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还记得姚颖教授在公众号“绘本教学”的【绘问慧答】中说道,在一定的目标导向下进行绘本教学,第一步,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和自己学生差不多大的孩子,不带有太专业化色彩的阅读,遵从自己的知觉和感受阅读一本绘本,获得阅读的最初体验,那么,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绘本阅读课上做减法,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和方法,可以将学生的阅读初体验再推进一步,让他们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都能够有所发展。</h3> <h3> 正好,本周六年级的同读绘本确定为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于是,在王琴玉老师的支持与鼓动下,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把绘本中的所有文字都去掉,让孩子们来讲故事,我什么都不做,就只负责进行翻页和听故事。</h3> <h3> 因为从未如此尝试,心里对这样“不教”的课堂充满了顾虑:<br></h3><div> 1. 语言表达方面。我们是农村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本就欠缺,平时在循循善诱的课堂上都很难有精彩的发言,这回只有寥寥少许的提示,这样的课堂会不会门可罗雀无人发言?</div><div> 2. 面临升学压力。我们是六年级的孩子,正面临着小考这样的关键时刻,每周“浪费”一两节课的时间去做绘本教学,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我常常面临这样的争议。</div><div> 3. 绘本故事的选择。《失落的一角》这个故事的图画非常简单,通篇都是白底黑线条,没有太多信息,学生能否抓住有限的信息展开无限的想象,这是一个问题。</div> <h3> 带着这样的忐忑,我还是硬着头皮上阵了,你猜,结果怎么着?<br></h3><div> 是的,结果不够完美。但那又有怎么样呢,正如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缺憾有时比完美更动人。孩子们迈出步子了,这就是进步:</div><div> 1. 谁说他们不会说。虽然孩子们的语言不够优美,语言组织上也不够到位,但,他们呈现给我的是一个似曾相识又全新的故事。绘本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们愿意说!要知道,孩子年龄越大学段越高,在课堂上的表现就越拘谨,也就越不愿意表达,而绘本,让孩子们有了说的兴趣,这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div><div> 2. 谁说他们不敢想。在给个别图画加文字的时候,有些孩子的表达跟作者的一模一样,你看,他们跟作者一样聪明又富有想象力;而有些时候,孩子们表达跟作者又完全不同,这样,就诞生了又一个有趣的故事。孩子是天生的创造者,他们的能力超乎你想象,别低估他们!</div><div> 3. 谁说他们读不懂。例如在故事的最后,我提问孩子们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时,有一个平时从不发言考试分数只有一位数的女孩子竟然举手回答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一定非要是完美的。</div><div> 我被这个从她嘴里说出的答案惊呆了——这个识字无几的小女孩,恰恰因为没有文字,她读懂了图画读懂了故事读懂了作者,也都读出了她自己。 </div><div> 对啊,谁说一定要做完美的人。</div><div> 原来绘本故事真的可以让每个人都读懂,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是这个故事里的主角。</div><div><br></div> <h3> 有忐忑有收获,更多的是思考:</h3><div> 1. 在做绘本教学中,是否所有的绘本故事都适合采用填白式猜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如果不是,那么怎样的绘本故事适合让学生进行填白式猜读教学呢?我想,以下这两类应该比较适合这样的教学设计:</div><div> A.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绘本故事。这类的绘本故事由于情节变化明显,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与进行思维拓展,而如何把想象的故事情节表达出来,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也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div><div> B. 画面信息比较多且易提取的绘本故事。当没有文字提示时,画面就成了孩子获取信息的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径,因此,如果无法从图画中获取有效信息,学生表达起来就有困难,就很难达到拓展思维和锻炼表达的目的。</div><div> 2. 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然要做填白式的教学设计,那是不是图画中一点文字提示都不给呢?如果不是,那么留有怎样的文字和多少文字提示比较合适呢?在进行《失落的一角》教学时,我在本班采用的是一点文字都不留的纯图画猜读故事,学生在填白的过程中有时会毫无方向乱说一气。而在另一个班的教学这个绘本故事时,我适当加了一些文字提醒,比如在故事开始前的“从前……”,让学生一下子进入故事的氛围中,还有在圆找到合适的一角后,画面中提示了一个“哇”字,学生接下来的表达就有了可循的方向。</div><div> 因此,哪怕是这种填白式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进行一定的提示,这样的引导会让学生想象合理表达清晰。</div><div> 3. 在这样的填白式教学设计中,是先出示全部无文字的整个故事,再出示原故事,还是一页无文字纯图片一页原故事地出示,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div> <h3> 都说作为一名教师,要因材施教。我想这个“材”除了指学生的不同学情,也指教材本身以及个人对教材的解读——在不教的课堂上,我们都还需要进步,在绘本的路上,我们都在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