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曾自诩,"心在山水间",尤其是迭山岭上的春天,这山这水还有这牡丹花儿,并非几个简约而普通的音节,只一眼,它就深深地镶嵌在我的脑海里,似乎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庚。</h3><h3>我无从考证,春天,在自然的更替中,已经驻足了多久?也许骨子里我还是潜藏着若干浪漫因子的,我认为,春天立于四季之首,之于自然功不可没。设想,我们冗长的人生,若没有激昂的青春做底色,那该是何等的晦暗?这一刻,我甚至还固执的认为,只有迭山岭上的春天才可称之为春天。虽然我并没有将别处的春天和这里作个类比,但在我的记忆里,别处的春天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似乎有点矫情,但我仍然坚持。就像我工作的山城之于生我养我的山村,造作的喧闹有余而本真的清宁不足。也许,自然情境的深浅或有无便是我脑海中此处与他处的区别吧。</h3> <h3>确切地说,通往迭山岭上的是一条崎岖的山路,路的两侧都是坡地,那些棵我完全叫不出名字的树也不知立在那儿多少年了。任何人围着它们看,它们都是那么谨慎和肃穆,你若想从它们的嘴巴套出来自然的秘密或者关于它们自己的身世,那也许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了。好在春天一到,它们都会迎风招展,抖擞精神,嫩叶儿整齐的往外冒,好像早就排练好的一样。</h3> <h3>在老树守护着的迭山岭上,就是我们此行所期待的牡丹花的欢场了。那漫山遍野或粉白或艳红的牡丹花,在翠绿的叶片中央傲然的盛放,如果不是贵气,又是什么呢?我想象不出来的欣喜,平衡了我双脚沾满泥泞的不欢。这些盛放的牡丹花儿,像个傲娇且闹热的情人一样,在层层叠叠的石头岭上挺立。我喜欢牡丹那种于万千花丛中不攀附不娇媚不造作的个性。 那种不惧雨雪风霜却花开极致的劲头总是令我肃然起敬。它也以自己特有的富丽、华贵、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h3> <h3>春天的迭山岭,绿意盎然,所有的生命都在舒展,那傲立在岭上垄间的牡丹花,带着对春天的热爱,带着对美好的憧憬,怒放着,摇曳着。林梢间柔柔的一抹蔚蓝,头顶悠悠的一朵云彩,耳畔风儿正轻轻地吹动着牡丹,脚下的溪水涓涓流淌------你有没有觉得有种押韵的幸福驻留在心田呢?</h3> <h3>有人说,喜欢一个地方,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美丽,而是因为这个地方有你牵挂的人。我赞同,就像我迷恋迭山岭上的春天,钟情于怒放的牡丹,不是因为岭上的春色更艳,或者牡丹的国色天香,而是岭上春天的幽静和本真,以及牡丹的特性里,有自己的影子,有自己曾经热烈的记忆。</h3> <h3>同行的长者告诉我,之前的迭山岭,只是成片的荒山以及叠嶂的灰板石,荒芜是它曾经的模样。荒芜是可怕的,荒芜本身就是一种贫乏,没有方向,没有生命,就这么守着贫瘠。如今这片牡丹园是不是落在岭上的天使?</h3> <h3>四月芳菲,花香满径。站在岭上,一切,都静静地,春光里,有彼此可以期待的美丽。春风落处,是漫山遍野的姹紫嫣红。静听深深浅浅的牡丹随风招展,嗅着浓浓淡淡的清香,光阴深处,静赏花开。踏着风,闭上眼睛,一股牡丹花的香味迎面而来,我像蜜蜂采蜜一样,用尽所有的神经吸允这清新的香味,这是属于牡丹独有的贵气。即便,历经沧桑,仍含笑怒放,热烈如初------</h3> <h3>偷得浮生半日闲,恬静的畅游于迭山岭上,于一花一草中体悟平淡的幸福,于明月清风中将心涤荡的澄澈温婉。时光浅浅,岁月深深。昨日的潇潇春雨,今晨的微微清风,此刻已是春光融融,在这个花开如诗的季节里,不知春将归向何处。但我深知,心中的春一直永存。</h3><h3>此乃人间四月天,遇见牡丹,该是最美的意外了。小径幽幽,已是花开正好。之于高贵典雅的国花,之于春深幽然的迭山岭,我永远只是一个过客,山一程,水一路,心纯如镜,浪漫依然,只愿更好的享用人世的静好。</h3> <h3>正如罗素所言,让自己永远具有对美的欣赏,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拼搏进取的敬仰心------只有这样,才能灵动自己的心,渐而成为一个纯粹而有趣的人。</h3><h3>在这片迭山岭上,一朵朵富丽端庄的牡丹,正热烈盛放,等你,等你踏春而来。</h3><h3>沉醉于迭山岭上的春天,我心甘情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