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 ‖“养生康复操”,中医医院一道靓丽的风景

妙妙

<h3><font color="#010101">近日来,绥宁县中医医院各科室如火如荼地组织学习养生康复操,并根据专科特点及病情需要,带领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护理部组织各科室进行了演示,并对八段锦养心操进行了集中培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八段锦是古人创编的一套体操,是我国医疗体育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医运动康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共有八段动作,故名为“八段锦”,此操注重呼吸调节及“调神养心”,能够改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疏通经络气血,具有保精、养气和存神的作用。八段锦由质控科主任杨华进带教,亲自示范,讲解各动作的基本要领。</font></h3> <h3>两手托天理三焦 有利于胸廓的扩张和活动颈部肌群,调理肺脏与心血循环。</h3> <h3>左右开弓似射雕 “左右开弓”,运动胸廓、肩胛骨、手臂后方及背部肌群、颈椎,增强呼吸功能和血液循环,缓解颈椎及附近肌肉疲劳。</h3> <h3>调理脾胃须单举 “单举”使两侧内脏器官和躯干肌肉作协调的牵拉,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h3> <h3>五劳七伤往后瞧 “往后瞧”通过头部左右旋转、反复活动,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脑部供血,减轻上肢麻木等。</h3> <h3>养心操——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主神志,养心即能安眠。养生先养心,常做养心操,可有效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睡眠不良等。护理部主任陈青秀亲自示范带教,详细讲解了动作要领,经络走向及腧穴作用等。</h3> <h3>心包经行走于上肢,内属于心包,阴气少的经脉。本经主治“脉”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心胸烦闷,心痛,掌心发热。</h3> <h3>拍心包经解心郁</h3> <h3><font color="#010101">对锤大陵治心痛 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和原穴,配合劳宫穴治心绞痛、失眠。</font></h3> <h3>我们的培训吸引了患者及家属,纷纷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h3> <h3>老奶奶跟着我们一起做操</h3> <h3>内一科护士长手把手教患者</h3> <h3>颈部功能训练操(米字操)颈椎是督脉循行的重要基础部位之一。米字操是一种颈部保健方法,即以头顶或下颌为笔头,以颈为笔杆,反复书写“米”字,能够起到放松颈部肌肉,缓解颈椎压力的作用。通过练习米字操可以活动颈椎各个关节,锻炼颈部肌群的伸缩功能,增强颈肌肌力,改善或恢复颈椎生理曲线和力学平衡等,有助于治疗或预防颈椎病。</h3> <h3>在办公楼的走廊上,由针灸康复科的两位老师教大家学习米字操,保护颈椎,从你我做起。</h3> <h3>眼保健操是对我们眼部周围穴位进行刺激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眼部的病变,预防近视,从眼保健操开始,爱护视力,从你我做起。</h3> <h3>盆底功能康复操通过人为自主地收缩和舒张锻炼盆底肌肉群,调经理气,滋养胞宫。</h3> <h3>言语吞咽功能训练操舌苔称之为"中医的胃镜",舌操锻炼可以间接地对大脑进行刺激,从而减缓大脑萎缩和防止面部神经肌肉的老化,做舌操,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h3> <h3>宣肺经络拍打操以手指、掌、拳等对人体经络和穴位进行刺激,通过加强肺气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达到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消除疲劳,解痉镇痛的目的。</h3> <h3>  一日之计在于晨,周三的早晨,我们如约而至,在护理部主任陈青秀的带领下,可爱的白衣天使们围绕着绿意盎然的花园,呼吸着新鲜空气,闻着花香,伴随着节奏,在一拍一打间,一吸一呼间,身体随着韵律努力伸展着。</h3> <h3><font color="#010101">  各种养生操动作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可以做,男女老少均可,在临床上运用推广,深受患者及其家属们的喜爱。</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