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春的阳光破解着三月的鲜活明媚,娇柳媚花、青山溪水、薰风细雨……无需渲染的意境在鸟语花香中蕴满了丽词佳句。在这诗意盎然的三月里,我们第四中学“与诗词楹联有约”文学专题讲座在这里隆重举行。</h3> <h3> 我们邀请到了我县德高望重的两位诗词大家,一位是著名诗人、原教体局李记明书记,一位是邯郸市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江秋榜老师。</h3> <h3> 本次讲座由第四中学文学社社长郭高波老师亲自主持。</h3> <h3> 江利魁副校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我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我们今天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因此,老师和同学们都要趁着“诗词楹联进校园”这股东风,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两位诗词大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指导诗词楹联创作,这是我校无上的光荣,也是我校对“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极大重视,希望同学们认真聆听学习,做好笔记,并在日后的学习中大胆创作,也像我们的李书记和江老师一样,成为我们四中的骄傲,涉县的骄傲。</h3><div><br></div><h3><br></h3> <h3> 李书记细致系统地讲解了诗词的起源、发展、地位,以及平仄、押韵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他鼓励大家要学好古诗词,学好我们祖国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要敢于写诗,生活诗意,诗意生活。并赠学子一首诗:</h3><h3> 鸿雁云天展舞姿,书山雪海去吟驰。</h3><h3> 金坛接地荷花岛,水浦连天灌木枝。</h3><h3> 琐事蹉跎心自苦,浮名寂寞意愚嬉。</h3><h3> 春风雨露滋桃李,晚照朝晖相寄思。</h3> <h3>老师们的笔记</h3> <h3> 江秋榜老师则现身说法,讲述了他学诗之路的艰辛、困惑以及收获,长者之心,谆谆教诲,令人感动。</h3> <h3> 诗词爱好者秦彩霞老师即兴为江先生赋诗一首:</h3><h3>久慕先生二十年,如今方识真贤面。</h3><h3>谦虚严谨多低调,抱病犹站讲台前。</h3><h3>字字珠玑金石语,句句叮咛动心弦。</h3><h3>愿得江老春常在,风雅人生一百年。</h3> <h3> 郭老师对大家提出希望:校园需要“诗意”,教育需要“诗性”,师生需要“诗情”。这不仅是一种整体的文化氛围构想和主题命意,还是一个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文化教育系统工程。我们的中学生既要学习古典诗词、朗诵古典诗词、理解古典诗词,还要能创作古典诗词,那就达到了教体局提出的传承古典诗词的要求。希望大家把诗词融进生活,把诗词文化发展壮大,文学社成员要带头写作,每周都要有诗词作品,在《山月》校刊上发表。诚望各位老师和全体文友共同携起手来,努力为诗词楹联文学艺术再创辉煌而努力奋斗。</h3> <h3> 两位诗词大家让同学们仰慕不已,纷纷要求题字并拜师学诗。</h3> <h3> 编者寄语: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春天,我们又一次洒下诗意的种子,期待有一天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让我们心怀美丽,陶醉于清风美景,在古韵悠悠中,感悟人生,愿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有三月春天。</h3><h3><br></h3><div> 编辑: 秦彩霞 郭高波 </div><div> 核稿: 江利魁 崔永峰</div><div> 审核 崔玉明</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