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们都还年轻(辽大岁月1974.9一1977.7)

幽兰

<h3><br></h3><div>那时的照片都是黑白的</div><div><br></div><div>那时的我们都还年轻</div><div><br></div><div>那时的大学生都来自工厂、农村、部队</div><div><br></div><div>那时的我们名字都叫“工农兵学员”</div> <h3>这是辽大中文74级全体同学的一张“全家福”(当年74级共有100名工农兵学员),摄于1977年8月。</h3><h3>坐在第二排中间位置,戴着眼镜,满头银发的儒雅老者,就是时任辽大校长的陈北辰先生,文革结束以后,当过辽宁省副省长。他的左右两边有中文系的两位于姓主任、冯玉忠副主任和任课教授等。</h3> <h3>这是文艺创作班毕业时的合影,摄于1977年毕业季。</h3><h3>那时我们的班长是大兵哥哥,他叫冯福和(后排左起第四人)。</h3> <h3>我的这些老照片以辽大中文七四、一班和创作班的居多,因为我曾经在七四、一班和创作专业度过我的大学时光。</h3><h3>前后两段行政班的编制,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等,与政治气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h3><h3><br></h3> <h3>我们上辽大那会儿,辽大和全国其它高校一样,还是保留着文革以前的专业设置模式。</h3><h3>因为辽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所以按文理分科,设置文科类和理科类专业。我被分到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简称中文系。这是我心向往之的专业。</h3><h3><br></h3><h3>1973年,辽宁出了一个“白卷先生”张铁生,1974年辽宁又出了一个朝农经验。于是乎,政治的风向标又开始跟风转向,辽大唯恐跟之不及,随即各系克隆朝农经验,很快炮制出新的专业设置方案,一个中文系分了三个专业:<br></h3><h3>文艺理论专业、新闻专业、文艺创作专业。</h3><h3>于是乎,那些从农村上来的笔杆子们(报道员)大多报了新闻专业,一些怀揣艺术梦想的懵懂文青,大多报了文艺创作专业,那些有理想且有追求的人大多报了文艺理论专业。而我是一个只会做梦的女青年,当然就挂靠到了文创专业。</h3> <h3>这是中文七四、一班76年的合影,中间端坐着的是黄岩柏老师(已故)。</h3> <h3><font color="#010101">蹲在右边的第一个男生叫尹燕龙,他是我们的班长,毕业后分配到辽宁日报社。2015年因病去世。站在他后边的那个女生叫单玉文,鞍山人,已经去世多年。斯人已去,徒留几多怀念……</font></h3> <h3>上面几位是我们寝室(2O4)的6个女生</h3> <h3>这是74.1班第1组的同学,组长是李向平,蹲在右边的第一个男生。在中文系时他就“身在曹营心在汉”,苦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后来到底进了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起了社会经济,当上了社科院副院长,也算是实至名归了。</h3> <h3>七四、一班女生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文艺理论班女生的合影。站在后边左一的是刘晓彦,她毕业分配进了北京,成了国家计委的一个很能干的女干部。</font></h3> <h3>任晓华、刘淑兰</h3> <h3>刘淑兰、靳宏琴</h3> <h3>侯淑芳、吕素燕</h3> <h3><font color="#010101">1975年在丹东凤城一面山的军营里学军</font></h3> <h3>刘淑兰、玄淑华、刘巧焕</h3> <h3>尹桂芳、刘淑兰</h3> <h3>辽大校园里到处留下我们的身影。</h3><h3><br></h3><h3>那时的我们虽然着装朴素,一身正气,却也不乏浪漫和情趣……</h3> <h3>郑长君、刘淑兰</h3> <h3>石学、刘淑兰</h3> <h3>创作班的几个女生</h3> <h3>辽大图书馆留影</h3> <h3>哲经楼留影</h3> <h3>中文系门口留个影</h3> <h3>姚远和靳宏琴</h3> <h3>石学、代方芸、靳宏琴</h3> <h3>靳宏琴、石学、刘淑兰</h3> <h3>丹东的尹桂芳</h3> <h3><font color="#010101">郑长君、刘淑兰、姚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女中豪杰一陈英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刘淑兰拍摄于开门办学地一鞍山</font></h3> <h3>我和尹桂芳摄于鞍山的千朵莲花山</h3> <h3>群主刘芳和李淑琴摄于千山</h3> <h3><font color="#010101">沈阳人王宝玉</font></h3> <h3>朝阳人李淑琴</h3> <h3><font color="#010101">刘晓彦、杜善玉、刘淑兰</font></h3> <h3>看见一舍的牌子了吗?那就是中文系、外语系、化学系的学生宿舍,我们在这里住了三年。</h3> <h3><font color="#010101">开门办学到大连日报社当见习记者,和大报的真记者们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在大连日报社实习的辽大11位同学,站在后排右一的是带队的左老师。</font></h3> <h3>这张集体照是75年春天下乡宣讲中央5号文件临时组建的宣传队成员,带队老师仲维纲。</h3><h3>把这张照片选进来,是因为其中有两位已故的同学,丹东的李文和抚顺的冯玉华(不知记得对否?)。</h3><h3><br></h3> <h3>这些卷了边、泛了黄的老照片,虽然没有彩色照片那样靓丽养眼,但是它们却深深地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每一张、每一帧无不传递着那个时代的气息……</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编辑:刘淑兰</font></h3> <h3>2018.4.1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