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编辑:李新安 丁霞 徐凤义 王竹</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 史 概 述</span></p><p> 知青,共和国历史上一个特定的专有名词,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的印记;它是一个特定的人群,也是这个群体永不磨灭的回忆。我们就是这个几千万人的庞大群体中的一个小集体,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p><p> 我们插队落户的地方位于枣庄市区南部的十里泉大队,当时属于枣庄市齐村区各塔埠公社。从1973年开始,陆续有知青到此落户。1974年,枣庄市上山下乡进入高潮,大批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背起行囊,离开城市,“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一年来到十里泉落户的知青达到二十多人,知青组初具规模。1975年至1979年间,更多的知青来到这里,构成四、五十人的大集体。到1979年底,先后有8批次、共计67位知青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其中女知青35人,男知青32人。</p><p> 从1975年下半年开始,有大、中专招生和工厂招工的机会,部分知青返城读书或就业,此后,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知青陆续回城,1980年9月,最后3位知青离开十里泉,知青组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p><p> 在下乡务农的几年里,知青们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洒下了咸涩的汗水。割麦磨破了双手,打场鏖战通宵,插秧季晒脱了皮,耪地时累弯了腰;学大寨,修水利,打眼放炮,开山取石;随大队去山亭修建公路,每天爬山推石砸石子,风餐露宿住山洞,不惧艰难;办夜校,教贫下中农学文化;参加基干民兵操枪训练,实弹打靶,成绩优异;春节前后排练节目,慰问父老乡亲,宣传毛泽东思想;每个夜晚,知青们和大队的民兵一起持枪巡逻,保卫集体的劳动果实。还有知青在村办小学教书育人,做赤脚医生治病救人,在生产队任会计、记工员,在大队承担广播宣传工作。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紧张、忙碌而充实的。</p><p> 四季轮回,顺应农时,春耕秋收,六月麦海,七月骄阳,九月满目青纱帐,十月千顷稻田金黄。知青们从这里起步,在这里成长,也在这里结识相伴一生的朋友。几十年后,我们亲身经历的这千百个日日夜夜都历历在目,清晰再现,因为这里留下了我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和思念。</p><p> 在艰苦的日子里,我们也得到了满满的收获,不仅学会了各种劳动技能,收获了小麦、玉米、稻谷、高粱,还收获了吃苦耐劳的品格,不怕困难的意志,积极向上的信念,团结互助的友情,还有贫下中农带给我们的纯朴、真诚、温暖和善良,这是知青们享用一生的宝贵财富。</p><p> 四十七年,弹指一挥间,缘于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牵挂,知青们经常三五结伴回到这里,看望父老乡亲,关注着故土的发展。承蒙十里泉村“两委”的支持和全体知青的共同努力,知青组曾经在2001年和2018年举办过两次大型的聚会,天各一方的知青们心心相约,汇聚十里泉畔,忆往事,聊家常,叙友情,济济一堂,场面热烈而温馨。</p><p> 十里泉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远近闻名的优质泉群。当年初来乍到之时,印象最深的画面就是村头的那一片泉群,其中最大的泉眼直径半米之多,日夜奔涌,清冽甘甜,伴着咕咕的声音,汇成潺潺小溪,泉边风光旖旎,春季桃红柳绿,夏天凉爽怡人,令人魂牵梦萦。我们喝过十里泉的水,吃过十里泉的粮,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感谢十里泉,感谢这里的父老乡亲,感谢每一位知青朋友,我们共同铸就的知青岁月,值得我们珍藏,我们在这里结下的友谊将永远陪伴你我,地久天长。</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上山下乡 波澜壮阔</b></p> <h3>周恩来总理看望下乡知青</h3> <p>这是1975年枣庄市举行欢送下乡知青游行活动,也是全市大规模知青下乡的开始,背景是胜利路上老邮局及图书馆。知青戴统一草帽,胸前有胸花和花带,徐凤义在其中。此照片在市档案管馆发现。</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珍贵记忆 重现当年</b></h1><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战天斗地 同甘共苦</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诗:三夏夜战时</b><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丁霞创作于75年6月)</span></p><p> </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民兵训练 备战卫国</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教书育人 造福桑梓</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赤脚医生 服务村民</b></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知青生活 丰富多彩</b></h1><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青涩面容 青春身影</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知青村民 深情厚谊</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参军工作上学 奔赴祖国四方</b></p> <p>三张照片穿越45年的时光,从青涩的年华,风华正茂,再到现今的年富力强;岁月使我们——霜寝白发染双鬓,风刻皱纹写前额。(根据已有资料整理)</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时光不老,我们的友谊不断。</b></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