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白哈巴的秋天!

游吟小岛(和声)

<h3><br></h3><h3>北疆白哈巴村一一西北第一村</h3><h3>2017年的十月,我们一行驴友跟着户外扫秋大军来到这个静谧的小村。</h3><h3><br></h3><h3>(注:为再现原汁原味,虽然当天白哈巴天气不作美,雾蒙蒙,但每张照片还是原片,未P图)</h3> <h3>白哈巴比邻哈萨克斯坦,正如 “远树水光上,出没似空植。疏处方淼然,山黛一眉塞。” 金黄色的白桦林尤如插在山恋上一排排的羽箭,更使得小村披上了神秘传奇的色彩。</h3> <h3>淳朴、善良、豪爽、好客的图瓦人用勤劳的双手造就了古朴、独特、与自然景观相衬映的木结构房子,延续至今仍保留着朴素的部落文化和生活方式,使这里成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的观光乐园。</h3> <h3><br></h3><h3>白哈巴位于阿尔泰山南脉,海拔在1200 - 2600米之间。东边,喀纳斯保护区就紧挨着这里。西边,哈萨克斯坦与它一水相隔。它是一个村落,这里的居民信奉藏传佛教,他们皆是蒙古族的居民,他们的名字叫作——图瓦人。据史料记载,图瓦人的祖先原是成吉思汗西征时路过喀纳斯而留下的一支队伍,他们原本驻留在这里提供军需,可是日渐久远之后,竟然形成部落。他们依靠放牧狩猎为生,从此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br></h3> <h3><br></h3><h3>在这里,哈萨克族与蒙古族共同生活,在两条小溪之间狭长的台地上,他们的居所依山傍水而立。由原木筑成的居所,看似古朴的小小木楞屋,颇有几分欧式村寨的风格,而房屋侧面看去形成“人”字的设计,是为了预防雨雪的侵袭。人们把食物储存在顶棚与屋顶之间通风的阁楼,像小松鼠准备过冬一样,保持着原始而美好的生活乐趣。</h3><h3>我们一行男女生按性别分住在农牧民自家的客栈里,为了迎接各地来的游客,每间木屋里还配备了锅炉烧的土暖气,蛮暖和。有太阳能+电热水器,晚上洗个热水澡,解解白天的疲乏,一觉睡到晨鸡叫……</h3> <h3>这里没有古色古香的中国建筑,这里没有圆柱红墙的气势恢宏,可是,在面对它的时候,人们的视线中犹如跃进一幅精美绝伦的油画,田园山色中,淡雅而舒爽的美丽应运而生,像极了童话世界,却比童话世界更为真实可信。所以在这里呵呵,😊你怎么忘乎所以都不为过……<br></h3> <h3>秋天的白哈巴,随处可见火红的桦树叶,金黄的杨树叶,在山冈上向下俯视,那草甸的褐红惹人爱怜,那落叶松的淡黄让人倍觉舒心。远远望去,高山被皑皑白雪覆盖,向上看,湛蓝的天空广阔无边。这个场景不由得让自己要飞,要跳,要雀跃,恨不得直窜到云里……</h3> <h3>有人说,只有和谐与宁静才能为居住提供最佳的地点,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栖息地才能称为栖息地,生命,才能从一种状态真正进入到从容恬淡。</h3><div>我们有幸在十月的秋季亲眼目睹了小雪纷至沓来,好似刷个存在感来欢迎我们,以至于我们为等雪化而在白哈巴多呆了5个多小时,因为下一行程是去喀纳斯,当地山路窄且弯曲,为保证安全周边村民加入扫雪大军中,以保公路的畅通!</div> <h3><font color="#010101">的确,白哈巴村虽然小,却尤其细腻;虽然小,却尤为精致。漫步在其中,无论是随意点缀在门口的木栅栏,还是房子旁边那棵白桦树,都显得那么温馨。</font></h3> <h3>美丽的阿尔泰山,一直以来被人们誉为“金山”,或许是因为它身处内陆腹地,或许是因为它的神秘离奇,来过这里的人称赞它“无处不入画”,行走在其间,那份美丽和宁静就在不知不觉中沁人心脾。</h3> <h3>每个日落和黄昏,伴着袅袅的轻烟,牛羊闲散地行走,整幅画面,充满了大自然的美感。有人说,如果把喀纳斯湖比喻成为美丽的世外桃源,那么白哈巴则是偌大原始环境中最难能可贵的童话世界。</h3> <h3>在晨光中睁开双眼,沐浴着阳光,看着小房子里袅袅升起的轻烟,与挑水的村民愉快地打着招呼。此情此景,一种生命独有的暖意就这样释放开来,融入整个白哈巴的美丽时光中。</h3><h3>再见了,白哈巴,有幸与你相遇相知,让我记住了你的温婉,静谧,秋之韵,你的美不用炫更无需招展,我已深深被你吸引,我向你致敬!</h3><h3><br></h3> <h3><br></h3><div>摄影:兔先生</div><div>文字:游吟小岛(和声)</div><div>编辑:游吟小岛(和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