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四月天,以书会友——记《教师博览》第三届读书论坛

木子李

<h3>“腹有诗书气自华”,草长莺飞的四月,相遇在粉墙黛瓦的“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与《教师博览》第三届读书论坛撞了个满怀。</h3> <h3><font color="#010101">古诗孕育着中国久远的文化底蕴,每首诗都有她自己跳动的脉搏。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有时是言语所不能表述的。集幽默与才华于一身的82岁教授苏绍振老先生,铿锵顿挫的分享《古典诗词赏析的观念和方法》。带着我们穿越到古代,感受古诗词的魅和魂,诗影响着国人的数学思维;诗都是有情怀的,没有情便没有诗,以情动人,情到深处无理可讲,越是没理诗越精彩。是吧!若没有情何来“云想衣裳花想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绝唱。古典诗词是流淌于中国人血液之中的韵律美,身为师者的我,更是觉得古典文学传承之任重道远。</font></h3> <h3>越过诗田,沐浴“书海”中,真的可以高贵你的灵魂。颜庆卫大师《书法的情感与形式》,让我们体验到中国书法“无声之音,无色之符”的魅力。聆听大师娓娓动听的解说,从先秦的甲骨文,到西周的敬氏盘,再到石鼓文和小篆……我被这一博大精深的国粹深深地震撼住了。</h3> <h3>“自由就是脑子里没有障碍”这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冲破体制的史金霞老师就是这般勇敢实践的。都说读书人骨子里透着傲气,史老师便有这种巾帼霸气,因为阅读,让她一次次突破自我,寻找自己向往的“桃源记”。“我不能控制岁月在我脸上留下皱纹,但是我不能让岁月在我心灵留下皱纹。”就是这么一位女子,带着自由一个人创办一所学校——个人网络微校,经典作品研读,日常习作评点,口语交际练习,经典影视欣赏……她想让她的学生成为具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和谐发展的人。我想这便是阅读在她心灵深处种下的自由之花吧!</h3> <h3>梅洪建老师也是一个为阅读痴狂的人,他像似为阅读而生,他将阅读视为事业,阅读也使他如明珠一般璀璨。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三点出发,深入浅出,一语道明阅读的意义,为美丽“书乡”抹上一道淡淡的书香。</h3> <h3>“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岳南《无问西东——大学与大师兼论清华校长梅贻琦》的绝伦演说,不仅是听觉的盛宴,更是视觉的饕餮盛宴,那么多弥足珍贵的史学照片,让我们大饱眼福。徐志摩,胡适,林徽因,梅贻琦等一批大师的风采历历在目,但文革时期一位位大师的殒落,让我也不由得有种揪心之痛。</h3> <h3>也许你不能改变你已有的容颜,但阅读,能芳香你的气质,淡雅你的灵魂,感谢这婺源的四月天,让我拥有最美好的遇见——《教师博览》。岁月静好,只愿依在窗前,手捧一本书,与书为友!</h3>