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在墨西哥生活了二十年,从没想过去隔海相望的古巴看一眼。2017年8月的一个夏日,在朋友夫妻的强烈建议下,怀着对这个同志加兄弟国家的一丝眷顾,一行四人从墨西哥城坐上古巴航空,踏上了去哈瓦那的自由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古巴是沙沙舞(Salsa)的发源地。伴随着沙沙舞的音乐,请跟随我们的脚步,走进古巴,穿梭在哈瓦那,寻觅那迷人的风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巴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群岛国家1123.83万(2014年),其中白人占66%,黑人占11%,混血种人占22%,华人占1%,城市人口占75%。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哈瓦那是古巴的经济、政治中心和首都,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城市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人口213万。</font></h3> <h3>古巴有两套货币体系,即当地人俗称的“红比”(CUC)和“土比”(CUP),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是1∶24。红比有点像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外汇券”,一般是外国人使用的;当地人主要使用土比。</h3><h3>在机场换了货币一出来,就被那色彩斑斓、五花八门的老爷出租车给惊呆了,随后凭着语言的优势马上进入了讨价还价的阶段。最后以稳妥起见,还是选了新一点的中国产的吉利。</h3><h3>在古巴坐出租车要先谈好价格。由于两种货币的不同,在付出租费时一定要小心。<br></h3> <h3>根据地理位置、建成年代和价格,网上预订的这个酒店坐落在哈瓦那老城和新城接壤处。 5分钟就可以步行到著名的Malecon海滨大道。</h3> <h3>这个建于20年代的酒店还原封不动地保持着建店时的家具。与大多数哈瓦那酒店一样,酒店没有免费WiFi,收费的WiFi按小时算很贵。来了就要好好玩,早就做好几天不上网的准备。</h3> <h3>在四季如夏的哈瓦那,有一个可以戏水的池子就不错了。</h3> <h3>从房间可以看到的风景。</h3> <h3><font color="#010101">放下行李,迫不及待的来到著名的Malecon海滨大道。</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古巴共和国民族英雄马赛奥的纪念碑,坐落在海滨大道最繁华的中段,周围是一个有喷泉的公园和一个演出广场。在高高的碑座上,这位黑人将军骑着前蹄腾空的战马,挥舞战刀,正呼唤着千军万马勇敢地冲向敌人。</font></h3> <h3>Malecon海滨大道有7公里长,从哈瓦那的老城区一直延伸到新城区。一个大道展示了不同的历史面貌。</h3> <h3>在宽广空旷的大道上,放眼望去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五颜六色的老爷车了。</h3> <h3>哈瓦那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La Habana Vieja)是建筑艺术的宝库,拥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至今还留有许多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透过古老的门廊,仿佛穿越到了百年前繁华的老城。</h3> <h3>在老城街上,到处可以看到破旧建筑物,但如此破旧依然无法掩盖建筑物原本的精细与奢华,从这些建筑物身上依稀可见在西班牙统治时期的古巴是如何的繁华。</h3> <h3><font color="#010101">国会大厦,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在1959年以前一直是古巴政府的办公大楼,现在是古巴科学院(Cuban Academy of Sciences)所在地。大厦不失恢宏,内部也富丽堂皇,外形几乎是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的翻版。</font></h3> <h3>紧邻国会大厦的是哈瓦那大剧院,建于19世纪,1837年迎来首场演出,是当时世界三大剧院之一。</h3> <h3><font color="#010101">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始建于1519年,是哈瓦那最古老的广场,开始只是一个游行活动广场,后来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心。</font></h3> <h3>大教堂广场(Plaza de la Catedral)</h3> <h3>教堂里边装饰精美</h3> <h3>圣弗朗西斯科广场(Plaza de San Francisco )是古巴最古老的广场,该广场因为旁边的圣佛朗西斯科修道院而命名,它始建于16世纪的末期。</h3> <h3>街上的卖艺人也要有营业执照。古巴现状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相似,容许私有企业,但所有的私营必须登记交税。</h3> <h3>不客气,给了钱才给合照。</h3> <h3>老街上的缝纫厂</h3> <h3>画店</h3> <h3>老药店</h3> <h3>老药店始建于1852年。</h3> <h3>巧克力博物馆(Museo Del Chocolate)</h3> <h3>雪茄工厂店。在楼上可以买到正宗的古巴雪茄和朗姆酒。</h3> <h3><font color="#010101">鞋匠</font></h3> <h3>利用踏自行车的动力来磨刀</h3> <h3><font color="#010101">街头卖画</font></h3> <h3>出租马车</h3> <h3>出租三轮车</h3> <h3><font color="#010101">超可爱的出租小黄车</font></h3> <h3>哈瓦那曾经是美洲最享受的城市,所以才留下了那么多老爷车。自从1959年解放后,古巴没收了所有美国资本家的资产,和美国断交,也遭到美国的经济封锁,古巴没有汽车工业,汽车进口举步维艰,哈瓦那的出租车从不更新换代,苟延残喘直至今日。没想到现在哈瓦那出租车成了全世界最霸气,最令人瞩目的靓丽风景。</h3> <h3>在哈瓦那的大街小巷上,能看到上个世纪30年代至50代年产的各式各样的老爷出租车,古巴的城市街头被称为“美国老爷车博物馆”。</h3> <h3><font color="#010101">在这个世界上最多老爷车的街上,不多拍几张香车秀会后悔一辈子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干脆也坐上一辆老爷出租车</font></h3> <h3>兜风去</h3> <h3>位于哈瓦那全城高地控制点的卡瓦尼亚(La Cabana)古堡,其每晚9:00点炮仪式是从西班牙殖民时期一直遗留下来的关闭城门的仪式。西班牙殖民时期,原先为防御猖厥的加勒比海盗而建立了不少的古堡,城市晚上九点以后就要关闭城门,为告知提醒外出的老百姓赶快进城,就以鸣炮告示,现在只是一个旅游的怀旧节目。</h3> <h3>过足老爷出租车的瘾</h3> <h3><font color="#010101">看点炮仪式之前在附近的餐馆吃饭</font></h3> <h3>古巴著名的黑豆米饭,与墨西哥的红米饭一样好吃。</h3> <h3><font color="#010101">城堡附近的古巴餐馆</font></h3> <h3>被墨西哥人熏陶出来的,闻乐起舞(沙沙舞)。</h3> <h3><font color="#010101">城堡旁边的市场</font></h3> <h3>用同种语言讨价还价,绝不吃亏。</h3> <h3>黄昏时,从城堡望去,河对岸的老城就像一个迟暮的老者。</h3> <div>夜色中走过吊桥、穿过古堡城门,我们来到海边小广场上。九点不到,广场上已黑鸦鸦站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div> <h3><font color="#010101">除刮台风外,点炮仪式每晚都举行,且每晚都有大量的围观者。现场给人感觉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几百年前的哈瓦那。</font></h3> <h3>表演的士兵排着队操步走出兵营。</h3> <h3><font color="#010101">点火用的古炮</font></h3> <h3>几个头戴假发、身穿西班牙古军装的士兵,扛着枪站立; 一个官军模样大声地地不知喊些什么,点燃手中火把,转了几圈点着了架在地下的大炮。闷雷似的一声炮响,火光冲天,之后表演结束。</h3> <h3>在哈瓦那郊外15公里左右,有一个叫做维西亚小庄园(La Villa Vigía)的海明威住所。这个庄园始建于1887年,海明威在这里从1940年一直居住到了1961年。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博物馆。海明威的不朽名著《老人与海》就在此写成。</h3> <h3>典型的美国乡村风格</h3> <h3>这些书都是海明威的和关于他的。</h3> <h3>从卧室的装饰可以看出他的爱好: 狩猎。</h3> <h3><font color="#010101">与他在迈阿密Key West的房子相比,这个故居应称为庄园,不仅大,而且还有游泳池和网球场。</font></h3> <h3>这条船是当年他穿梭于迈阿密和哈瓦那用的。</h3> <h3>与庄园里的古巴小乐队共舞。</h3> <h3>哈瓦那大学(Universidad de La Habana):位于古巴哈瓦那维达多区,建成于1721年9月21日。它是古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也是拉丁美洲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同时也是美洲最先建成的几所大学之一。</h3> <h3>在古巴的首都哈瓦那中心有一个唐人街,但整条华人街几乎见不到一个华人的身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58年革命前在哈瓦那有华人10万之多。覆盖了40余个街区,是西半球最大的华人聚居地。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政府陆续废除了一切私有制,华侨开办的所有产业自然也被收归国有,很多人被迫离开古巴。但时至今日,居住在中华城的古巴籍华人只有不到300人,他们大多来自广东,已年过七旬,且许多华人与古巴黑人通婚,已经难觅第一代纯血统的早期华人后裔了,所以哈瓦那中国城也很少见到华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新城是拉丁美洲著名的现代化城之一,临加勒比海,街道宽阔整齐,高楼鳞次栉比,拥有豪华的宾馆、饭店、公寓、政府大厦等,花坛草坪点缀其间,充满现代化气息和繁荣景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位于23街的古巴老富人区。1953年古巴革命后,富人们纷纷逃离古巴; 1961年,古巴革命政府将他们的房子分给穷人。</font></h3> <h3>现在一栋房子里住着好多家。</h3> <h3><font color="#010101">房子虽然斑驳破旧,但从那精美的建筑可以想象到当年的舒适和奢华。</font></h3> <h3>古巴革命博物馆(Museo de la Revolucion)</h3> <h3><font color="#010101">博物馆里边</font></h3> <h3>革命广场上的何塞.马丁纪念塔</h3> <h3>古巴内政部大楼上有格瓦拉头像</h3> <h3>上有卡斯特罗头像的电信部大楼</h3> <h3>革命广场旁边的大道几乎空无一车。幻想在这里飙车的爽。</h3> <h3>去出租车司机家做客。出租车司机在古巴算中等富裕阶层。跟随一个出租司机,我们去了他的家。他住在一栋有四户人家的居民楼,三室两厅。周围环境优雅。他有两个孩子,儿子在大学读书不要钱还有生活费。太太不工作,一家人就他一人工作。</h3> <h3>司机家附近的街道</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巴公共汽车几乎都是中国的“宇通”</font></h3> <h3>虽然公共汽车少,但车到站时,人们都规规矩矩地排队上车。</h3> <h3>最后的香车秀</h3> <h3>离开前再享受一下加勒比海的海风</h3> <h3>在金桔色的晚霞下,老城像一个古典美人优雅地卧在海边,而新城则像一个时尚少女亭亭玉立在美人旁边。哈瓦那就是这样一个新旧交融的梦幻之城。</h3><h3>哈瓦那的夕阳就要落下了,我们的行程也要结束了,但我却深深地爱上了这里,不想离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