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因材施教,良制先行!</h3><div> ——散步随想</div><div> 蒙夫</div><div><br></div><div><br></div><div>“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情圣金岳霖,为追随自己的心上人,矢志不渝、终身未娶所写的千古绝唱!事实上,林徽音才貌双全,品学兼优,对人间四月天情有独钟,独具慧眼,完全抵得上如此痴情之赞美!因此,她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亦成了民国的一段文坛佳话。当然,对比起当今“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现代爱情观,多少还是有点令人唏嘘不已的。</div> <h3>毋庸讳言,与金才子一样,笔者虽有倾慕美人之心,却无才子之名,更无才子之实。想想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鄙人非但身无长物,而且脾气既倔又臭,也着实令人可叹、可恨哟!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自己一无是处,毛病不少,但,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念与追求,却始终未泯,依然不忘初心、坚定执着。这是否也可以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呢?</h3> <h3>呵呵,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在追求儿子健康成长这个观念上,我的信念就比金才子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希望他成人,然后在此心智成熟、人格健全的基础上,能有一技之长,亦即中国家长们梦寐以求的——成才。</h3> <h3>愿望其实很简单,很朴素。但真正实行起来,却发现:一点也不简单,一点也不朴素!</h3> <h3>因为不要说成才,即使是让他成人,都觉压力山大!而且随着儿子年龄的增大,个性越来越强,叛逆越来越盛。我这种无助之感,无以复加,太有愈演愈烈之势。</h3> <h3>所以,我经常向别人说: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的苦差!你必须有爱心、信心与恒心,每时每刻还需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你必须与他斗智、斗勇甚至斗狠,关键时刻决不能有妇人之仁;你必须考验自己的耐性、韧性和品性,时时不忘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你需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更需恩威并举,权利相施……当然,如果真的施无所施,迫不得已,胡萝卜不单不给,大捧(软竹鞭)的威慑力更不可丢!</h3> <h3><font color="#010101">尽管如此,却收效甚微!</font></h3> <h3>就在自己一筹莫展、焦头烂额之际,某天黄昏散步之时,看见那些天真烂漫的儿童追逐嬉戏,突然就计上心来:是呵,何不利用儿子贪玩的天性,制定一套行之有效之规矩,让他逐步养成良好之习惯,以解自己心腹之患?</h3> <h3>心动不如行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规矩就此出台:即每晚吃饭时,须在扶筷的半小时之内,按质、按量完成规定饭量和菜量。经考核合格,方可与我散步之时,一起和小朋友游玩。否则,就只能留在家里。</h3> <h3>后来,通过不断摸索和完善,我渐渐发觉这套规矩,切实可行,效果不错。孩子的教育也因此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感觉它至少有以下三大好处:</h3> <h3>一、让他养成守时、守规、效率优先的习惯,尊重契约,有所敬畏。</h3><div><br></div><div>未超玩、超则留的铁律,让他心存敬畏、有所顾忌。而且这种方法远远好过自己声嘶力竭、口沫横飞。成熟之后,推而广之,其它方面良好习惯的形成,同样不难!</div> <h3>二、各取所需,互不干扰,相得益彰。</h3><div><br></div><div>家庭、事业、爱好;爱情、亲情、友情;年老、年中、年幼……有时你恨不得把自己变成孙猴子——以便分身有术,多多益善!但现在至少在利用时间碎片上,我与儿子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div> <h3>三、解决了找伴难、陪伴时间不足的难题。</h3><div><br></div><div>跟谁玩?又怎么让儿子有更多时间玩?这两个问题的确的确难倒了不少家长!毕竟只在节假日陪伴,是远远未够的。而现在每天利用散步时间,刚好解决了这个困扰已久的难题。</div><div><br></div> <h3>育儿之艰辛,忽然让我想到了人才培养之艰难。</h3> <h3>记得两弹一星之最大功臣钱学森,曾问当时探望的总理温家宝:为何解放后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却从未有人超过民国培养的大师?为何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了杰出的人才?</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font></h3> <h3>其实别说大师的影子见不着,只要环顾一下现在的大学校园,那满校园都是歌功颂德的声音,那满校园都对权力充满了谄媚、渴望乃至依恋,你就隐隐约约知道原因所在了。因此,再去奢谈什么“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你不觉很滑稽么?除了呵呵,我也唯有呵呵了!与民国校园相对独立、自由、纯洁的象牙塔相比,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h3> <h3><br></h3><div>同时,你再看看当代大学校园的一幅“浮世绘”:校长官员化、行政官僚化、评估泡沫化、人际厚黑化、评比黑幕化、资源集权化、招生产业化、扩张盲目化、文凭贬值化、教授娱乐化、学者江湖化、学生堕落化、作弊经常化、情爱游戏化、心理危机化……</div> <h3><font color="#010101">因此,你更不难理解:大学为何会培养了这么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大学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又为何会每况愈下、甚至危机重重?大师级人物的培养不知又从何谈起?</font></h3> <h3>很显然,我们的人才培训机制、文化体制、甚至某些政制都出现了问题,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出我们所想象!说实在,只要这些问题一天不解决,“钱学森之问”就永无解决之可能!</h3> <h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h3><div><br></div><div>是燕在梁间呢喃,</div><div><br></div><div>——你是爱,是暖,是希望,</div><div><br></div><div>你是人间的四月天!”</div> <h3>——林徽因对四月的喜爱、赞美及讴歌是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h3> <h3>而金岳霖对她坚如磐石的执着追求与坚定意志,同样令我们感到无比动容和震撼!不可否认,“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也是一种选择——或许是面对现实的一种无奈选择!但两相比较,还是难免令人感叹不已的!</h3> <h3>是的,尽管林徽因因为罗敷有夫,而让她俩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这多少有点令人遗憾。但不正是她们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高尚情操,才更让我们心生感动么?!</h3> <h3>由他们俩个,又让我联想起了梁思成、钱学森、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汪曾祺、梅贻琦、陈寅恪、闻一多、沈从文、冯友兰……西南联大这些星光熠熠的大师与先哲们,在面临国破家亡、种族灭绝的生死存亡之秋,是凭借怎样一种信念与毅力,让他们迸发出一种惊天的能量,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h3><div><br></div> <p class="ql-block">因此,尽管对当今之校园,当今之体制,当今之环境,有诸多不满,但面对这些曾救民于水火的先哲、大师们,面对千千万万孩子们天真无邪之眼神,其实这些又算得了什么?我又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这不正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草于4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