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蛙声</b></font></h1><div><br></div><div><b>我最喜欢春天的蛙声。</b></div><div><br></div><div>可今年来得迟了一些,到四月才始闻蛙声,夜晚在公园的池塘边,只是一两声就令人心醉了,偶尔的此起彼伏声更让城市的夜晚氤氲着感动。柳色浮动,春风沉醉,全是因为“绕堤今夜有蛙声”。</div><div><br></div><div><b>故乡童年的记忆里总是有蛙声的</b>,深夜田野里传来的蛙声,像小夜曲婉转抒情悠扬,那样的夜像梦境一样,只有听到蛙声才承认春天来了。白天会去村外的小河边,看河水涨满到岸边,看水草旺盛了起来,看小蝌蚪像地铁中走出的人群一样流动。芦苇也在悄悄的生长,青草很快就铺满了岸边,各种小花也在春风中露出笑脸。</div><div><br></div><div>工作第一年去了镇上的初中,春夜依然能听见蛙声,断断续续,十分悠扬。那时正是青春旺盛的年龄,聆听蛙鸣的时候,在感悟春天美好的同时,还会对未来多了一份憧憬,青春的梦里有对外面世界的想象,陌生的大城市,在水一方的伊人,但同时也伴随着迷惘。每天天刚亮我就去了河边,在满园春色中去走近梦想,对岸的柳树长满了新绿,芦苇有一人高了,小麦开始抽穗了,白杨树的叶片在风中哗哗作响,我也在那样的日子悄悄启程,离开了故乡。</div><div><b><br></b></div><div><b>但蛙声是属于夏天的,古人耳熟能详的诗句中很多这样的描写</b>: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夏天的场景;范成大的“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也是在夏天想象着收获,二人异曲同工。还有诗歌的题目就标明了时间,如宋人周翼之《初夏》诗中的“莺声不得蛙声接”,这时的蛙声已经很热闹了,明人归子慕 的《城北初夏》中则更加喧嚣了,“日午蛙声喧”亦是生动的写照。我刚经历过这样的情境,前天去浦江吃“一根面”,在山里的村子,我坐在午后的暖阳里,不远处是一条溪水,两岸竹林茂密,更远处是起伏的群山,正午的时间,那里传来了蛙鸣,一片连着一片,风和日丽里,春光明媚中,虽还没有到夏日,但那画面里的诗意和诗中的蛙鸣是可以邂逅的。其实蛙鸣是不分时间的,如“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是暮色将近,“江南孟夏天,…,蛙声作管弦”已成了生活的背景音乐,还有宋人释朋来在清明时节感受到的“满耳蛙声正夕阳”的画面,于是,春来后,从早到晚,自然界都是蛙声了。</div><div><b><br></b></div><div><b>蛙声多是和雨联在一起的</b>,可能是青蛙离不开水的缘故。古人的诗句中随处可见:如赵师秀《约客》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苏轼也写过“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的诗句。可见,蛙声是抒情的,也是惹人喜爱的。世间万物大体具有两面性,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蛙声也不例外。宋梅尧臣在《观水》诗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情感:“耳厌蛙声极,沤生雨点齐。”可能是作者心情不佳吧。我记忆中也有过这样的体验,也是和故乡有关,夏天大雨后,整个村子里都是水,与之相应和的是蛙声,可谓是惊天动地,响彻云霄。从早到晚都不歇着,而且发出这种声音的是另一种青蛙,我们家乡称之为“气蛤蟆”,个头比青蛙小。身上是黄灰色的,还有种黏液,很滑,看着让人不喜欢,发出声音的时候嘴下面有气泡鼓出,让人极其生厌。特别是午睡的时候,扰得人睡不好,真有把它们全部打死的冲动。但去年我在工作的城市里听到过一次,竟驻足了很长时间,又觉得十分亲切。</div><div><b><br></b></div><div><b>不管生活在何处,蛙声从不会缺席的</b>,大不了迟一点遇见,像今年。想听蛙声也很简单,白天就去郊外,在油菜花开的池塘边,在长满春笋的溪水边;夜晚就去公园的水塘边,映衬着城市的灯光,在隐约的暧昧间,蛙声就是一种很美好的情愫了。想象着“一湖春月万蛙声”的西湖,怦然心动的熟悉生,似曾相识的陌生来。</div><div><br></div><div>借康德的话说,这世界上唯有两种声音能给我们的心灵以深深地震撼:一则是上文写到的代表大自然法则的<b>蛙声</b>,再者是六月夏日里灿烂星空下的<b>蝉鸣</b>。这样,在我回首往事的时候,就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因为我用生命聆听过这世界上最壮丽的两种声音——蛙声和蝉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