沟”文艺晚会。在生态建设上,通过组组通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山地涵养林工程,全面开展环境治理,使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在经济发展上,围绕九里山旅游的总体规划,发展艾草种植和农业合作社发展,打造“艾香任沟、养生福地”的地域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仅去年就有几十个团队,四千余人次。今年开春伊始就迎来第一波游客乘坐六辆大巴四百余人。挖野菜观美景,登山踏青。</div><h3><br></h3> <h3>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小妮在做村内基础建设调研工作</h3> <h3>许小妮书记在接受各路媒体采访,介绍任沟村基本情况</h3> <h3>当城里人50或60岁就要退休时,在农村70或80岁的老人还在终日勤奋的忙碌着。任沟村一千多口人的小山村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0位,90岁以上的就有6位。有这么多的长寿老人,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及生活习惯和开朗<span style="line-height: 1.8;">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温和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性格,作为小辈们一般情况都不会惹老人们生气,而且对待老人们都非常孝顺,2018年10月10任沟村两委在村支部书记许小妮的倡议和组织下,在文化广场为老人们成功举办了盛大的九九重阳 关爱老人专题活动。并让老人们上台集体合影颁发纪念品。</span></h3> <h3>心系家乡爱在任沟,九九重阳关爱老人活动现场,村两委班子及部分党员代表引歌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h3> <h3>村支部书记许小妮为<span style="line-height: 1.8;">心系家乡爱在任沟,九九重阳关爱老人专题活动致辞。她在讲话中说:</span>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父老乡亲,欢聚一堂,在这里举行孝亲敬老活动,发扬尊老、爱老、敬老是我们优良的传统美德。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我们党的历史,尊重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尊重我们自己。我们要多为老年人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进一步关心、重视老年人工作和生活,努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爱、老有所做,使全村老人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会上她还朗诵了她的新作打油诗: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普天同庆,九九重阳;任沟山水,渊源流长;历史古迹,四海传扬;面对真武,圣洁宝藏;背靠凌云,百姓安康;父老乡亲,欢聚一堂;子孝媳贤, 老人欢畅;孝亲敬老,品德高尚;爱我中华,国富民强;从我作起,爱国爱党;任沟明天,更加辉煌。她的讲话博得台下村民们经久不息的掌声,</h3> <h3>村领导和镇领导给九十岁以上老人颁发纪念品并合影</h3> <h3>老人们在子女和义务服务队的帮助下,高高兴兴走下舞台</h3> <h3>四世同堂其乐融融,老太太今年94<span style="line-height: 1.8;">岁和孝顺媳妇张水枝(后右一)孙女重孙在一起</span></h3> <h3>许小妮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h3> <h3>许支书和高龄老人亲切交谈</h3> <h3>新密市豫剧团为老人们献上文化大餐。老人们看的如痴如醉,满脸笑容乐开了花。</h3> <h3>天然氧吧世外桃源般的任沟美景尽收眼底</h3> <h3>充满诗情画意的农家小院。“前门一口井,后院一枣树。东边一亩田,北方花竹盛。”这几句诗,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田园风景画。这幅画肯定令你百看不厌。</h3> <h3>依山而建的村委大院,别具一格</h3> <h3>丰森农业合作社建在唐僧取经路上破经山下,丰收季节各种无公害果实挂满枝头,果香飘飘。个大肉厚诱人的香杏挂满枝头,是不是有种摘一颗尝尝鲜而后快的欲望?</h3> <h3>合作社其实就是花果山,多种多样的水果晶莹剔透,进入园内绝对让你目不暇接。绿叶下鲜嫩的冬桃多看一眼让人垂涎欲滴。</h3> <h3>含露欲滴挂满枝头的冬枣甘甜如蜜,进入枣园如进<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入仙境一般,串串小枣像珍珠般悬挂枝头,每摘一颗都小心翼翼生怕碰伤了她。</span></h3> <h3>夕阳照射下的山村美景美不胜收。寂静的乡村小道悠悠蜿蜒着。绿树掩映下怡静的农家小院,休闲的农庄生活。舟在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不是有点想体验农家慢生活的冲动?</h3> <h3>漫山遍野的山菊花分外妖娆</h3><h3><br></h3> <h3>山菊花的功效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h3> <h3>任沟村里观日出别有一番韵味</h3> <h3>日落西山将爱留在人间</h3> <h3>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乳痈、瘰疬、疔疮肿毒、咽痛、肺痈、肠痈、目赤、湿热黄疸、热淋涩痛。蒲公英得药理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广谱抗菌作用2利胆保肝作用3免疫促进作用5毒性蒲公英毒性较低,煎剂口服的小鼠急性毒性LD50未测得,其注射液的小鼠急性毒性LD50:腹腔注射为156.3±9.0g/kg,静脉注射为58.9±7.9g/kg但是蒲公英性寒,味甘苦.所以多喝会很凉的蒲公英性寒,味甘苦长期喝有可能导致胃寒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虽然很多,但是搭配什么也不能总喝是药三分毒</h3> <h3>槐花的功效与作用: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h3><div>营养价值:槐花含芦丁(即芸香苷,Rytub)、槲皮素(Quercetin)、鞣质、槐花二醇(sophoradiol)、维生素A等物质。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所以槐花多作为为治疗便血的常用药,用于大肠湿热引起的痔出血、便血、血痢及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一般为煎服,10~15g,外用适量,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div><div>选购:干燥后的槐花体轻,无臭,味微苦</div><div>存储:置干燥处,防潮,防蛀。</div><div>食用方法:将其采摘后可以做汤、拌菜、焖饭,亦可做槐花糕、包饺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蒸槐花(又名槐花麦饭),中国不少地区都有这一习惯,做法很简单,将洗净的槐花加入面粉拌匀,再加入精盐、味精等调味料,拌匀后放入笼屉中蒸熟即可。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div> <h3>艾草的主要功能是“祛寒湿、治虚寒”。据《本草纲目》载:“服之则走三阴,逐一切寒湿,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艾叶性温,味苦、辛,有小毒,归肝、脾、肾经。艾叶内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有祛湿止痒的功效,能温经止血暖宫,用于虚寒出血,尤其适用于崩漏、下焦虚寒所致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等;煎汤外洗可治湿疹瘙痒。艾有抗菌、镇静之效,</h3> <h3>枸杞的功效与作用</h3><div>枸杞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食物,适量使用有益健康。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须营养物质,故有明目之功,俗称“明眼子”。除此之外,枸杞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哪些呢?</div><div>1、提高机体免疫力</div><div>食用枸杞可以扶正固本和扶正怯邪,增强机体技能、促进健康恢复,并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此病邪的侵害。</div><div>2、防癌抗癌</div><div>枸杞对癌细胞的生成和扩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代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枸杞叶代茶常饮,能显着提高和改善老人、体弱多病者和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具有强壮肌体和延缓衰老的作用。枸杞片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锗,可明显抑制癌细胞,使癌细胞完全破裂,可减轻癌症患者化疗的毒妇作用,防止白血球减少,调节免疫功能。</div><div>3、保护眼睛明目</div><div>枸杞尤其擅长明目,所以还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着名方剂祀菊地黄丸,就以枸杞为主要药......</div> <h3>山韭菜,中药名。</h3><div>别名 黑花野韭、长生草、不死草、野韭菜、野麦冬、书带草、黑花韭</div><div>功效作用 散瘀止痛。作菜可健脾养血,强筋壮骨。</div><div>英文名 all-grass of Blackflower onion</div><div>始载于 《云南中草药》</div><div>毒性 </div><div>归经 脾经、肝经</div><div>药性 平</div><div>药味 甘</div><div>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星韭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具有活血散瘀,祛风止痒之功效。《滇南本草》:“作菜食,能养血健脾,强筋骨,增气力。连根捣汁,治跌打损伤,敷患处;根同赤石脂捣烂,晒干为末,擦刀斧伤,生肌长肉,神效。此刀伤之圣药也。” 山韭菜炒柴鸡蛋更是绝味佳肴</div> <h3>西游记中高翠兰被强迫嫁人,猪八戒碰见赶跑众人,机智变身美男子。</h3> <h3>西游记中猪八戒与高翠兰成亲,被人上门抢亲老猪怒打众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