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琢磨共研讨 以教会友齐发展——深圳实验学校坂田部与小学部同课异构教研交流活动

林璐

<h3>  “讨论犹如砾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为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兄弟学部间的教育教学交流,2018年4月10日,深圳实验教育集团教育教学部组织坂田部和小学部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交流活动。集团郭志鸿主任、李健主任、田国生主任亲自到坂田部指导本次研讨活动。</h3> <h3>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五个科组进行。精彩的教研活动为坂田部的老师们创造了学习切磋的好机会。</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语文科组</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陟遐自迩 厚积薄发</b></h3><div> 语文课题《传统节日》由坂田部教师田维和小学部教师陈西子执教。</div> <h3>  陈西子老师以王安石的《元日》导入新课,语文味十足。课堂中,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鲜明地体现,重点突出。注重朗读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老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文本,在朗读中进行童谣语言的推敲揣摩品味。陈老师教学设计新颖,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习“传统节日”。探究的问题设置巧妙,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梳理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体验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师生互动积极有效,课堂气氛轻松活跃。</h3> <h3>  田维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现状与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田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教学重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识字中遇到的困难。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衔接流畅,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板书清晰明了,全课给人一种浑然一体之感。</h3> <h3>  同题异构,撞出精彩。在两部语文学科主任共同主持的课后评课研讨中,老师们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两位执教老师以独具慧眼的敏锐,深厚扎实的底蕴以及对教材的不同理解和操作,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采;虽然切入点、授课方式、课型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精神。部编版新教材对文质优美、同时兼顾经典性和时代感的优秀传统文化格外重视,《传统节日》一课给学生呈现节日相关的内容丰富生动,两位老师对朗读、识字、口头表达等方面的重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数学科组</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精益求精 举一反三</b></h3><div> 数学课题《分一分》由坂田部教师李擎和小学部教师郭淑玲执教。</div> <h3>  课堂一开始,三(1)班的孩子们就被郭淑玲老师带来的有趣的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深深地吸引。紧接着,郭老师以有趣的搭积木活动调动了孩子们的思维,整节课师生围绕着“将什么看成一个整体”进行了深入探究。“8+1”模型和“我放你说”游戏等环节设计巧妙,孩子们在趣味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奥妙,可开心了!</h3> <h3>  精彩不断,第二节课,李擎老师在三(5)班执教。李老师亲切的笑容、不时充满鼓励性的话语感染了在场的学生和老师们。课堂以一场紧张的涂色比赛开始,通过“涂一涂”、“剪一剪”、 “说一说”,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整体”在不断变化。在情境图中找分数的环节更是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孩子们踊跃举手、充分交流自己发现的“分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h3> <h3>  课堂结束后,坂田部冯景华校长、集团李健主任、田国生主任及田国生名师工作室成员、小学部前来交流的老师和坂田部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师沙龙开展了以“青年教师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化归”为主题的教学研讨及评课活动。在评课、研讨、交流活动中,田国生主任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度剖析、交流与指导,并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对青年教师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与会老师们就教学理念及教学的有效性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一致认为:在教学活动中,两位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设计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落实新知,做到了“扶放”有度、点拨到位。最后,冯校长分享了自己上公开课、赛课的亲身经历,并且从“用户视角”启发老师们思考: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要提升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更要培养学生发散的逻辑思维。</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英语科组</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寓教于乐 理念创新</b></h3><div> 英语课题《Unit8 Weather》由坂田部教师柳净和小学部教师张克勤执教。</div> <h3>  张老师抓住课本原文,组织孩子们在课堂上由词到句学习,逐一推进。孩子们在老师关键句型的问答过程中有效地训练了本课关于天气的相关单词语句。课堂中,男生和女生比赛的评价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有趣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们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孩子们在玩中学习英语。清晰的教学环节,明确的教学指令,流畅的教学过程,听课的老师们纷纷为张老师点赞。</h3><div><br></div> <h3>  柳老师重构了教材中的文本,将其编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故事情节的新文本,让英语课堂变得富有童趣。课堂上,柳老师引导孩子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孩子们在听故事、看故事、练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高效地完成了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最后,课堂在孩子们英语表演故事的高潮中完美结束。</h3> <h3>  随后,在坂田部小学英语学科主任黄艳老师的主持下,老师们进行了主题研讨活动,大家从多方面对这几节课提出了建议和肯定。黄老师提出:青年教师应以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为英语教学的最根本依据,用理论指导实践,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此外要积极关注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尝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科学课组</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循循善诱 学用结合</b></h3><div> 科学课题《给物体分类》由坂田部教师盛恬和小学部教师林倩如执教。</div> <h3>  8:45上课铃声响起,盛恬老师带领205班的学生“给物体分类”。盛老师从问题导入,请大家帮助老师“买水果”引入分类的概念。课堂上,盛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学习分类。从引导孩子们尝试按“大小”特征给10种物体进行初次分类,到教会孩子们给物体编号的记录方法再一次给物体进行分类,最后带领孩子们认识到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进行分类,在生活中可以给自己的物品分类,还可以给垃圾分类,保护我们的环境。</h3> <h3>  9:45分第二节课开始,林老师组织孩子们玩“听指令”游戏,一下子拉近了与201班学生的距离。林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给物体进行分类,通过实验记录、分享汇报的形式找出物体的各种特征,学会分类,并在分类中教会孩子们学会做实验记录。各组直观形象的实验记录呈现在黑板上,师生对每种结果进行详细地分析。课后,林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回家后给自己的物品分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h3> <h3>  科学科组的评课教研活动中,听课的老师毫不吝啬地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科学学科主任成杰老师在大家的研讨基础上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点赞盛老师课堂的“规范”:课堂组织规范,课堂环节环环相扣;学生活动规范,从活动规则、顺序到组织都非常到位;课堂调节机智规范,评价用语恰到好处;板书设计规范,条理清晰。他欣赏林老师的课堂突出“设计”:课前热身的破冰游戏设计新颖有趣;课堂教学设计感强,环节紧密、问题设定富有逻辑,注重学生“生成性”;教师语言处处见设计,活动规则口诀化,学生习惯、行为导向的指令设计精心,十分出彩。成老师希望两位老师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对于青年教师课堂的改进方面,成老师也给出了宝贵的建议。</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体育科组</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口讲指画 教学相长</b></h3><div> 体育课题《趣味跳绳》由坂田部教师彭智明和小学部教师滕璐阳执教。滕老师的《趣味跳绳》一课主要以长绳示范为主,彭老师的《趣味跳绳》课则演绎短绳运动。</div> <h3>  滕老师课堂教学设计意识强,教态亲切自然,课堂上孩子倍感轻松亲切、充满期待,激发起了参与性、积极性。滕老师运用讲解示范、学生展示、集中纠错三环节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觉纠正改进动作。通过多角度分析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渗透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h3> <h3>  彭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步步深入。通过清晰的教学思路、完整的课堂结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探究、合作、分组练习及游戏比赛方式,激发学生对短绳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教学过程声情并茂,渗透了快乐运动的理念与措施,确保了游戏的趣味性、教育性。</h3> <h3>  围绕着《趣味跳绳》同课异构的两节课,体育科组开展了高效的评课教研,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提高的目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借鉴他人长处,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提高。正如体育科组熊晖老师的研讨交流心得中所说: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两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体育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h3> <h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同课异构”教研交流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个人教学风格的平台。本次活动,每位上课的老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等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实验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在研讨活动中,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倾听者都受益匪浅,通过相互比较和学习,认识到自己在教材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h3> <h3>  此次活动,得到了小学部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深圳实验学校坂田校区与兄弟部的交流与联系。老师们集聚一堂,大家以一家人的热情,畅所欲言,切磋琢磨,痛感时间仓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敬业、创新、严谨、精深是实验教师的追求,我们在全面快速提升专业素养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老师们都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多多举办。</h3>

老师

教学

课堂

学生

孩子

小学部

教师

研讨

教研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